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塑料暴露致小鼠皮质铁死亡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通过建立微塑料暴露小鼠模型探讨微塑料暴露致皮质铁死亡的影响,以期为微塑料暴露致神经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SPF级雄性C57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微塑料组、中微塑料组、高微塑料组,每组10只.微塑料暴露组小鼠分别以25、50和100mg/kg纳米聚苯乙烯灌胃,连续染毒8周,对照组每天灌胃相同剂量纯水.染毒结束后,以新物体识别实验检验小鼠的神经行为变化;以HE染色观察小鼠皮质病理变化;以试剂盒检测小鼠皮质组织中二价铁(Fe2+)、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皮质组织中二价金属铁离子转运体1(DMT1)、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FPN1)、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 7 成员 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染毒期间,低微塑料、中微塑料与高微塑料组小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微塑料组和高微塑料组新物体识别指数显著下降(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微塑料组小鼠皮质中出现神经细胞深染,结构模糊,核固缩现象;中微塑料组及高微塑料组小鼠皮质及海马中神经细胞深染,结构模糊,核固缩现象进一步加剧.与对照组相比,各微塑料组小鼠脑皮质中铁含量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含量在中微塑料组和高微塑料组中显著下降(P<0.05);同时,TFR1表达水平在各微塑料组小鼠脑皮质中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中微塑料和高微塑料组小鼠脑皮质中FP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DM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GPX4与SLC7A11在中微塑料组与高微塑料组小鼠皮质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微塑料暴露可引起小鼠新物体识别能力下降,其中微塑料引起皮质神经细胞铁稳态失调导致铁死亡是诱导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iRNA-153-5p通过靶向TFRC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miRNA-153-5p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病毒性心肌炎(VM)中的作用.方法:建立VM小鼠模型,提取心脏,RT-qPCR检测心肌组织miRNA-153-5p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脏炎症程度,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浸润巨噬细胞表型.体外分离BMDMs诱导为M1/M2 型巨噬细胞,过表达和抑制miR-153-5p,RT-qPCR检测M1/M2 标志物iNOS、IL-12、TNF-α、Arg1、YM-1、FIZZ1 的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合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53-5p与转铁蛋白受体(TFRC)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53-5p在CVB3 感染7d的VM小鼠心脏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P<0.05).体内实验中抑制miR-153-5p表达能减轻VM小鼠心脏的病变程度,改善心脏功能(P<0.01).抑制miR-153-5p表达能够促进小鼠心脏浸润的巨噬细胞向M2 极化(P<0.01).体外实验中,较之M2,miR-153-5p在M1 巨噬细胞中表达升高(P<0.01).过表达miR-153-5p促进巨噬细胞向M1 极化,抑制miR-153-5p表达则促进巨噬细胞向M2 极化(P<0.01).TFRC是miR-153-5p的靶基因,抑制miR-153-5p表达可上调TFRC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1).结论:miRNA-153-5p通过靶向TFRC调控VM小鼠心脏浸润巨噬细胞的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糖尿病心肌病潜在生物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糖尿病心肌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小鼠心肌组织表达谱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应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通路.通过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检索工具(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proteins,STRING)和Cytoscape软件用于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关键差异表达基因,通过人类蛋白质谱(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筛选差异表达且在血液中可通过免疫法检测的细胞外蛋白基因.结果:共筛选出857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的细胞过程为小鸟苷三磷酸(guanosine triphosphate,GTP)酶介导的信号调节、大鼠肉瘤蛋白(Rat Sarcoma,Ras)信号调节、蛋白质乙酰化.最终筛选出7个差异表达基因: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 10,Cxcl10)、间质表皮转化因子(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feline mcDonough sarcoma receptor,Fms)样酪氨酸激酶 1(FMS-like tyrosine kinase 1,Flt1)、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白细胞介素 15(interleukin-15,Il15)、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c)、β2 微球蛋白(beta-2 Microglobulin,B2m),编码可在血液中通过免疫法检测的细胞外蛋白.结论:Cxcl10、Met、Flt1、Epo、Il15、Tfrc、B2m或许可作为糖尿病心肌病筛查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铁负荷、动脉粥样硬化、海马组织结构及神经元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诊断标准,将100例老年NAFLD患者分为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Non-MCI)组。采集患者病史和生化指标数据,对无禁忌患者行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对48例患者检测外周血铁调节蛋白2基因2616C/T多态性。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 χ2检验及二元 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 结果:与Non-MCI组相比,MCI组患者年龄偏大,血红蛋白减少,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踝肱比下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右侧海马头胆碱/肌酸比值升高,颈动脉斑块的比例增加( P<0.05或 P<0.01)。sTfR与老年NAFL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 P<0.01)。MCI组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Non-MCI组( P<0.05);C/T基因型组和T/T基因型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低于C/C基因型组( P<0.05)。 结论:铁代谢异常可能是老年NAFL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铁死亡相关基因在人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35例瘢痕疙瘩及因其他手术切除的20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铁死亡标志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qPCR)检测各组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又称xCT)、转铁蛋白受体(TFRC)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GPX4、xCT、TFRC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各组组织铁含量。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组铁死亡标志物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皮肤组(0.77±0.08比0.92±0.09, t=-3.54, P<0.01)。RT-qPCR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组GPX4、xCT及Nrf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皮肤组[GPX4:0.74±0.29比1.14±0.49, t=-3.22, P<0.01;xCT:0.81(0.71,1.25)比1.52(0.86,4.64), Z=-2.679, P<0.01;Nrf2:0.49(0.38,1.04)比1.25(0.49,1.73), Z=-2.234, P<0.05],TFRC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皮肤组[1.68(1.13,2.36)比0.87(0.48,1.35), Z=-3.886, 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组GPX4、xCT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皮肤组[GPX4:0.75(0.42,0.91)比1.04(0.92,1.96), Z=-3.731;xCT:0.71(0.55,0.86)比0.98(0.95,1.14), Z=-4.941, P均<0.001],TFRC及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皮肤组(TFRC:1.13±0.22比0.62±0.16, t=6.342;α-SMA:1.33±0.12比0.51±0.21, t=9.669, P均<0.001)。瘢痕疙瘩组铁含量高于正常皮肤组[(7.59±1.60) μg/g比(3.05±1.28) μg/g, t=9.086, P<0.01]。 结论:瘢痕疙瘩中存在铁死亡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合并门静脉血栓的铁代谢特征改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铁代谢特征改变。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进行铁代谢指标检测的253例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依据有无门静脉血栓分为门静脉血栓组( n=57)和不合并门静脉血栓组( n=196),比较两组铁代谢特征指标,并依据有无腹水、血小板计数水平、D-二聚体水平、Child-pugh分级进行亚组分析,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门静脉血栓相关的因素。 结果: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其Child-pugh B/C级、合并腹水的比例更高,D-二聚体水平更高,血小板计数水平更低(均 P<0.05)。门静脉血栓组患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更高[2.4(1.8,3.6)mg/L vs 1.8(1.3,2.7)mg/L, P=0.006],铁蛋白水平更低[33.1(18.9,63.3)ng/ml vs 57.7(19.4,142.5)ng/ml, P=0.038]。分层分析显示,腹水、血小板计数水平、D-二聚体水平和Child-pugh分级,不影响铁蛋白与门静脉血栓的负相关趋势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与门静脉血栓的正相关趋势,且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无腹水、低D-二聚体水平、Child-pugh A级时,与门静脉血栓均呈正相关性(均 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权衡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后,铁蛋白( OR=0.943,95% CI:0.904~0.983, P=0.006)、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OR=1.034,95% CI:1.001~1.067, P=0.044)与门静脉血栓独立相关。 结论:乙肝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中,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铁代谢特征与无血栓患者存在差异,具有更高水平的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与更低水平的铁蛋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竹节参总皂苷调控AMPK/mTOR/ULK1通路介导的铁自噬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竹节参总皂苷(TSPJ)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实验1: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DCM组、TSPJ低剂量组、TSPJ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Met),每组各10只。实验2: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DCM组、TSPJ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TSPJ+AMPK激动剂AICAR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取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DCM模型。各组大鼠给予对应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及糖脂代谢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丙二醛、活性氧簇(ROS)及Fe 2+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铁死亡、铁自噬以及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mTOR/ULK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比值(E/A)均显著降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增加,血清LDH、cTnI、CK-MB升高,心肌组织SOD、GSH降低,丙二醛、ROS和Fe 2+增加,转铁蛋白受体1(TFR1)、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LC3-II/LC3-I、Beclin-1、磷酸化AMPK及磷酸化ULK1表达水平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磷酸化mTOR表达水平降低。与DCM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TSPJ组相比,AMPK激动剂AICAR能够逆转TSPJ对DCM大鼠心肌细胞铁死亡及AMPK/mTOR/ULK1通路介导的铁自噬作用。 结论:TSPJ能够通过调控AMPK/mTOR/ULK1介导的铁自噬抑制DCM大鼠心肌细胞铁死亡,改善心肌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转铁蛋白受体CD71可作为脓毒症潜在的诊断及预后生物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脓毒症的差异表达蛋白,以期为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实验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入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和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随机选取两组标本进行数据非依赖性采集模式(DIA)定量检测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对差异蛋白在转录水平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组间荟萃分析(Meta分析),并构建生存曲线;利用ELISA验证筛选出的指标,将数据与临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Lac)数据共同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筛选出对脓毒症证具有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结果:DIA显示,脓毒症组有71个差异蛋白,6个下调、65个上调;这些差异蛋白的GO功能富集于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白细胞迁移等。组间Meta分析发现,转铁蛋白受体CD71表达在脓毒症组较健康对照组高〔标准化均数差( SMD)=-0.47,95%可信区间(95% CI)为-0.93~0.00, P<0.01〕,在死亡组表达较生存组高( SMD=-0.44,95% CI为-0.70~-0.18, P=0.63)。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D71的表达与生存预后呈负相关,低表达者生存率越高( P=0.000 34)。ELISA显示,脓毒症组CD71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nmol/L:156.83±84.71比87.99±47.89, P<0.05),死亡组CD71表达较生存组明显升高(nmol/L:219.63±125.59比130.97±40.45,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71预测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90(敏感度为65.1%,特异度为90.0%);CD71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0.744(敏感度为57.1%,特异度为94.1%);提示CD71对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判断能力均强,且预后判断能力优于PCT(AUC=0.547,敏感度为64.3%,特异度为55.9%)、CRP(AUC=0.594,敏感度为64.3%,特异度为61.8%)和Lac(AUC=0.540,敏感度为42.9%,特异度为82.4%)。 结论:CD71对脓毒症有较好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具有作为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铁缺乏是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比利时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进一步评估轻度碘缺乏地区铁营养状态对妊娠女性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该研究在比利时采用多阶段、规模成比例的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 241名女性,于孕早期或孕晚期,检测血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T4(fT4)、TSH、尿碘浓度(UI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SF<15 μg/L提示铁缺乏)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的水平,并通过公式计算身体铁储备(BIS)作为判断铁缺乏更为敏感的指标。纳入的孕早、晚期妊娠女性中位UIC分别为117和132 μg/L,提示存在轻度碘缺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UIC是孕期Tg,而非fT4、T4、fT3或TSH水平的重要预测因子。在纳入的孕早、晚期妊娠女性中,SF<15 μg/L者分别占6.2%和39.6%,孕晚期BIS提示铁缺乏者低fT4血症的比例显著高于铁充足者(24%比14%,P<0.05)。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SF、BIS、Hb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提示SF和BIS是孕早期fT4和T4水平的重要预测因子,而Hb是孕早、晚期fT4水平和晚孕期T4水平的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铁超载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铁超载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将30只8周龄雄性SPF级S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铁超载组(IO组)及空白对照组(Sham组),每组 n=15。IO组大鼠采用右旋糖酐铁腹腔注射100 mg/(kg·d)持续28 d。利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的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大鼠海马内的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自噬相关蛋白p-AMP-蛋白激酶(p-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B细胞淋巴瘤-2相互作用蛋白1(Bcl-2 interacting protein 1,Beclin1)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大鼠海马内LC3、Beclin1的表达;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内的神经元形态变化。透射电镜法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内自噬小体数量及内质网形态的改变。所得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 t检验。 结果: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组别和训练时间交互作用显著( F=3.55, 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Sham组[(28.09±18.41)s、(21.42±15.53)s、(16.96±8.35)s、(10.24±3.75)s]相比,IO组大鼠在第2 ~ 5天的平均潜伏期[(56.68±30.65)s、(58.21±36.09)s、(36.58±13.54)s、(27.29±14.30)s]明显延长( t=8.57,6.81,9.51,7.12,均 P<0.01)。在第6天撤掉平台的空间探索实验中,与Sham组[(41.89±3.89)%]相比,IO组在平台象限内停留的时间百分比[(25.46±3.56)%]明显降低( t=24.06,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O组大鼠海马内TfR1(2.10±0.48)、p-AMPK(0.74±0.10)、LC3(1.11±0.40)、Beclin1(1.05±0.20)的相对表达水平较Sham组[TfR1(0.11±0.18)、p-AMPK(0.19±0.02)、LC3(0.22±0.11)、Beclin1(0.17±0.02)]明显升高( t=1.58,14.58,10.06,20.65,均 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O组大鼠海马内神经元细胞排列稀疏、形态不规整、细胞数明显减少。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O组大鼠海马内神经元内自噬小体数量增多。 结论:铁超载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区内的自噬水平发挥其神经毒性作用,引发认知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