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龋的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深层时即为深龋,进一步发展存在牙髓暴露的风险,严重危害牙髓活力,影响牙齿寿命。目前深龋的诊断缺乏客观标准,其治疗方案强调彻底去尽龋坏组织,导致牙髓暴露的风险较高。去龋后如何处理剩余牙本质观点不一,深龋露髓后多直接采用根管治疗。近年由于牙髓生物学、生物活性盖髓材料和临床循证医学的发展,深龋的治疗原则转变为优先保护牙髓。本文基于国际上最新研究进展、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对深龋的命名、深龋下的牙髓病理学变化和牙髓修复防御机制、深龋的治疗原则、去龋的技术策略以及深龋露髓后治疗方案的选择等进展进行梳理,旨在加深口腔医师对深龋的认识和理解,为深龋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选择性与完全去龋技术治疗恒牙深龋近髓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比较选择性与完全去龋技术治疗恒牙深龋近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恒牙深龋患者52例(患牙52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选择性去龋组)和对照组(完全去龋组)各26例(患牙26颗),分别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以对应方法去龋。根据去龋完成后是否露髓,采用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或TheraCal LC间接盖髓,流体树脂封闭牙本质层,3M复合树脂分层充填窝洞。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术中露髓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的并发症;采用符合方案分析和意向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成功率。结果:选择性去龋组的术中露髓率(0%)明显低于完全去龋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4);选择性去龋组术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为(2.9 ± 0.7)分,明显低于完全去龋组(3.3 ± 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20,P = 0.039);选择性去龋组的术后并发症(2例牙髓炎)与完全去龋组(1例根尖炎和2例牙髓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69);符合方案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去龋组术后半年的成功率(91.30%)和完全去龋组的成功率(87.50%)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失访不计入 = 0.696,95% CI 失访不计入:0.128 ~ 3.790,P失访不计入 = 0.675)。意向治疗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去龋组术后半年的成功率分别为80.77%和92.31%,完全去龋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0.77%和88.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失访全部失败 = 1.000,95% CI失访全部失败:0.328 ~ 3.047,P失访全部失败 = 1.000;RR失访全部成功 = 0.667,95% CI失访全部成功:0.121 ~ 3.666,P失访全部成功 = 0.641)。结论:与传统完全去腐技术相比较,选择性去龋技术牙髓暴露风险低、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建议在恒牙深龋近髓患者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micro-CT评估3种去龋方法清除龋损组织效果及微创潜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使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rized tomography,micro-CT)评价传统球钻去龋法、去腐凝胶辅助去龋法和龋显像笔辅助去龋法的清除龋损组织效果和微创潜力.方法 本研究已获得医院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批及患者知情同意.收集30颗有牙本质龋的磨牙或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传统球钻去龋法(传统球钻组)、去腐凝胶去龋法(去腐凝胶组)和龋显像笔去龋法(龋显像笔组)对样本进行去龋处理,并记录每个样本的去龋操作时间,去龋前后均使用micro-CT进行扫描并记录每颗牙齿的龋损及健康牙体体积.根据去龋前后的龋损体积及去龋前后的健康牙体体积分别评估3种去龋方法的清除龋损组织效果、微创潜能.结果 在去龋时间方面,去腐凝胶组所用时间(501.7±143.6)s高于传统球钻组(263.9±121.2)s和龋显像笔组(284.2±135.6)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球钻组和龋显像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清除龋损组织效果方面,残余龋损体积与初始龋损体积的比值传统球钻组(0.087±0.04)最低,去腐凝胶组(0.51±0.10)最高,龋显像笔组(0.36±0.10)介于前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微创潜能方面,去龋前后健康牙体体积比值传统球钻组(0.87±0.05)低于去腐凝胶组(0.99±0.01)和龋显像笔组(0.98±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去腐凝胶组和龋显像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传统球钻组操作时间最短,但会过多去除健康牙本质和脱矿牙本质,微创潜能最差.去腐凝胶组可保留脱矿牙本质和全部健康牙本质,微创潜能最好,但清除龋损组织效果不佳,操作时间较长.龋显像笔组可以保留部分脱矿牙本质和健康牙本质,具有一定微创潜力,临床操作时间适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植物防龋疫苗融合基因表达载体中选择标记基因的去除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出于对转基因植物的食用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考虑,标记基因的存留是影响转基因植物的首要安全问题.目的:基于免疫防龋原理,课题组针对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这2种致龋毒力因子,构建植物防龋疫苗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CAMBIA-E8-APB-DOCK8,为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发提供基础.方法:该研究运用DNA重组技术,通过DNA片段分离、连接、转化、克隆子检测、测序等系列步骤,将植物防龋疫苗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CAMBIA-E8-APB-DOCK8中的选择性标记基因Km和GUS去除.结果与结论:标记基因去除效率达99%,该研究为免疫防龋的转基因植物疫苗的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也为其它植物疫苗的载体构建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iRoot BP Plus用于恒牙深龋选择性去龋后间接牙髓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观察对深龋或深龋伴可复性牙髓炎行选择性去龋并使用iRoot BP Plus行间接牙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探讨对此类疾病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及适应症选择.方法:选择诊断为深龋或深龋伴可复性牙髓炎,且接受选择性去龋治疗的患者 42 例,在牙科放大镜下操作,以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行间接牙髓治疗,分别于术后术后 2 周、3 个月、6 个月观察分析各种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患者性别、术前症状、术后即刻症状、窝洞洞型、充填材料对术后 6 个月的治疗效果均无影响.结论:对诊断为深龋或深龋伴可复性牙髓炎的成熟恒牙,选择性去龋和iRoot BP Plus间接牙髓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性别、术前症状、术后即刻症状、窝洞洞型、充填材料均不影响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三种手术方案治疗儿童乳磨牙深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讨完全去龋、选择性去龋法与Hall技术治疗儿童乳磨牙深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 年 6 月~2022 年 1 月收治的 135 例乳磨牙深龋患儿(254 颗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3 组,每组 45 例.A组(82 颗患牙)给予完全去龋法治疗,B组(87 颗患牙)给予选择性去龋法治疗,C组(85 颗患牙)给予Hall技术治疗.比较 3 组治疗后 3、6、12 个月内治疗成功率,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依从性及耐受程度.治疗后 12 个月评价 3 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 12 个月内,A组治疗成功率 87.80%,B组成功率 96.55%,C组成功率 97.65%;B、C组成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逐渐减轻,C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A、B组,B组显著低于A组(P<0.05).3 组患儿治疗过程中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FBRS)和Houpt行为量表(HBS)评分均逐渐升高,C组FBRS和HBS评分均显著高于A、B组,B组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3 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分别为77.78%、93.33%、95.56%,B、C组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去龋、Hall技术治疗儿童乳磨牙深龋相对于完全去龋治疗成功率更高,患儿疼痛更轻,治疗依从性及耐受程度更好,患儿家长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Er:YAG激光对恒牙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微创牙科"的概念旨在对龋齿进行更为保守的治疗,保留更多健康牙本质.因Er:YAG激光可选择性清除龋质,及表面蚀刻后玷污层消失、牙本质小管暴露,且其精确、安全、无痛等优势深受关注.同时,受Er:YAG激光不同参数影响,致术后被预备牙本质表面和充填材料间所形成的粘接强度有所差异.本文就牙本质粘接原理,Er:YAG激光作用机制,不同参数(功率、能量密度、脉冲持续时间、照射距离)处理牙本质后,其对牙髓有无热损伤,牙本质表面超微形态,不同粘接系统、充填材料与被照射硬组织间的粘接性能作一综述.合适的参数范围(功率≤10 Hz,能量密度≤60 mJ,脉冲持续时间≤50μs)联合喷水冷却,不会对牙髓组织产生热损伤,而较高功率、能量密度及脉冲持续时间的铒激光处理牙本质后,会导致表面组织熔融、碳化、裂纹、原胶原纤维间隙变小等,限制粘接剂渗入,对粘接产生消极影响.但目前各基于玷污层的粘接系统是否适用于激光处理后的牙本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树脂冠修复乳前牙的临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对活髓乳前牙复面洞和多面洞龋坏采用Strip crowns透明成形冠进行复合树脂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12月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且因乳前牙复面洞或多面洞龋坏需行树脂全冠修复的患儿.术中使用选择性酸蚀技术、Universal Bond粘接剂、3M Z350树脂制作全冠.术后6、12和18个月复查,由非治疗医师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标准进行单盲评价.结果:共有127例儿童的418颗牙齿纳入统计,年龄为1.17 ~5.75岁(平均3.22岁),其中70例男性,57例女性.树脂冠6个月时的保留率为97.8%,12个月时的保留率为93.6%,18个月时的保留率为89.2%.18个月时共有28颗(6.7%)树脂冠完全脱落,17颗(4.1%)部分脱落,4颗(1.0%)树脂冠发生继发龋,6颗(1.4%)牙齿出现牙髓感染.修复体外观及邻接关系恢复较好,色泽协调性佳,可明显改善美观.93.1%的树脂冠牙龈健康,有29颗(6.9%)牙龈轻度红肿.有47颗(11.2%)树脂冠因菌斑堆积出现颜色变化,抛光可去除着色.树脂冠脱落主要与进食咬物相关.结论:树脂冠是修复乳前牙大面积龋坏和多面洞龋坏的较好方式,功能运动是导致脱落的重要原因.由于制作树脂冠技术敏感性高,需要儿童全程配合,更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可配合的儿童以及接受镇静或全身麻醉的儿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去除龋坏组织和直接盖髓对保持牙髓活力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去除龋齿组织和直接盖髓对保持牙髓活力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医院口腔科收入治疗的63例深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牙81颗.根据龋坏组织去除策略分为非选择性去除龋坏组织组(NSRCT组)和选择性去除龋坏组织组(SRCT组),将牙髓暴露患者进一步分为氢氧化钙直接盖髓组(CH组)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直接盖髓组(MTA组).观察24个月,计算四组治疗成功率,记录牙髓相关并发症情况.成本(C)-效果(E)分析法评估4种治疗方案经济学效益.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NSRCT组比较,SRCT组成功率显著增加(P<0.05);与CH组比较,MTA组成功率显著增加(P<0.05);四组C/E从高到低依次为NSRCT组、CH组、MTA组、SRCT组,SRCT组C/E最低,以SRCT组为参照,△C/△E从高到低依次为NSRCT组、CH组、MTA组;假设治疗相关价格降低10%,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SRCT组C/E仍为最低,其次为MTA组;与NSRCT组比较,SRCT组意外穿髓、牙髓炎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CH组比较,MTA组牙髓炎、牙髓坏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深龋治疗中,与非选择性去除龋坏组织和牙髓暴露情况下氢氧化钙直接盖髓比较,选择性去除龋坏组织和牙髓暴露情况下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直接盖髓更具成本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微创去腐技术联合超薄瓷贴面修复前牙深龋缺损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比较传统机械去腐后树脂修复和CarisolvⅢ凝胶选择性微创去腐充填后联合超薄瓷贴面修复对前牙深龋缺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观察2019年1月~2020年10月前牙深龋缺损患者65例(77颗患牙)并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MI组,n=38)采用CarisolvⅢ凝胶化学机械去腐方法以及树脂充填,随后行超薄瓷贴面修复;传统机械组(CM组,n=39)传统机械方法去腐后直接行树脂充填修复.比较两组去腐操作时间,术中疼痛程度数字疼痛评分(NRS),并采用世界牙科联盟(FDI)评价标准评估术后26周、52周和78周修复效果及成功率.结果:MI组去腐操作时间大于CM组,去腐时NRS疼痛程度小于CM组(P<0.05).贴面修复前MI组FDI评分高于CM组;第26周时FDI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第52周和78周时CM组评分高于MI组(P<0.05).术后26周和52周时两组成功率无差异,但78周时MI组成功率显著高于CM组(P<0.05).结论:与传统机械去腐后树脂修复相比,微创去腐技术联合超薄瓷贴面修复前牙深龋缺损虽然去腐时间较长,但能显著减轻操作时疼痛,提高修复成功率,远期疗效和美学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