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跖骨部分缺失残疾等级评定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徐某,男,65岁,某年4月23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入院治疗.专科检查:右足背大片皮肤缺损,创缘不齐,创口内可见大量碎骨块及肌腱断端,右侧第5足趾血供差,诸趾麻木感,活动困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嵌合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筋膜瓣修复手或足部长段骨及软组织复合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嵌合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筋膜瓣(CMFCOF)治疗手足部外伤性掌、指骨(跖骨)长段骨、软组织复合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采用CMFCOF治疗外伤性手足部掌指骨(跖骨)缺损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4~56(平均4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例,机器挤压伤3例,压砸伤2例,均存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手近节指骨骨缺损2例,掌骨骨缺损3例,跖骨骨缺损3例;受伤到本次手术时间为2~120 d,平均84 d。骨缺损范围2.0 cm ×1.2 cm×1.2 cm~4.4 cm×3.0 cm×2.3 cm,软组织缺损范围2.0 cm×1.4 cm~5.6 cm×4.5 cm。所有骨缺损位置均在骨干,不涉及关节。2例合并肌腱缺损。术中根据骨、软组织缺损面积切取相应大小CMFCOF,同时在筋膜瓣表面进行植皮。结果:组织瓣切取时间为52~96 min,平均53 min。供区伤口直接闭合。术后所有患者受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受区和供区创面一期愈合。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9~16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7.5周。终末随访时所有病例均未行皮瓣修薄;供区功能恢复正常,无髌前区感觉障碍。5例手部损伤病例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3例优,1例良,1例可;3例足部损伤病例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结果均为优。结论:CMFCOF具有术式简便、供区隐蔽、骨量优质、外形美观的优点,是修复手或足部长段骨、软组织复合缺损创面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成人骰骨相关解剖及其压缩骨折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骰骨解剖特点,总结骰骨闭合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新鲜冰冻人体足标本进行解剖,分析骰骨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特点。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6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8例(78足)成人骰骨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8例;年龄19~64岁,平均38.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72 h ,平均8.5 h。致伤原因:扭伤26例,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压伤18例。按骰骨骨折分型标准分为Ⅰ型8足、Ⅱ型42足、Ⅲ型28足。5例(5足)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采用膝下石膏托外固定保守治疗;73例(73足)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58例(58足)术中采用植骨修复遗留缺损。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足部疼痛肿胀情况。术后1年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足部功能。结果:骰骨解剖观察显示:骰骨内侧长、外侧短,主要为松质骨;骰骨主要与第4、5跖骨基底、第3楔骨、跟骨周围骨质相关节,其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组织保护。78例(78足)骰骨压缩骨折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年,平均33个月。5例(5足)保守治疗患者,伤后6~8周畸形愈合。7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9例(9足)骨折复位不充分,术后6~8周畸形愈合;64足骨折复位充分,术后8~12周骨折愈合。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微型钢板引起的腓骨肌腱激惹、断裂,无骨关节炎、足外侧柱短缩及骰骨处明显疼痛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根据AOFAS标准评分75~97分,平均93.5分;依据评分评定足部功能:优64例(64足),良14例(14足)。结论:通过对新鲜人体足标本的解剖观察,了解其解剖形态特点,对骰骨压缩骨折的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对于骰骨闭合压缩骨折,采用微型接骨板"桥"式支撑内固定的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腓骨骨皮瓣联合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创伤性跖骨缺损12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联合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创伤性跖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8月至2020年6月,应用游离腓骨骨皮瓣联合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创伤性跖骨缺损12例。跖骨缺损长度3.2~9.5 cm,截取的腓骨瓣长度4.8~9.5 cm。其中单独第1跖骨缺损5例,同时合并有第2~4跖骨缺损7例。急诊清创后按照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操作要求将人工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及覆盖肌腱裸露创面,等待约2周后创面分泌物减少、感染初步控制后再行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其中所有第1跖骨骨缺损采取腓骨骨皮瓣移植,将腓动脉与足背动脉吻合4例,2条腓静脉与足背静脉吻合,腓动脉与胫前动脉吻合8例。第2~4跖骨缺损切取自体髂骨植骨术。骨皮瓣供区切取皮瓣宽度不超过5.0 cm直接缝合,宽度大于5.0 cm的、切取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术后门诊随访6~24个月,所有腓骨皮瓣成活,皮瓣外观、色泽正常,质地柔软,无慢性溃疡,术后12周左右骨愈合良好,顺利拆除内固定,步态正常。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跖骨缺损,血运丰富、骨愈合速度快,结合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抗感染能力更强,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血管蒂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骨和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双血管蒂的髂骨复合组织瓣在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共收治四肢骨和软组织缺损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0~55岁,平均37.5岁;其中胫骨缺损5例,腓骨缺损2例,跖骨缺损6例,桡骨缺损2例。均择期采用携带旋髂深血管及旋髂浅血管的双血管蒂的髂骨复合皮瓣进行移植修复,一期清创加骨皮瓣修复10例,一期清创加VSD处理、二期骨皮瓣修复5例。皮瓣切取面积21.0 cm×12.0 cm~7.0 cm×5.0 cm,髂骨块长4.0~8.0 cm。复合组织瓣均携带旋髂浅血管及旋髂深血管,旋髂浅动脉及旋髂深动脉分别与受区动脉端侧吻合,静脉端端吻合,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15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术后24 h内出现静脉危象,经及时探查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4年(平均14.5个月),8例皮瓣臃肿,二期进行了皮瓣整形;骨缺损平均4个月愈合,无二次骨折病例,无感染复发,患者满意。结论:携带旋髂深血管及旋髂浅血管的双血管蒂的髂骨复合组织瓣血运可靠,解剖变异小,供区隐蔽,是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皮瓣加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伴大段骨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皮瓣加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伴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2例足背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伴大段跖骨骨缺损,4例小腿软组织缺损伴大段胫骨骨缺损的患者,软组织缺损面积5.0 cm×8.0 cm~15.0 cm×10.0 cm,骨缺损长度3.8~7.0(平均5.75) cm。一期先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跖骨骨缺损或胫骨骨缺损,同时2例足部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软组织缺损,4例小腿采用局部筋膜皮瓣转位修复,皮瓣大小6.0 cm×8.5 cm~16.0 cm×11.0 cm。术后2~7个月,采用个体化设计的微孔假体(微孔钛5例、微孔钽1例)修复骨缺损。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跖骨及胫骨骨断端与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骨整合情况及行走情况。随访6~25(平均12.7)个月。结果:5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术后2个月开始站立,3个月开始扶拐行走,5~6个月脱拐行走;骨整合良好;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3个月足部伤口感染,微孔钛假体取出并更换万古霉素骨水泥后,伤口愈合,恢复行走。结论:皮瓣加3D打印微孔钛(钽)假体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伴大段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患者更早下地的方法,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如何降低假体感染率需要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股前外侧肌皮瓣序贯腓骨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序贯腓骨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的6例足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33~54岁[(41.4±10.2)岁]。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2 cm×7 cm~19 cm×9 cm。第1跖骨缺损3例,第4~5跖骨缺损2例,第4~5跖骨合并外侧楔骨、骰骨缺损1例。骨缺损长度6~14 cm。患者均合并部分伸肌腱缺损。应用Ⅰ期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足部创面、Ⅱ期腓骨瓣修复骨缺损的序贯治疗方法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观察肌皮瓣成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腓骨瓣愈合时间、肌皮瓣及腓骨瓣供区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皮瓣感觉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评定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33个月[(17.8±5.2)个月]。术后2周6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有窦道形成,为残余跖骨部分坏死所致,经再次扩创后伤口在3周愈合,其余患者伤口均顺利愈合。腓骨瓣术后2周术区切口均顺利愈合,无局部感染征象。腓骨瓣术后6周左右可见移植腓骨与受区骨断端间有少量骨痂形成,均实现Ⅰ期愈合,腓骨瓣愈合时间为12~18周[(14.5±4.3)周]。肌皮瓣及腓骨瓣供区创面Ⅰ期愈合,供区仅留下线性瘢痕。3例出现股前外侧肌皮瓣供区下外侧感觉麻木,皮瓣修复术后6个月左右逐渐恢复正常。腓骨瓣供区下肢膝、踝关节活动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略显臃肿,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腓骨瓣均愈合良好,无腓骨瓣吸收、骨髓炎等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为(44.3±5.3)分、(52.1±7.4)分、(84.5±11.1)分,均较术前的(23.5±5.2)分显著提高( P<0.05);而术后各时相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优3例,良2例,可1例。 结论:对于足部复合组织缺损,股前外侧肌皮瓣序贯腓骨瓣可有效修复足部创面,减少严重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骨缺损顺利愈合,较好恢复足部外形,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膜诱导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复合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复合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7例足部复合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0~73岁[(38.9±16.3)岁]。前足复合缺损5例,中足1例,后足1例。跖骨缺损9块,内侧楔骨缺损1块,跟骨缺损1块。创面缺损面积为6 cm×5 cm~70 cm×35 cm。Ⅰ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万古霉素骨水泥植入。观察皮瓣成活、并发症情况。Ⅱ期行骨水泥取出,诱导膜内植骨。观察植骨间隔时间、骨愈合时间。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2~54个月[(33.8±9.7)个月]。Ⅰ期术后7例皮瓣均成活,皮瓣臃肿3例;1例后足跟骨复合缺损术后反复感染,予以清创处理。Ⅱ期植骨6例,植骨间隔时间2~4个月[(2.8±0.9)个月];骨愈合时间3~7个月[(4.7±1.2)个月]。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63~92分[(82.1±8.7)分],与术前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优1例,良5例,中1例。术后1块跖骨骨不连,其余8块植骨均顺利愈合。 结论:膜诱导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修复足部复合缺损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修复软组织和骨缺损,恢复良好的行走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13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月,回顾性研究前足软组织缺损伴跖骨头外露但前足横弓完整性存在的患者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40.0±13.0)岁;损伤原因:8例交通事故损伤,5例重物砸伤。7例前足软组织缺损、足趾毁损,6例前足皮肤撕脱伤、足趾开放性骨折伴有肌腱、血管、神经损伤;创面面积为4.5 cm×3.0 cm~8.0 cm×6.0 cm。一期行VSD处理,二期采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覆盖,皮瓣面积为5.5 cm×4.0 cm~9.0 cm×7.0 cm。术后1、2、3、6个月门诊复查,随后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根据皮瓣外观、质地、感觉恢复及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足部形态良好,可负重行走,皮瓣外观满意,无磨损破溃。5例感觉恢复到S 3,6例感觉恢复到S 2,2例感觉恢复到S 1。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4例为优,7例为良,2例可。 结论: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穿支较恒定、中上段穿支血管蒂较长、皮瓣可重建部分感觉、保留了足弓外形及负重支撑点、行走和负重良好等优点,是前足软组织缺损较好的修复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第2跖骨头复合组织瓣重建小儿外踝骨皮肤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第2跖骨头复合组织瓣重建小儿外踝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至2018年5月,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骨三科收治外踝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4例,男3例,女1例;年龄4~13岁;右侧2例,左侧2例。均为外踝缺损伴邻近皮肤缺损,皮肤缺损范围2.0 cm×2.0 cm~4.0 cm×5.0 cm,骨缺损范围1.0~3.0 cm。切取患侧第2跖骨头复合组织瓣重建小儿外踝骨皮肤缺损,其中皮瓣面积2.5 cm×2.5 cm~4.5 cm×5.5 cm,第2跖骨头长度1.0~3.0 cm,供区直接缝合。术后影像学评价踝穴间隙及外踝纵向发育状况与健侧肢体是否同步;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制定的评分标准评估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观察供区足部活动度有无影响,负重、行走有无影响。结果:术后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供区愈合良好。患儿均获6个月至2年随访,皮瓣颜色及弹性较好,无瘢痕挛缩。无踝关节内翻畸形发生,负重及行走满意。影像学评价显示踝穴间隙及外踝纵向发育状况与健侧肢体大致同步,按AOFAS足踝功能评判标准评估:优2例,良2例。供区足部活动无影响,稳定性较好。结论:第2跖骨头复合组织瓣可一期修复小儿外踝骨骺及邻近软组织缺损,重建外踝可随小儿的生长同步发育,是重建小儿外踝外伤性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