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四复四损四不足"探讨疫病的愈后调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后出现"后遗症"或"长新冠"状态,疫病愈后的中医调养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总结《重订广温热论》等清代疫病古籍文献,可以得出"四复四损四不足"理论视域下疫病后遗症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气血阴阳亏虚和气机升降失衡,病机特点表现为虚实夹杂或纯虚无实.在此理论指导下,疫病的"防复"方法包括中医养生、艾灸刮痧以扶助正气;焚烧熏洗、鼻疗香佩以祛邪防复;五音疗法以调畅情志三个方面.疫病的愈后中药调理方法应当以调补脾胃为中心,补气养血、滋阴扶阳为基本方向,重视调畅气机,恢复人体气机平衡.通过对中医疫病愈后调养方法的挖掘,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各类疫病愈后调养中的特色优势,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用穴规律与穴位分布,为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0年12月有关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文献,收集文献中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推拿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0)分析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常用穴位与穴位分布等,挖掘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核心用穴。结果:共筛选小儿秋季腹泻推拿处方101个,涉及穴位61个,使用频率大于10的穴位18个,得到穴位组合共35个,其中15个两穴组合、11个三穴组合、2个四穴组合,得到7个新穴位组合。结论: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选穴以具有健脾化湿、调理大肠气机功效的特定穴为主,核心穴位组合为脾经、大肠经、腹、七节骨、龟尾、脊、脐7穴,可作为小儿秋季腹泻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纤维肌痛综合征胃肠道菌群机制研究进展及相关中医研究展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患者多存在胃肠道症状,其胃肠道菌群组成及部分菌群的丰度常发生改变,且菌群代谢活动可能与FMS的症状轻重有关。采用中药调理肝脾、传统功法调畅气机治疗FMS,均可获得较好疗效,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代谢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寒热平调法联合八段锦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举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功能性胃肠病多为慢性病,常反复发作,为中焦气机失常所致,多为本虚标实、寒热并见。临证中,每遇功能性胃肠病,主张用经方半夏泻心汤、乌梅丸、柴胡龙骨牡蛎汤等寒热平调,并联合八段锦调理气机、安和五脏,疗效肯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余瀛鳌运用调肝疏郁汤治疗郁证验案三则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著名中医余瀛鳌教授临床擅用通治方治疗郁证,余老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心肝二脏失调,余症均为外界因素影响致五脏生克制化的动态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加重气机升降出入失衡,出现诸如气滞、痰凝、血瘀,甚则化火动风等证候。余老指出,郁证的治疗重点在于调理心肝二经,拟定调肝疏郁汤加减治疗。结合病例介绍临床中的加减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论黄连阿胶汤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是中医临床辨证方法的"变法"思维,是一种灵动性的辨证方法.黄连阿胶汤本是张仲景少阴热化方,然从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思之,本方主治病机为升降失因、枢机不利、开阖失常、阴阳失和、中土失畅.因此,黄连阿胶汤在调和阴阳、交通心肾的同时,注重调理中焦、枢转气机,使之一气周流,进而使阴升阳降、水火互融.方中鸡子黄为中土斡旋、通达心肾之要药,其功效既可枢转中轴气机以带动四维运转,又可上行下达恢复气机之龙虎回环,使阴阳升降协调有序,充分体现了"变法"思维的灵动性,也为临床上灵活应用黄连阿胶汤解决疑难性和复杂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花宝金调气燥湿法治疗大肠癌术后用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对花宝金教授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用药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门诊的199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共计464份诊治处方,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Modeler 18.0、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对花宝金教授调理大肠癌术后方药的药味频数、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及核心药物聚类等进行分析.结果 464份处方每剂处方药味数14~39味,平均26味;464份处方中共用药235种,累计用药频次12 109.其中,用药次数最多的为白术;药性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平",药味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甘",药物归经集中在脾经、胃经和肝经.药物类别频数最多的为补虚药.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及核心药物聚类得到茯苓-白术、藤梨根-蛇莓、木香-砂仁等药对,18个聚类方.结论 花宝金教授基于大肠癌术后本虚(气)、标实(湿、热)的基本病机,以"调气燥湿"为法指导用药,尤重调理气机升降.根据不同兼证辨证施治,用药精当平和,为大肠癌术后患者的防治提供宝贵经验和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气血络脉心体系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发展到后期易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中医药基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两大特点对于治疗此病具有相对优势.牛天福教授立足中医理论体系,从气血络脉心体系出发,分期辨治本病,认为本病始于气,延于血,长于络脉,终于心体,多相兼发病.提出本病气分病者调理气机,血分病者畅通血运,络脉病者涤顺络脉,心体病者顾护心体,相兼病者厘定轻重的治病大纲.治疗过程中,气分病又有气虚、气陷、气滞的不同.血分病分血虚、血瘀、痰瘀互结三阶段.络脉病有络脉空虚、络脉瘀堵两个方面.心体病注意顾护正气,相兼为病者根据其相兼病程的不同,选用不同方剂治疗.本文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另附医案一则供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从"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论证"甘缓"之法在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本文通过探究"肝苦急"本义,阐述"急食甘以缓之"在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肝苦急"乃因肝气有余,肝血不畅,致筋脉失养,拘急不畅,治疗上予甘缓法,用甘味药物缓肝之急,健脾调中以补肝血,调理中焦气机以畅血行,从而缓拘急之态.临床还可配伍酸、温、辛和苦味药,增强柔肝、建中养血及疏泄气机功效,以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曹式丽教授从脾胃论治膜性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总结曹式丽教授从脾胃论治膜性肾病一体化临证经验.膜性肾病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重视脾胃调节膜性肾病免疫发病机制,针对低蛋白血症治疗一方面以泻心汤类辛开苦降恢复脾主升清及胃主降浊之功能畅达气机,以香砂养胃丸和/或健脾丸配伍黄芪、党参及甘草等顾护脾胃元气;另一方面以升阳益胃汤合祛风胜湿类中药提升脾胃清阳,调理胃纳脾运功能以增进食纳利消化.针对蛋白尿治疗提出脾肺同治重卫气及脾肾同治重固摄的治疗方法.随着改善胃肠功能障碍纠正低蛋白血症,蛋白尿、凝血等也会随之好转.综上,从新的角度治疗膜性肾病,临证验方随症加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