-
滇中云南松林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对氮沉降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7小时前
开展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研究,可为理解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元素循环和养分限制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云南松林为对象,于2019年开始进行氮沉降模拟试验,设置对照(CK,0g N·m-2·a-1)、低氮(LN,10 g N·m-2·a-1)、中氮(MN,20 g N·m-2·a-1)、高氮(HN,25 gN·m-2·a-1)4个处理,于2022年9月采集土壤样品(分为0~5、5~10、10~20 cm 土层)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MBC、MBN、MBP)以及碳氮磷获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沉降显著抑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C∶N和C∶P,降幅分别为6.9%~29.8%、7.6%~45.2%和6.5%~28.6%;促进了土壤全氮含量和N∶P,增幅分别为10.0%~45.0%和19.0%~46.0%;对土壤全磷含量则无显著影响;除土壤C∶N和C∶P外,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均在0~5cm 土层最高.MN和HN处理显著抑制了土壤MBN,降幅为11.0%~12.7%,氮沉降下土壤MBC和MBP及相关计量比无显著变化;0~5 cm 土层的土壤微生物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土层.氮沉降显著抑制了纤维素二糖水解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降幅为14.5%~16.2%和48.7%~66.3%);HN处理促进了 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增幅68.0%),但抑制了土壤酶化学计量碳氮比和氮磷比(降幅95.4%和88.4%);LN和MN处理促进了 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增幅68.3%~116.6%),但抑制了土壤酶化学计量碳磷比(降幅14.9%~29.4%);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加深而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全磷、微生物养分与矢量角度(表征微生物氮或磷限制)均呈显著负相关,而矢量长度(表征微生物碳限制)与矢量角度始终呈显著正相关,代表微生物碳限制与磷限制之间协同促进.氮沉降在缓解云南松林微生物氮限制的同时逐渐向磷限制转变,此外,研究区还受到微生物碳限制,且微生物碳和磷限制的关系呈正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7小时前
-
基于调强放疗射野下的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的方向性响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IMRT)下,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在不同照射方向(0°、45°、90°和135°)和医用加速器机架角度(0°、15°、30°、45°、60°、-15°、-30°、-45°和-60°)下的方向性响应,初步建立对其方向性的测试方法。方法:对医用加速器、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分别进行刻度及校准后,采用固体水模体覆盖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上部,通过调整固体水模的厚度,使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探头的有效测量中心到模体表面射线中心轴入射点的等效水距离为5 cm。选取探测器相对于治疗床长轴0°、45°、90°和135°共4个位置,于每个位置分别在医用加速器机架角度为60°、45°、30°、15°、0°、-15°、-30°、-45°和-60°时对选取的13个电离室探头进行测试。结果:医用加速器在不同机架角度下,输出的剂量偏差≤0.18%;在相同照射野、不同入射角度下,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电离室探头的方向性响应偏差≤0.63%;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各探头对于其中心探头的测量偏差均<0.50%。结论: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响应,是开展IMRT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中初步建立的测试方法可为相关医用加速器计量部门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基础性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患者感知的388件12345回访工单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12345回访工单,分析患者感知服务质量5个维度对患者服务质量体验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度北京某口腔专科医院上级回访的388例12345工单,根据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5个维度(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对工单中患者反馈的问题和解决效果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分析相关要素与问题解决率、患者满意度的关系。结果:388件回访工单共反馈问题513项,件均1.32项,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维度问题分别有83、112、126、111、81项;273件存在单维度问题,占70.4%,105件存在2个维度问题,10件工单存在3个维度问题。其中,保证性维度问题在双维度和三维度问题工单中占比最高,分别占47%和100%;响应性维度问题未解决者占比最高,为31.7%,且响应性维度问题与患者满意率呈负相关性( r=-0.709)。 结论: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是构建患者信任的基础;而在有质量缺陷的医疗服务处置过程中,从患者的角度理解问题并迅速快捷回应是最重要的,有助于重建患者对服务质量的信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rcCHECK系统在食管癌螺旋断层放疗计划验证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ArcCHECK系统在食管癌断层治疗旋转照射和固定野照射计划验证中的应用,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对32例不同部位食管癌分别制作Helical旋转照射和Direct固定野照射验证计划,并通过ArcCHECK测量、分析,对比验证结果通过率。分析靶体积与计划验证通过率的相关性。将靶体积较小的治疗验证计划分别放在ArcCHECK模体中心和外周探测点处,分析验证通过率差异。结果:Helical计划验证通过率高于Direct计划( P<0.01),其靶体积与验证通过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4和-0.042, P值分别为0.041和0.819。Helical计划采用3%/2mm标准时,高剂量区放在模体中心和外周探测点处测得的通过率不同( P=0.005),后者通过率更高;采用3%/3mm标准时与Direct计划的3%/3m、3%/2mm标准的相近( P均>0.05)。 结论:Helical计划验证通过率普遍高于Direct计划,原因可能与ArcCHECK探测器的角度响应以及因更多参考点受到低剂量辐射而未参与计算有关,另外还可能跟Direct计划对断层治疗剂量控制系统要求更高有关。在Helical验证计划中,当采用3%/3mm标准时,靶体积越大,验证时出现较低通过率的可能性增加,但相关系数较低。验证计划的高剂量区位于模体中心或者探测点处都可以实现计划验证,综合考量建议放在模体等中心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两种便携式γ谱仪在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 131I内照射监测中适用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便携式高纯锗(HPGe)γ谱仪与便携式溴化镧(LaBr)γ谱仪在测量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内 131I活度和内照射监测中适用性的差别。 方法:分别使用DETECTIVE-DX100-KT便携式HPGe γ谱仪和InSpector 1000便携式LaBr γ谱仪测量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内 131I含量,比较不同设备的检测结果、最小可探测活度(MDA)以及对应的年待积有效剂量的差别。 结果:使用HPGe γ谱仪测量的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内 131I检出率为67.7 %,使用LaBr γ谱仪的检出率为26.2%。使用HPGe γ谱仪甲状腺部位MDA为12.26~14.74 Bq(测量时间3~5 min),LaBr γ谱仪的MDA为56.56 ~80.37 Bq(测量时间2~4 min)。以慢性连续摄入模式,7 d为监测周期估算,两种仪器的MDA对应的内照射年待积有效剂量分别为0.07~0.08 mSv(3~5 min)和0.31~0.45 mSv(2~4 min)。 结论:两种便携式γ谱仪在短时间测量时的最小可探测活度(MDA)均满足GBZ129-2016《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对于甲状腺体外监测设备的要求,均可用以放射工作人员内照射污染的常规监测。LaBr γ谱仪与HPGe γ谱仪检测结果的差别可能是由于测量时间短、较低活度水平时检测结果不确定度大、探头与颈部距离、探头放置角度不完全一致以及设备对环境的响应不同、本底扣除方法等因素引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CWY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免疫策略及血清学免疫持久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接种疫苗作为预防控制侵袭性脑膜炎奈瑟菌病(IM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如何科学制定与当前IMD流行病学特征相适应的免疫策略是影响其防控效果的关键因素。尽管我国2021年上市的ACWY群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enACWY/MCV4)已在临床试验中证实了其免疫原性及安全性,但实践应用中仍未完全覆盖IMD高发人群,且缺乏长期的血清学免疫持久性数据。为积极响应WHO发布的2030年战胜脑膜炎的路线规划,本研究整理归纳了全球MCV4疫苗的应用现况及各国免疫策略,从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角度系统分析了血清学免疫持久性数据,结果显示,MCV4基础免疫的初免年龄越大,血清学免疫持久性越好;与W群、Y群和C群相比,抗A群脑膜炎奈瑟菌( Nm)血清杀菌活性衰减最快。在完成基础免疫后的3~6年加强1剂MCV4,可诱导持久的免疫反应及快速的免疫记忆。鉴于当前青少年是我国IMD高发及 Nm高携带率群体,我国MCV4的应用年龄范围需基于严谨科学的临床试验数据逐步扩大,并探索评估加强免疫策略的必要性及相应的实施程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要求,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于2021年11月1日至7日以线上形式召开。在为期1周的时间里,共举办1个主会场及18个分会场学术会议,来自国内外不同专业和学科领域的万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医学营养相关话题展开学术交流。本届大会共有189个主旨发言,包括27个专题会和20个优秀论文报告,内容涵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最新指南共识、治疗策略、疾病管理等多个角度,围绕“医学营养,规范创新”的主题,展现了我国临床营养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在光子束和电子束中的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W2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在兆伏级光子束和电子束辐射中的性能。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提供的光子束和电子束能量对W2闪烁体进行数据采集。研究内容包括静电计读数稳定性、W2剂量和剂量率线性以及角度响应,同时研究W2校准系数给剂量测量带来的不确定度。结果:静电计读数稳定性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在0.03~0.47之间;W2剂量的线性回归因子均为1.0;剂量率线性的最大偏差为0.61%;6和10 MV的切伦科夫校准因子(CLR)分别为0.741和0.746,6、9、12和15 MeV的CLR分别为0.750、0.753、0.757和0.757。照射能量为15 MeV时剂量不确定度最大,偏差为3.15%。结论:经双通道信号测量修正得到的信号不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在高能电子束流下也成立。证实切伦科夫校准因子线性良好,该探测器可应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非共面射野剂量学测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闽江江心洲不同生境植物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对土壤特性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基于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的角度研究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探究植物的适生策略.然而,目前关于江心洲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探究.基于此,选取8项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指标和9项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探究闽江福州河段5个江心洲3种不同生境类型(洲岸沙滩、洲岸泥滩和洲中央林地)的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与土壤因子特征及其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除土壤温度外,江心洲不同生境的其余8个土壤理化因子存在显著差异.(2)江心洲不同生境的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在灌木层上,洲中央林地的叶面积(80.935 cm2)显著高于洲岸泥滩(31.685 cm2)和洲岸沙滩(14.280 cm2);在草本层上,洲中央林地的比叶面积(535.684 cm2/g)显著高于洲岸沙滩(384.974 cm2/g);然而,在乔木层上,不同生境的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无显著性差异.(3)影响江心洲不同生境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的主要土壤因子不尽相同,洲岸沙滩为土壤温度,洲岸泥滩为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碳含量和土壤容重,洲中央林地为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研究发现,与相对远离闽江的洲中央林地相比,河流水动力和潮汐的干扰导致洲岸沙滩和洲岸泥滩的生境发生变化,植物群落通过调整资源分配利用的适生策略,权衡功能性状组合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10年氮磷添加对海南尖峰岭热带雨林优势植物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包括淀粉和可溶性糖,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热带雨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缓解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大气氮磷沉降的热点区域.目前,热带雨林原始林和次生林优势植物叶片NSCs对长期氮磷输入的响应尚不清楚.该研究基于海南尖峰岭原始林和次生林10年的氮磷添加实验,探究长期氮磷输入对两种森林各8个物种叶片NSCs的影响,并分析叶片性状、光合作用参数和土壤养分含量与NSCs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林优势植物叶片相对于原始林优势植物叶片有更高的可溶性糖和NSCs含量.低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原始林优势植物叶片淀粉的含量,磷添加显著增加了原始林优势植物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氮磷同时添加提高了原始林优势植物可溶性糖与淀粉的比值,而氮磷添加对次生林优势植物叶片NSCs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两种森林8个物种的叶片NSCs含量均与叶片pH和比叶面积负相关,而与叶片碳含量、光合速率和光合氮利用效率正相关.次生林土壤有效氮含量、总磷含量与叶片NSCs含量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热带雨林优势植物叶片NSCs受到叶片性状和土壤养分的综合影响.该研究从叶片碳经济角度揭示了原始林优势植物相对于次生林优势植物对大气氮磷沉降的响应更敏感,并呼吁加强对热带原始雨林的保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