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PLC-Q-TOF-MS分析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物质成分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仪-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化学成分,探讨酒煎法对该方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HALO 90A C18色谱柱(2.1 mm × 100 mm,2.7 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溶液(B)作为流动相体系,以0.3 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 ℃.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根据化合物精确分子量、质荷比、质谱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在线数据库与相关文献报道,通过Aglilent Mass 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软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95种化学成分.结论 该研究较为全面的总结了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化学成分与物质分类,发现酒煎法可丰富该方有效成分并减少潜在毒性成分,为进一步探究酒煎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高剂量率照射与常规照射后胶质瘤小鼠血浆代谢物时序性特征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超高剂量率照射(FLASH-RT)和常规照射(CONV-RT)对胶质瘤小鼠血浆代谢物的影响。方法:胶质瘤模型雄性C57BL/6J小鼠21只,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健康对照组(3只)、CONV-RT组(9只)和FLASH-RT组(9只)。CONV-RT组以0.4 Gy/s的剂量率对小鼠头部进行单次24 Gy照射,FLASH-RT组以60 Gy/s的剂量率对小鼠头部进行单次24 Gy照射,健康对照组以相同条件给予0 Gy假照射。两照射组照射后1、3、7 d分别收集小鼠眼内眦静脉血并分离血浆。健康对照组于假照射后7 d收集小鼠眼内眦静脉血并分离血浆。采取基于液相色谱质谱串联平台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胶质瘤小鼠血浆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胶质瘤小鼠受不同方式照射后,血浆中代谢物均发生显著变化。FLASH-RT组和CONV-RT组3个时间点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筛选出12和5种差异代谢物,照后1 d血浆代谢物差异最大,照后3和7 d血浆代谢物差异减小。FLASH-RT组筛选出的花生四烯酸与异戊酸也存在于CONV-RT组中,其余10种差异代谢物仅存在FLASH-RT组,主要涉及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FLASH-RT与CONV-RT组均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酪氨酸代谢途径。结论:花生四烯酸与异戊酸有可能成为不同辐射方式共有的敏感标记物,为探索FLASH-RT治疗胶质瘤的分子机制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候选参考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室间质量评价计划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测定人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的候选参考方法,并对方法性能进行评价。采用该方法对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样品进行定值,初步评价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的检测现状。方法:采用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同位素标准溶液为内标,重量法进行取样,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采用蛋白沉淀结合弱阳离子固相萃取进行前处理,采用超高液相色谱耦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进行液质联用分析。根据相关EP文件对方法的特异性、基质效应、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正确度和不确定度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采用该方法对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样品进行定值,以该定值结果为靶值,生物学变异最佳可允许总误差标准为评价限,对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方法特异性良好,干扰物和基质效应均不影响检测结果。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测定的检测限及定量限分别为1.08 pg/g和3.54 pg/g,批内变异系数( CV)和批总 CV分别为0.43%~1.10%、0.61%~1.42%,相对回收率为98.5%~101.9%,4种血浆样品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3.10%、2.34%、2.16%、1.73%。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结果显示,实验室测定202013和202014样品的及格率分别为80%和85%。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ID-LC/MS/MS测定人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的候选参考方法,方法准确、精密、简便,有望作为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测定的参考方法,可应用于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样本的定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二十二碳六烯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联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联性,为DR人群筛查及其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温州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的2个附属医院年龄≥3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197例,由专业医师根据其眼底检查结果诊断为DR 83例(病例组)和单纯糖尿病114例(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1)以控制主要混杂因素的影响。DHA检测使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局部加权回归和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HA与DR的关联性,森林图显示各亚组间的异质性检验及与DHA交互作用的结果。结果::最终入选69对研究对象,其中DR患者的DH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t=3.68, P<0.001),DHA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DR患病风险平均降低53%( OR:0.47;95% CI:0.30,0.73),提示DHA与DR患病风险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血压、吸烟及饮酒均不会明显改变DHA与DR间的关联性( P>0.05)。 结论::DHA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是DR的独立保护因素,并有可能可以用于DR的大规模人群筛查并指导其二级预防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职业暴露人群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颗粒(TiO 2-NPs)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代谢谱变化,探索TiO 2-NPs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物和损伤机制。 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通过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某TiO 2-NPs生产企业职工为研究对象,从企业中选取接触TiO 2-NPs工人64人为暴露组,选取同企业后勤行政人员62人为对照组,使用非抗凝采血管收集血样。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采集非靶向代谢组学数据,筛选生物标志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 结果:通过 P<0.05和变量重要性投影指标( VIP)值>1两个指标筛选出46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甘油酯类、鞘磷脂类、甘油磷脂类、脂肪酰基类等;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确定3-羟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4-氨基联苯、庚酰肉碱、十六烷二酸单-L-肉碱酯、伊布利特、LysoPA[18∶1(9Z)/0∶0]、LysoPC(18∶0)、PC(16∶0/16∶0)、PC[16∶0/20∶4(5Z,8Z,11Z,14Z)]、PC[P-18∶1(9Z)/P-18∶1(9Z)]10个候选生物标志物;涉及4条代谢通路的变化,分别为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 结论:TiO 2-NPs职业暴露会对血清代谢谱产生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尿中肌酐和2-硫代噻唑烷-4-羧酸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建立测定尿中肌酐(Cre)和2-硫代噻唑烷-4-羧酸(TTC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于2020年10月,取监测对象班末尿样,离心制备滤液,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18色谱柱分离后,以乙腈和0.2%乙酸水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源温度500 ℃,气帘气流量31.4 L/min,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Cre和TTCA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Cre的线性范围为1.0~1 000.0 μg/L,线性方程为 y=947.3 x-1 605.6,相关系数0.999 4,检出限为0.3 μg/L,定量限为1.0 μg/L;当添加浓度为50.0、150.0、450.0 μg/L时,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2.8%~ 94.6%,批内精密度为3.6%~5.7%,批间精密度为3.4%~5.4%。TTCA的线性范围为0.1~200.0 μg/L,线性方程为 y=1 164.7 x-2 243.9,相关系数0.999 1,检出限为0.03 μg/L,定量限为0.1 μg/L;当添加浓度为10.0、40.0、160.0 μg/L时,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0.8%~93.6%,批内精密度为4.6%~7.4%,批间精密度为4.4%~6.9%。 结论:尿中Cre和TTC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在相同色谱条件仅通过切换质谱参数即可实现尿中Cre、TTCA的连续测定,准确高效,方法各性能指标均符合测定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ID-LC-MS/MS法同时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候选参考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同时测定人全血中4种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的候选参考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环孢素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同位素标记物为内标,重量法取样,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采用蛋白沉淀和固相萃取对制备的全血样本进行前处理,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对方法的特异性、基质效应、检测限、定量限、批内变异系数( CV)、实验室内 CV、加标回收率和不确定度等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方法选择性和特异性良好,结构类似物和基质效应均不影响检测结果。环孢素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的检测限及定量限满足临床需求,批内 CV为 1.4%~1.8%、1.7%~2.8%、1.3%~3.7%和2.3%~3.2%,实验室内 CV为1.8%~2.9%、1.7%~3.8%、2.6%~4.7%和3.5%~4.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9%~100.3%、98.4%~103.1%、99.4%~102.0%和98.3%~99.4%。4个浓度质控品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4.2%~4.4%、1.5%~2.4%、4.4%~4.9%和2.2%~2.7%。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ID-LC-MS/MS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4种免疫抑制剂的方法,方法准确、精密、快速,有望成为候选参考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工作场所空气中米非司酮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米非司酮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于2018年1至7月,采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米非司酮,乙腈/水溶液洗脱,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结果:米非司酮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 μg/ml,定量下限为0.015 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4 μg/m 3(以75 L空气样品)。米非司酮浓度在0.015~40.24 μg/ml线性关系良好, r=0.999 9。方法的准确度和洗脱效率以回收率计,范围为92.7%~100.0%;平均采样效率为99.6%~100.0%;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为0.92%~5.41%,批间精密度为0.89%~6.25%;样品在4 ℃条件下可稳定保存3 d。 结论:米非司酮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各项指标达到GBZ/T 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米非司酮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咪达唑仑原料药及其注射液中醛基类基因毒性杂质测定与含量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建立测定咪达唑仑原料药及注射液中醛基类基因毒性杂质M 1-[4-氯-2-(2-氟苯甲酰基)苯基]-2-甲基-1H-咪唑-5-甲醛(简称杂质M)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比较我国3家生产企业咪达唑仑原料药及注射液、参比制剂中杂质M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C18柱(100 mm ×2.1 mm,1.7 μm),流动相为含0.1%甲酸的0.01 mol/L甲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的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4mL/min,柱温为40 ℃,进样量为5 μL.采用电喷雾电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毛细管电压为3.5kV,脱溶剂温度为350 ℃,锥孔气流速为60L/h,脱溶剂气流速为600 L/h.结果 杂质M的质量浓度在0.46~9.16ng/mL(r=0.9992,n=7)和28.62~1 144.77 ng/mL(r=0.995 3,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3 ng/mL,定量限为0.13 n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3%,RSD为4.53%(n=6).国内3家生产企业的咪达唑仑注射液中杂质M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原料药(P<0.05);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厂家A生产的咪达唑仑注射液中杂质M的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参比制剂(P<0.05).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咪达唑仑注射液中杂质M的质量控制.建议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尽快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优化制剂生产工艺,并基于风险评估制订杂质控制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2年中国重点流域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农药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农药类污染物在我国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分布情况及暴露水平,评价长期摄入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方法 于2022年在中国重点流域及湖库沿线的17个典型城市内选取83家典型水厂采集其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样品,采用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乙草胺、莠去津、乐果、马拉硫磷、克百威、敌敌畏、毒死蜱、对硫磷、氟乐灵、稻瘟灵、西草净、甲基对硫磷及甲霜灵13种农药及多菌灵、马拉氧磷、3-羟基克百威、脱乙基莠去津、脱异丙基莠去津及羟基莠去津6种环境代谢产物,并进行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样品中19种农药及代谢产物总浓度为0.1~1299.4 ng/L,中位数为64.7ng/L,其中有5种农药或代谢产物检出率大于80%,分别为乙草胺、莠去津、羟基莠去津、脱乙基莠去津和甲霜灵.498份样品中检出≥6种农药或其代谢产物的样品占77.7%.丰水期样品中农药总浓度为1.1~1299.4 ng/L,中位数为69.2ng/L,日均暴露剂量中位数2.3 ng/(kg·d);枯水期样品中农药总浓度为0.1~543.5 ng/L,中位数为60.2 ng/L,日均暴露剂量中位数2.0ng/(kg·d).498份样品中敌敌畏最大致癌风险值为2.0×10-7,氟乐灵最大致癌风险值为1.1×10-10.19种农药及代谢产物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6.0×10-3,其中南水北调中线、黄河下游、南水北调东线、辽河、松花江流域最大危害指数为2.0× 10-3~6.0×10-3,其他流域<1.0×10-3.结论 2022年中国重点流域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都检出农药,检出的农药总浓度最高可达1299.4 ng/L.其致癌风险均小于10-6,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全部小于1,均低于可接受风险;鉴于饮用水中农药及代谢产物赋存的普遍性及多样性,农药类污染物的健康风险仍应加以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