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在肾脏酸负荷值在评估饮水健康效应中的应用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饮用水的健康效应一直缺乏可靠的综合评价指标。近几年,有研究根据食物的潜在肾脏酸负荷值,制定了饮水的潜在肾脏酸负荷值(PRAL),用于评估饮水对机体酸碱平衡的综合影响。本文对潜在肾脏酸负荷值指标的来源和优缺点进行介绍,为今后相关指标的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碳酸氢钠林格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兔液体复苏中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林格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兔液体复苏中的效果。方法:采用Lamson's法制作创伤失血性休克兔模型。日本长耳大白兔3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乳酸钠林格液组(LRS组)10只,碳酸氢钠林格液组(BRS组)10只。在复苏期给予不同干预,NC组动物仅做颈动脉、股动脉插管及全身肝素化,未行击打及放血,LRS组经耳缘静脉回输全部失血及等量乳酸钠林格液,BRS组回输全部失血及等量碳酸氢钠林格液进行复苏。于休克前即基础期(T1)、休克后(T2)、复苏期末(T3)、复苏后2 h(T4)各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并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分别于12、24、36、48 h记录各组实验动物死亡数量,并计算生存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用LSD法,各组生存时间的比较采用Kaplan生存分析的统计方法。结果:三组兔子月龄、体质量、基础血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液体复苏后2 h,BRS组及LRS组实验动物的MAP、HR、乳酸及动脉血pH分别为(87.79±2.94)mmHg vs(79.24±3.81)mmHg(1 mmHg=0.133 kPa)、(191.9±16.8)次/min vs(211.3±15.6)次/min、(6.09±1.94)mmol/L vs(7.89±2.47)mmol/L、(7.31±0.04) vs (7.21±0.04),BRS组的复苏效果明显优于LRS组(均 P<0.05);BRS组实验动物12、24、36、48 h存活率均高于LRS组(90% vs 80%、80% vs 60%、70% vs 50%、60% vs 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BRS组比LRS组存活时间长。 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兔液体复苏中,输注碳酸氢钠林格液可以明显降低血乳酸水平,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能够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兔的存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Visual Basic.NET编程的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发一款"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用于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失衡)的类型。方法:以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和代偿公式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确定酸碱失衡分析的重要参数,制定分析流程。使用Visual Basic 2010.NET编程语言完成软件的编译,调试后生成安装程序包。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从1980至2015年发表的酸碱失衡案例文献,详细记录每个案例提供的血气参数〔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碳酸氢根(HCO 3-)和阴离子隙(AG)〕及酸碱失衡类型(文献结果);使用软件对上述案例的酸碱失衡类型重新进行分析得出判断(软件分析结果),对两种判断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和McNemar配对 χ2检验。 结果:以"四参数-四步骤"程序化分析方法作为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分析流程。其中,"四参数"指pH、PaCO 2、HCO 3-和AG。"四步骤"概述为:①根据pH初步判定血气的酸碱状态,结合HCO 3-、PaCO 2判断酸碱失衡的原发类型;②根据代偿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双重混合型酸碱失衡(DABD);③根据AG判断是否存在三重混合型酸碱失衡(TABD);④使用ΔAG↑/ΔHCO 3-↓比值,判断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AG↑型代酸)是否同时伴有代谢性碱中毒(代碱)或AG正常型代酸。"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具备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判断迅速、分析结果系统而全面的特点,可以判断除"AG正常型代酸合并代碱"以外的所有酸碱失衡类型。应用"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对文献报道的112例酸碱失衡案例进行再次分析,软件分析结果与文献结果的一致率为87.5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检验: κ=0.84, P<0.01;McNemar检验: χ2=0.87, P=0.65)。 结论:"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可以作为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重要工具,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参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序贯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在ICU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序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入住金华市人民医院ICU的40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采取同样干预措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符合撤机条件后,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撤机方式,研究组撤机拔管后采用HFNC序贯氧疗,对照组撤机拔管后予传统氧疗。比较两组患者序贯治疗后1、24 h的氧分压(PO 2)、血氧饱和度(SpO 2)、氧合指数(OI)变化及ICU住院时间、拔管后48 h内再插管率。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24 h的PO 2均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后1、24 h的PO 2未见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1 h,研究组SpO 2改变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1、24 h,研究组OI改变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撤机成功率均为100%,撤机拔管后48 h内再插管率均为0。 结论:HFNC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的序贯治疗,与传统氧疗相比,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氧合,应用安全且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纵隔气肿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以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是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增加所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2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相对少见,而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继发纵隔气肿则非常罕见。肺泡破裂后到达肺门的气体可沿不同的路径形成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的气肿,甚至形成颅内硬膜外积气。纵隔气肿的诊断主要依靠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纠正DKA后,纵隔气肿一般在5~10 d自行吸收,预后良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DKA患者出现Kussmaul呼吸后,肺泡内压力增大、肺泡内外压力差增大、肺泡壁蛋白质被分解,这些因素促使肺泡破裂形成纵隔气肿;经过快速补液、胰岛素控制血糖、维持酸碱平衡等治疗后,纵隔气肿自行吸收,根据排他性诊断,可明确DKA继发纵隔气肿。通过对该病例临床资料的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纵隔气肿与DKA之间的内在的认识,避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为正确的诊治提供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尿液有形成分在诊治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在调节水盐代谢、酸碱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尿液是肾脏代谢产物,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可以帮助对急性肾损伤、狼疮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等疾病作出早期筛查和诊断,并且可以指导后期治疗及预后。中国乃至全世界目前都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易受疾病侵袭,其尿液细胞特点尤其值得探索和研究。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综述了尿液有形成分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台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4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持续低流量吸氧、镇静、营养支持、平喘、祛痰、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抗感染治疗等。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氨溴索。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3.65±0.87)d]、咳痰消失时间[(3.49±0.46)d]和退热时间[(3.32±0.61)d]均短于对照组[(5.54±0.91)d、(5.32±0.71)d和(4.65±0.79)d]( t=12.827、18.482、11.385,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84.36±6.78)%]、最大呼气第1秒容积(FEV 1)[(2.87±0.54)L]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89.74±4.31)L/min]均高于对照组[(70.18±7.54)%、(2.05±0.41)L和(82.13±3.78)L/min]( t=11.948、10.333、11.342,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0.89±0.14)pg/L]、IgG[(9.01±0.65)pg/L]和IgM[(1.48±0.21)pg/L]均低于对照组[(1.06±0.12)pg/L、(9.81±0.54)pg/L和(1.81±0.15)pg/L]( t=7.887、8.089、10.925,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4.13±6.59)mg/L]、白细胞介素6(IL-6)[(16.32±5.21)ng/L]和C反应蛋白(CRP)[(7.28±1.43)mg/L]均低于对照组[(37.48±8.97)mg/L、(28.78±6.19)ng/L和(18.93±3.45)mg/L](均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78%)高于对照组(73.34%)(χ 2=7.180, P<0.05)。 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明显,患儿免疫功能明显改善,炎性反应明显减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应用吸附型滤器oXiris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应用吸附型滤器oXiris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救治SAP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5例应用吸附型滤器oXiris行CRRT治疗的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患者炎症指标、血流动力学和酸碱平衡指标及器官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接受oXiris治疗前,3例患者出现胰腺坏死感染,5例均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和急性肾损伤。使用oXiris行CRRT治疗24 h后,患者血白细胞[(13.4±5.0)×10 9/L比(25.8±10.0)×10 9/L]、CRP[(149.6±68.3) mg/L比(289.0±129.4) mg/L]和降钙素原[3.7(1.4,17.7)ng/ml比12.2(3.2,62.9)ng/ml]等炎症指标水平显著下降;血流动力学情况好转,心率[(107.4±9.5) bpm/min比(143.4±9.7) bpm/min]降低,平均动脉压[(87±5 )mmHg比(73±13)mmHg,1 mmHg=0.133 kPa]趋于稳定;代谢性酸中毒明显改善,pH值(7.4±0.0比7.2±0.1)和碱剩余(-2.1±2.5比-14.5±6.1)升高,乳酸[(2.6±1.2)mmol/L比(10.6±6.6)mmol/L]降低;器官功能障碍较前好转,PaO 2/FiO 2值(241.7±58.5比115.9±53.6)升高,血肌酐[(148.0±42.5)μmol/L比(232.8±77.4)μmol/L]、腹内压[(18.6±4.5)mmHg比(24.2±4.0)mmHg]、改良Marshall评分[3(3.0,4.0)分比6(5.5,9.0)分]和APACHEⅡ评分[(17.6±2.9)分比(26.0±5.2)分]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应用oXiris行CRRT治疗SAP患者可能具有清除炎症递质、稳定血流动力学和酸碱平衡、改善器官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直肠肛管周围及腹膜后感染继发腹腔高压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34岁,因“肛门周围疼痛伴发热4 d”入院。患者最高体温达38.5 ℃。查体:腹膨隆,全腹部轻压痛,腰背部有叩击痛,肛缘右侧有波动感,压痛(+),抽出暗红色血液。全腹CT平扫示:肛周及其右旁浅筋膜-盆腔-双侧肾旁后间隙-肾周多发渗出灶及积液(右侧为显著)。血常规:WBC 13.55×10 9/L,血糖17.55 mmol/L,血清白蛋白 30.5 g/L。诊断为直肠肛管周围及腹膜后感染,急诊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第2天发现腹部明显膨隆,腹部压力较高,经膀胱测腹腔压力为25 cmH 2O,动脉血气分析示:PCO 2 50.1 mmHg,PO 2 42.6 mmHg,HCO3 -33.4 mmol/L,SB 31.2 mmol/L,ABE 8.0 mmol/L,SaO 2 77.4%。复查CT显示腹部呈桶状,圆腹征阳性(图1)。考虑为腹腔高压综合征(intraabdominal hypertention syndrome,IAH),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针对腹腔高压,予枸橼酸抗凝血液净化治疗,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广谱抗生素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并肛周引流液及血液培养明确病原学;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持续胰岛素泵降血糖;间断输注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予小剂量泵入纳布啡镇痛;腹压好转后采用肠内营养。经上述抢救措施治疗4 d后患者腹腔压力降到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达格列净致糖尿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非高血糖性酮症酸中毒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43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24 h停用达格列净,术前1 d晚8:00禁食和停用口服药物。手术当日行体外循环前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血糖均正常。术后7 h拔除气管插管。手术次日葡萄糖11.2 mmol/L,阴离子间隙13 mmol/L,恢复术前降糖、降压和调脂药物治疗,恢复正常饮食。术后第3天早晨,患者出现呼吸浅快、纳差、尿多、烦躁等症状,血气分析示pH 7.0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11 mmHg(1 mmHg=0.133 kPa),碱剩余-24.5 mmol/L,实际碳酸氢根3 mmol/L;葡萄糖10.4 mmol/L,钾离子5.3 mmol/L;尿常规示酮体(+++)。经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胰岛素治疗,10 h后复查血气分析pH 7.44,PaCO 2 32 mmHg,碱剩余-2.5 mmol/L,实际碳酸氢根21.7 mmol/L,阴离子间隙12 mmol/L;葡萄糖6.7 mmol/L;尿常规示酮体(++)。术后第4天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应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和胰岛素注射液进行血糖管理,因考虑患者酮症酸中毒与达格列净相关,停用该药。术后第15天降血糖方案调整为二甲双胍0.85 g口服、2次/d,阿卡波糖50 mg口服、2次/d,格列美脲2 mg口服、2次/d。此后,患者空腹血糖维持在8.2~10.6 mmol/L,餐后血糖维持在8.2~13.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未再出现酮症酸中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