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吸收材料内固定处理指骨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可吸收材料内固定处理指骨骨折的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和异物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可吸收组(49例,采取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及微型钢板组(49例,采取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情况、围手术期hs-CRP、IL-10、ACTH水平变化和术后3、6个月恢复情况。结果:可吸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微型钢板组[95.92%(47/49)比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 5.02, P<0.05)。可吸收组手术时间长于微型钢板组[(43.28 ± 12.18)min比(31.29 ± 11.69)min],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短于微型钢板组[(4.09 ± 1.18)d比(6.89 ± 2.12)d、(4.35 ± 1.05)周比(5.69 ± 1.38)周、(4.89 ± 1.10)d比(6.20 ± 2.0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可吸收组术后1 d和1周血清hs-CRP、IL-10、ACTH水平均低于微型钢板组( P<0.05)。可吸收组术后3、6个月掌指关节活动度大于微型钢板组,握力相比健侧丢失度小于微型钢板组( P<0.05)。可吸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微型钢板组[6.12%(3/49)比20.41%(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 4.35, P<0.05)。 结论:采取可吸收材料内固定处理指骨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制冷冻片微型载体(Strawtop)微量精液冻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自制冷冻片微型载体(Strawtop)法与麦管法冷冻保存人微量精液的冻存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捐献的部分精液样本,比较自制Strawtop法与麦管法冷冻人精子复苏后的冷冻复苏率、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超显微结构和受精能力与胚胎发育情况。结果:Strawtop法冻存人精子的冷冻复苏率(46.8%±17.1%)显著高于麦管法(23.1%±13.7%, P=0.001);与冷冻前(18.9%±11.6%)相比,麦管法(33.5%±15.0%)冷冻精子复苏后的DFI显著增加( P=0.019),而Strawtop法冻融人精子的DFI(23.4%±11.7%)与冷冻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75);Strawtop法对冷冻精子超显微结构的损伤低于麦管法;Strawtop法冻融精子、麦管法冻融精子和新鲜精子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受精后48 h(第2日)的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Strawtop法冷冻人微量精液冷冻复苏率高于麦管法,复苏精子的损伤较小,且复苏后无需离心洗涤即可直接用于ICSI,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微型皮瓣修复手指C形缺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微型皮瓣修复手指C形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们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C形缺损患者12例。缺损创面大小为1.8 cm×2.7 cm~3.3 cm×5.5 cm,皮瓣切取面积2.0 cm×2.5 cm~3.5 cm×6.7 cm,C形缺损的形状均大于1/2周径,不超过4/5周径。5例供区直接缝合,7例予植皮。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9例未出现血管危象,2例出现远端淤紫,拆除缝线后缓解,3 d后淤紫逐渐褪去,1例手术当晚出现动脉危象,经过处理最终存活良好。所有病例供受区均未发生感染。术后随访时间为1.5~27.0个月,平均11.5个月。缝合神经者感觉功能恢复较好,两点分辨觉达8~11 mm;未缝合神经者恢复差,两点分辨觉15~25 mm。8例供区愈合后遗留线性瘢痕,无明显疼痛不适,4例供区取全厚皮片移植,植皮均成活良好。部分患者早期供区少许麻木感,半年后均好转。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5例,良5例,可2例。结论: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微型皮瓣修复手指C形缺损,虽然需要吻合血管,但是对供区损伤小、受区外形较满意、功能恢复快,是一种修复此类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患者长期随访满意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青光眼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睫状体破坏手术是用来降低青光眼眼压的有效手段,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是通过微型换能器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诱导睫状体凝固的计算机辅助、自动化的手术。UCP主要通过破坏睫状突上皮细胞和增加葡萄膜巩膜通路引流2个机制降低眼压。UCP适应证广泛,主要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包括有和无抗青光眼手术史的患者,能够有效降低眼压,安全性高,可重复治疗,可以作为非侵入性青光眼手术的有效替代方案。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眼压高、使用第2代探头和治疗暴露时间长的患者采用UCP治疗效果更好。本文就UCP在青光眼中应用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注意事项、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及目前关于UCP治疗青光眼研究的不足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因素和苯接触对作业工人白细胞计数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苯作业工人白细胞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至12月天津市16个市辖区514家存在苯危害企业和97家存在非苯危害企业资料,共纳入16 113名苯接触工人和5 817名非苯接触工人进行研究。分析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为白细胞计数减少组和白细胞计数正常组;用相加交互作用分析评估工人一般情况、职业史、企业信息与苯接触情况对白细胞计数减少的影响。结果:白细胞计数减少组工人年龄、工龄均高于白细胞计数正常组( Z=-3.411、-4.539, P<0.01),女性白细胞计数减少检出率高于男性(χ 2=211.631, P<0.01),企业位于市区、行业分类为制造业、企业规模为小微型企业工人白细胞计数减少检出率高于郊区、非制造业、大中型规模企业的工人(χ 2=8.039、4.232、37.478, P<0.05)。白细胞计数减少影响因素的相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性别与苯接触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危险度比( RERI)、归因比( AP)、交互作用指数( S)分别为3.789(95% CI:2.280~5.299)、0.571(95% CI:0.414~0.726)和3.045(95% CI:1.699~5.459)。 结论:应加强天津市市区小微型制造业企业生产环境中苯作业的管理,加强女性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有针对性地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眼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视网膜穿刺注药术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所致黄斑下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65岁左眼视力下降1个月男性患者,经超广角眼底检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和B超检查,临床诊断为左眼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致出血性视网膜脱离(黄斑下出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视网膜穿刺注药术,术中眼科手术机器人通过超精细微型注射针将约0.2 ml阿替普酶精准注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术后随访2个月,黄斑下出血体征明显改善,左眼视力由术前的眼前手动提高至0.1,未见其他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本文于2024年3月15日优先出版在中华眼科杂志官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精准定位的微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等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采用精准定位的微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等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9年12月—2022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中等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3~62岁。清创后,创面均伴肌腱、骨、血管、神经外露,创面面积为4.0 cm×3.0 cm~8.0 cm×3.5 cm。术前对患者双下肢行CT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精准定位股前外侧穿支情况。切取皮瓣(面积为6.0 cm×3.0 cm~11.0 cm×4.0 cm)时,对皮瓣进行削薄处理。将皮瓣的动静脉穿支分别与指动脉及掌背静脉吻合,如受区存在撕脱伤、感染或烧伤,则将皮瓣携带的主干动静脉血管与桡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进行吻合;将皮瓣携带的股外侧皮神经与指神经的残端吻合。术中观察患者皮瓣内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类型,并与术前血管定位情况进行比对。术后,密切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不良反应。随访时,观察皮瓣色泽、质地及外形,观察供区创面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测量患指指腹两点辨别觉距离,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患指的功能进行评价,观察患指关节活动情况;记录患者主诉皮瓣切取对下肢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结果:术中观察到11例患者皮瓣的穿支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2例患者皮瓣的穿支为旋股外侧动脉斜支、2例患者皮瓣的穿支为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均与术前血管定位情况相符。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且未发生血管危象和感染。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优良且外形佳,供区创面仅遗留线性瘢痕。末次随访时,患指指腹两点辨别觉距离为7~11 mm,患指功能评定为优者6例、良者6例、可者3例,患指关节屈伸功能均未受影响;2例患者主诉切取皮瓣后大腿外侧有麻木感,13例患者主诉皮瓣切取对下肢无不良影响。结论:利用CT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精准定位股前外侧区穿支,术前精准定位穿支情况可减轻术中切取皮瓣时对供区的损伤,对移植皮瓣进行削薄处理并重建手指感觉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指外形和功能,因此采用微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等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是一种新型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通过一种新型交联材料制成的微型引流管构建房水流出的结膜下外引流新通路。引流管可应用内、外入路2种方法植入,二者各有优劣。目前,XEN凝胶引流管已在多种类型的青光眼及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手术中证实了其长、短期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与其他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展开对比研究。术后滤过泡相关的并发症常见,针刺分离和开放性滤过泡修复常用于其术后干预。该术式是MIGS的典型代表,具有操作较简单、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降眼压效果良好、安全性好等优点,明显扩大了MIGS适应证的范围,在青光眼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XEN凝胶引流管的材料及其特性、手术操作技巧、适应证及禁忌证、临床应用、并发症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9年全国采矿业用人单位粉尘及噪声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全国采矿业用人单位煤尘、矽尘等主要粉尘及噪声危害水平,为职业病防治政策、标准制修订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于2022年5月,整理2019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对其中全国分布在29个省级单位的7 679家采矿业用人单位粉尘及噪声监测结果按行业类型和企业规模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采矿业用人单位以小、微型为主,分别占47.97%(3 684/7 679)和30.00%(2 304/7 679),行业以非金属矿采选业用人单位为主,占50.25%(3 859/7 679)。在有矽尘、煤尘和噪声暴露的用人单位中,存在岗位总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超标的用人单位占比均高于50%。监测企业中,矽尘、煤尘和噪声的岗位超标率均高于3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中,大、中型用人单位的煤尘总尘岗位超标率与岗位煤尘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 CTWA)中位数均高于小、微型用人单位( P<0.05)。 结论:我国采矿业的粉尘及噪声危害水平较以往有所降低,但25%以上岗位的劳动者仍有较高罹患职业性尘肺病、噪声聋的风险,应加强危害治理和危害水平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个体化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衰弱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衰弱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7例,按6∶4比例将其分为建模组(190例)和验证组(127例),根据建模组患者是否发生衰弱,将患者分为衰弱组(45例)和非衰弱组(145例)。基于Logistic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衰弱组年龄、肥胖或超重比例、糖尿病比例、收缩压明显高于非衰弱组[(76.25 ± 3.64)岁比(70.44 ± 3.82)岁、51.11%(23/45)比24.83%(36/145)、46.67%(21/45)比17.24%(25/145)、(156.46 ± 18.64) mmHg(1 mmHg = 0.133 kPa)比(143.25 ± 12.38) mmHg],微型营养评估简表评分明显低于非衰弱组[(11.45 ± 2.06)分比(13.12 ± 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收缩压是影响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结果显示,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3,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建模组 χ2 = 6.18, P = 0.627;验证组 χ2 = 6.58, P = 0.582。 结论:构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衰弱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区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