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男性不育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无法明确病因的男性不育症,称为特发性男性不育症,且发病率逐渐上升,因其病因不详,成为生殖内分泌科的一大难题。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了新的方向,特别是DNA甲基化在精子发生和胚胎发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基因片段及位点被广大学者研究发现,为实现精准识别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文章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相关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阐述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尿道下裂的遗传学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尿道下裂的全球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二,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复杂先天性疾病之一。尿道下裂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遗传是尿道下裂的主要病因,其遗传度约为57%~77%,但仅约30%的患儿获得了明确的遗传分子诊断。目前,已知数十个基因的遗传变异与尿道下裂风险相关,同时针对部分候选基因进行了小鼠模型研究,但尿道下裂的遗传病因仍不清楚。本研究就尿道下裂的遗传风险基因、动物模型、分子调控机制以及最新的技术进展进行总结和概述,以加深对尿道下裂发病机制的认识,从而为尿道下裂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参考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H3K27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4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H3K27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39例)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儿童医院(2例)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诊断为H3K27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年龄≤18岁的病例4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对肿瘤的大小、发生部位和病理组织学分级在诊断及判断预后方面的意义进行探讨。结果:41例患儿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发病年龄为3~14岁,平均年龄和中位年龄分别为7.6岁和7.0岁。其中发生于脑干36例,非脑干部位5例。临床多表现为头晕、行走不稳和肢体乏力等。影像学表现多变。组织学表现多样,从低级别到高级别胶质瘤形态均可见到,还可伴有神经元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均弥漫表达H3K27M、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Olig2。基因检测显示76%(16/21)病例肿瘤细胞H3F3A基因突变,多伴有TP53(62%,13/21)的错义突变;5例为(24%,5/21)HIST1H3B基因突变,均伴有ACVR1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途径基因(PIK3CA占4/5和PIK3R1占1/5)的错义突变。该肿瘤预后较差,随访显示仅1例患者存活,其余均死亡,平均总体生存时间7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4个月。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影像学肿瘤最大径、组织学级别和手术方式对患儿的总体生存时间影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儿童H3K27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预后较差,肿瘤部位和病理组织学级别对预后无明显影响,需要新的特效药物和综合治疗方案来改善患儿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中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与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HBV相关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肝癌类型。表观遗传学改变在HBV相关肝癌的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了HBV相关肝癌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包括异常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同时,本文还阐述了表观遗传学在HBV相关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的临床异质性对精准分型诊断的挑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因素复杂作用所致,包含多种病因和病理的临床综合征。不同糖尿病类型根据遗传学、免疫学、代谢和临床特征可有不同的内在型及复杂的临床表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与酮症倾向糖尿病是不同糖尿病类型之间临床异质性的体现。高度的临床异质性模糊了不同糖尿病类型的经典区别,导致糖尿病新分类的出现。糖尿病的高度异质性对精准分型诊断带来了挑战,而深刻认识不同糖尿病类型本身及其之间的异质性对疾病预测、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帕金森病合并冲动控制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随着对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深入研究,冲动控制障碍(ICD)作为PD的一种特殊的非运动症状被广泛了解。ICD是指不能抵制冲动、欲望驱动或诱惑而进行的一类重复的、过度的不顾不良后果以获取某种快感的活动,常常出现在帕金森病患者中。PD合并IC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文将对PD合并ICD患者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危险因素、遗传学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早期诊断PD合并ICD以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恢复小胶质细胞Trem2功能的细胞治疗方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阿尔茨海默病(AD)仍然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其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现有的人类遗传学证据表明大脑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能保护其他脑细胞免受侵袭,并能清除大脑中积聚的代谢垃圾,进而延缓神经元的退化,其功能状态与AD密切相关。对散发性晚发性AD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这一基因在小胶质细胞检测和处理神经变性过程发挥重要作用,Trem2变异是AD最强的遗传风险因素之一,而激活Trem2信号通路可以激活小胶质细胞对Aβ的相应,减少Aβ沉积。因此恢复或增强小胶质细胞内有缺陷的Trem2功能可能是对抗AD神经元损伤和变性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烟雾病遗传易患基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病,特征性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段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并伴有颅底代偿性增生的异常血管网形成。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该病的报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由于其具有种族易感性、家族聚集性特征,认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该文主要从烟雾病遗传相关基因进行综述,旨在通过详细及全面的了解其遗传相关基因在烟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更早、更准确的作出诊断,有助于及时治疗,改善患儿长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发性胃癌的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早发性胃癌(EOGC)是指发病年龄较为年轻的胃癌。EOGC分化较差,恶性程度较高。遗传物质和环境暴露因素可能是胃癌早发的主要原因。延长EOGC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们未来主要的研究目标。本文将从EO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微生态环境、预测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方面阐述目前EOGC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遗传学病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及表观遗传修饰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的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与DNA修复和减数分裂重组及细胞转录相关的基因在POI中被广泛鉴定,表观遗传修饰与POI的相关性也逐渐被揭示,这为POI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综述POI相关的遗传学发病机制进展,为POI育龄女性的遗传咨询和POI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