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屏风散联合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联合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IL)10、IL-2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市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玉屏风组、常规治疗组各4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婴幼儿80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予深度水解配方奶粉,玉屏风散组患儿采用玉屏风散联合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治疗,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牛奶特异性IgE(sIgE)、外周血CD 4+CD 25+Treg、IL-10、IL-22水平。 结果:玉屏风散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54, P < 0.05)。玉屏风散组血清总IgE、牛奶sIgE分别为(132.93±14.61)IU/L、(0.62±0.14)IU/L,均低于常规治疗组的(150.27±16.22)IU/L、(0.85±0.17)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02、6.61,均 P < 0.001);玉屏风散组CD 4+CD 25+Treg表达为(13.29±1.4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1.84±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5, P < 0.05),玉屏风散组CD 4+CD 25+Treg与对照组[(13.40±2.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1, P=0.759);玉屏风散组IL-10为(34.57±4.07)μg/L,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22.19±2.15)μg/L,IL-22水平为(2.20±0.42)ng/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5.28±0.7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7.01、21.77,均 P < 0.05),且玉屏风散组IL-10、IL-22与对照组[(35.53±3.85)μg /L、(2.13±0.53)n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26, P=0.209; t=0.73, P=0.468)。 结论:玉屏风散联合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婴幼儿的免疫功能,提高IL-10水平,降低IL-22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产新生儿胃肠激素水平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早产新生儿胃肠激素水平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该院出生的早产新生儿140例及正常新生儿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早产儿采用早产配方奶粉进行喂养,研究组早产儿采用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早产儿空腹血中GAS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出生后第3天空腹血中GAS水平明显高于出生后12 h的早产儿,早产儿空腹血中MOT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出生后第7天空腹血中MOT水平明显高于出生后第3天的早产儿,早产儿空腹血中GAS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着喂养时间的不断增长,喂养时间与空腹血中GAS水平呈正相关;早产儿空腹血中MO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喂养时间的不断增长,喂养时间与空腹血中MOT水平呈正相关。研究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分娩后,早产母乳的蛙皮素以及胃泌素的水平较高,并且呈现下降的趋势。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分别喂养一段时间后,两组早产儿的血浆蛙皮素以及血清胃泌素的水平变化不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娩和喂养方式对特应性皮炎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及喂养方式对特应性皮炎(AD)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3例1 ~ 12月龄AD婴儿,以3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AD患儿与健康对照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分组。取婴儿粪便提取总DNA,PCR扩增细菌的16S rRNA基因V1 ~ V9区,应用PacBio Sequel测序仪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菌群在属、种水平上的构成差异,选择差异菌群相对丰度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AD皮疹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顺产对照组(11例)、剖宫产对照组(19例)、顺产AD组(11例)、剖宫产AD组(22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别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杆菌属。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7例)、母乳喂养对照组(12例)、混合喂养对照组(11例)、配方奶粉喂养AD组(12例)、母乳喂养AD组(8例)、混合喂养AD组(13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大肠杆菌属。线性判别分析(LEfSe)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照组和AD组间未见显著差异性菌群;而在不同喂养方式AD组和对照组中,配方奶粉喂养AD组阿克曼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分别为属水平(LDA值= 4.78)和种水平(LDA值= 4.91)差异性最大的菌群。配方奶粉喂养AD组婴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丰度(数值相等,均为9.60% ± 0.72%)均高于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均为2.50% ± 0.83%, Z = 1.66, P = 0.048)、混合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 Z = 2.26, P = 0.012)及母乳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 Z = 1.85, P = 0.032)。AD患儿中肠道阿克曼菌属及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相对丰度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 ρ = 0.384、0.387,均 P < 0.05)。 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AD及健康婴儿肠道菌群影响无显著差异,配方奶粉喂养AD患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丰度升高,可能参与AD的发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儿术前禁食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指南建议术前禁食清饮料2 h、母乳4 h、牛奶或配方奶粉6 h、淀粉类固体食物6 h、脂肪类固体食物8 h。在临床工作中,小儿的实际禁食时间远大于指南推荐的时间。文章回顾了近20年有关小儿术前禁食的指南,总结了小儿术前禁食的现况问题,回顾缩短小儿术前禁食的方案,旨在为缩短小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提出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泌乳启动延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泌乳启动延迟(DOL)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中发生率较高,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产后DOL是早期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重要原因,而GDM是产后DO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GDM产妇DOL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研究显示,高龄、初次分娩、剖宫产、胰岛素治疗、早产、首次哺乳延迟、产后早期使用配方奶粉等因素与GDM产妇发生DOL相关,目前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产前手挤奶、产后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以及哺乳辅助工具、中医技术、个体化健康教育等。针对GDM产妇,应及时了解有无影响泌乳启动的相关因素,及时识别DOL高风险人群并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提高GDM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水中分娩对分娩疼痛与母乳喂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芬兰医院初产妇水中分娩和传统分娩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在芬兰一家Ⅱ级医院进行水中分娩和传统分娩的低风险产妇,从数据库中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相关资料。结果:研究共纳入78例水中分娩产妇,选择1623例传统分娩产妇为对照组。水中分娩产妇的止痛药使用剂量为对照组的1/4。与对照组相比,水中分娩组的新生儿体温略低(36.6 vs 36.8 ℃),脐动脉和静脉pH值稍高(动脉:7.31 vs 7.28,静脉:7.38 vs 7.35),缩短住院时长(1.90 d vs 2.33 d )。两组Apgar评分无差异。水中分娩组新生儿住院期间使用配方奶粉喂养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水中分娩降低产妇的止痛药需求,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早期出院,但仍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这些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母乳科学研究支撑母乳喂养促进行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内容提炼自2022年8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主题为“数据共享,方法共享,科学共享”的“第二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会议的主旨是总结母乳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确定尚未解决的问题、共同探讨未来母乳科学研究的方向,内容共分6个部分:(1)母乳科学研究的内涵与宗旨及整个母乳科学的发展前景;(2)母乳成分及其健康效应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的方向;(3)母乳喂养的健康效应以及母乳喂养促进行动的科学支持,未来母乳喂养研究的路线;(4)目前母乳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强调了方法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未来方法学研究的思路;(5)患儿的喂养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措施;(6)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创制技术的创新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次会议体现了在母乳科学研究中,临床医学、营养学、围产保健、食品科学、政策制定等多学科交流、讨论和合作的重要性,对未来泌乳生理学、母乳成分、母乳喂养以及婴幼儿营养的各个方面进行多学科研究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肠道微生态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被认为是多因素的。肠道未成熟、缺氧缺血、肠内(即配方奶粉)喂养和微生物失调在诱导肠道炎症反应中起作用。本文讨论了婴幼儿微生物组的发展过程以及影响新生儿肠道定植的因素,肠道微生态在NEC发病中的作用,以及NEC早期微生态失调的表现;总结了使用益生菌预防NEC的研究以及在早产儿中使用益生菌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母乳和配方奶粉中的环境化学品:暴露和风险评估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捐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肠道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捐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体格发育、肠道微生物环境及代谢产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娩出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患儿简单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研究组捐母乳喂养。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喂养期间两组患儿肠道微生物指标、血红蛋白浓度指数、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喂养耐受建立时间、全肠道喂养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不良预后发生率等。结果:喂养14 d、30 d时,研究组乳酸杆菌[(7.18±1.03)10 10/g湿粪、(9.23±0.85)10 10/g湿粪]、双歧杆菌[(9.78±1.25)10 10/g湿粪、(11.25±1.38)10 10/g湿粪]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29±1.17)10 10/g湿粪、(8.75±0.83)10 10/g湿粪、(8.97±1.36)10 10/g湿粪、(10.41±1.52)10 10/g湿粪],研究组喂养耐受建立、全肠道喂养达标时间、住院时间[(13.45±2.86)d、(17.15±4.47)d、(36.39±4.5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41±3.22)d、(22.16±5.32)d、(42.18±5.12)d],研究组30 d时肠道组织血红蛋白浓度指数(sTHI)[(0.92±0.27)mmol·L -1·min -1]及临床不良预后发生率(30.76%)明显低于对照组[(1.08±0.35)mmol·L -1·min -1、64.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56、2.52、2.73、2.55、8.64、4.50、5.29、2.26,χ 2=8.68,均 P < 0.05)。 结论:捐母乳喂养、配方奶粉喂养均可有效促进极低体质量出生早产儿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但捐母乳喂养对患儿肠道内益生菌定植水平改善作用明显,可进一步促进肠道消化功能发育,辅助控制临床不良预后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