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基于Fazekas评分的不同严重程度脑白质高信号(WMHs)患者的大脑中动脉管壁改变和斑块特征,探讨斑块易损性参数与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因怀疑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行常规序列颅脑MR扫描及大脑中动脉M1段高分辨管壁成像检查的99例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基于颅脑MRI平扫图像,根据改良Fazeka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2组:无和轻度WMHs组(Fazekas 0~2分)57例,中重度WMHs组(Fazekas 3~6分)42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分析比较两组之间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分布、管壁重构模式、斑块内出血和斑块负荷等易损性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易损斑块与WMHs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及血脂异常和斑块内出血占比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和重度WMHs组患者年龄更大,血脂异常更常见,斑块内出血比例更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血脂异常和斑块内出血均与白质高信号等级呈正相关(r=0.276、0.215、0.321,P均<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斑块内出血是WMHs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3(1.030,1.139),P=0.002;OR=4.991(1.459,17.072),P=0.010].结论:年龄、血脂异常和斑块内出血与WMHs严重程度相关,年龄和斑块内出血是WMH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与脑小血管病具有相关性,有助于指导临床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残余胆固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残余胆固醇(R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使用上海泥城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库,选取基线(2013至2014年)上海市泥城镇55~70岁、有眼底照片和血清胆固醇数据的糖尿病患者1 25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基线RC水平与DR事件发生的危险比( RR)及95%置信区间( CI)。 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中位数为61.9岁,其中女性占60.4%。经过平均4.6年的随访,共有79例(6.3%)发生DR,其中50例(4.0%)为轻度非增殖期DR,29例(2.3%)为需转诊的DR(RDR)。多变量调整的回归分析显示RC每增加1 mmol/L,RDR发生的风险增加40%( RR=1.40,95% CI 1.03~1.90)。以RC下三分位组(<0.63 mmol/L)为参照,上三分位组(≥0.85 mmol/L)发生RDR的风险增加4.59倍( RR=5.59,95% CI 1.51~20.73)。 结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RC水平有助于识别发生RDR的高风险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严重程度和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异常的关系。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对抚顺市将军街道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居民进行基本信息采集、眼科专科检查、血液化验及问卷调查。DR的诊断及分级依据改良的美国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小组标准,分为非DR、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DR患者的睡眠质量。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分为≥65岁和<65岁)、病程(分为≥5年和<5年)、血脂异常、受教育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收入情况、全身疾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认知障碍及焦虑情况等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组,分析各组PSQI得分情况。不同组间DR患者睡眠质量得分比较采用 t或 H检验,DR对睡眠的影响采用广义评估方程分析。 结果::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 224例,最终纳入眼底像和PSQI量表完整者1 408例用于数据分析。男569例(40.4%),女839例(59.6%),年龄(61.5±8.6)岁。1 408例糖尿病患者中诊断为DR患者516例(36.6%)。根据PSQI量表评估睡眠障碍检出率为22.2%,睡眠时间异常检出率为21.3%。根据广义评估方程分析显示:未进行调整前,PDR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OR=2.37,95% CI:1.13~4.97, P=0.023);在控制年龄、性别因素后,PDR作为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更为明显( OR=2.67,95% CI:1.30~5.48, P=0.007);在控制年龄、性别、病程、教育、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焦虑、认知障碍及其他眼病(包括角膜白斑、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等协变量后,PDR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非DR的2.374倍( OR=2.37,95% CI:1.08~5.20, P=0.031)。在未进行调整前以及在控制年龄、性别后均未发现DR严重程度与睡眠时间异常相关;在调整所有协变量后,重度NPDR睡眠时间异常检出率为非DR的1.814倍( OR=1.81,95% CI:1.03~3.19, P=0.039)。 结论::DR严重程度与睡眠障碍和睡眠时间异常有关,其中PDR是睡眠障碍危险因素,重度NPDR是睡眠时间异常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河南省城乡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河南省城乡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对河南省许昌、驻马店、洛阳和郑州4个地区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罹患情况进行调查。比较慢性肾脏病和无慢性肾脏病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3 067例糖尿病患者,男1 238例,女1 829例,年龄(60.9±9.7)岁,其中农村居民占85.8%(2 633/3 067)。共有1 155例受访者罹患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总体患病率为37.7%(95% CI:35.9%~39.4%)。与无慢性肾脏病组比较,慢性肾脏病组患者年龄较大[(61.4±10.3)比(60.6±9.3)岁],体质指数较高[(25.8±3.7)比(25.4±3.6)kg/m 2],男性(43.2%比38.7%)、城市居民(19.4%比11.0%)和规律饮酒者(15.8%比12.7%)占比较高,罹患高血压(57.0%比37.2%)、高尿酸血症(10.7%比7.1%)和血脂异常(46.5%比42.7%)的比例也较高(均 P<0.05)。4.9%(149/3 067)的糖尿病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 -1·(1.73 m 2) -1,35.6%(1 092/3 067)存在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中城市居民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51.6%(95% CI:50.0%~53.2%),农村居民患病率为35.4%(95% CI:34.4%~36.4%),城乡之间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规律饮酒( OR=1.27,95% CI:1.00~1.61, P=0.046)、中度体力活动(相对于轻度体力活动)( OR=1.23,95% CI:1.01~1.51, P=0.039)、高血压( OR=2.27,95% CI:1.95~2.64, P<0.001)、血脂异常( OR=1.21,95% CI:1.04~1.40, P=0.012)和高尿酸血症( OR=1.56,95% CI:1.21~2.02, P=0.001)为慢性肾脏病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河南城乡地区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较高,饮酒、体力活动度较大、罹患慢性疾病等因素与之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病情与血脂异常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病情与血清脂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南州雨樟镇燃煤型砷中毒病区村,将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确诊的204例砷中毒患者纳入病例组,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7例,年龄为(53.37 ± 8.06)岁;并按临床分度将其分为轻度砷中毒组(71例)、中度砷中毒组(59例)和重度砷中毒组(74例);另在距病区村约12 km的非砷暴露村选择63例居民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40例,年龄为(53.78 ± 9.10)岁。对各组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等基本信息;并采集空腹外周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轻、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4.94 ± 1.00)、(5.00 ± 0.99)、(5.27 ± 0.94)、(5.57 ± 1.07)mmol/L]、TG[(2.17 ± 0.90)、(2.25 ± 1.31)、(2.66 ± 1.43)、(2.78 ± 1.40)mmol/L]、LDL-C[(2.51 ± 0.79)、(2.74 ± 0.64)、(2.97 ± 0.66)、(3.15 ± 0.80)mmol/L]、HDL-C[(1.57 ± 0.55)、(1.42 ± 0.43)、(1.36 ± 0.42)、(1.30 ± 0.38)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 5.83、3.64、9.72、4.41, P < 0.01或< 0.05);其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和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05),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H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 0.05);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砷中毒组( P均< 0.05)。经线性趋势检验,血清TC、TG和LDL-C水平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均呈上升趋势( F趋势 = 15.77、10.14、29.15, P均< 0.05),HDL-C水平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呈下降趋势( F趋势 = 12.75, P < 0.05)。对照组和轻、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21.16、16.60、8.29, P < 0.01或< 0.05);其中,中、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水平异常率和重度砷中毒组血清LDL-C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05),重度砷中毒组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均高于轻度砷中毒组( P均< 0.05)。各组间血清HDL-C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2.11, P > 0.05)。趋势χ 2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C、TG、LDL-C水平异常率随砷中毒程度加重均呈增高趋势(χ 2趋势 = 19.90、15.25、7.63, 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砷中毒组患者血清TC水平异常风险是对照组的2.90倍[比值比( OR)= 2.90,95%置信区间( CI):1.43 ~ 5.91],LDL-C水平异常风险是对照组的2.87倍( OR = 2.87,95% CI:1.22 ~ 6.71)。 结论: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病情与其血脂异常存在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与白蛋白尿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交互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轻度下降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交互作用。方法:为横断面研究。依托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自2019年6至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西省四个抽样点(太原市杏花岭区、晋中市榆次区、长治市壶关县和运城市绛县)1 89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年龄、吸烟情况、血脂异常史情况、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UACR。基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模型计算T2DM患者未来10年ASCVD患病风险,并根据此结果将患者分为ASCVD低危组(10年ASCVD发病风险<5.0%)、ASCVD中危组(5.0%≤10年ASCVD发病风险<10.0%)和ASCVD高危组(10年ASCVD发病风险≥10.0%)。根据UACR结果将T2DM患者分为无蛋白尿组(UACR<30 mg/g)和有蛋白尿组(UACR≥30 mg/g),按eGFR结果将T2DM患者分为eGFR正常组[eGFR≥90 ml·min -1·(1.73 m 2) -1]和eGFR轻度下降组[60 ml·min -1·(1.73 m 2) -1≤eGFR<90 ml·min -1·(1.73 m 2) -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或 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CVD高危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交互作用模型探讨eGFR与白蛋白尿对ASCVD高危风险的影响。 结果:最终纳入资料完整的T2DM患者875例,其中,ASCVD低危组174例、ASCVD中危组193例、ASCVD高危组508例。与ASCVD低危组相比,ASCVD高危组T2DM患者的eGFR水平降低,UACR水平升高(均 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2.579,95%CI 18.199~58.323)、吸烟(OR=3.297,95%CI 1.906~5.701)、血脂异常史(OR=1.956,95%CI 1.253~3.054)、腹型肥胖(OR=1.712,95%CI 1.136~2.580)、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OR=12.676,95%CI 7.072~22.719)、FPG>7.0 mmol/L(OR=1.739,95%CI 1.048~2.885)、TC≥5.18 mmol/L(OR=1.619,95%CI 1.017~2.577)、eGFR轻度下降(OR=3.219,95%CI 1.932~5.361)均是T2DM患者10年ASCVD高危风险的影响因素(均 P<0.05)。eGFR轻度下降与白蛋白尿对10年ASCVD风险存在交互作用( P交互=0.034),与UACR和eGFR均正常的T2DM患者相比,白蛋白尿合并eGFR轻度下降的T2DM患者10年ASCVD高危风险的概率增加6.235倍(OR 交互=7.235,95%CI 1.548~33.815, P=0.012)。 结论:eGFR轻度下降与白蛋白尿协同增加T2DM患者10年ASCVD患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疆南山牧区老年牧民轻度认知障碍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系统探究新疆南山牧区老年牧民轻度认知障碍患病影响因素,为当地医疗机构制订老年牧民轻度认知障碍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新疆南山牧区1 145名≥60岁常住老年牧民为研究对象,在健康生态学模型的指导下,从生理、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社会网络及医疗卫生环境5个维度选取研究变量,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3.0进行 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牧民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 145份。1 145名受调查的新疆南山牧区老年牧民中男564名,女581名,年龄(70.84 ± 5.69)岁。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为36.1%(413/1 14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个人月收入1 000~2 999元( OR = 0.583,95% CI 0.366~0.926, P<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 OR= 0.479,95% CI 0.315~0.728, P<0.01)是南山牧区老年牧民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高血压( OR= 1.842,95% CI 1.256~2.702, P<0.01)、血脂异常( OR= 1.449,95% CI 1.069~1.964, P<0.05)、慢性疼痛( OR= 1.549,95% CI 1.082~2.216, P<0.05)是南山牧区老年牧民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结论:新疆南山牧区老年牧民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需尽早开展筛查,重点关注患高血压、血脂异常、有慢性疼痛的人群,制订综合干预措施,延缓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提高老年牧民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8年我国15省45~64岁中年人共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关联规则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共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针对我国中年人的共病模式探索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我国 45~64岁人群共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关联规则探索共病模式,为制定我国共病相关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18年5494名45~64岁中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494名(45.39%)、女性 3000名(54.61%).纳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心肌梗死、脑卒中、哮喘、肿瘤共九种疾病.各疾病及共病检出率用N(%)表示.不同组间共病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或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采用Apriori算法实现的关联规则探索共病模式,参数设置为最低条件支持度 3.00%,最小规则置信度 50.00%,提升度>1.2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共病的关联.[结果]2018年中国 15省中年人群共病检出率为 37.44%.各疾病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血脂异常(39.99%)、高血压(39.48%)、肥胖(16.42%)、MCI(14.47%)、糖尿病(14.16%)、肿瘤(1.09%)、脑卒中(1.04%)、心肌梗死(0.71%)、哮喘(0.64%).在总人群中共挖掘出七种共病模式.肥胖和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总人群和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主要的共病模式.不同人群共病模式均集中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四种疾病的组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共病的危险性低于男性(OR=0.85,95%CI:0.75~0.97);年龄 55~64岁组共病风险是 45~54岁组的 1.56倍(95%CI:1.40~1.75);过去一年饮酒者较过去一年未饮酒者共病风险增加 25%(OR=1.25,95%CI:1.08~1.45);以低身体活动水平为参照,身体活动水平中、高者共病风险低(中:OR=0.81,95%CI:0.70~0.93;高:OR=0.74,95%CI:0.65~0.85).[结论]2018年我国中年人共病检出率较高,主要共病模式为肥胖和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应加强对男性、饮酒和身体活动低及主要共病模式人群的监测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15-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35~75岁居民中心型肥胖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和共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35~75岁居民中心型肥胖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和共病的关联.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中内蒙古招募的35~75岁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5.0和GraphPad Prism 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统计描述、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型肥胖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共病的影响.结果 内蒙古35~75岁居民中心型肥胖率为66.50%[95%置信区间:66.20%~66.70%],年龄、性别标化率为64.60%.同一个体患有0、1、2和3种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构成比分别为28.80%、40.50%、23.80%和6.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轻度中心型肥胖和重度中心型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共病的患病风险分别是非中心型肥胖者的1.873和3.093倍、1.876和2.764倍、2.227和3.412倍、2.526和4.419倍(均P<0.001).结论 中心型肥胖是内蒙古严重的健康问题,是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和共病的危险因素,可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负担.因此,应加强中心型肥胖的早期筛查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Lp-PLA2 LP(a) ApoB/ApoA-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 B(ApoB/)/载脂蛋白A-1(ApoA-1)的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收治的ACI患者122 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4 例)、中度组(49 例)、重度组(19 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97 例).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88 例)和预后不良组(34 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生化指标的差异性,分析Lp-PLA2、LP(a)、ApoB/ApoA-1 的表达水平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影响.结果:病例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压例数、收缩压、LDL-C、LP(a)、Lp-PLA2 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HDL-C 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吸烟史、高血压、收缩压、HDLC、LDLC、LPa、LpPLA2、ApoB/ApoA-1 是影响 ACI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重度组患者 Lp-PLA2、LP(a)、ApoB/ApoA-1 指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 Lp-PLA2、LP(a)、ApoB/ApoA-1指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比较,Lp-PLA2、LP(a)、ApoB/ApoA-1 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96、0.718、0.451,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 Lp-PLA2、LP(a)、ApoB/ApoA-1 指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预测AUC 为 0.987.结论:高龄、血压血脂异常、生活习惯较差者更易患 ACI,而 Lp-PLA2、ApoB/ApoA-1 水平与 ACI 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呈明显的相关性,通过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发展,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