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理法方穴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取穴、刺灸方法的规律,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理法方穴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腓肠肌痉挛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25.0及SPSS modeler18.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85篇文献,涉及32个腧穴、11种刺灸法.理:外感风寒湿邪气壅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在内则为气血亏虚或久病致虚、筋失濡养.法:舒筋通络、调和气血和平衡阴阳.方、穴:舒筋通络循膀胱经取穴选用承山、承筋和委中辅以胆经阳陵泉;调和气血从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论治取足三里、三阴交;平衡阴阳取肢体上部腧穴;特定穴以下合穴、合穴和八会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承山-承筋为支持度最高的穴对.通过对使用频数≥5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腧穴分为3类.术:以针刺、穴位注射、温针灸和电针应用最多.结论: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理法方穴术,为临床治疗腓肠肌痉挛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崔云基于肝肾同源理论辨治少弱精子症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介绍崔云教授基于肝肾同源理论辨治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经验.崔云教授认为,少弱精子症的病机核心在于肾虚肝郁,提出肝郁为男子百病之所始、肾虚为男子诸疾之所根的观点,推崇运用肝肾同源理论诊治少弱精子症,并形成了"肝肾同补,促精血之互化""疏肝补肾,促气血之畅达""滋肾清肝,促木水之和调"的治疗特色,理法方药皆备,治疗特色显著,临床常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气血同调、升清降浊”辨治双心疾病的思路与验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临床可从中医“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认识双心疾病,把握“气血失和、清浊不分”的核心病机,传承并创新蒲辅周先生“畅气血、重升降”学术思想,以及国医大师薛伯寿“和合思想”,从双心失调本质出发,以“气血同调、升清降浊”为核心治法。其中,气血同调应虚实异治,若以虚为主,需体用联合以调补气血,常用双和散;以实为主,需动静结合以通顺血脉,常用黄芪赤风汤、越鞠丸。升清降浊应斡旋气机、补泻合宜,常用升降散调气开郁,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清,枳术汤、枳术丸泄浊逐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严重高脂血症及肠坏死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女,9岁,以“多饮、多尿、精神欠佳2个月,加重半天”于2021年9月10日入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内分泌科。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约2 500 mL,尿7~8次/d,每次尿量约400~500 mL,食欲增加,体质量较前减轻。同时伴有乏力,睡眠增多,双下肢浮肿,无昏迷、抽搐及意识障碍,无发热、咳嗽,无呕吐、腹泻,无腹痛,曾就诊当地中医诊所,诊断为“脾胃虚、气血不足”予口服中药调理治疗2个月,效果欠佳。6 h前患儿精神反应差,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伴深大呼吸,全身乏力明显,就诊于我院急诊。急查血糖:31.3 mmol/L;尿常规:葡萄糖(+++),酮体(+++),隐血(++);血气分析:pH 7.06,二氧化碳分压(PCO 2)6 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PO 2)143 mmHg,血清钠(Na +)127 mmol/L,血清钾(K +)2. 5 mmol/L,血清钙(Ca 2+)1.31 mmol/L,碳酸氢盐(HCO 3-)< 3 mmol/L,剩余碱(BE)未测出。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360 mL(20 mL/kg)后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入内分泌科。患儿自发病后,食欲增加,尿量增加。近2 d无大便,2个月内体质量下降3 kg。既往史:2个月前因“急性扁桃体炎"于当地医院查尿常规:葡萄糖(++++),蛋白质(+),酮体(+++),未特殊处理、未规律复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过敏、手术及外伤史。无糖尿病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3 ℃,呼吸32次/min,脉搏124次/min,血压104/56 mmHg,体质量18 kg,嗜睡,反应差,深大呼吸,营养不良貌,口周略苍白,面色口唇欠红润,重度脱水貌。皮肤弹性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胀,拒按,肝脾触诊不满意,肠鸣音2次/min。双足踝及胫前轻度凹陷性浮肿。双手足及小腿下2/3温度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初步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内分泌科后给予补液(1/2张无糖液体)、胰岛素(0.1 U·kg -1·h -1)静脉泵入等治疗。入院后急查血气分析:pH 7.01,PCO 2 9 mmHg,PO 2 140 mmHg,Na + 132 mmol/L,K + 1.8 mmol/L,HCO 3- < 3 mmol/L,BE未测出,监测血糖28 mmol/L,入院治疗1 h后患儿呼吸急促、费力,张口呼吸,不能平卧,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格拉斯哥评分10分,病情危重,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查体:意识不清,格拉斯哥评分8分,嗜睡,反应差,深大呼吸,营养不良貌,面色口唇欠红润,重度脱水貌。皮肤弹性差。腹膨隆,叩诊鼓音,拒按,肠鸣音2次/min。双足踝及胫前轻度凹陷性浮肿。双手足及小腿下2/3温度降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复查血糖27 mmol/L,甘油三酯162 mmol/L,胆固醇21.6 mmol/L,凝血因乳糜血测不出。转入后予无创辅助通气,但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遂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予补液(1/2张无糖液体),胰岛素(0.1 U·kg -1·h -1)静脉泵入,同时血浆置换(置换血浆量900 mL)治疗,10 h后该患儿血糖降至19 mmol/L,仍呈嗜睡状,轻度脱水貌,无明显深大呼吸,面色口唇欠红润,四肢末梢稍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继续补液及胰岛素泵入治疗;但1 h后,患儿意识障碍加重,呈昏睡状,腹胀加重,肠鸣音消失,四肢发绀,四肢末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血压波动于50/30 mmHg~60/40 mmHg,血气分析pH 6.81,HCO 3- 2.3 mmol/L,BE-32.8 mmol/L,酸中毒无好转,考虑存在脓毒性休克,肠穿孔可能,立即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扩容,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等治疗,胃肠减压引出黄绿色含粪汁液体,急查腹部B超提示肠淤张;腹部CT提示小肠多发肠壁积气,伴门静脉积气,腹腔积液。考虑肠管坏死伴穿孔可能性大,急请普外科会诊,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距回盲部约20 cm肠管及距离曲氏韧带有约10 cm肠管颜色尚可,其余肠管均已发黑伴多处穿孔,切除坏死肠管,予空肠造瘘,肠腔置16号橡胶引流管,术后禁饮食,引流管及瘘口可引出大量墨绿色分泌物,术后继续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于术后第2天行第2次血浆置换(置换量900 mL),术后第5天撤离有创呼吸机。患儿静脉用胰岛素静泵下血糖控制尚可,5 d后开始间断予温水鼻饲,逐渐过渡为配方奶。住院第11天患儿诉下腹胀、伤口疼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9.0 ℃,且易反复,查体下腹部皮肤可有握雪感,考虑皮下积气。第12天,腹部皮下积气减少,左侧腹壁出现红肿热痛,考虑腹壁感染,予拔除肠腔引流管,腹壁缝线拆除,造瘘袋贴于腹壁切口周围皮肤,保持引流通畅,伤口周围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治疗上继续禁食、胃肠减压,小剂量胰岛素,补液,静脉营养,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动态监测血糖、血脂,均正常;经抗感染治疗后患儿逐渐体温正常,精神反应好转,于住院第20天转入内分泌科继续静脉营养治疗,住院70 d后,患儿腹部切口愈合好,行造瘘口闭合术,术后肠道恢复良好,逐渐过度肠内营养联合静脉营养,住院90 d,好转出院。随访半年,患儿精神反应好,营养状态中等,持续静脉营养及部分肠内营养中。血糖控制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从“治未病”角度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女性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关系密切,及时有效地阻断高危型HPV感染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思想崇尚中土,注重整体气机的调畅,可阐释女性的生理病理。而高危型HPV感染的发生与中焦脾土失运,气机周流不畅,机体抗邪能力低下致清浊升降失常有关。基于“一气周流”理论结合“治未病”思想,笔者提出“未病先防,调畅中土存正气”“既病防变,升降相因祛毒邪”“瘥后防复,阴阳平衡和气血”的高危型HPV感染的防治原则,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双心理论从气血辨治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撷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稳定型心绞痛与焦虑临床多见共病,二者病机交错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存质量.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范畴,焦虑属中医学"郁病"范畴,两者兼存即属"形之心"与"神之心"共病之双心疾患.基于双心理论,气血失调导致心神心体受损是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发生发展的内在核心,气血亏虚则血脉失荣、心神失养,气滞血瘀则脉道不畅、心神不明,临床多见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两大证型.针对上述病机,临证确立双心兼顾、气血同调的治疗原则,分别施以益气养血以安心脾、和郁解痛;畅气活血以宁心肝、开郁除痹的治疗方法,收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医大师邹燕勤基于孟河医派学术思想以膏方调理中老年体质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是孟河医派第四代传人。邹教授基于孟河医派学术思想,以膏方调理中老年人体质,依据中老年人肾虚为本、阴阳失衡、气血欠畅的体质特点,治以补肾益精为主,兼以平衡阴阳、疏肝理脾,多脏同调,用药和缓甘平、少用峻补,还重视复方的运用,体现了孟河医派醇正和缓调补五脏的观念。临床收效满意,附验案一则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梁冰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梁冰教授认为,白细胞减少症基本病机为本虚邪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邪实从血瘀、痰湿、热毒考虑,提出本病施治应遵循扶正祛邪原则。扶正主要是补肾健脾、填精益髓,促进生血并防范外感,在运用滋补肝肾、填精益髓药时,注意辅以温补肾阳之品,取其鼓舞气血生长及温运以制腻滞之功,并酌加活血补血药;健脾重点在于补益脾气、祛湿及调畅中焦气机,针对食欲减退、腹泻、易于外感者随症加减。祛邪有利于正虚的恢复,主要运用活血化瘀、凉血解毒等治法,并注意针对不同部位的感染灵活加减。梁教授辨证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扶正祛邪并用且有所侧重,收获较好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赖氏通元针法诊治耳鸣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耳鸣是临床难治疾病,且发病率高.赖氏通元针法认为,耳鸣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与神元关系密切,实者与外感六淫、痰湿血瘀以及气滞阳郁等病理因素相关.通元针法以神元为本、以任督二脉为总纲、以调节阴阳为大法、注重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并且强调补泻运用,具有扶正祛邪、固本培元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上通过"通督养神"法发挥心脑养神,温助阳气的作用;"引气归元"法起培元固本,调畅气机的功效;配合随证而治,使邪去正安.气血生化有源并正常上荣于耳窍,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耳鸣症状.该文总结并分析了赖新生教授运用通元针法诊治耳鸣的经验,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针灸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宋银枝基于木郁土壅辨治更年期高血压的思路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肝木与脾土互资互用,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协同配合是人体维持生命和机能的枢纽.若肝脾功能失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出现木郁土壅的病理状态,则可影响肠道菌群的稳定性及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脑-肠轴机制异常,从而导致更年期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宋银枝教授基于多年临证体会,提出木郁土壅可致更年期高血压,并结合现代研究分析其病理机制,探讨采用疏肝运脾法防治更年期高血压的思路.疏肝运脾之具体措施包括"健运脾土,祛痰化浊""疏肝解郁,补益气血""未病先防,调摄心神",方药可选六君子汤、半夏白术天麻汤、逍遥散等.通过疏肝运脾,可使肝气调达,情志舒畅;脾肠健运,肠道菌群保持稳态平衡,膏脂代谢正常,使血压波动在正常范围.治疗更年期高血压可从肝脾入手,疏肝运脾是调治更年期高血压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