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机械通气存活者长期结局及对ICU康复门诊看法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存活者长期结局及患者对设立ICU康复门诊的看法。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描述性研究设计,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的机械通气存活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健康状况调查(SF-36)问卷、ICU康复门诊调查问卷对存活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社会经济结局、临床资料、生活质量和对ICU康复门诊的看法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248例ICU机械通气存活者,最终成功随访130例(52.4%),平均随访(19.64±3.20)个月。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0.09±15.42)岁,60岁以上人群占55.4%。130例患者中,入ICU诊断以重症肺炎为主(占23.1%),其次为外科术后(心外科术后占16.9%、其他外科术后占20.8%)、肺移植(占1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占12.3%)等;首次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为(16.88±7.37)分;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2.52±12.34) d;ICU住院时间(16.71±15.11) d。在社会经济结局方面:至随访日,ICU存活者为全职/兼职的比例由入ICU前的32.3%(42/130)下降到25.4%(33/130),无业的比例由6.9%(9/130)增加至18.5%(24/130),仅有45.1%(23/51)的存活者重返之前的工作岗位;36.2%(47/130)的ICU存活者报告仍需要他人提供照护,86.9%(113/130)认为ICU治疗经历对其生活造成了影响。在生活质量方面:ICU存活者的生理职能维度得分最低、受损最严重,为(34.62±33.15)分;躯体疼痛维度、精神健康维度损伤较轻,得分分别为(90.19±16.98)分、(75.28±15.15)分。进一步归类,躯体健康总评(PCS)得分为(61.12±17.09)分,心理健康总评(MCS)得分为(65.97±21.85)分。在对ICU康复门诊的看法方面:68.5%(89/130)的调查对象认为设立ICU康复门诊是非常有益或有益的。结论:ICU机械通气存活者长期结局不容乐观,生活质量下降;设立ICU康复门诊是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幸存患者重返工作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幸存者的重返工作状况,分析其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血液内科接受HSCT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骨髓移植生活质量测评量表(FACT-BMT)、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RRTW)调查患者重返工作状况与生活质量,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100例HSCT幸存者中有43例(43.00%)重返工作岗位,13例的职业与移植治疗前相同,57例(57.00%)未重返工作岗位。未重返工作状况组中处于意向阶段者最多,占45.61%(26/57),前意向阶段者次之;HSCT幸存者FACT-BMT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的阶段呈正相关( P<0.05);HSCT幸存者重返工作准备度处于前意向阶段的得分与FACT-BMT量表各维度评分与总分呈负相关。 结论:HSCT幸存患者的重返工作率处于较低水平,生活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因此,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幸存者重返工作岗位、恢复正常生活提供有利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运用老年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模式对一例厌食伴体质量下降老年患者的照护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1例厌食伴有体质量下降老年患者的照护体会。方法:通过急性照护评估将患者纳入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ACE),按照ACE的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照护。包括应用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全面评估患者情况,通过多学科团队查房、例行的ACE会议、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制定早期出院计划等关键技术,让患者尽快恢复到入院前的健康水平,重返家庭和社会。结果:该患者厌食情况好转,营养状况得到改善,8 d后好转出院。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功能下降及住院相关并发症。结论:ACE可改善老年患者的急性期照护质量和患者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返工作岗位肺癌患者工作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重返工作岗位肺癌患者工作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便利选取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舟山医院心胸外科就诊的157例已重返工作岗位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癌症患者工作生活质量量表、心理适应量表及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重返工作岗位肺癌患者工作生活质量得分为(75.36± 10.01)分,各维度得分中,工作的意义维度得分最高,工作环境的氛围得分次之,健康状况带来的问题得分最低;单因素分析中,性别、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及重返工作时长在重返工作岗位肺癌患者工作生活质量得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重返工作岗位肺癌患者工作生活质量与心理适应、重返工作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重返工作准备度、心理适应、重返工作时长及受教育水平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总变异的36.3%.结论 重返工作岗位肺癌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水平有待提高,重返工作准备度、心理适应、重返工作时长及受教育水平能够对肺癌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护理管理者可尽早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开展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return-to-work self-efficacy,RTW-SE)的潜在分型并分析不同类别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特征差异.方法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4 月,选取郑州市两个社区中共 350 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版 Rankin量表、RTW-SE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广泛性焦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患者 RTW-SE 的潜在分型,采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各种因素对不同分型的影响.结果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 RTW-SE分为 3 个类别:高内在应对-低工作应对组(19.9%);高工作应对-低内在应对组(55.8%);广泛中等水平组(24.3%).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类型、患病前是否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持、卒中后疲劳程度、功能障碍是影响中青年脑卒中患者 RTW-SE潜在剖面分类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 RTW-SE具有 3 个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注意不同患者的 RTW-SE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其尽快重返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结直肠癌生存者重返工作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生存者重返工作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其重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 年12月至2022年7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门诊复查的281例结直肠癌生存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MD 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胃肠道肿瘤模块、社会影响量表及工作能力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结直肠癌生存者重返工作岗位的有180例(64.06%),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影响量表得分(OR=0.89,95%CI:0.81~0.99)、重返工作能力(OR=1.14,95%CI:1.02~1.28)、工作意愿(OR=1.14,95%CI:1.02~1.28)、亲友支持(OR=31.13,95%CI:5.29~183.06)、雇主联系(OR=11.94,95%CI:2.28~62.38)是结直肠癌生存者重返工作结局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正确评估结直肠癌生存者的身心状况和重返工作的能力,促进家庭、单位、社会等多方面的环境提高,帮助其树立信心并积极重返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截肢工伤患者转归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截肢工伤患者的生存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截肢工伤患者重返工作、融入社会制订干预措施.方法 查阅本中心社会康复科的档案资料(包括基本信息、辅导记录、出院后跟进记录等),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截肢工伤患者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次共入选研究对象253例,其中138例(54.55%)重返工作岗位.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婚姻状况、公司性质、户籍、受伤部位与截肢工伤患者的转归不相关(P>0.05);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保归属地、伤残级别与截肢工伤患者转归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性别、文化程度、伤残级别是影响截肢工伤患者重返工作的重要因素.结论 本研究入选截肢工伤患者复工率低于一般国际水平,除与本身因素有关外,工伤保险政策因素也会限制截肢工伤患者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已重返工作乳腺癌患者工作家庭增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已重返工作乳腺癌患者的工作家庭增益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家庭增益问卷、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功能指数评分问卷进行问卷,对225例乳腺癌患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工作家庭增益总得分(51.38 ±3.828)分,与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呈正相关(r=0.555、0.683),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的乳腺癌患者工作家庭增益差异明显(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工作家庭增益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自我效能、家庭功能.结论 已重返工作乳腺癌患者的工作家庭增益为中等偏上水平,应帮助有能力适应其工作强度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重返工作岗位;为乳腺癌患者制定干预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医院焦虑及抑郁情况、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P<0.05).术后6个月患者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障碍、肠道症状、体重减轻评分均低于术后1个月(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可知,社会支持、疾病因素、面对生活、焦虑抑郁、经济状况、重返工作岗位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相关(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远期能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的目的,但短期内会出现生存质量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返工作后心肌梗死患者健康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目前我国心肌梗死患者约250万.未来15年内,预计将增加7500万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在年轻人中呈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重返工作是疾病康复的衡量指标之一,但重返工作后心肌梗死患者在疾病管理、预防及工作相关的需求并未满足,患者应对能力较差,身心问题仍然存在.目的 了解重返工作后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6—10月对郑州市某三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脏科出院后2年内已重返工作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一般资料及健康需求状况,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及活动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心理疏导和工作中的需求.结果 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有效回收率为95.9%.患者健康需求得分为(130.4±8.7)分,疾病相关知识维度得分为(4.1±0.3)分,用药指导维度得分为(3.2±0.6)分,饮食指导维度得分为(3.1±0.7)分,运动及活动指导维度得分为(3.1±0.7)分,生活方式指导维度得分为(3.3±0.7)分,心理疏导维度得分为(3.5±0.6)分,工作中的需求维度得分为(3.8±0.5)分.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重返工作时间、合并疾病数量和安装支架个数者健康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β=4.222)、重返工作时间(β=-1.832)、合并疾病数量(β=1.635)、安装支架个数(β=2.573)是影响重返工作心肌梗死患者健康需求的因素(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康复虽已重返工作,在适应疾病后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健康需求程度仍较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开展针对性教育和指导,提高重返工作后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