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泌尿系结石患者1 972例结石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重庆市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1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结石成分分析的1 97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 323例,女性649例;年龄14~92岁,平均(52.7±13.8)岁。按照地域差异分为渝中西部地区组( n=1 532)和渝东南部地区组( n=440);再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为渝较发达地区组( n=1 491)和渝欠发达地区组( n=481)。研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患者的结石成分的影响。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患者的结石成分构成差异比较采用 χ2检验,各结石成分比例随年龄变化情况分析采用趋势 χ2检验。 结果: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 972例中混合成分结石占多数,为92.9%(1 832/1 972),其中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结石最多,占40.8%(805/1 972);单一成分结石中以二水草酸钙结石最多,占2.5%(50/1 972)。女性患者相较男性患者碳酸磷灰石[53.6%(348/649)与43.5%(576/1 323), P<0.05]、羟基磷灰石[25.1%(163/649)与17.2%(228/1 323), P<0.05]及磷酸铵镁结石的比例[20.6%(134/649)与6.3%(83/1 323), P<0.05]明显更高,而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草酸钙结石[91.4%(1 209/1 323)与80.7%(524/649), P<0.05]及尿酸结石的比例[9.4%(125/1 323)与1.5%(10/649), P<0.05]明显更高。<40岁的患者较40~70岁及≥70岁的患者碳酸磷灰石[39.6%(155/391)与48.4%(673/1 391)、50.5%(96/190), P<0.05]、磷酸铵镁结石[6.1%(24/391)与12.0%(167/1 391)、13.7%(26/190), P<0.05]及尿酸结石[3.3%(13/391)与7.4%(103/1 391)、10.0%(19/190), P<0.05]的比例明显更低;而<40岁患者草酸钙结石的比例明显更高[93.6%(366/391)与87.2%(1 213/1 391)、81.0%(154/190), P<0.05]。本研究中渝中西部地区与渝东南部地区、渝较发达地区与渝欠发达地区患者的结石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重庆市泌尿系结石成分分布存在性别、年龄差异,但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是特别明显。碳酸磷灰石、羟基磷灰石及磷酸铵镁结石多见于女性患者,而草酸钙及尿酸结石多见于男性患者;年龄<40岁的患者,主要以草酸钙结石为主;而年龄≥40岁的患者,以碳酸磷灰石、磷酸铵镁结石、尿酸结石多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特应性皮炎中医药治疗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应用科学知识图谱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中医药治疗的后续研究和理论发展提供切入点。方法:以2000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发表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收录的AD相关文献为数据分析样本,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分析近20年有关中医药治疗AD的演变规律、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等。结果:共纳入478篇文献,主要来源于各省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合作的机构间大多存在附属关系,跨机构、跨地区间的合作较少。研究热点关键词包括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中医药疗法、中医辨证、复方甘草酸苷、中医外治、中药等,共形成8个主要聚类。中西医结合治疗AD是发展趋势,建立动物模型评价疗效是研究前沿。结论:利用知识图谱可展示中医药治疗AD的演进路径、研究热点和前沿发展,为更高质量、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病毒性肝炎高精检测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承办,中国科技期刊2019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项目资助的"病毒性肝炎高精检测专题研讨会"于2020年6月27—28日在重庆市召开。来自西藏、四川、重庆、贵州、黑龙江、云南地区的9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及讨论,就病毒性肝炎高精检测的现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肿瘤效应队列研究预调查实施分析及建议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重庆市6个区县开展的中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肿瘤效应队列研究项目进行预调查与分析,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查积累经验。方法:以1995年随访调查的名单为依据,选取1950年至1980年于重庆市6个区县医院工作的126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65名从事过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作为放射组,其中男性54名、女性11名;61名未从事过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4名、女性7名。核实1995年随访调查信息,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队列相结合的方法查清队列成员新发的恶性肿瘤情况、死亡原因和从事放射工作的变化情况等信息。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结果:预调查结果显示,共有95名队列成员完成了随访,其中放射组59名、对照组36名。1950年至2019年期间患肿瘤的患者共18例,其中放射组13例、对照组5例。因肿瘤死亡的患者15例,其中放射组10例、对照组5例。队列成员共死亡33名,失访31名,失访率为24.6%(31/126)。对照组的失访率高达41.0%(25/61),高于放射组(9.2%,6/65),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104, P<0.001)。预调查中队列成员姓名错误率20.0%(19/95),出生年份错误率78.9%(75/95)。预调查中还存在问卷填写不完整等问题。 结论:预调查为在全国开展X射线工作者肿瘤效应队列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如补充混杂因素调查、利用各地区资源开展工作、建立在线填报系统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特异性免疫疗法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特异性免疫疗法(SIT)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解读,分析2002-2022年哮喘患儿SIT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发展。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并筛选哮喘患儿SIT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应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哮喘患儿SIT相关文献的发文量、机构和国家、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和关键词突现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CNKI数据库文献394篇,WOS核心数据库文献191篇。CNKI数据库与WOS核心数据库哮喘患儿SIT领域发文量在2002-2022年间总体均呈波动式增长。2005-2006年中文文献篇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0年中文文献发文量达到最高;2019-2020年英文文献篇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英文文献发文量达到最高。CNKI数据库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机构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2篇)、中山市博爱医院(10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8篇);WOS核心数据库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机构是Univ Genoa(热那亚大学,13篇)、Univ Messina(墨西拿大学,9篇)、ALK Abello(阿贝罗公司,6篇)。国内研究机构以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为主,各机构地区合作不够密切;国外研究机构主要为高等院校,各机构地区合作较为密切。外文文献发文量第一的国家是意大利(38篇),其次是土耳其(27篇)、德国(25篇)。对哮喘患儿SIT相关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和关键词突现进行可视化分析显示,研究热点和前沿主要涉及SIT的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和不同给药方式SIT的对比。结论:哮喘患儿SIT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集中于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和不同给药方式SIT的对比等相关主题。目前我国相关研究领域质量有待进一步更新与深入,未来应加强各机构地区交流与合作,可借鉴外文高质量文献,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和深层次的研究设计,以提高研究证据的质量,为促进哮喘患儿SIT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7—2018重庆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及主要病原体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017—2018年重庆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及其主要病原体的基因特征。方法:选择重庆市儿童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该院区2017—2018年1 071例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核酸检测信息,其中810份已明确了肠道病毒血清型,剩余175份血清型待鉴定,另有86份肠道病毒为阴性。通过病毒分离、核酸浓缩及基因测序等方法对上述261份样本进行鉴定,获得该地区手足口病完整的病原谱。使用MEGA 7.0软件构建四种主要病原体的系统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的研究。结果:通过改良的鉴定方法,261份标本中,除3份被鉴定为人副肠孤病毒(Human parechovirus,HPeV)外,其余258份样本均为肠道病毒阳性。其中CVA6(coxsackievirus A6)血清型占比最多,其次为EV-A71(enterovirus A71)另有CVA16(coxsackievirus A16)和CVA10(coxsackievirus A10)以及其他肠道病毒共计13种血清型。系统进化结果显示,重庆市CVA6血清型均为D3a基因亚型,EV-A71、CVA10和CVA16的优势基因亚型分别为C4a,C2b和B1b,这四种优势基因型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基因型共同循环进化。结论:本研究通过优化鉴定方法,提高了肠道病毒的检出率,进一步明确了重庆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CVA6是该地区2017—2018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次是EV-A71,同时这两种血清型也是导致重庆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主要的病原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庆市大气污染与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探讨重庆市大气污染与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根据重庆市空气污染状况随机抽取8个区县,每个区随机抽取1所小学,于2019年底对所有3~5年级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同时收集当年最近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活居住环境、行为习惯及大气污染暴露对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本研究共纳入5 918名小学生,呼吸系统患病率为21.54%,男生和女生患病率分别为23.38%、19.59%。调查学校空气质量指数(AQI)平均值为67,PM 10、PM 2.5、NO 2、O 3超标率分别为1.16%、6.92%、0.99%、5.65%,SO 2、CO未超标。调整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气污染高暴露地区( OR=2.52)、家中使用空气污染相关化学品( OR=1.47)、有被动吸烟( OR=1.27)、家中养宠物( OR=1.18)的小学生呼吸系统患病风险更高(均 P<0.05)。此外,AQI( OR=1.18)、PM 10( OR=1.20)、PM 2.5( OR=1.35)和NO 2( OR=1.11)年均值升高小学生呼吸系统患病风险增加(均 P<0.05)。综上,重庆市小学生呼吸系统患病与生活居住环境、行为习惯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有关,大气污染物中PM 10、PM 2.5和NO 2暴露浓度升高可导致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患病风险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照护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首次就诊时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照护者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首次就诊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AD照护者156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首诊时间的因素。结果:重庆地区AD患者平均首诊时间为(2.78±6.47)年,AD照护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对AD的认识和患者首诊时间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照护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照护者对AD的认识对患者的就诊时间有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的照护者开展健康宣教,强化社区支持体系,缩短就诊时间,使疾病在早期能得到合理的干预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及各省级行政区人群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LPA)的心血管疾病(CVD)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使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人群LPA和CVD有关数据,按性别、年龄和省级行政区对归因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采用Joinpoint 4.9.1.0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结果:2019年我国≥25岁人群归因于LPA的CVD死亡人数和DALY分别为12.70万和186.33万人年,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和标化DALY率男性略高于女性,缺血性心脏病远高于缺血性脑卒中。与1990年相比,2019年我国LPA导致的CVD ASMR(8.85/10万)和标化DALY率(112.34/10万)基本无变化,而近10年有所下降;≥75岁组的死亡率及DALY率增幅最大(26.89%、15.61%),且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60~74岁组死亡率及DALY率呈下降趋势;男性25~44岁组死亡率和DALY率增幅最大(37.50%、35.49%),女性≥75岁组增幅最大(31.00%、18.02%)。2019年,LPA导致CVD疾病负担最高的省级行政区为吉林、内蒙古和河北。与1990年相比,ASMR、标化DALY率增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为青海(182.41%、154.70%)、甘肃(181.29%、152.77%)和重庆(132.01%、102.79%);降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为北京(59.11%、62.09%)、澳门(41.89%、39.37%)和广东(36.93%、40.72%)。结论:我国归因于LPA的CVD疾病负担仍较重,且存在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庆地区AID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脑脊液相关指标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AID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感染病原菌分布、药敏结果及不同病原菌脑脊液相关指标结果,为AIDS患者CNS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CNS感染的AIDS患者173例分为真菌组、革兰阳性杆菌组、革兰阳性球菌组、革兰阴性杆菌组,同一时期非CNS感染的AIDS患者198例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脑脊液和血液进行培养,分析其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同时进行脑脊液生化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NS感染的AIDS患者脑脊液共分离出病原菌173株,其中真菌101株(58.38%),革兰阳性杆菌39株(22.54%),革兰阳性球菌24株(13.87%),革兰阴性杆菌9株(5.20%)。非CNS感染AIDS患者血液分离病原菌共198株,其中真菌107株(54.04%),革兰阳性球菌65株(32.83%),革兰阴性杆菌26株(13.13%)。新型隐球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除氟康唑外)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均≤1 μg/ml,氟康唑≤8 μg/ml,两性霉素B MIC≤4 μg/ml及氟胞嘧啶MIC≤32 μg/ml。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率7.69%。CNS感染和非CNS感染患者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比较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抗生素结果差异比较大。与对照组相比,真菌组、革兰阳性杆菌组、革兰阳性球菌组和革兰阴性杆菌组脑脊液蛋白水平升高,氯化物和葡萄糖水平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08~9.249,均 P<0.011)。与真菌组、革兰阳性球菌组、革兰阴性杆菌组和对照组相比,革兰阳性杆菌组蛋白、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36~7.686,均 P<0.037)。 结论:AIDS患者CNS感染和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以真菌主。病原菌不同患者脑脊液相关检测指标不同,因此脑脊液生化指标可辅助诊断CNS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