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对再妊娠时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嘉兴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改良的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随访其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86例研究对象,年龄(32.3±2.6)岁,孕2~5次,产2~4次,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成功率均达95%(观察组42/43,对照组41/43)以上,观察组有6.98%(3/43)术后出现暂时发热等不适,对照组有9.30%(4/43)出现,转归均良好。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36例、34例在术后3个月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每组均有23例成功妊娠,观察组中均为宫内妊娠,无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生,对照组中19例为宫内妊娠,有4例发生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行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发生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显著低于传统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χ 2=4.195, P=0.041)。 结论: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时输卵管的近端处理方式可有效减少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去铁胺通过促进骨内血管形成改善骨密度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去铁胺通过影响骨内H型血管对骨密度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雌性8周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30只(实验动物来自南京大学动物模式所),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切除卵巢组(OVX组)及切除卵巢注射去铁胺组(OVX+DFO组),10只/组。Sham组手术中仅暴露双侧卵巢,并切除其周围少许脂肪组织;OVX组手术中结扎双侧输卵管并完整切除双侧卵巢;OVX+DFO组切除双侧卵巢后腹腔注射DFO,隔日1次。4周后取材股骨标本以观察骨密度及骨小梁显微结构的变化。取材胫骨标本观察组间小鼠骨标本中H型血管的变化,检测H型血管的量,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结果:3组小鼠骨密度分别为Sham组(0.18±0.01) g/cm 3,OVX组(0.12±0.00) g/cm 3,OVX+DFO组(0.16±0.01) g/cm 3,OVX+DFO组较OVX组骨密度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790, P<0.01)。骨小梁显微结构的变化:骨小梁体积分数OVX组为(11.47±0.79)%,Sham组为(26.05±2.05)%,OVX+DFO组为(18.44±3.26)%,骨小梁体积分数OVX组较Sham组明显减少,而OVX+DFO组得到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1.000, P<0.01)。骨小梁的数目Sham组为(2.81±0.13)个/mm,OVX组为(1.63±0.15)个/mm,OVX+DFO组为(2.36±0.43)个/mm,骨小梁数目OVX组较Sham组减少,而DFO干预后每毫米长度骨小梁数目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290, P<0.01)。骨小梁厚度OVX组为(0.05±0.01) mm,Sham组为(0.07±0.00) mm,OVX+DFO组为(0.06±0.00) 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060, P<0.01)。骨小梁间隙OVX组为(0.29±0.03) mm,Sham组为(0.19±0.01) mm,OVX+DFO组为(0.24±0.04) 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450, P<0.05)。骨小梁连接密度Sham组为(202.67±37.75)/mm 3,OVX组为(97.85±8.62)/mm 3,OVX+DFO组为(115.79±15.90)/mm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6.140, P<0.01)。3组小鼠的胫骨标本经免疫荧光染色的标准流程处理后,分别计算各组骨标本干骺端H型血管的面积占比,Sham组H型血管面积占比为(26.28±1.23)%,OVX组H型血管的面积占比为(8.72±0.85)%,OVX+DFO组H型血管的面积占比为(17.25±2.14)%,可见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内H型血管明显减少,而DFO干预组骨内H型血管较OVX组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60.000, P<0.01)。 结论:在骨质疏松症的小鼠模型中,H型血管参与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去铁胺可能通过增强骨内H型血管从而改善骨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的年龄为(50.2±10.4)岁,体质指数(BMI)为(24.4±3.6)kg/m 2。其中,恶性肿瘤811例,包括子宫颈癌405例、子宫内膜癌279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112例、外阴癌15例;良性疾病189例,包括子宫脱垂43例、子宫≥孕12周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57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84例、要求复通的输卵管结扎患者5例。手术方式:恶性肿瘤患者中,子宫颈癌Ⅰa1期患者行筋膜外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Ⅰa2~Ⅱb期患者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卵巢癌早期患者行全面分期手术,晚期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外阴癌行外阴广泛性切除+腹股沟淋巴清扫术。良性疾病患者中,子宫脱垂患者行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阴道骶骨固定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子宫≥孕12周患者行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输卵管结扎要求复通的患者行输卵管复通术。(2)手术并发症: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中,25例(2.5%,25/1 000)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其中血管损伤11例、输尿管损伤11例、膀胱损伤2例、肠管损伤1例;130例(13.0%,130/1 000)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下肢静脉血栓66例、淋巴潴留囊肿20例、感染16例、肠梗阻9例、肾积水8例、生殖道瘘6例、腹壁切口疝4例、皮下气肿1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恶性肿瘤患者为3.1%(25/811),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患者(0/189; χ2 =4.778; P=0.029);子宫颈癌(4.2%,17/405)、卵巢癌(3.6%,4/112)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1.4%,4/279)、外阴癌(0/15; P均<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恶性肿瘤患者为15.2%(123/811),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患者[3.7%(7/189); χ2 =17.807, P<0.01],但各恶性肿瘤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χ2 =4.318, P=0.229)。(3)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BMI、既往盆腹腔手术史、疾病性质(良、恶性)、手术时间、有无合并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40岁、BMI≥25 kg/m 2、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恶性肿瘤、合并慢性疾病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因不同疾病的不同术式而异,患者的年龄、BMI、既往盆腹腔手术史、恶性肿瘤及合并慢性疾病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世界显微外科大师——杰弗里·伊恩·泰勒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虽然我曾涉足再植手术,但我的经历和贡献主要是在显微神经外科、显微血管移植、各种失血供组织的局部和游离皮瓣移植的基础解剖学研究,以及在某种程度上输精管结扎和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再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下输卵管近端结扎联合远端造口术与IVF-ET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和子代出生情况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近端结扎联合远端造口术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和子代出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近端结扎联合远端造口后实施IVF-ET的274例患者,按间隔时间分为3组。A组:手术与IVF-ET间隔1个月( n=114);B组:手术与IVF-ET间隔2个月( n=92);C组:手术与IVF-ET间隔3个月或以上( n=68)。主要观察指标为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阳性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子代出生情况(包括新生儿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和出生缺陷)。因移植胚胎种类可能影响上述观察指标,所以本研究对卵裂期胚胎和囊胚进行分别比较。 结果:三组患者行卵裂期胚胎移植或囊胚移植后,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hCG阳性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在子代出生情况方面,移植卵裂期胚胎后单胎分娩新生儿中B组出生体质量[(3.61±0.31)kg]显著高于C组[(3.25±0.60)kg, P=0.014];移植囊胚后双胎分娩新生儿中C组出生孕周[(36.22±1.44)周]显著大于B组[(34.14±3.11)周, P=0.012]。 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近端结扎联合远端造口术后间隔1个月、2个月或≥3个月行胚胎移植不影响妊娠结局,但可能对子代出生孕周和出生体质量有一定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宫颈腺样囊性癌合并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4/7/27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来自涎腺组织的罕见恶性上皮肿瘤,发生于宫颈的ACC更为罕见,仅占所有宫颈腺癌的1%,其侵袭性强,预后较差,且尚未建立标准治疗方案.报告1例宫颈ACC合并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为老年女性,因发现阴道口新生物伴阴道间断出血收治入院,阴道内新生物病理活检提示恶性肿瘤,符合ACC诊断,遂在腹腔镜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双侧)+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肠系膜新生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宫颈混合癌,混合成分为ACC、腺样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局部伴有非特异性梭形细胞肉瘤样间质,术后行2次化疗和1次放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2024年1月22日规律复查未见转移及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输卵管吻合术后致阔韧带早期妊娠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4/6/1
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最常见的绝育方式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离婚再婚、三胎政策开放等原因,输卵管结扎患者再生育的需求逐渐增加.对于大多数<40岁的妇女,输卵管吻合术是重建输卵管结构和功能的手术[1,2].区曼等[3]报道宫、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后妊娠率57 . 3%( 47/82 ).输卵管吻合术后不仅可以重复妊娠,而且还可达到永久恢复女性自然生育能力的理想状态.异位妊娠是输卵管吻合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 ~8%,是普通人群发病率的4倍[4].输卵管吻合术后导致阔韧带妊娠极为少见,2022年8月16日我院收治1例输卵管吻合术后致阔韧带早期妊娠,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输卵管积水结扎术后积水复发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水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积水复发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因盆腔输卵管因素第一次行IVF-ET助孕的病例资料,A组为腹腔镜确诊输卵管积水且行双侧输卵管近端结扎术+远端造口术,共379例,根据其术后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过程中有无输卵管积水复发分2个亚组,A1组无积水复发共217例,A2组积水复发共162例;B组为既往行腹腔镜确认无输卵管积水,COH过程中超声检查未发现输卵管积水者,共205例.比较3组间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移植结局.结果 3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basal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bFSH)、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在COH后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正常受精数、优质胚胎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个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妊娠率(49.77%vs.45.68%vs.55.12%)、胚胎着床率(36.39%vs.34.29%vs.40.63%)、异位妊娠率(2.78%vs.1.35%vs.2.65%)、流产率(10.19%vs.13.51%vs.13.27%)、活产率(87.04%vs.85.14%vs.82.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积水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近端结扎术+远端造口术后积水复发不影响IVF-ET妊娠结局,输卵管积水结扎术后能达到与无输卵管积水患者相似的临床结局,无需担心输卵管结扎术后积水复发对IVF-ET临床结局产生不利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直肠成熟囊性畸胎瘤伴直肠阴道瘘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3/30
1.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发现盆腔包块1 d,伴便秘,偶伴阴道有粪便排出,无腹痛、腹胀,于2023年5月4日入住我科.既往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甲状腺切除术.上腹部CT提示右侧附件区囊性灶,直肠内致密影(图1).结肠镜提示直肠内距肛门10 cm处可见一白色球形肿物,表面有毛发生长,黏膜可见充血糜烂(图2).结肠钡剂灌肠造影提示:直肠上段前缘三角形隆突影(图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液中Th1/Th2平衡及其细胞因子表达与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探究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液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平衡及其细胞因子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接受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54例作为不孕组,同期行输卵管结扎术的32例妇女为对照组,均术前采集血液标本、术中采集输卵管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6水平,计算IFN-γ/IL-4评估Th1/Th2平衡,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不孕组血清及输卵管液中的IFN-y、IL-2、IL-4、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及输卵管液Th1/Th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盆腔炎性疾病、外周血及输卵管液Th1/Th2降低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血清及输卵管液中Th1、Th2细胞因子均高表达,Th1/Th2平衡向Th2漂移,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生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