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售有机和传统面粉中7种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比较上海市售有机和传统面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伏马毒素B1(FB1)、细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孢酚单甲醚(AME)、T-2毒素(T-2)、赫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7种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并分析面粉中镰刀菌毒素、链格孢毒素和OTA的累积污染情况.方法 80份面粉样品采用乙腈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采集的面粉样品中7种真菌毒素的含量.7种真菌毒素的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加标回收率为80.13%~122.86%,RSD为1.91%~17.14%,所建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面粉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检测分析.结果 上海市售的80份面粉中,T-2、FB1无检出,DON、ZEN、AME、OTA的平均值在有机面粉中污染水平高于传统面粉.97.5%的面粉样本中至少两种真菌毒素共存,其中DON+ZEN+OTA共存比例最高,为18.75%.结论 上海市售面粉中,有机面粉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高于传统面粉,面粉中镰刀菌毒素(DON、ZEN)、链格孢毒素(TeA、AME)和赭曲霉毒素A的累积污染值得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LC-MS/MS法同时测定活血止痛胶囊/片中16种真菌毒素及污染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活血止痛胶囊/片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伏马毒素B1、B2、B3,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 毒素,桔青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的含量,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以亲水-亲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作为前处理方式,分析采用Agilent RRHD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流动相乙腈-水(0.1%甲酸-2 mmol/L甲酸铵),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0.3 mL/min;柱温 35℃;电喷雾电离源(ESI),正负离子模式,动态多反应离子检测(DMRM)模式.结果 16 种真菌毒素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 81.7%~118.0%,RSD 0.9%~13.1%.40批样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G1,伏马毒素B1、B2,赭曲霉毒素A,杂色曲霉毒素,检出率分别为 20%、32.5%、57.5%、25%、42.5%、27.5%,其中黄曲霉毒素B1 含量最高,为 10.26 μg/kg.结论 活血止痛制剂中真菌毒素残留较严重,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潜在风险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三种主要真菌毒素及其毒素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饲料生产贮藏时常被真菌毒素污染,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和T-2 毒素,真菌毒素会对畜禽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死亡,而真菌毒素的共存将导致更大程度的经济损失.真菌毒素的降解主要包括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和生物酶解法,而生物酶解法相比于另外两种方法更为环保、高效,因此备受关注.本文对毒性强、污染广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危害机制、降解途径以及相关的真菌毒素降解酶进行详细分析及探讨.利用分子对接等手段揭示了毒素小分子在降解反应中与真菌毒素降解酶的相互作用,并筛选出了降解过程中的关键氨基酸.虽然酶解法在去除真菌毒素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由于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应用仍然受限,急需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因此,优化酶解法的工艺和条件,以实现高效、经济地去除真菌毒素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本研究为指导真菌毒素降解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Smote-KNN的小麦8种真菌毒素共污染特征气候分类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分析我国不同气候区域小麦真菌毒素共污染特征,建立气候分类模型.方法 对来自12个省、自治区的887份小麦样本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T-2和HT-2共8种真菌毒素检测数据按样本采集地的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3类.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使用Borderline-SMOTE方法扩充以平衡数据集.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8种真菌毒素检测数据进行特征降维,选择降维后累计贡献率达97%的前二维特征作为小麦毒素数据特征.利用机器学习中的K最近邻(KNN)非线性分类器对上述数据特征进行分类研究,同时使用网格搜索算法对KNN模型参数进行调优.采用混淆矩阵、准确率、召回率和F1得分4个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价,并比较所构建模型与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常见分类模型在上述数据中的表现效果.结果 本文提出的Borderline-SMOTE、PC A与KNN相结合的分类模型对小麦8种真菌毒素共污染特征的气候分类准确率可达98.31%,且方法性能优于其他分类方法.结论 本文建立的分类模型能有效判别我国3种气候条件下小麦8种真菌毒素的共污染特征,可为分地区的真菌毒素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并提出了 一种基于食品多项检测指标进行地区分类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基于磁球的竞争适配体法检测中药中赭曲霉素A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基于磁球的竞争适配体法检测中药中赭曲霉素A.方法 以赭曲霉素A的适配体为识别元件,荧光素FAM为荧光探针,磁球为载体,发展了一种竞争的适配体法检测赭曲霉素A.FAM标记的适配体(F-Aptamer)与修饰在磁球上的适配体互补链(c-DNA)杂交而结合在磁球上,并随着磁性分离离开溶液,溶液的荧光信号弱;在溶液中加入赭曲霉素A后,赭曲霉素A与c-DNA竞争性的与F-Aptamer结合,与赭曲霉素A结合的F-Aptamer留在溶液中,从而使溶液的荧光信号增强.结果 c12-DNA做互补链,在50 nmol/L的FAM-Aptamer、20 nmol/L的Ca2+和pH8.0的缓冲溶液下,方法检出限低至0.2 nmol/L,展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同时只需对样品进行简单处理即可实现赭曲霉素A在中药中的检测.结论 本实验将适配体技术和纳米材料结合并应用于中药中真菌毒素的检测,为中药质量鉴定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2022年四川省三地区谷物及制品真菌污染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了解四川省南充市、广安市和遂宁市3地区谷物及制品中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方法 2022年在南充市、遂宁市和广安市3地采集本地种植玉米粉/糁、薏米和大米样本,使用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2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衍生物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伏马毒素B1(FB1)、伏马毒素B2(FB2)、伏马毒素B3(FB3),玉米赤霉烯酮(ZEN)以及赭曲霉毒素A(OTA),使用食品中交链孢霉毒素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4种交链孢霉毒: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菌酮酸(TeA)、腾毒素(TEN),检测真菌污染状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2年在南充市、遂宁市和广安市采集本地种植玉米粉/糁、薏米、大米样本中,真菌毒素种类主要是交链孢毒素和伏马毒素,还受到DON及衍生物ZEN、AFB1的污染.真菌检出率为59.21%,无超标样品;薏米真菌检出率(85.00%)较玉米粉/糁(58.33%)、大米(35.00%)高(x2=10.373,P=0.006).慧米主要受到FB和交链孢毒素的污染,玉米粉/糁的主要污染物是15-Ac-DON、AME、TeA、FB,大米主要检出FB、ZEN.有23.68%(18/76)样品受到2种及以上真菌毒素污染.结论 南充市、广安市和遂宁市3地谷物及制品真菌毒素污染水平较低,交链孢毒素和伏马毒素是检出率最高的真菌毒素,薏米是最容易受真菌毒素污染的谷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慢性肾病Ⅲ~Ⅴ期患者血清Klotho,OTA和Bcl-3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研究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Ⅲ~Ⅴ期患者血清Klotho,赭曲霉毒素A(OTA)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 3(Bcl-3)水平,分析三者的临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内蒙古包钢医院 2018 年 1 月~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CKD Ⅲ~Ⅴ期患者 118 例为研究对象(CKD组),以同期健康查体的健康者 60 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Klotho,OTA和Bcl-3 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不同血清Klotho,OTA和Bcl-3 水平患者肾脏存活率的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CKD Ⅲ~Ⅴ期患者肾脏结局事件发生的因素.结果 CKD组患者血清Klotho(2.54±0.39 mg/L)低于对照组(8.24±1.30 mg/L),血清OTA(2.11±0.40 mg/L),Bcl-3(81.25±13.67 pmol/L)高于对照组(0.40±0.13 mg/L,48.14±10.28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996,32.111,16.526,均P<0.05).不同CKD分期患者血清Klotho,OTA和Bcl-3 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06.071,48.544,60.466,均P<0.05).CKD组患者血清Klotho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显著正相关(r=0.627,P<0.05),血清OTA,Bcl-3 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537,-0.489,均P<0.05),血清Klotho表达与OTA,Bcl-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89,-0.703,均P<0.05).低Klotho组肾脏存活率[44.83%(26/58)]低于高Klotho组[75.00%(4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6.988,P<0.05);高OTA组肾脏存活率[40.68%(24/59)]低于低OTA组[79.66%(4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7.247,P<0.05);高Bcl-3 组肾脏存活率[46.67%(28/60)]低于低Bcl-3 组[74.14%(4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7.198,P<0.05).24h尿蛋白量(OR=1.602,95%CI=1.268~2.022),eGFR(OR=0.628,95%CI=0.493~0.799),血清Klotho(OR=0.577,95%CI=0.416~0.800),OTA(OR=2.061,95%CI=1.922~2.279)和Bcl-3(OR=1.809,95%CI=1.218~2.688)是影响CKD Ⅲ~Ⅴ期患者肾脏结局事件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 CKD Ⅲ~Ⅴ期患者血清Klotho降低,OTA,Bcl-3水平升高,三者血清水平与患者肾功能状况有关,有助于评估CKD Ⅲ~Ⅴ期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2011年中国15个省母乳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中国15个省份母乳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方法 借助201 1年第二次全国母乳调查,在全国15个省份采集的母乳样品,制成混合样品后,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母乳混样中的10种主要真菌毒素的含量.结果 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脱环氧-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伏马毒素B1、B2等6种真菌毒素在部分省份的母乳样品中有检出;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和赭曲霉毒素A在所有省份样品中均未检出.结论 2011年中国普通人群母乳中真菌毒素的人体负荷平均水平较低,但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伏马毒素对婴儿健康的影响需引起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6年山东省90份鲜玉米真菌毒素监测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山东省鲜玉米的真菌毒素污染状况.方法 2016年8月在山东省9市采集90份市售鲜玉米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15种真菌毒素.结果 黄曲霉毒素B1、B2、G1、G2检出率分别为8.88%(8/90)、4.44%(4/90)、2.22%(2/90)和1.11%(1/90),平均含量分别为0.093、0.033、0.009和0.003 μg/kg;伏马毒素B1、B2和B3检出率分别为50.00%(45/90)、21.11%(19/90)和15.56%(14/90),平均含量分别为7.76、4.88和3.91 μg/kg;赭曲霉毒素A检出率为25.56%(23/90),平均含量0.32 μg/kg;T-2毒素检出率6.67%(6/90),平均含量0.055 μg/kg;仅有1份样品赭曲霉毒素A超标,超标率1.11%(1/90).玉米赤霉烯酮、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HT-2毒素均未检出.结论 2016年山东省90份鲜玉米样品整体污染水平不高,伏马毒素检出率最高,样品受多种真菌毒素混合污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2O2对黑曲霉氧化胁迫机理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旨在探究H2O2胁迫下,黑曲霉的氧化应激响应,为控制黑曲霉生长和赭曲霉毒素A(OTA)合成提供依据.测定黑曲霉菌体生长、OTA合成、胞内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抗氧化酶活性.H2O2能够抑制黑曲霉生长,且抑制作用具有剂量相关性;能促进其合成OTA,尤其是生长第4天时最为明显;能提升胞内ROS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引起胞内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增高,其中在生长第5天CAT酶活提高显著,生长第6天GPX酶活提高显著;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影响.菌体通过提升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及毒素的合成来平衡胞内过多的活性氧,从而在氧胁迫下维持菌体生长及代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