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欧洲呼吸学会成人及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亮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0年1月欧洲呼吸病杂志发布新的成人及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南),本文就该指南的亮点进行解读。指南对慢性咳嗽诊治中的8个重要问题给出循证医学的推荐意见,强调了咳嗽敏感性增高在不同表型咳嗽中的地位,分别推荐了成人和儿童的诊治流程,强调针对不同咳嗽表型序贯试验治疗的重要性。典型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均纳入哮喘性咳嗽,建议根据对平喘治疗的反应来诊断或排除哮喘,不再强调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诱导痰在哮喘性咳嗽的诊断作用。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诊断价值与界限值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炎症特点与小气道功能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两种表型哮喘患者炎症特点及小气道功能变化,为哮喘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呼吸科就诊,经诱导痰细胞学检查证实的46例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及42例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哮喘类别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组和中性粒细胞型哮喘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发作病情严重度、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分数(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外周血及诱导痰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干扰素γ]浓度以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halation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 predicted,%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 pred、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流速 (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75% of FVC exhaled,FEF75)% pred、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流速 (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50% of FVC exhaled,FEF50)% pred]。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 2检验。 结果:两组哮喘患者一般资料和AC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中性粒细胞型哮喘组患者急性发作重度+危重度患者比率[52.38%(22/42)]、未控制+部分控制患者比率[59.52%(25/42)]、CRP浓度[24.6(7.1,35.0) mg/L]高于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组[30.43%(14/46)、36.96%(17/46)、8.5(2.0,12.0) 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37、χ 2=4.48、 Z=4.76, P=0.036、 P=0.034、 P<0.001)。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组患者FeNO浓度[76(54,93)×10 -9]高于中性粒细胞型哮喘组[27(15,41)×10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52, P<0.001)。中性粒细胞型哮喘组患者FEV1% pred[(56.13±21.51)%]、MMEF% pred[(62.03±23.97)%]、FEF75% pred[(54.42±20.49)%]与FEF50% pred[(66.89±26.47)%]均低于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组[(68.53±29.81)%、(72.16±23.05)%、(65.38±25.46)%、(79.86±27.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25、2.02、2.21、2.24, P值分别为0.027、0.046、0.030、0.027]。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组血清IL-4[(49.42±24.46) ng/L]、IL-5[(104.89±43.91) ng/L]及诱导痰上清中IL-4[(44.49±19.12) ng/L]、IL-5[(95.45±28.58) ng/L]浓度均高于中性粒细胞型哮喘组[(32.29±14.19)、(50.35±22.30)、(33.33±15.08)、(55.61±26.41) 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06、7.44、3.02、6.77, P值分别为<0.001、<0.001、0.003、<0.001)。而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组患者血清IL-13[(76.18±20.62) ng/L]、IL-17[(31.32±9.32) ng/L]、干扰素γ[(18.27±5.56) ng/L]及诱导痰上清中IL-13[(71.08±20.08) ng/L]、IL-17[(26.29±6.70) ng/L]、干扰素γ[(17.61±5.94) ng/L]浓度均低于中性粒细胞型哮喘组[(153.83±44.53)、(55.27±18.89)、(26.46±10.08)、(120.32±28.41)、(44.99±12.66)、(23.91±7.66) 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0.33、7.43、4.66、9.31、8.54、4.33,均 P<0.001)。 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型和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有不同的炎症和小气道功能特点,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早期小气道功能改变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CD163及相关因子在稳定期哮喘炎症表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外周血清可溶性CD163(sCD163)及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5、IL-6、IL-8、IL-9在不同哮喘炎症表型中表达的差异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内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172例,作为哮喘组。采集患者稳定期时的诱导痰液样本和外周血清样本。依据诱导痰标本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对哮喘患者进行炎症分型。另外采集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IL-1β、IL-4、IL-5、IL-6、IL-8、IL-9及sCD163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血清IL-1β、IL-5、IL-6、IL-8、sCD16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志愿者( t=7.788、5.385、3.144、8.216、11.038, P值均<0.05)。依据痰诱导炎症细胞分型,嗜酸粒细胞增多型哮喘(EA)79例(45.93%),粒细胞缺乏型哮喘(PA)83例(48.26%),混合细胞型哮喘(MA)3例(1.74%),中性粒细胞增多型哮喘(NA)7例(4.07%)。MA型患者痰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并且MA型和NA型患者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EA型和PA型患者( F=695.904、2.890, P值均<0.05)。EA型和MA型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明显高于PA型和NA型患者( F=1 080.975、136.314, P值均<0.05)。而EA型和PA型痰巨噬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明显高于MA型和NA型患者( F=23.149、464.899, P值均<0.05)。经ELISA检测,NA组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 F=2.890、12.329, P值均<0.05)。PA组患者血清IL-5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而sCD163水平却高于其他3个表型患者( F=21.182、14.506, P值均<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sCD163水平与FeNO、痰巨噬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r=0.364、0.322, P值均<0.05),与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 r=-0.411, P<0.05)。 结论:不同炎症表型哮喘患者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血清sCD163与气道嗜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有关,在EA患者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的气道炎症表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表型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初诊确诊为哮喘,肺功能、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资料完整的423例患者。其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血细胞分析检查结果完善的有93例。以有特应性过敏史,同时过敏原sIgE≥1级(0.35 U/ml)定义为过敏性哮喘组(218例),其余为非过敏性哮喘组(205例)。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FeNO、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诱导痰EOS%、气道炎症表型的差异,同时观察过敏性哮喘组中吸入性过敏原分布情况。结果:过敏性哮喘占51.5%。过敏性哮喘组的患者年龄为(38.64±13.61)岁,低于非过敏性哮喘组[(43.38±13.1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45, P<0.001)。过敏性哮喘组合并鼻炎和/或鼻窦炎占23.9%,而非过敏性哮喘组占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664, P<0.05)。2组的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FEV 1/FVC、用力呼出50%、75%、25%-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FEF 50%pred、FEF 75%pred、FEF 25%-75%pred),呼气峰值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FeNO、外周血EOS计数、诱导痰EOS%、气道炎症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前三位的过敏原分别是屋尘螨(92例,42.2%)、混合草花粉(59例,27.06%)和混合霉菌(46例,21.10%)。 结论:与非过敏性哮喘组相比,过敏性哮喘组较年轻,且合并鼻炎和/或鼻窦炎较多。过敏性哮喘和非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无明显差异。屋尘螨、混合草花粉、混合霉菌是本地区过敏性哮喘患者居前三位的吸入性过敏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呼出气一氧化氮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对嗜酸粒细胞型哮喘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对EOS型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初诊确诊为哮喘,肺功能、FeNO、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血细胞分析检查结果完善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诱导痰EOS比例(EOS%)≥3%定义为EOS型哮喘组(34例),其余患者为非EOS型哮喘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分析FeNO值、诱导痰EOS%、外周血EOS计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eNO值、外周血EOS计数诊断EOS型哮喘的最佳界值。结果:EOS型哮喘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为(90.3±26.1)%、FEV 1/用力肺活量(FVC)为(69.1±11.8)%,均低于非EOS型哮喘组[分别为(110.1±20.3)%和(8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14, P<0.01; t=5.003, P<0.01)。FeNO值、外周血EOS计数与诱导痰EOS%呈正相关( r=0.670, P<0.01; r=0.741, P<0.01),外周血EOS计数与FeNO值呈正相关( r=0.647, P<0.01)。FeNO值诊断EOS型哮喘的最佳界值为65 ppb(ROC曲线下面积AUC=0.887, P<0.01),灵敏度为0.647,特异度为1.000。外周血EOS计数诊断EOS型哮喘的最佳界值为0.225×10 9/L(AUC=0.898, P<0.01),灵敏度为0.794,特异度为0.891。FeNO与外周血EOS计数联合诊断EOS型哮喘(AUC=0.916, P<0.01),灵敏度为0.794,特异度为0.945。 结论:对于确诊的哮喘患者,FeNO和外周血EOS计数是判断EOS型哮喘表型的可靠指标,二者联合能更有效地预测哮喘患者是否存在EOS型气道炎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苏黄止咳胶囊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急性发作期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急性发作期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化痰及平喘治疗等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抗炎、化痰及平喘治疗等治疗方案上口服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鼻部症状及哮喘临床症状变化,同时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血及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呼出气一氧化氮、血及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45±4.67)×10 -9比(163.12±4.56)×10 -9,(1.59±0.53)×10 9/L比(1.60±0.51)×10 9/L,(1.11±0.06)×10 9/L比(1.18±0.09)×10 9/L; t值分别为0.10、0.44、1.75, 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出气一氧化氮、血及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其治疗前水平[(30.86±5.54)×10 -9比(161.45±4.67)×10 -9,(0.32±0.05)×10 9/L比(1.59±0.53)×10 9/L,(0.06±0.02)×10 9/L比(1.11±0.06)×10 9/L; t值分别为91.32、41.63、51.77, P均<0.01],治疗组鼻部症状控制有效率85.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25/40)(χ 2=5.23, P<0.05);哮喘临床症状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36/40)比72.5%(29/40),χ 2=4.02, P<0.05)]。 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可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急性发作期患者气道炎症反应,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无糖型强力枇杷露对雾霾环境致咳豚鼠的改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观察无糖型强力枇杷露的止咳、祛痰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豚鼠柠檬酸引咳法和豚鼠雾霾烟雾诱导咳嗽法,观察豚鼠一般状态,记录豚鼠咳嗽次数,HE染色观察气管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在镜下进行豚鼠BALF细胞分类及计数,ELISA法检测豚鼠肺组织中IL-8、TNF-α、SP、Muc5AC、SOD、CAT、MDA、GSH-Px水平,观察其止咳效果;采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实验研究其祛痰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苏黄组、肺力咳组、强力枇杷露低、中、高剂量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5),镇咳率明显升高(P<0.05),酚红浓度显著提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总细胞浓度显著增高,嗜酸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比例增高(P<0.05),肺组织中IL-8、TNF-α、SP、Muc5AC、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CAT、GSH-Px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苏黄组、肺力咳组、强力枇杷露低、中、高剂量组BALF中总细胞浓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嗜酸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比例降低(P<0.05),肺组织中IL-8、TNF-α、SP、Muc5AC、MDA含量均降低(P<0.05),SOD、CAT、GSH-Px含量升高(P<0.05).结论 无糖型强力枇杷露可以改善雾霾咳嗽豚鼠模型的病理损伤,减轻气道炎症,抑制氧化应激,增强呼吸道的分泌功能,发挥止咳和祛痰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中医证候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中医证候学特点及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探讨中医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之间的联系.方法 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 ,收集 2020 年 10 月—2022 年1 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的315 例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数据[肺通气功能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指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血清总IgE水平];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哮喘病性、病位等,运用样品聚类分析方法 (Q聚类)、K均值法进行数据聚类分析,确定哮喘证型,分析患者的证候特点及不同中医证型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常见的10 种症状体征为咳嗽、喘息、痰多、喉中哮鸣有声、气短、喷嚏、鼻塞、流涕、神疲乏力、痰白;因子分析显示哮喘病位在肺,涉及脾、肾、心、肝,病理因素涉及痰饮、气滞、风邪、气虚、阳虚、阴虚;聚类分析得到肺脾气虚证、痰湿蕴肺证、血虚风燥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肾虚证、气阴两虚证6 种证型,肺脾气虚证占比最高,其次是痰湿蕴肺证;气阴两虚证患者肺功能相对较差;痰湿蕴肺证患者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血虚风燥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P均<0.05),痰嗜酸粒细胞计数、FeNO、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均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患者(P均<0.05),且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及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肺脾气虚证患者(P均<0.05).结论 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以咳、喘、痰、虚以及过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以肺为主,涉及脾、肾、心、肝四脏,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气阴两虚证、肝郁肾虚证、痰湿蕴肺证、血虚风燥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为非急性发作期哮喘常见证型,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有相关性,气阴两虚证患者肺通气功能相对较差,痰湿蕴肺证患者气道炎性指标相对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不同临床表型哮喘患者咳嗽和气道炎症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表型哮喘患者咳嗽和气道炎症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1 年9 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新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205 例,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典型哮喘伴咳嗽组、典型哮喘不伴咳嗽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组(CVA),对三组哮喘患者咳嗽特点和气道炎症进行分析.结果 典型哮喘伴咳嗽组与CVA组咳嗽性质、时相、诱发或加重因素无差异,CVA组的咳嗽日间评分为(3.2±1.12)分,高于典型哮喘伴咳嗽组(2.88±1.07)分(P<0.05);CVA组中影响日常生活者占47%,多于典型哮喘伴咳嗽组(27%)(P<0.05).典型哮喘伴咳嗽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为(20.36±51.74)%,高于典型哮喘不伴咳嗽组(8.18±12.76)%和CVA组(1.44±3.88)%(P<0.05);典型哮喘伴咳嗽组FeNO值为(66.9±50.8)ppb,高于典型哮喘不伴咳嗽组(44.40±29.46)ppb和CVA组(39.69±37.97)ppb(P<0.05).结论 咳嗽严重影响哮喘患者的日常活动,伴有慢性咳嗽的哮喘患者有着更严重的气道炎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7 月至2021年7月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 200例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慢性咳嗽病因;比较不同病因患儿FeNO、肺功能、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分析FeNO对不同病因慢性咳嗽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 200例慢性咳嗽患儿中确定病因 198 例,病因不明 2 例;单一病因 172 例,二重病因 21 例,其他原因 5 例.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前五位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感染后咳嗽(PIC),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CVA+UACS.不同病因患儿FeNO、使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 20%所需激发药物的累积量、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患儿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NO诊断PI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 0.765[95%CI(0.651~0.878)],最佳截断值 19.0 ppb,灵敏度为 80.0%,特异度为 63.8%,约登指数为 0.44.FeNO诊断UACS的AUC值为 0.835[95%CI(0.760~0.909)],最佳截断值 15.5 ppb,灵敏度为 82.0%,特异度为 73.2%,约登指数为 0.55.FeNO诊断CVA的AUC值为 0.947[95%CI(0.898~0.996)],最佳截断值 24.5 ppb,灵敏度为 86.0%,特异度为88.0%,约登指数为 0.74.FeNO诊断EB的AUC值为 0.814[95%CI(0.693~0.935)],最佳截断值 19.5 ppb,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 83.0%,约登指数为 0.64.FeNO诊断CVA+UACS的AUC值为 0.916[95%CI(0.817~1.000)],最佳截断值 18.5 ppb,灵敏度为 80.0%,特异度为 73.3%,约登指数为 0.53.结论 FeNO作为一种气道炎症标志物,可作为评估气道炎症的方法,可以把嗜酸粒细胞相关性气道炎症疾病从慢性咳嗽的其他病因中识别出来.FeNO可作为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诊断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