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PAF)是一种少见的以进展性全身自主神经功能衰竭为特点的α突触核蛋白病。我院收治了1例PAF患者,临床以长期体位性低血压相关的头晕和晕厥为主要表现,并伴有餐后低血压、卧位高血压和少汗,不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无震颤、动作迟缓、肢体僵硬等锥体外系症状及共济失调,肌电图提示单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显著下降至0.04 nmol/L。通过描述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报道,阐述PAF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探讨PAF与其他α突触核蛋白病——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路易体痴呆之间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路易体痴呆诊断与治疗指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路易体痴呆症(DLB)是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痴呆症。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和漏诊。基于根据第四份报告和有关DLB的证据,我们建议对DLB的诊断和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发性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表型转换早期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特发性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是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α-突触核蛋白病的前驱阶段,因此及时识别转换为α-突触核蛋白病的早期预测指标是至关重要的。文中对特发性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α-突触核蛋白相关的经典和新型早期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早期疾病表型转换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非运动症状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包括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路易体痴呆、皮质基底节变性,非运动症状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临床表现中的重要组成,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症状、睡眠异常、精神症状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在不同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中具有不同的特点。现对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的疾病特点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路易体痴呆脑磁共振成像特征的视觉评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特征视觉评分在路易体痴呆(DLB)诊断、DLB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收集了102例DLB患者和102例认知正常中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NC)。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了MRI检查和神经心理学评估。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将入组的DLB患者分为轻度(CDR=1.0)、中度(CDR=2.0)和重度(CDR=3.0)3组。对MRI检查结果进行视觉评分,评定量表包括:内侧颞叶萎缩(MTA)、全脑皮质萎缩-额叶(GCA-F)、后部皮质萎缩(PCA)、脑白质损害(Fazekas)、脑微出血(CMBs)和埃文斯指数(EI)。分别比较上述指标在DLB组和NC组之间、不同严重程度的DLB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神经心理学方面DLB组[16.0(11.0,21.0)]分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明显低于NC组[29.0(28.0,30.0)]分( Z=-12.31, P<0.001),DLB组[9.5(6.0,15.0)]分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测试(MoCA)评分明显低于NC组[28.0(27.0,29.0)]分( Z=-12.40, P<0.001),DLB组[32.0(23.8,40.0)]分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NC组[20.0(20.0,20.0)]分( Z=-11.98, P<0.001)。DLB患者的所有MRI视觉评定量表的评分均高于NC组( P<0.001)。不同严重程度的DLB患者之间比较,MT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轻度组[1.0(1.0,2.0)]分的MTA低于中度组[2.0(1.0,2.0)]分( P1<0.001, P2<0.001);中度组[2.0(1.0,2.0)]分的MTA低于重度组[2.0(2.0,3.0)]分、( P1=0.003, P2=0.010)。 结论:评价了多种视觉评分在DLB诊断中的意义,并明确了MTA可用于协助诊断DLB及区分DLB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辅助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路易体痴呆与血脑屏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路易体痴呆(DLB)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痴呆。DLB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近期研究表明血脑屏障(BBB)的受损与DLB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DLB与BBB之间的关系:(1)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2)血脑屏障受损的在体评估办法;(3)DLB存在血脑屏障受损的证据;(4)α-synuclein与血脑屏障关系;(5)APOE与血脑屏障关系。未来的研究应关注DLB患者BBB破坏的发病机制,这可能为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额颞叶变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额颞叶变性(FTL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和路易体痴呆的第三类神经退行性认知障碍性疾病。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和老龄化急速发展,该类疾病发病率逐渐攀升,带来沉重的社会和家庭负担。我们在既往专家共识基础上结合新的循证证据,经学组专家讨论制定本共识,以规范FTLD的全程管理,促进基础及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α-突触核蛋白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细胞内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在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神经系统的沉积导致了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及多系统萎缩等突触核蛋白病的发生,而其病理传播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具有神经毒性的寡聚体α-syn的细胞间传播是大脑区域之间疾病传播的主要模式。本综述回顾了不同模式的寡聚体α-syn细胞分泌和再摄取的现有证据,包括细胞间直接转移、朊蛋白样传播、外泌体分泌和内吞作用、纳米隧道及小胶质细胞介导作用,以便更详细地了解突触核蛋白病理学在整个大脑中传播的模式,为防止疾病进展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路易体痴呆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路易体痴呆(DLB)为常见的神经变性病性痴呆,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DLB患者相对常见的临床表现,可涉及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排汗系统等,影响DLB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文章就DLB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望增加对DLB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关注PET显像作为阿尔茨海默病可视化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他相对常见的痴呆亚型包括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和额颞叶痴呆。近年来,核医学显像在帮助认识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实现了更早、更直观地显示痴呆及痴呆综合征,是目前影像生物标志物可视化中的主要方法,同时对患者预后和最佳医疗决策的制定非常重要。随着近期针对多个淀粉样蛋白抗体药物上市,PET显像更加受关注,规范的PET显像及图像解读将成为核医学面临的重大风口。在临床主要的诊断标准中,美国国立老龄化研究所与阿尔茨海默协会提出了定义AD的淀粉样蛋白/tau/神经变性框架 [1],以及以生物标志物为重点实现早期诊断和病程管理。得力于PET多靶点探针的进展,多维度的淀粉样蛋白、tau蛋白以及 18F-FDG PET为代表的生物标志物可视化技术在确定AD治疗患者入选标准及治疗监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篇述评结合本期"重点号"专栏着重探讨核医学显像在AD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及注意事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