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江云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彭江云教授为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彭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经验丰富,常获佳效。其认为,本病基本病因病机为阳虚络痹、脏腑虚损,治疗时提倡气血并补,尤重调补脾胃;重视肝肾亏虚,善用温药补益肝肾;外邪侵袭易致病情加剧,此时应以祛邪为先;又因久病入络,瘀浊痹阻气血,故重视活血通络。临证以补中桂枝汤加减为特色方药,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应用和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诊疗及选穴思路可分为调补结合、振奋元阳和调理脏腑三部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调节免疫细胞失衡和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三方面。常用方法有隔姜灸、雷火灸、温针灸、督灸等,取穴以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百会、涌泉及背俞穴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宗气功能失调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文通过梳理中医宗气学说形成背景、发展源流及主要内涵,解析宗气生理功能及其病理状态下的不同表现,并结合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中医病机特点,认为"宗气失调、治节不出"为PAF主要病机,"心下空豁,脉律不齐"为PAF具体表现,脉象节律至数变化是PAF临床辨证治的重要参考,宗气亏虚、宗气郁滞、宗气下陷是其常见证型.治疗当以"调补宗气"为根本,通补兼施,包含调和营卫、安神定悸,开郁息风、化瘀通络,培元顾本、升阳举陷等法,并佐以养心、滋阴、温阳之品,气血并治,心神同调,则枢机得利、脏气得平、血脉得利、脏腑得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西医结合分期辨治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血液系统危重症疾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不一,目前中医药诊疗对该病的探讨尚甚少.本文总结2019年我院收治的一例因"神志异常伴发热8小时"入院的中年女性患者的中西医诊疗经过,通过结合其典型的TTP五联征临床表现、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3型活性特殊实验室检查并逐步排除鉴别诊断,最终明确其西医诊断为获得性TTP.在及时给予血浆置换的同时,中医药治疗依据其全身皮肤多发出血点的主要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血证""紫癜"范畴,通过辨证论治协同治疗,调和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对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预防TTP复发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本病提出分期论治的中医辨治思路,且活血化瘀之法贯穿始终,前期辨证为邪阻络脉、伤营败血,治以凉血散血,解燃眉之急;中期辨证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治以清热化湿、行气活血,清弥留之邪;后期辨证为肝肾两虚、湿浊瘀阻,治以调补肝肾、化湿祛瘀,澄其源固其本,收效良好,为中西医结合诊疗该病提供可行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膜系理论的疾病治疗原则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膜系是全身膜状结构及其附属组织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复杂系统,根据其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外通性膜系与内通性膜系.外通性膜系具有屏障保护功能,是与外界环境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结构;内通性膜系具有联络协调的功能,是机体各脏腑器官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结构.基于膜系理论,可指导临床膜系疾病的治疗.外通性膜系是重要的祛邪途径,临床可采用汗、吐、下等方法,通过调畅外通性膜系的气津输布,以祛邪而出.内通性膜系是疾病传变的重要途径,其常见病理为气机郁滞、水液代谢异常等,可通过调理膜系气津输布治疗疾病.调畅膜系气津输布时,应重点关注少阳与中焦气机,以恢复全身气机升降出入.全身膜系起源于肾,在膜系疾病早期注重顾护肾膜,可先安未受邪之地;在疾病中晚期调补肾阴肾阳,可治疾病之本,顾护正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医大师郭诚杰以"气血立论""疏通调补"为法治疗产后缺乳撷英
编辑人员丨2024/8/31
产后缺乳是产妇乳汁分泌不足之病症,其病机关键在于乳汁无源以化和乳络壅滞不通两个方面.国医大师郭诚杰认为乳汁为冲任气血所化,根于先天肾气,为后天脾胃生化之气血所充养,赖于肝的疏泄.在临床中本病有虚、有实,更多见于虚实夹杂之证,治当首辨虚实,以气血为要,提出"疏、通、调、补"为法,以脾、胃、心、肝、肾诸脏腑为主调治,通过补脾胃、养心血、疏肝郁、益肾气,使气血调和、乳络通畅,最终达到乳汁多浓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浅析《妇人规》妇人癥瘕防治的治未病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7/13
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病三个方面讨论《妇人规》妇人癥瘕防治中的治未病思路.癥瘕病病机多为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张景岳重视养正固正,着重调补脾肾的功能;以调气为先、活血为要防治血癥、气瘕,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从药物、情志、规避外邪等方面提示警惕疾病复发.书中的治未病思路对后世中医妇科学及预防医学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络病理论运用络虚通补法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糖尿病骨质疏松(DOP)作为糖尿病(DM)主要慢性并发症,起病隐匿,发病机制复杂,与高血糖状态、氧化应激、相关细胞因子、激素水平变化、降糖药物的使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病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中医学认为DOP病位在骨,与肾脾肝脏腑功能失常,进而导致气虚血瘀密切相关,治疗多立足于调补脏腑、行气化瘀,使骨得其养从而改善症状.本文基于络病理论,针对DOP骨络脏腑亏虚、邪瘀阻络的主要病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DOP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防治DOP提供更多思路与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析膜性肾病的病机及诊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讨膜性肾病的病机,提出"湿蕴脾肾,中气下陷"的病机理论,其中以风邪外侵,中土亏损为发病先导,中气不足,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气机凝滞,湿瘀阻络为病机核心,毒损脾肾,中气下陷为病情进展,大气虚散,脏腑衰惫为病重结局,中气亏虚贯穿膜性肾病发病始终.论治当取升阳举陷大法,强调早期调补脾肾,御风于外,中期祛湿化瘀解毒,升阳通络,晚期升阳益胃排毒,兼顾心肾虚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梁希曾内外兼治——扶正潜消法治疗瘰疬学术特色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古代医家将瘰疬视为难治之病,且未有系统论述.《疬科全书》成书于 1909 年,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治疗瘰疬的专著,是作者梁希曾数十年临证心得之精华.梁希曾精心研究医术,兼修医德,在疬证方面研究颇有心得,名扬中外.梁希曾认为瘰疬病位在肝脾肾,病因为情志不遂、外感、熬夜劳神、饮食燥火生痰之味等因素造成阴火内生,痰凝气滞血瘀而成.疬核之痰有虚实寒热之辨,以病因病机辨分15 种疬证,形成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的方案治疗体系,扭转时医"十疬九死"现状,变"十疬十愈"之神奇.治疬重在内外兼治,内治重在攻补兼施、潜消默化和勿伤脏腑,并结合饮食生活调理为善法,即消核须无损患者之形质,且顾人之元气的学术思想.载内服方药有35 种,有名有组成方剂29 首,涉及药物91 味,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为茯苓、煅牡蛎、半夏和炙甘草.组方少而精,配伍多以软坚散结、燥湿化痰、疏肝理气、调补气血为主,体现攻补兼施,兼顾人之气血根本学术特色.梁希曾研制多种疬证外治法,更是和盘托出点疬之药,围绕制法、用法等进行详述.在饮食禁忌和食疗方面,认为宜食清解痰火,勿食生痰燥火之物.梁希曾治疬经验特色,可为肺结核、梅毒、肿瘤等属于疬证范畴的现代疾病提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