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两半"膏方对于青春早期青少年体格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观察"三两半"膏方对于青春早期青少年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青春早期青少年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膏方组、西药组及对照组.膏方组予"三两半"膏方,西药组予维生素D滴剂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治疗及随访18个月,比较三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骨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情况.结果 膏方组治疗后身高高于西药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膏方组治疗后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体质量、BMI及骨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两半"膏方可以在不增长体质量的情况下,使身高增长,促进青春早期青少年体格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查阅说明书,挖掘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的成分,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预测成分的相关靶点,与厌食症靶点进行交集映射,获得其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靶点.利用蛋白互作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基于共有靶点,采用功能注释生物信息学芯片进行分析,得到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关键通路.结果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中的主要成分为盐酸赖氨酸、肌醇和维生素B12,共预测出40个靶基因,其中有13个靶基因与厌食症极为密切,主要涉及谷氨酸受体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相关分子.结论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可能发挥类似于谷氨酸的作用,通过激活突触后膜的谷氨酸受体来改善小儿的厌食症,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协同起效的作用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探讨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联合赖氨肌醇维B12 对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60 例IS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联合赖氨肌醇维B12 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情况(骨龄、骨密度、身高、生长速率),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碱性磷酸酶(BAL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骨龄、骨密度、身高、骨代谢指标及FT3、FT3/FT4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生长速率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性儿童保健护理联合赖氨基醇维B12 对ISS患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儿骨骼生长,改善患儿的甲状腺功能,提高家属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胃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相关基因CXC基序受体4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寻找胃癌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数据,在分子特征数据库(MSigDB)下载PI3K-AKT相关基因集合,使用Wilcoxon检验和倍性变化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包"survival"进行生存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相关蛋白质交互作用(PPI)网络信息.基于Metascape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应用CIBERSORT算法计算胃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选取2023年3—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行根治性手术的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标本,使用Western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XC基序受体4(CXCR4)的表达.结果 基于TCGA数据库,胃癌组织中上调基因10个,分别为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1(SLC2A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E2F转录因子1(E2F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tribbles假激酶3(TRIB3)、G蛋白亚基γ转导蛋白1(GNGT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7(FGF17)、白细胞介素4(IL-4)和CXCR4.下调基因12个,分别为蛋白激酶Cβ型异构体(PRKCB)、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3(DUSP3)、类钙结合蛋白39(CAB39L)、蛋白激酶AMP激活催化亚基α2(PRKAA2)、腺苷酸环化酶2(ADCY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MAPK10)、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Toll通路中进化保守的信号传导中间体(ECSIT)、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NIMA相互作用1(PIN1)、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MAPK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MKNK2)和T细胞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TIAM1).CXCR4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103例高表达CXCR4患者的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3.8%和18.8%,303例低表达CXCR4患者的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1.3%和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0,P<0.001).对CXCR4进行PPI网络显示,其与其他蛋白具有广泛的相互作用.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收录的通路中,CXCR4主要与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调节白细胞胞间黏附、正向调节细胞因子产生、调节肽基酪氨酸磷酸化、调节造血功能和调节防御反应密切相关.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收录的通路中,CXCR4主要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破骨细胞分化、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与初始B细胞浸润呈正相关(r=0.24,P<0.001),与CD8+T细胞浸润也呈正相关(r=0.25,P<0.001).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CXCR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52±0.27,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0.42±0.12;t=17.05,P<0.001).结论 PI3K-AKT相关基因CXCR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胃癌患者预后、多种信号通路及初始B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相关,是胃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布拉氏酵母分别联合多潘立酮 赖氨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分析布拉氏酵母分别联合多潘立酮、赖氨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布拉氏酵母联合赖氨肌醇维B12治疗,研究组使用布拉氏酵母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胃饥饿素(ghrelin,GHRP)及瘦蛋白(leptin,LEP)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LT)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水平.统计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腹泻、厌食及呕吐评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NPY、GHRP及MLT水平均低于研究组,LEP、GAS、SS、TNF-α、IL-1β及IL-3水平均高于研究组(均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43%)低于研究组(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评分,食欲调节因子水平、胃肠激素水平得到有效调节,炎症反应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止遗方联合艾灸治疗下焦虚寒型小儿遗尿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止遗方联合艾灸治疗下焦虚寒型小儿遗尿症(noctumalenuresis,NE)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N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止遗方免煎颗粒口服,每天2次,联合艾灸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醋酸去氨加压素(弥凝片)睡前口服,每次0.2 mg,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口服液,每次10 mL,每天2次.连续治疗1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维生素B12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水平,并比较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和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ADH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止遗方联合艾灸治疗NE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和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治疗手足口病后脱甲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和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治疗手足口病后脱甲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后脱甲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和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脱甲停止时间、家属满意度、随访1个月的痊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脱甲停止时间为(15.8±4.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4±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为9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痊愈率为80%(16/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和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治疗手足口病后脱甲患儿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符合试验标准的厌食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各68例.对照组口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推拿组接受三字经流派推拿方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食欲、食量、中医症状体征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疗效评估为有效的患儿,评估厌食症的复发情况.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 0.01).治疗前,2组食欲积分、食量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2组食欲积分、食量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显著降低(P < 0.01);推拿组食量积分、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 < 0.01).推拿组复发率为30.36%,对照组复发率为27.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优于常规西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赖氨肌醇维B12联合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赖氨肌醇维B12联合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组顺序,采用奇偶数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仅服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服用赖氨肌醇维B12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动力学指标的改变、胃肠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腹胀、上腹痛、早饱、厌食、嗳气、烧灼感、恶心呕吐、反酸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及胃窦截面积收缩幅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半排空时间明显缩短,且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儿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20.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赖氨肌醇维B12联合复合凝乳酶胶囊能明显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症状,改善胃动力学,提高疗效,增加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水平,可能是促进胃动力的作用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参苓白术散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与小儿消食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与小儿消食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厌食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2组均口服小儿消食颗粒、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观察组加予参苓白术散联合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92%,对照组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脾虚、食滞、痰浊、气滞、湿热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5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拒食、体质量减轻、便秘、间接性腹痛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4项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小儿消食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食欲,增加食量,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