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反式维甲酸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体外活性及生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体外活性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从保种沙鼠体内无菌剖取包囊,经过研磨、过滤、清洗获取活性良好的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将原头节分为不同浓度ATRA组(10、25、50、100 μmol/L组,添加对应终浓度的ATRA)、二甲基亚砜(DMSO)组(DMSO终浓度为0.1%)和空白组(加入等量完全培养基),共干预9d,伊红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其活力和形态变化,计算原头节的存活率并绘制存活率曲线.将原头节与大鼠肝癌RH35细胞共培养5~6周,获得多房棘球蚴微囊泡后,使用不同终浓度ATRA(10、100 μmol/L)干预微囊泡9 d,显微镜下观察其活力和形态变化,同时设置DMSO组和空白组.干预原头节48h后,分别使用EdU细胞成像检测原头节EdU阳性率,使用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试剂盒检测原头节中Caspase-3相对表达量;干预原头节24 h后,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原头节ROS水平.两组样品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浓度ATRA组与DMSO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 10、25、50、100 μmol/L组中的死亡原头节体积明显缩小,可被伊红染液染成红色,随着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升高出现轮廓模糊、透光性减弱、小钩脱落增多等.第4天时,10、25、50、100 μmol/L组原头节存活率分别为(87.33±4.90)%、(74.00±2.08)%、(64.33±2.03)%、(53.33±1.86)%,均低于 DMSO组[(95.67±1.20)%](F=98.41,P<0.05);第 9 天时,10、25、50、100 μmol/L组原头节存活率仅为(62.00±2.64)%、(36.33±2.52)%、(7.67±1.53)%、0,均低于 DMSO 组[(85.67±2.08)%](F=1 154.34,P<0.05).不同浓度的ATRA与多房棘球蚴微囊泡共培养9 d时,随ATRA浓度的升高,囊泡生长缓慢,囊内结构逐渐浑浊;空白组和DMSO组的微囊泡生发层和角质层结构完整.EdU细胞成像可见不同浓度ATRA组均呈现红色及蓝色荧光,10、25、50、100 μmol/L 组原头节的 EdU 阳性率分别为(51.63±3.09)%、(42.09±1.36)%、(38.46±0.65)%、(25.23±1.32)%,均低于DMSO组[(58.32±0.91)%](F=168.59,P<0.05).10、25、50、100μmol/L组的 Caspase-3 活性分别为(19.23±2.27)、(26.27±3.45)、(43.29±2.10)、(72.80±1.40)U/L,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均高于DMSO组[(14.22±0.52)U/L](F=404.08,P<0.05).不同浓度ATRA组ROS均可见绿色荧光,强于DMSO组,10、25、50、100 μmol/L组荧光强度分别为260.96±2.52、282.10±7.40、330.30±12.46、346.10±6.39,均高于DMSO组(236.03±6.89)(F=80.53,P<0.05).结论 ATRA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体外活性及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诱导原头节内ROS显著积累,抑制原头节增殖活性、促进凋亡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羧甲基壳聚糖/醛化羧甲基纤维素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13
以羧甲基壳聚糖(CMCS)和醛化羧甲基纤维素(CMC-CHO)为原料,制备可溶性CMCS/CMC-CHO复合膜.结果发现:复合膜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延展性、透湿性和透光性,且对近紫外光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CMCS/CMC-CHO涂膜液对黑曲霉和扩展青霉的抑制效果优于CMCS.草莓涂膜保鲜实验显示,CMCS/CMC-CHO涂膜液的应用效果优于CMCS和CMCS/CMC-CHO/Gly,经7 d贮藏,草莓的腐烂率、质量损失率分别比对照减少了41.94%、10.64%,而硬度、有机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和抗坏血酸(V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5.11%、36.67%、14.13%、3.51%和 44.3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铈及铈基材料在口腔疾病领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铈(cerium,Ce)是含量最丰富的镧系元素,主要以氧化铈的形式存在.Ce3+和Ce4+两种价态之间快速转化使铈兼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具有抗菌、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的:概述铈在抗菌、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及抗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综述近年来铈和铈基材料在口腔材料改性和口腔疾病诊疗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方法:以"cerium,ceria,prosthodontics,prosthesis,restorative dentistry,denture,dental implant,caries,endodontics,pulpitis,periodontitis,periodontal diseases,oral cancer"为英文检索词,以"铈,氧化铈,修复,种植,龋齿,龋病,牙髓,牙周炎,牙周疾病,口腔癌"为中文检索词,分别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通过分析和阅读文献进行筛选,按照排除筛选标准纳入文献,最终纳入7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铈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细菌、氧化应激和破坏细菌生物膜发挥抗菌作用,同时依赖氧化还原酶模拟活性清除活性氧而发挥抗炎功能,铈的成骨和成血管活性涉及ERK和Wnt等一系列信号通路.②铈的抗菌、抗炎、成骨和成血管活性使其在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和促进口腔软硬组织再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铈的抗肿瘤特性在口腔领域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空白.③作为口腔陶瓷材料,氧化铈稳定的氧化锆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但透光性较低,适用于制作基底瓷、义齿支架和种植体.④依托铈的生物学活性,铈基材料能够有效促进种植体骨和软组织整合,抑制牙齿脱矿和致龋菌生长,促进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再生,减轻牙周炎炎症反应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在种植体表面改性、龋病预防、牙髓炎、牙周疾病和口腔癌的诊疗中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⑤铈在高浓度和长时间给药的情况下存在潜在的毒性,为进一步扩大铈在口腔临床实际中的应用,铈的生物安全性以及铈基材料适应口腔环境的优化在未来仍需更详尽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甲基莲心碱对HeLa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甲基莲心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质量浓度甲基莲心碱(0、10、15、20、25、30 μg/mL)处理HeLa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ax、Bcl-2、cleaved caspase-3、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建立裸鼠HeLa细胞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和甲基莲心碱低、高剂量组,观察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蛋白表达.结果 随着甲基莲心碱干预剂量的增加,HeLa细胞逐渐失去正常形态,细胞变圆,贴壁能力降低,透光性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甲基莲心碱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和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Bcl-2、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细胞PI3K、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甲基莲心碱组裸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P<0.05),肿瘤组织 Bcl-2、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甲基莲心碱可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一种高效便捷的细胞免疫组化标记新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常,在细胞免疫组化技术中,待染色的细胞需要附着于固相介质以便下一步的处理.悬浮细胞通常生长在细胞离心涂片器上,并进一步用化学连接法固定在固相介质上,而贴壁细胞可以在细胞爬片、显微镜载玻片或透光性塑料支架上生长[1].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方法是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检测只能对单张细胞爬片逐片进行染色操作,故一般只能对单样本做一种抗体的检测.传统方法难以胜任大规模、多样本及多组别的医学实验科学研究,本文现提出一种,可进行大规模、多样本多组别的高效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染色结果可见细胞形态与抗原均保持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转红光棚膜对甜椒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筛选适合甜椒设施生产栽培的优质棚膜,本试验以红色甜椒品种'凯特琳'为试材,研究加入红色母粒的涂覆型消雾无滴转红光棚膜的透光性及对甜椒植株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光剂种类不同,对日光温室光环境、甜椒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与对照及其他棚膜相比,KMN-2试验膜能够明显促进甜椒胚轴伸长和干物质积累,叶绿素a/b值、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光合性能均显著提高,有利于果实增产,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V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红色膜覆盖均明显诱导了甜椒果实花青苷的积累,特别是KMN-2棚膜覆盖下果实花青苷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1.40%.与对照和其他处理相比,KMN-2棚膜覆盖显著诱导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耳酮异构酶(CHI)活性升高.综上,红色膜中加入适宜转光剂能够提高甜椒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生长,进而增加产量,同时诱导丙苯氨酸途径中关键酶活性的变化,促使花青苷积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种氧化锆全瓷材料的性能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四种氧化锆全瓷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和透光性进行比较研究,为氧化锆全瓷修复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目前市场上较为常用的四种氧化锆全瓷材料:艾迪特、爱尔创、培瑞和威兰德公司的氧化锆全瓷.将每种材料制作出长度25mm,厚度为1.5mm,宽度为8mm的试样各24片,每小组各8片(n=8),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试样的抗弯强度,Hv120维氏硬度计测量试样的硬度,并用分光光度计测试试样平均透光率.结果 抗弯强度由高至低为威兰德(1564±126)MPa,培瑞(1490±72)MPa,爱尔创(1122±78)MPa和艾迪特(1102±49)MPa.硬度由高至低为艾迪特(13±0.48)GPa,威兰德(12.94±0.33)GPa爱尔创(12.89±0.43)GPa和培瑞(12.51±0.38)GPa.平均透光率由高至低为艾迪特0.43,爱尔创0.41,威兰德0.33,培瑞0.32.结论 四种品牌的氧化锆全瓷材料硬度接近,艾迪特和爱尔创的透光性更佳,适合应用于对美观需求高的前牙;威兰德和培瑞的透光性稍差,但抗弯强度较强,适用于对美观需求不高但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后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胶原/硫酸软骨素/成纤维生长因子复合人工眼角膜的制备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传统角膜支架材料的强度和生物相容相差,采用天然角膜组织成分的胶原和硫酸软骨素制备人工角膜尚未见报道.目的:制备具有缓释生长因子、高强度和透光性、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胶原/硫酸软骨素/成纤维生长因子复合人工眼角膜.方法:将不同浓度(1%、5%、10%)的胶原溶液采用流延法制备为再生胶原膜,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筛选出5%胶原溶液制备的再生胶原膜生物力学性能最优,用于制备复合膜.通过EDC-NHS交联法将不同质量浓度(2,20,80 g/L)的硫酸软骨素固定于再生胶原膜上,得到胶原/硫酸软骨素复合膜,通过透光率筛选出20 g/L硫酸软骨素制备的胶原/硫酸软骨素复合膜透光性最好,用于制备载生长因子复合膜.将胶原/硫酸软骨素复合膜与不同质量浓度(5,25,50 mg/L)的成纤维细胞因子10溶液共混于PBS中24 h,制备载生长因子胶原/硫酸软骨素复合膜,将其浸泡于PBS中,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生长因子水平.将再生胶原膜、胶原/硫酸软骨素复合膜及载生长因子胶原/硫酸软骨素复合膜分别与角膜上皮细胞共培养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最佳载生长因子胶原/硫酸软骨素复合膜.将载生长因子胶原/硫酸软骨素复合膜与角膜上皮细胞共培养,48 h后,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72 h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结论:①成纤维生长因子10的释放量随复合膜中初始装载生长因子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同时,3种复合膜上的生长因子释放缓慢,并在72 h时分别达到11%、23%和30%,释放行为符合药代动力学过程;②通过MTT实验确定复合膜最佳生长因子负载质量浓度为25 mg/L;③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显示,载生长因子胶原/硫酸软骨素复合膜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生长及增殖;④结果表明,载生长因子胶原/硫酸软骨素复合膜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人工角膜支架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等离子辅助下耳廓假性囊肿切除术
编辑人员丨2023/8/6
耳廓假性囊肿是指耳廓外侧面出现一个半球形的无痛性囊性隆起,有张力,有透光性,穿刺抽取物常为淡黄色清液,囊肿可大可小,光镜下软骨层厚薄不一,囊大者软骨层薄,甚至不完整,间断处由纤维组织取代;囊小者,软骨层完整,软骨层内面被覆一层浆液纤维素,其上无上皮细胞结构,称假性囊肿,实为软骨间积液[1].总结我院自2014年3月~2017年1月采用等离子辅助耳廓假性囊肿切除术36例,效果满意.
耳疾病(Ear Diseases) 囊肿(Cysts) 氩等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前壁软骨切除(anterior wall cartilage resection)...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对比切削与胶态成型工艺制作的氧化锆陶瓷的透光性与遮色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利用切削素烧瓷块法与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胶态成型法制作遮色效果不同的3种氧化锆陶瓷,对比其在不同厚度下的透光性及对异色离体牙的遮色效果,为临床口腔修复提供材料选择依据.方法:制备90片直径14 mm的A2色氧化锆圆盘试件,分成3组(n=30):(1)CZ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切削素烧瓷块法;(2)NZW组,采用3D胶态成型法,试件内表面无多孔遮色层;(3) NZY组,采用3D胶态成型法,试件内表面有多孔遮色层.3组试件根据厚度0. 6 mm、 1.0mm、1.5 mm再分成3个亚组(n=10).选用因牙周病拔除的中、重度异色前牙10颗,唇面打磨成大于 6 mm2 x6 mm2的平面.暗盒中用Crystaleye比色仪在黑、白背景下分别测量9组试件的色度值(CIE1976-L* a * b*),计算透光性[半透性参数(translucency parameter, TP)].将每组试件与牙齿唇面依次粘接并测量色度值.选标准比色片A2中1/3色度值作为对照,计算试件粘接后同对照色的色差ΔE.以One-way ANOVA和Bonferroni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3组氧化锆试件在0.6 mm、1. 0 mm、l. 5 mm厚度下的TP值分别为:CZ组14. 09、 12.31和10.45,NZW组19.84、16.54和12.44,NZY组14.81、13.16和11.92.每组试件的3个亚组间透光性均显示为0.6 mm组>1.0 mm组>1.5 mm组,厚度相同的亚组间透光性均显示为NZW组> NZY组> CZ组.(2)3组氧化锆试件粘接后在0.6 mm、l. 0 mm、l. 5 mm厚度下与对照色的色差ΔE分别为:CZ组10.77、9.94和8.50,NZW组6. 84、5. 89和5.29,NZY组4.16、3.92和3. 67.每组试件的3个亚组间色差值均显示为0. 6 mm组> 1. 0 mm组>1.5 mm组,厚度相同的亚组间色差值均显示为CZ组>NZW组>NZY组.结论:3种氧化锆试件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透光性均为3D胶态成型技术制作的内表面无遮色处理组试件最好,而遮色效果均为3D胶态成型技术制作的内表面有遮色处理组试件最好,且其厚度在0.6 mm时即可获得较好的遮色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