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粪便钙卫蛋白和嗜酸性粒细胞源性神经毒素在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多在接触致敏食物后数小时到数天出现腹泻、黏液便、血便、反流、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食物过敏原激活肠道T细胞分泌TNF-α、IL-4等促炎细胞因子,导致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向肠腔迁移,引起肠道炎症反应、造成肠道通透性增加有关。目前尚无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食物回避及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诊断。近年来粪便生物标志物作为判断肠道炎症的特异性指标广泛应用于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估,但在胃肠道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报道甚少。该文将重点阐述粪便钙卫蛋白、粪便嗜酸性粒细胞源性神经毒素在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中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致速发型过敏反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39岁女性因胃脘部疼痛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 mg。服药约2.5 h后出现全身瘙痒,继之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伴呼吸困难、心悸。考虑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给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等抗过敏药物治疗,2 h后呼吸困难、心悸、瘙痒症状缓解,3.5 h后皮疹完全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透析患者钙化防御的诊断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钙化防御是一种多见于透析人群、具有潜在致死性的血管钙化综合征,以全身多部位持续性疼痛、溃疡或坏死等皮肤损害为临床表现特征,病情进展迅速。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钙化防御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关键。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和近年的临床经验,对钙化防御诊断现状进行梳理和思考,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识别该类疾病,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浆置换治疗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12月我院NICU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极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浆置换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钠、血钾、血钙、血糖、凝血及治疗过程中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18例患儿,患儿治疗前总胆红素峰值为(571.2±113.3)μmol/L,治疗后总胆红素为(235.8±66.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胆红素换出率为(58.5±8.4)%;血浆置换前后患儿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钠、血钾、血氯、血钙、血糖、白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患儿血浆置换过程中无过敏反应、低血压、血浆分离器或管路凝血等不良反应。 结论:血浆置换能快速、有效、安全地清除血清胆红素,可能成为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严重高脂血症及肠坏死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儿女,9岁,以“多饮、多尿、精神欠佳2个月,加重半天”于2021年9月10日入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内分泌科。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约2 500 mL,尿7~8次/d,每次尿量约400~500 mL,食欲增加,体质量较前减轻。同时伴有乏力,睡眠增多,双下肢浮肿,无昏迷、抽搐及意识障碍,无发热、咳嗽,无呕吐、腹泻,无腹痛,曾就诊当地中医诊所,诊断为“脾胃虚、气血不足”予口服中药调理治疗2个月,效果欠佳。6 h前患儿精神反应差,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伴深大呼吸,全身乏力明显,就诊于我院急诊。急查血糖:31.3 mmol/L;尿常规:葡萄糖(+++),酮体(+++),隐血(++);血气分析:pH 7.06,二氧化碳分压(PCO 2)6 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PO 2)143 mmHg,血清钠(Na +)127 mmol/L,血清钾(K +)2. 5 mmol/L,血清钙(Ca 2+)1.31 mmol/L,碳酸氢盐(HCO 3-)< 3 mmol/L,剩余碱(BE)未测出。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360 mL(20 mL/kg)后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入内分泌科。患儿自发病后,食欲增加,尿量增加。近2 d无大便,2个月内体质量下降3 kg。既往史:2个月前因“急性扁桃体炎"于当地医院查尿常规:葡萄糖(++++),蛋白质(+),酮体(+++),未特殊处理、未规律复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过敏、手术及外伤史。无糖尿病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3 ℃,呼吸32次/min,脉搏124次/min,血压104/56 mmHg,体质量18 kg,嗜睡,反应差,深大呼吸,营养不良貌,口周略苍白,面色口唇欠红润,重度脱水貌。皮肤弹性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胀,拒按,肝脾触诊不满意,肠鸣音2次/min。双足踝及胫前轻度凹陷性浮肿。双手足及小腿下2/3温度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初步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内分泌科后给予补液(1/2张无糖液体)、胰岛素(0.1 U·kg -1·h -1)静脉泵入等治疗。入院后急查血气分析:pH 7.01,PCO 2 9 mmHg,PO 2 140 mmHg,Na + 132 mmol/L,K + 1.8 mmol/L,HCO 3- < 3 mmol/L,BE未测出,监测血糖28 mmol/L,入院治疗1 h后患儿呼吸急促、费力,张口呼吸,不能平卧,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格拉斯哥评分10分,病情危重,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查体:意识不清,格拉斯哥评分8分,嗜睡,反应差,深大呼吸,营养不良貌,面色口唇欠红润,重度脱水貌。皮肤弹性差。腹膨隆,叩诊鼓音,拒按,肠鸣音2次/min。双足踝及胫前轻度凹陷性浮肿。双手足及小腿下2/3温度降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复查血糖27 mmol/L,甘油三酯162 mmol/L,胆固醇21.6 mmol/L,凝血因乳糜血测不出。转入后予无创辅助通气,但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遂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予补液(1/2张无糖液体),胰岛素(0.1 U·kg -1·h -1)静脉泵入,同时血浆置换(置换血浆量900 mL)治疗,10 h后该患儿血糖降至19 mmol/L,仍呈嗜睡状,轻度脱水貌,无明显深大呼吸,面色口唇欠红润,四肢末梢稍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继续补液及胰岛素泵入治疗;但1 h后,患儿意识障碍加重,呈昏睡状,腹胀加重,肠鸣音消失,四肢发绀,四肢末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血压波动于50/30 mmHg~60/40 mmHg,血气分析pH 6.81,HCO 3- 2.3 mmol/L,BE-32.8 mmol/L,酸中毒无好转,考虑存在脓毒性休克,肠穿孔可能,立即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扩容,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等治疗,胃肠减压引出黄绿色含粪汁液体,急查腹部B超提示肠淤张;腹部CT提示小肠多发肠壁积气,伴门静脉积气,腹腔积液。考虑肠管坏死伴穿孔可能性大,急请普外科会诊,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距回盲部约20 cm肠管及距离曲氏韧带有约10 cm肠管颜色尚可,其余肠管均已发黑伴多处穿孔,切除坏死肠管,予空肠造瘘,肠腔置16号橡胶引流管,术后禁饮食,引流管及瘘口可引出大量墨绿色分泌物,术后继续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于术后第2天行第2次血浆置换(置换量900 mL),术后第5天撤离有创呼吸机。患儿静脉用胰岛素静泵下血糖控制尚可,5 d后开始间断予温水鼻饲,逐渐过渡为配方奶。住院第11天患儿诉下腹胀、伤口疼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9.0 ℃,且易反复,查体下腹部皮肤可有握雪感,考虑皮下积气。第12天,腹部皮下积气减少,左侧腹壁出现红肿热痛,考虑腹壁感染,予拔除肠腔引流管,腹壁缝线拆除,造瘘袋贴于腹壁切口周围皮肤,保持引流通畅,伤口周围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治疗上继续禁食、胃肠减压,小剂量胰岛素,补液,静脉营养,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动态监测血糖、血脂,均正常;经抗感染治疗后患儿逐渐体温正常,精神反应好转,于住院第20天转入内分泌科继续静脉营养治疗,住院70 d后,患儿腹部切口愈合好,行造瘘口闭合术,术后肠道恢复良好,逐渐过度肠内营养联合静脉营养,住院90 d,好转出院。随访半年,患儿精神反应好,营养状态中等,持续静脉营养及部分肠内营养中。血糖控制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脑梗死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期未使用其他药物。首次用药约6 h后,患者全身出现红斑、水疱,伴明显瘙痒;次日出现发热,大片肿胀性红斑上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水疱破溃,皮损面积超过50%,尼氏征阳性。考虑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导致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停用该药,给予甲泼尼龙、葡萄糖酸钙、氯雷他定、头孢唑啉钠等抗过敏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皮肤护理。3 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红斑颜色变淡,水疱变小。15 d后皮肤损伤基本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美托洛尔致严重水肿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62岁女性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遵医嘱规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8.75 mg、2次/d)和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次/d)。数日后患者出现手脚水肿且逐渐由四肢远端向近端发展,并出现面部水肿,水肿部位出现皮疹伴瘙痒。给予抗过敏治疗3 d,水肿无明显消退且有新发皮疹,经仔细询问得知患者每每在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后约2 h水肿和皮疹症状加重,试停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 d,其他药物继续应用。次日患者水肿及皮疹减轻,当日遵医嘱再用该药则上述症状复现。再次停用该药,次日水肿和皮疹即明显好转。停药2 d后患者自行改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仍出现水肿和皮疹。停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0 d后水肿和皮疹完全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法罗培南致结膜充血水肿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64岁,诊断为肺脓肿,2021年7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入院时咳大量黄色浓痰,夜间气短、喘息,无发热。肺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中叶大片变实,局部液化坏死,双肺下叶基底段小片状实变;血白细胞20.09×10 9/L,中性粒细胞比值75.8%,降钙素原正常,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敏感型);肺泡灌洗液抗酸杆菌染色阴性。入院先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 g静脉滴注,1次/12 h(13 d)+左氧氟沙星0.5 g静脉滴注,1次/d(8 d);头孢他啶2 g静脉滴注,1次/12 h(8 d)+左奥硝唑0.5 g静脉滴注,1次/d(8 d)+多西环素0.2 g静脉滴注,1次/d(4 d),以及氨溴索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气道等对症治疗。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较前减轻,无发热,痰培养转阴,复查肺部CT右肺中叶大片实变,局部液化坏死,范围较前缩小,双肺下叶基底段小片状实变。血常规白细胞11.58×10 9/L,中性粒细胞比值68.1%,降钙素原正常,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患者于2021年7月31日出院。出院带药法罗培南(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977,批号:27210201),口服法罗培南(200 mg,口服,3次/d)3周后门诊复查肺部CT。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非洛地平片(5 mg,1次/d)降压治疗,血压113/77 mmHg(1 mmHg=0.133 kPa),无免疫相关性疾病,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致药疹2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例患者(例1女,59岁;例2女,67岁)分别因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例1接受rhTNFR:Fc 50 mg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3次后双侧上臂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伴瘙痒,自行停用rhTNFR:Fc后皮疹减轻;2周后再次使用rhTNFR:Fc,双侧上臂红色丘疹复现并加重,肩背部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左踝部出现水肿性红斑,考虑为rhTNFR:Fc所致药疹,停用该药,给予抗过敏治疗10 d后皮疹减轻,1月后皮疹消退。例2接受rhTNFR:Fc 50 mg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4次后左下肢出现散在的黄豆大小红色丘疹,此后丘疹面积逐渐增大并出现脱屑,考虑为rhTNFR:Fc所致。停用该药,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其他抗风湿药物及补钙等治疗,14 d后丘疹基本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叶酸片致速发型过敏反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46岁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叶酸10 mg口服、3次/d。首次服药后约8 min,患者出现全身皮肤瘙痒,随即头面部、四肢、躯干部出现弥漫性斑丘疹。考虑为叶酸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停用叶酸,给予氯苯那敏4 mg口服。但患者皮肤症状加重,继而出现气促、胸闷、恶心等症状。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葡萄糖酸钙、异丙嗪和吸氧等对症治疗。40 min后,患者皮肤瘙痒缓解;5 h后,皮疹消退;7 h后,过敏症状消失。给予氯苯那敏治疗3 d后,行叶酸脱敏治疗,未再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贫血逐渐改善。继续口服氯雷他定和叶酸。随访1个月,患者无不适,血红蛋白113.5 g/L,停药,嘱患者于风湿科就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