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用于PIVAS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工作培训效果。方法:在PIVAS工作培训中,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培训,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实施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的培训模式。比较两种模式培训下的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率、业务考核评分及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调剂差错发生率比较:实施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后(0.008%)低于常规管理模式培训(0.012%)(χ 2=8.18, P < 0.05)。业务考核评分:实施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后[(92.31±2.73)分、(93.48±3.20)分]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培训[(83.77±1.57)分、(85.28±1.63)分]( t=17.15、14.44,均 P < 0.001)。实施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后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96.79%)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培训(87.14%)(χ 2=17.61, P < 0.001)。 结论:在PIVAS应用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能够减少调剂差错,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增加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计划-实施-检查-确认的管理模式在住院药房药品调剂中的应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计划-实施-检查-确认的管理模式在住院药房药品调剂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台山市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药房药品调剂管理资料,2020年1-12月药房药品调剂管理采用常规方式(对照组),2021年1-12月药房药品调剂管理采用计划-实施-检查-确认的管理模式(研究组),观察两组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分别为0.91%、0.65%、0.54%、0.8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32%、1.47%、1.91%(χ 2=4.72、8.05、17.83、4.73,均 P < 0.05);研究组数量差错、类型差错、药物禁忌、用法错误、其他差错分别为0.08%、0.12%、0.32%、0.10%、0.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22%、0.33%、0.42%、0.38%、0.18%(χ 2=6.54、9.82、1.36、16.37、6.00,均 P < 0.05);研究组沟通能力、药师责任感、药物使用安全、管理效率、专业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15.68、9.51、8.72、9.67、7.11,均 P < 0.05)。 结论:住院药房药品调剂过程中,采用计划-实施-检查-确认的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率,减少数量差错、类型差错、药物禁忌、用法错误等不良情况,同时对于提升住院药房管理质量有显著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疗机构手术室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手术室在药品的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存在用药错误风险。手术室用药错误类型包括处方/医嘱开具错误、处方/医嘱传递错误、调剂错误、标签错误、配制错误、给药技术错误、监测错误、药品储存错误和基数药品设置错误等。用药错误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手术室处方开具与传递、药品调剂和分发、给药与监测及药品管理等环节中。手术室用药错误的防范策略包括技术策略(强制和约束策略,实施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制定标准化标识和流程、建立审核项目清单)和管理策略(推荐手术药房管理模式、加大临床药学支持力度、手术室内药品分区存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范药品养护管理、倡导安全用药文化、加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等)。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参与手术室药品使用和管理的所有人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德谷胰岛素用药错误风险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方法探讨德谷胰岛素(IDeg)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用药错误风险点。方法: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用药错误风险点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用药错误风险点,对其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发现指数进行评分,确定风险优先级数(RPN),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综合评价,在医师处方、药师调剂、护士给药和患者用药4个环节共发现32个风险点。将RPN由高至低排序,筛选出10个关键风险点(RPN>70分):(1)药师未对患者进行IDeg使用指导;(2)患者不知道应主动向医师反映药品的使用感受和不良反应;(3)患者不清楚用药监测的内容;(4)患者未掌握药品的使用方法;(5)药师未对患者进行用药反馈调查;(6)患者不重视或认为没有必要接受药师的用药指导;(7)医师处方错误,导致用药过量;(8)医师与患者沟通不畅,患者不清楚自己用的是什么药;(9)药师对药品性状、禁用人群、相互作用、用药时间等药品信息了解不充分;(10)药师审核处方过程中忽略药品的常用剂量、适用人群等信息。根据上述风险点提出了针对IDeg基本信息维护、医师处方、药师调剂、患者用药、护士给药、收集用药错误报告及加强人员培训7个方面风险干预建议。结论:利用FMEA法可有效找出IDeg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用药错误风险点,并可通过量化评估明确改善IDeg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BL结合CBL教学在提高药学专业实习生抗菌药物专题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在抗菌药物专题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18至2019年至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0名药学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分为实验组(拟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和对照组(拟从事药品调剂工作)。实验组50人,在按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同时给予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50人,仅按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两组学员客观题考试总成绩及各单项成绩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学员案例分析题考试总成绩及单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P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实习生在抗菌药物专题中的教学质量,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电子病历六级标准建设门诊合理用药闭环管理模式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六级标准创建该院门诊合理用药闭环管理模式,旨在为门诊患者合理用药保驾护航,为智慧药学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师开方、药师审核、药品调剂、处方点评等门诊合理用药各环节进行管理,建立符合国家电子病历六级标准的闭环体系.同时,回顾性分析该院闭环管理前(2023 年 3-5 月)、闭环管理前后(2023 年6-8 月)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率.结果:应用门诊合理用药闭环管理模式后,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 3.56%(40723/1145056),较管理前的 4.57%(52681/1153154)降低了 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遴选药品不适宜外,其他类型不适宜用药处方数均较管理前显著减少;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为 146.20 元,较管理前的 158.35 元减少了 7.67%,有效改善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结论:该院建设的门诊合理用药闭环管理体系满足国家电子病历六级评级要求,能够规范医疗人员的工作流程,减少门诊不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现代中药调剂产业发展路线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4/7/27
中药调剂是较基础的中医临床药学工作.近年来在传统中药调剂九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中药调剂产业迎来较大发展,出现创新的中药调剂信息系统和智能调剂装备.本文梳理中药调剂产业的现状并展望其发展路线.研究结果表明,在采购验收、调配复核、中药煎煮、发药交代等关键技术环节,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引入提高了调剂服务质量、保障了用药质量和安全.现代中药调剂产业发展,在调剂技术规范化方面,需完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服务标准体系、核心设备标准体系;在调剂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需注重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医工交叉的新医科人才;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需发展更符合中药特点的智能装备,进一步推广完善基层"共享中药房"模式.通过完善中医临床药学服务内容、发展中药调剂新技术与新装备、提升调剂服务与教育水平,有望逐步实现中药调剂现代产业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药品调剂效率的多病区单药房工作优化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优化多病区单药房在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可行性工作流程,用于提高药师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方法 对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药房优化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空间布局、全自动包药设备、绩效方案和工作流程各环节出现的影响因素制订并实施相关措施.以高峰期平均调剂间隔时间、高峰期药房平均工作总时长和全自动包药机平均每日异形药盘数量为衡量指标,评价住院药房优化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整合药房的空间布局、实施动态调整全自动包药机内药品种类、优化绩效考核方案、设立以"大药房套小药房"的分区分组工作模式等措施的实施,用于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改善后,高峰期的平均调剂间隔时间由36.78 min缩短至5.93 min,药房平均工作总时长由150 min缩短至 105 min;全自动包药机平均每日异形药盘数量由38 盘减少至 19 盘.结论 基于药品调剂效率的多病区单药房工作优化管理为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护理本科生线上教学时的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线上教学是基于远程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强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学习需求,并拓展教育边界.然而长期的线上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律性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以克服线上学习的困难.为确保护生的学习投入度和学习状态,提高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本研究调查了线上教学背景下护理专业护生的学习投入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供了解决护理学习投入度问题的建议.方法 2022年12月,选取山东省有进行线上教学教学背景的五所公立医学院校全日制护理本科生1251人,使用学习投入度、学业自我效能感、广泛性焦虑、阿森斯失眠量表等5个量表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学习投入度量表总得分为79.83±23.4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平均得分、焦虑量表平均得分和选择专业的原因(个人意愿)是学习投入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线上教学背景下护生的学习投入度水平偏低.自我效能感越强的护生学习投入程度越高,专业调剂为护理专业护生的学习投入度较低,依据个人意愿选择专业的护生的学习投入度较高,焦虑量表平均得分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学习投入度.因此,需要社会、学校和老师等多层面,从护生选择专业的原因等角度出发,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降低其对线上教学模式问题反馈不及时、学习内容不到位等的焦虑,以提高护生的学习信心和课堂参与度,确保护生的学习投入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江苏省医疗机构智慧药房用药错误管理规范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智慧药房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信息化药房.2018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探索推进医疗机构"智慧药房"建设,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智能化审核与管理,以期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从而进一步转变药学服务模式.药房能否准确调剂药品是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智慧药房的建设可以优化工作流程,帮助避免调剂错误,从而减少调剂相关的潜在不良事件.智慧药房用药错误管理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从处方开具、传递与审核,药品调配与分发,药品使用与监测等多个环节进行的用药错误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用药错误的防范、处置、报告与监测、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目前,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智慧药房工作模式、硬件功能与布局、软件系统设计、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了用药错误管理缺少统一的规范和要求.零碎的、反应式的用药错误干预方式在各个医疗机构间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较差,而用药错误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是造成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一个完善和可靠的智慧药房用药错误管理体系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加强智慧药房建设以识别和防范不同场景、不同设备、不同流程中出现的用药错误,进一步完善场景管理、规范设备使用、促进流程标准化,江苏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委托江苏省人民医院牵头,南京、扬州、泰州、镇江地区三甲医院协同制订本管理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