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激活似然估计法的针刺阳明经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中枢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针刺干预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功能性磁共振(fMRI)临床研究结果,筛选针刺阳明经穴干预该病的中枢核心、稳定核团,为针刺治疗本病的中枢作用机制提供可靠证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文献数据库,收集从建库-2022年12月使用fMRI观察针刺阳明经穴治疗卒中后脑区变化情况的研究.使用Ginger-ALE 3.0.2软件计算脑区激活似然评估(ALE)分布,最后使用DPABI软件进行图像整合.结果:共有20篇文献纳入研究,包括356名患者和144名健康人.结果显示,与健康人比较,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异常的大脑功能活动模式,异常的脑区主要与额叶、颞叶、边缘系统以及小脑有关;针刺阳明经穴对缺血性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左侧顶叶和小脑后叶(具体包括:顶下小叶、缘上回、中央后回以及下半月小叶、蚓锥体和小脑扁桃体)功能活动有稳定的调制作用.结论:卒中发生后相关运动支配脑区存在损伤与功能重塑;针刺阳明经穴可以稳定调节缺血性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优势侧运动-感觉系统功能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分体式颌位关系记录托盘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现有的颌位关系记录托盘为上下一体式设计,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无法准确获取上颌(牙合)平面、上唇下约1 mm的位置、上唇支撑度等重要信息.从而使得数字化颌托(或诊断义齿)准确性欠佳,为后继进行准确边缘整塑印模及最终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带来困难.该文介绍了一种分体式颌位关系记录托盘的设计、临床使用方法及要点.其能够准确获取上颌(牙合)平面、上唇下约1 mm的位置、上唇支撑度等重要信息,为后继进行准确的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提供参考,也为利用口内扫描获取数字化印模后,基于采用分体式颌位关系记录托盘获取的(牙合)平面、上唇下约1 mm的位置、上唇支撑度等信息直接制作全口义齿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化瘀通络灸促血管性痴呆大鼠髓鞘再生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胼胝体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化瘀通络灸促 VD大鼠髓鞘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 Morris水迷宫筛选后,随机选取 12 只大鼠纳入假手术组,剩余大鼠复制 VD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艾灸+LY294002组,每组 12 只.艾灸组予以化瘀通络灸干预,艾灸+LY294002 组在化瘀通络灸干预的基础上予以 PI3K抑制剂LY294002 腹腔注射,采用 Longa评分法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神经髓鞘固蓝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胼胝体髓鞘的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髓鞘超微结构.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艾灸+LY294002 组大鼠的 Longa评分显著升高(P<0.05),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胼胝体内髓鞘纹理不清,排列混乱,边缘呈空泡或空网状改变,髓鞘线圈样结构离散,部分膨出和崩解,有髓神经轴突数量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和艾灸+LY294002 组比较,艾灸组大鼠 Longa评分显著下降(P<0.05),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胼胝体内髓鞘结构有所恢复,排列整齐,边缘结构较为致密,有髓神经轴突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化瘀通络灸可能通过激活 PI3K/AKT/mTOR通路,修复 VD大鼠损伤髓鞘并促进其重塑,恢复脑白质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自体软骨颗粒移植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体软骨广泛用于鼻整形,但存在卷曲变形、吸收、边缘显露等风险,而自体软骨颗粒可塑性好,便于制备,适用于纠正体积较小的鼻缺陷,因此软骨颗粒在鼻整形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本文现就自体软骨颗粒移植鼻整形术中软骨颗粒的制备、软骨颗粒包裹技术、单纯软骨颗粒注射技术及软骨颗粒混合其他物质移植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例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患者牙列缺失的修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外胚叶发育不良综合征(ectodermal dysplasia syndrome,EDS)是一种来源于外胚叶组织的结构畸形,是口腔科较多见的一类遗传病,其发病率约十万分之七[1-3].EDS主要临床表现,①毛发量少,眉毛疏淡;②部分或全部汗腺发育不全,表现为有汗、少汗或无汗;③先天性无牙或大部分牙先天缺失、锥形牙,磨牙常为牛牙样;④部分患者可伴有智力低下、发育缓滞、指甲发育异常等.此类患者以男性居多,常有特殊面容,如额部突起、鼻梁低扁如马鞍、口唇厚突、眶周皱纹及色素加重、耳外扩等.我们接诊了外胚叶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精细印模两步法应用于下颌低平牙槽嵴单颌总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精细印模两步法在下颌低平牙槽嵴单颌总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例下颌牙全部缺失、牙槽嵴低平的患者,采用后端开窗式的托盘经过个性化调改后获取初印模,结合下颌吸附性义齿的理念制作个别托盘,用不同稠度的硅橡胶主动性边缘整塑后获取终印模.结果 通过精细印模两步法的取模,对该例患者制作的单颌总义齿固位及功能良好,舒适度高.结论 精细印模两步法应用于下颌低平单颌总义齿的修复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CT表现和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12 例经手术病理确诊 SFTP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12 例 SFTP表现为胸腔内软组织影,边界光整,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连.其中4 例呈丘状、蕈伞状,3 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2 例形态不规则沿间隙塑形生长,3 例肿块巨大充满一侧胸腔,呈"铸形"改变,9 例可见"胸膜尾征",1 例可见"胸膜蒂"形成.CT平扫 7 例密度均匀,4 例呈高低混杂密度影,1 例瘤内见钙化影.增强后 5 例呈"地图样"不均匀强化及渐进性强化.4 例病灶内及边缘见条状、扭曲的血管影.结论 SFTP的CT表现具有宽基底、塑形生长及胸膜尾征形成等特点,仔细分析CT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加工方法及材料制作部分贴面的边缘形貌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采用粉浆堆塑工艺、热压铸造工艺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制作的不同材料部分贴面的边缘形貌.方法:选择无明显磨耗、龋坏,表面釉质光滑完整的人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6颗,分别采用耐火代型粉浆堆塑工艺制作Noritake(R)长石质烤瓷部分贴面,热压铸造工艺制作IPS E.max Press部分贴面,CAD/CAM技术制作VITA Mark Ⅱ、VITA Suprinity、VITA Enamic部分贴面.部分贴面试件粘接完成后,按照临床步骤进行边缘修整及抛光,获得在离体牙上粘接完成的部分贴面.通过肉眼观察、扫描电镜及色散能谱,记录并分析部分贴面边缘微观形貌及粘接剂暴露宽度.结果:不同加工方式及材料的部分贴面在粘接后经过修整、抛光,可获得肉眼可见的较光滑的材料表面及菲薄的刃状边缘.Noritake烤瓷组边缘较粗糙,粘接剂带状暴露量为(106.00 ±9.17) μm;E.max Press组边缘较平整,粘接剂暴露量为(138.33 ±20.59) μm;Enamic组边缘平滑,粘接剂暴露宽度较大,为(186.00 ±5.66)μm;Mark Ⅱ组与Suprinity组边缘虽有粗糙不平,但粘接剂暴露较少,分别为(50.67 ±7.51) μm及(65.67 ±17.90)μm;除Mark Ⅱ组与Suprinity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加工方法及材料制作的部分贴面,经过粘接、修整及抛光后,均可获得刃状边缘,但各组粘接剂有不同程度暴露,暴露量大小为Mark Ⅱ组/Suprinity组<Noritake组<E.max Press组<Enamic组,可见不同加工方式和材料制作的部分贴面边缘形貌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成纤维桩在上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预成纤维桩在上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上前牙缺损需修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应用可塑纤维桩修复,研究组应用预成纤维桩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咀嚼功能、修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修复后两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修复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边缘适合性、颜色匹配度、修复体完整度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上前牙缺损的修复效果良好,利于咀嚼功能恢复,安全性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塑女性额颞部发际线的手术技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应用毛发移植技术重塑额颞部发际线的手术技巧.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为120例女性美容就医者重塑发际线.在发际线植入毛发时,不规则排列毛发,移植密度40~55毛囊单位(FU)/cm2,植入毛发与额部皮肤呈30°~45°,颞部呈15°~20°,挑选最细毛发放在发际线边缘.结果 120例美容就医者随访10~24个月,其中非常满意95例,满意25例.其中9例感觉额部中央毛发密度较低,进行了2次加密手术;3例感觉发际线边缘毛发较整齐,进行再次植发手术调整整齐的发际线;6例感觉发际线边缘毛发较粗硬,未做处理;1例感觉发际线降低程度不够,进行了再次植发降低发际线,6例出现移植毛发不同程度卷曲,经过1~2年基本恢复正常.发际线移植毛发密度(44.7±8.1) FU/cm2.9例美容就医者感觉额部中央区域毛发稀疏密度(36.9±3.1) FU/cm2.发际线边缘毛发直径(57.5±13.5)μm,6例感觉发际线边缘粗硬的美容就医者毛发直径(70.2±5.1) μm.额部发际线移植毛发与皮肤角度(40.2±8.5)°,颞部毛发与皮肤角度(18.2±4.7)°.结论 女性额颞部发际线植发过程中,遵循毛发的不规则排列、适当的毛发密度角度和粗细毛发的合理分布能再造出自然的发际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