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丝引导下输尿管支架管误入肠腔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报道1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更换双J管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将双J管置入回肠,导致输尿管回肠瘘。提示当输尿管出现扭曲、狭窄以及炎症时,输尿管腔内不规范的操作导致输尿管穿孔的风险较高。规范化诊治以及合适的导丝选择可以降低输尿管穿孔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经肛门路径修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直肠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经肛门路径修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直肠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采用经肛门路径修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直肠瘘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2.5(61~76)岁,瘘口皆位于吻合口附近,平均直径19(3~40)mm;24例瘘口为1个,8例瘘口≥2个。32例修补术前均行膀胱造瘘及结肠造口术。修补手术采用折刀体位,经肛门以电切镜切除瘘管,并分离膀胱、直肠壁后行瘘口修补术。术后予解痉、抗感染处理,保留膀胱造瘘管。术后3个月复查膀胱造影及膀胱镜,修补成功者拔除膀胱造瘘管。以气粪尿消失且肛门无漏液,同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瘘口为修补成功标准。结果:32例共行39次修补术,手术时间平均67(55~125)min。第1次修补术后中位随访22(6~30)个月。修补成功31例(96.8%),其中1次修补成功25例,重复修补成功6例(其中2次手术修补成功5例,3次手术修补成功1例,所有重复修补均为经肛门路径);修补失败1例,因患者术前曾接受盆腔外放射治疗,修补失败后膀胱镜检查见瘘口大、周围组织僵硬,遂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膀胱切除术,患者最终尿粪改道生存。结论:采用改良经肛门路径修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直肠瘘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手术;其疗效确切,成功率高,较适合于低位、瘘口较小、未经放疗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期留置输尿管支架后出现输尿管动脉瘘二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输尿管动脉瘘(UAF)是长期留置输尿管支架后出现的罕见并发症。本文报道2例,均有盆腔肿瘤手术、放疗史,均有输尿管皮肤造口及长期留置输尿管支架史。例1,女,52岁,2020年4月2日因输尿管皮肤造口内间歇出血1周入院。CT检查见左侧上尿路积血。行左肾切除术后左输尿管仍有出血,改开放手术见左输尿管盆腔段粘连明显、游离困难,遂切除输尿管远端,保留粘连段输尿管,两端结扎,术后诊断UAF,随访8个月未再出血。例2,男,82岁,2020年6月15日因输尿管皮肤造口出血1 h入院,增强CT检查发现左输尿管与髂总动脉交叉,考虑UAF,行介入手术,术中行左侧髂内动脉栓塞及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后即刻出血停止,随访6个月未再出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使用ERCP技术治疗膀胱癌根治+回肠膀胱术后输尿管吻合口狭窄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使用ERCP技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回肠膀胱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7例回肠膀胱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胃肠镜进入回肠皮肤造口,寻找输尿管-回肠吻合口后使用弓形高频电刀内切开吻合口,逆行插入导丝后留置F7单J管一根,并统一放置12周进行扩张引流。结果:所有患者通过该方法均成功逆行置入单J管,平均手术时间38.29 min,平均住院时间4.71 d,随访18~36个月,其中1例双侧狭窄患者术后左侧吻合口再次狭窄,改留置肾造瘘管。其余6例无再次狭窄。结论:ERCP技术可作为回肠膀胱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实用、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在不进行肾穿刺造瘘的前提下提高逆行置管成功率,值得更多的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髂总动脉输尿管瘘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髂总动脉输尿管瘘是一种罕见但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且临床诊断较困难。本文报道1例髂总动脉输尿管瘘患者,因输尿管皮肤造口出血1 d入院。患者4年前因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有放疗史,一直留置双侧输尿管支架管。行血管造影检查示左侧髂总动脉假性动脉瘤,考虑左侧髂总动脉输尿管瘘,行左侧髂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无明显血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肾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发生卡波西肉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65岁,维吾尔族,因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11个月,皮疹1月余于2020年5月入院。患者2019年6月因胸闷气短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入院行颈内静脉半永久透析导管置入,并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出院后回当地医院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平日一般状况尚可。1个月前双下肢出现散在紫红色结节状斑丘疹,无痒痛等自觉症状,后逐渐累及耳廓及口腔。既往糖尿病史30年,高血压病史8年,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6年余。否认婚外性接触史及吸毒史,无类似家族史。入院体检:体温36.9 ℃,心率91次,脉搏20次,血压13.8/7.2 kPa。皮肤科检查:口腔上颚可见紫红色结节,边界清晰(图1A);两侧耳廓及双下肢散在分布紫红色结节及斑块,大小不等,部分融合成片,突出皮肤,无触痛,压之不褪色(图1B、1C)。双侧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者约鸡蛋大小,质硬,界清,不可移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26 × 10 9/L,淋巴细胞比例0.14(参考值:0.20 ~ 0.40,下同),血红蛋白94 g/L(110 ~ 150 g/L),血小板217 × 10 9/L[(100 ~ 300)× 10 9/L],尿素氮25.45 mmol/L(1.7 ~ 8.3 mmol/L),肌酐732.57 μmol/L(50 ~ 130 μmol/L),血钙1.81 mmol/L(2.10 ~ 2.60 mmol/L),血磷1.26 mmol/L(1.00 ~ 1.60 mmol/L),白蛋白31.04 g/L(35 ~ 55 g/L)。红细胞沉降率52.00 mm/1 h(0 ~ 20 mm/1 h),C反应蛋白30.55 mg/L(0 ~ 10 mg/L),糖化血红蛋白比例8.6%(3.6% ~ 6.0%),甲状旁腺激素376.70 ng/L(15 ~ 65 ng/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梅毒抗体、抗核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及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均为阴性。腹部超声示双侧腹股沟区多发低回声结节,考虑增大淋巴结回声;双肾、双侧输尿管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双下肢血管B超示双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毛糙;双下肢皮下组织水肿;双下肢静脉血流通畅;双侧腹股沟区及右侧腘窝低回声结节,考虑肿大淋巴结。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①支气管炎;②双肺多发小结节灶,结节灶沿肺纹理分布,叶间胸膜增厚(图2);③双侧腋窝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下肢皮损活检:表皮大致正常,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层大量血管增生伴内皮增厚,将真皮上部网状层的胶原纤维分开,增生的血管周围梭形细胞浸润,其间可见血管样裂隙,部分裂隙内可见红细胞,并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图3A)。免疫组化: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 virus 8,HHV-8)阳性(图3B);CD31(图3C)、CD34(图3D)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原位膀胱术后10年单侧输尿管皮肤瘘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分析临床收治的患者资料并文献复习,探讨原位膀胱术后出现输尿管皮肤瘘的诊治要点.方法 分析岳池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原位膀胱术后10年出现输尿管皮肤瘘患者的资料.结果 患者77岁,男性,因膀胱癌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10年出现输尿管皮肤瘘,表现为原手术切口有液体渗出,曾误诊为腹壁窦道,因右肾无功能,切除右肾后瘘道愈合.结论 输尿管皮肤瘘多见于肾移植以及上尿路结石、黄色肉芽肿肾炎等疾病术后,经瘘道造影可确诊该病.术中应积极排除漏尿,若发现尿路损伤可一期修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可视穿刺针肾镜系统经超微通道(F12)治疗<2cm肾结石的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使用可视穿刺针肾镜系统联合钬激光通过超微通道(F12)治疗<2 cm单发肾结石的初步经验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2 cm单发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20例.年龄(43.0±13.6),范围23 ~65岁.左肾结石22例,右肾结石21例.肾上盏结石8例,肾下盏结石13例,肾盂结石22例,其中肾上盏憩室结石5例.43例患者中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21例.结石最大径(1.63 ±0.32)cm,范围1.2 ~2.0cm.43例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目标肾盏,应用可视穿刺针进行穿刺.可视穿刺针由成像-导光光纤、针芯、F4.85金属鞘组成.可视穿刺针连接10 ml注射器,由助手推注生理盐水以获得清晰视野,全程直视下由皮肤、皮下组织、肾实质进入目标肾盏、肾盂,以及上段输尿管.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及光纤,保留F4.85金属鞘.经F4.85金属鞘置入斑马导丝至输尿管,退出F4.85金属鞘,测量穿刺深度,沿导丝扩张建立F12皮肾通道,由成像-导光光纤与F8金属外鞘组装成的肾镜联合钬激光进行碎石.术后常规留置F6双J管2周,不留置肾造瘘管,留置导尿管3d.术后第1天查腹部X线片及CT了解碎石情况及双J管位置.结果 本组43例中,41例一次性顺利碎石清石,一期清石率95.3% (41/43);2例有残留结石,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2周内自行排出.手术时间(从穿刺开始至双J管留置完毕)(31.0±9.2)min,范围23 ~65 min.术后2h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平均下降(14.0 ±6.2)g/L,范围6~32 g/L.7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Clavien Ⅰ级4例(2例轻微肾包膜下血肿,2例反应性胸腔积液),ClavienⅡ级3例(术后发热>38.5℃,换敏感抗生素治疗),无≥Ⅲ级并发症发生.结石成份分析结果为一水草酸钙结石10例,二水草酸钙结石9例,混合结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8例,尿酸结石6例.38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石无复发.结论 采用可视穿刺针肾镜系统联合钬激光通过超微通道(F12)治疗<2 cm肾结石可行、安全、有效,且更微创、精准,可成为治疗<2 cm肾结石的一种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带蒂大网膜包裹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包裹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2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75~83岁,平均77岁.病程5d~2年.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11例,尿频、尿急5例,下腹疼痛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9例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史.合并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5例,心脑血管疾病7例,贫血6例.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3分9例,4分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证实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T3期8例,T4期4例.12例均全麻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采用带蒂大网膜包裹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取宽3 ~5 cm血供良好的带蒂大网膜,将大网膜从游离的输尿管近端向输尿管末端覆盖,并用4-0可吸收线将大网膜与输尿管外膜固定,然后行输尿管皮肤造口.观察术后吻合口狭窄、肾积水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5~217 min,平均125m in.术中出血量50~600 ml,平均120ml.术后5d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加强抗感染、换药治疗痊愈.无尿瘘、肠瘘、造口周围疝等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3个月拔除单J管.术后随访3~ 23个月,平均12个月,1例出现输尿管造口乳头轻度回缩塌陷,未行特殊处理;1例术后3个月因脑梗死死亡;余10例未发生输尿管末端狭窄、坏死,无肾积水病例,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在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中应用带蒂大网膜包裹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器治疗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狭窄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器扩张治疗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出现4次输尿管皮肤造瘘管不能置入患侧肾盂内,诊断输尿管狭窄,先行输尿管镜扩张,然后输尿管扩张器扩张输尿管,成功置入皮肤造瘘管至肾盂.结论:输尿管镜联合输尿管扩张器治疗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