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居家养老的国外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模式现况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居家养老是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之一,居家环境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居家环境已成为许多国家进行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的主要目标。目前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模式包括基于公共福利政策的改造模式、基于长期护理保险的改造模式和基于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的改造模式。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展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但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改造模式。因此本研究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模式进行综述,分析其特征及优缺点,总结改造经验,以期为我国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智慧门诊背景下助老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智慧门诊背景下,帮助老年人实现智慧就医,提升其就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某院探索构建"橙"心助老服务模式,并于2020年11月开始在门诊实施。该模式贯穿于老年患者就诊的全流程,通过对门诊自助设备进行适老化改造,成立老年人一站式诊疗中心优化就诊流程、设置老年人智慧门诊服务驿站,帮助其即时完成或逐步学习使用在手机和自助机上的相关操作,设立"橙"心助老学校,就疾病相关知识、信息化设备如何使用、就医流程等进行科普宣教,有效改善了老年患者的就诊体验,老年患者的候诊时间由实施前的(22.56±5.25)min缩短至实施后的(13.66±3.65)min,就诊整体满意度得分由3.63分提升至4.32分,满意率由78.00%提升至93.00%。可为改善智慧医疗背景下老年患者就医体验提供一定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介助老人居家环境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介助老人居家环境安全影响因素,为提高介助老人居家环境安全水平及推进适老化改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8月—2022年3月选取乌鲁木齐市8个社区的326名介助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表、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量表及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认知需求意愿简明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介助老人居家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有效问卷30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56%(305/326)。介助老人居家环境安全的影响因素为住房面积、自评居家环境、慢性病、养老金月收入和适老化改造认知( P<0.05)。 结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需重点关注患慢性病、自评环境不好、养老金月收入低及适老化改造认知较低的介助老人,相关部门应做好居家环境自评方法和居家适老化改造相关知识的宣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Logistic回归联合关联规则在社区老年人跌倒原因分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针对性跌倒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2—8月对北京市5 997名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及照护需求问卷调查。针对社区老年人容易跌倒的问题,采用Logistic回归和关联规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年内发生过跌倒的老年人共1 935名(32.27%,1 935/5 99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75岁、婚姻状况不佳(未婚/丧偶/离异)、体重超重或肥胖、居住平房、自觉健康状况一般或不健康、患慢性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骨关节病/帕金森病等)、服药数量≥5种、视力状况不佳、听力状况不佳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P<0.05)。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危险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发现社会经济水平低且自觉健康水平下降、肥胖伴有感觉障碍和多重用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运动障碍的老年人的跌倒风险提高。 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重点筛查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自觉健康状况不佳、肥胖、感知觉障碍、多病共存及多重用药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通过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佩戴视听力矫正设备、控制肥胖、做好慢性病管理、精简用药处方等针对性措施降低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体系,为科学评估社区老年人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5月通过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体系的各级指标,于2022年6—8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通过指标的筛选与修改完成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体系的构建。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5、0.85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90、0.277( P均<0.05),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形成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安全防护需求、辅具配备需求、智能优化需求、心理调适需求、健康管理需求)和46个二级指标的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体系。 结论:本研究基于社区老年人需求构建的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可为未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上海市级医院门诊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从患者视角了解关于上海市级医院门诊"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相应场景的使用感受,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对上海市级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数字化转型场景的使用情况和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并通过技术接受模型从技术、环境、社会因素进行假设验证.结果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 285份,患者门诊数字化转型场景使用前3位分别为"精准预约"场景(占71.18%)、"医疗付费'一件事'"场景(占67.47%)和"电子票据"场景(占48.87%).患者对界面友善、系统稳定、亲朋好友和社交媒体推荐的积极体验正向影响其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认知,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正向感受同样促使患者更积极地接受和推广数字化转型(P<0.001).结论 患者对门诊数字化转型的使用场景更贴近于核心就医流程,相关数字化场景的建设需要医疗机构和社会的共同推进,针对老年患者需要进行适老化流程改造以体现人文关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数智素养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老年人口社会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数智素养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中国家庭健康指数调查》中1 123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构成比、率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x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数智素养对社会参与的影响情况.结果 老年人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社会参与率分别为73.9%、81.2%、87.4%.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646,95%CI:1.230~2.202)、大专及以上(OR=2.127,95%CI:1.201~3.766)、经常使用智能手机(OR=2.459,95%CI:1.441~4.194)、经常使用平板电脑(OR=3.953,95%CI:1.637~9.548)的老年人更倾向于社会层面社会参与.男性(OR=1.720,95%CI:1.250~2.368)、无债务(0R=0.495,95%CI:0.334~0.733)、经常使用智能手机(OR=2.545,95%CI:1.448~4.473)、有时使用平板电脑(OR=3.532,95%CI:1.607~7.764)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家庭层面社会参与.有配偶(OR=2.877,95%CI:1.389~5.961)、有时使用智能手机(OR=3.533,95%CI:1.871~6.674)的老年人更倾向于个人层面社会参与.结论 老年人口社会参与水平较高,各层面社会参与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数智素养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建议加强适老化改造和防沉迷建设,拓宽及简化数字技术服务的获取途径,释放代际支持的数字反哺隐藏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老年人网络社交现状及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我国老年人的网络社交现况,并分析网络社交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中≥60岁老年人抑郁症状和网络社交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网络社交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网络社交的健康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共纳入4994人,网络社交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10.69%,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占比为26.47%.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与无网络社交的老年人相比,有网络社交的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更低(OR=0.581,95%CI:0.426~0.793,P<0.05).1∶1匹配分析结果显示,网络社交能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ATT=-0.066,P<0.05).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网络社交对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具有改善作用(ATT=-0.083,P<0.05),对城市老年人抑郁症状改善并无统计学意义(ATT=-0.052,P>0.05).采用1∶4匹配(ATT=-0.048,P<0.05)与核匹配(ATT=-0.052,P<0.05)后,网络社交的健康效应结果依然稳健.结论 网络社交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且农村居民可能是网络社交健康效应发挥作用的主要人群.政府和企业在社交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字产品适老化改造,兼顾城乡差异,注重数字公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老年人安全居家环境创设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设计老年人安全居家环境创设虚拟仿真实验,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以适老化环境护理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构建包括"改造学习、自主创设"两种实验模式、"评估、识别、改造、创设"四个实验环节的老年人安全居家环境创设虚拟仿真实验,将其运用于179名2020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老年护理学"日常生活护理"的实验教学.教学项目结束后,统计学生训练时长、访问次数、实验成绩,邀请学生对系统的可用性、教学项 目认可度进行评价.结果 179名学生登录次数为5(3,9)次;在线学习时长为81(58,105)min;改造学习模式得分为(93.28±8.82)分;自主创设作品得分为(89.35±4.17)分;对系统可用性的评分为(69.62±13.34)分;98.3%(176/179)的学生表示教学项目总体安排良好、可行,97.8%(175/179)的学生表示教学项目有利于其掌握适老化环境护理知识和技能,98.9%(177/179)的学生表示教学项目有利于提升其创新适老化环境的能力和意识水平.结论 学生对老年人安全居家环境创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认可度较高.本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适老化环境护理知识与技能,提升其"为老创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可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的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以吉林省某三甲医院智慧医疗系统为例,识别和分析影响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促进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和智慧医疗服务适老化改造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析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行为影响因素,运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对影响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行为的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对所有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进行计算,识别影响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原因度因素主要有医院适老化改造意愿、关键人群影响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中心度主要因素为患者感知成本.结论 从改进智慧医疗服务、提升老年患者健康信息素养和发挥社会支持效应等方面降低老年患者的感知成本,促进老年患者的智慧医疗服务使用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