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剜切术治疗大体积BPH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剜切术(ThuLERP)治疗大体积(>80 ml)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54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huLERP组和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剜除术(ThuLEP)组,每组均77例。ThuLERP组和ThuLEP组的年龄[(71.3±15.3)岁与(67.5±15.1)岁]、术前最大尿流率(Q max)[(9.5±3.5)ml/s与(8.9±2.4)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0.5±3.6)分与(21.7±3.4)分]、生活质量(QOL)评分[(4.6±1.1)分与(4.4±1.5)分]、残余尿量[(124.7±24.3)ml与(130.2±22.4)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7±1.3)ng/ml与(2.9±1.5)ng/ml]和前列腺体积[(108.1±21.1)ml与(116.0±24.7)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采用"三叶法"进行手术。ThuLERP采用解剖性剜除结合汽化切割的方式进行手术,在精阜两侧钝性推剥两侧腺体,寻找外科包膜平面,首先钝性剜除中叶,然后分别钝性剜除左、右侧腺体至3点、9点处,再汽化12点处腺体形成沟槽,最后分别汽化切割3点至12点间、9点至12点间的左、右侧腺体。ThuLEP组采用解剖性剜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 结果:ThuLERP组和ThuLEP组的剜除时间[(51.0±11.3)min与(65.4±13.5)min]、手术时间[(62.5±20.4)min与(78.5±19.8)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剜除腺体重量[(63.4±14.2)g与(71.5±21.5)g]、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9.1±3.7)g/L与(8.5±3.5) g/L]、术后住院时间[(1.3±0.2)d与(1.4±0.5)d]和留置尿管时间[(2.5±1.5)d与(2.8±1.9)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ThuLERP组和ThuLEP组术后IPSS分别为(5.6±2.2)分和(6.7±1.4)分,QOL评分分别为(1.6±0.4)分和(2.1±0.8)分,Q max分别为(27.6±10.2)ml/s和(29.5±14.7)ml/s,残余尿量分别为(10.3±5.5)ml和(7.9±3.7)ml。与术前比较,两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ThuLERP组和ThuLEP组的术后即时尿控率分别为97.4%(75/77)和88.3%(6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尿控率均为100.0%。 结论:ThuLERP治疗大体积BPH的效果与ThuLEP相当,且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即时尿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尿道前列腺铥光纤激光分叶剜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铥光纤激光分叶剜除术(ThuL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90例行ThuLLE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患者的临床资料。ThuLLEP组和PKEP组各45例,两组年龄[(67.7±6.8)岁与(65.7±7.1)岁]、前列腺体积[56.0(46.0~83.5)ml与61.0(53.5~79.5)ml]、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3.6(2.2~6.0)ng/ml与4.4(1.8~7.3)ng/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7(22~31)分与28(23~30)分]、生活质量评分(QOL)[5(5~6)分与5(5~6)分]、最大尿流率[(8.5±5.7)ml/s与(7.8±3.8)ml/s]、膀胱残余尿量[127(47~250)ml与100(27~209)m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ThuLLEP手术步骤如下:首先定位精阜,在精阜两侧钝性推剥腺体建立外科包膜平面,随后剜除中叶,再汽化12点处腺体形成沟槽,分步剜除左、右侧叶,最后粉碎组织。PKEP组使用三叶剜除法进行前列腺剜除。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ThuLLEP组与PKEP组手术时间[60(50~73)min与75(60~100)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8(2.3~3.6)d与3.8(2.6~4.7)d]、术后尿管留置时间[4.1(3.7~4.9)d与4.9(4.7~6.0)d]、术后住院时间[5(4~6)d与6(5~7)d]、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8.0(1.5~14.5)g/L与15.0(6.5~21.0)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6个月,ThuLLEP组和PKEP组IPSS中位值分别为5(2~11)分和6(3~9)分,QOL分别为1(1~2)分和1(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ThuLLEP组术后输血1例,短暂性尿失禁1例,尿道狭窄2例;PKEP组术后发热并输血1例,短暂性尿失禁3例,尿道狭窄3例。 结论:ThuLLEP治疗BPH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确切,且操作步骤简单,有利于初学者掌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同时保留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BPH患者术后逆行射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同时保留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77例排尿困难均>1年,伴尿线变细、夜尿增多等下尿路不适症状,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术前尿动力学或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恶性肿瘤、逼尿肌无力等。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者为常规组(35例),同时保留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者为改良组(42例),两组的年龄[(62.06±2.01)岁与(62.36±2.12)岁]、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均≥22分,勃起功能均正常)、前列腺体积[(72.91±17.57)ml与(68.07±17.28)ml]、最大尿流率(Q max)[(7.33±2.02)ml/s与(7.79±2.09)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5.51±5.66与25.17±4.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采用"三叶法"剜除前列腺。改良组在常规手术方法上进行改良:①距精阜内侧表面1.0~1.5 cm离断精阜前黏膜,避免损伤精阜;②在离断两侧叶腺体时不超过精阜,保留部分前列腺组织和黏膜;③用电切镜鞘钝性剥离增生中叶直至膀胱颈处,离断时保护好膀胱颈横行肌纤维,保留膀胱颈的完整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和术后射精功能的指标。 结果:常规组与改良组的手术时间[(66.74±9.29)min与(71.29±15.32)min]、导尿管留置时间[(5.31±0.76)d与(5.00±1.06)d]、住院时间[(7.57±0.88)d与(7.17±1.4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随访均≥6个月,术后6个月常规组和改良组轻度勃起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0.7%(6/29)与13.5%(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Q max分别为(23.51±4.25)ml/s和(24.05±3.81)ml/s,IPSS分别为6.46±2.72和6.55±2.99,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和改良组逆行射精发生率分别为65.7%(23/35)和31.0%(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和改良组术后即时尿控率分别为68.6%(24/35)和85.7%(3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两组尿控率均为100.0%。 结论:同时保留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BPH的效果与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相当,但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明显降低,可用于需要保留正常射精功能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眼袋伴泪沟畸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眼袋伴泪沟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激光美容科收治的68例眼袋合并泪沟畸形或中面部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5例,女63例,年龄19~53岁。采用结膜切口,经眶隔前入路分离眶隔和眼轮匝肌,显露弓状缘,松解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和泪沟韧带,钝性剥离眼轮匝肌与提上唇肌之间的上颌前间隙,将眶隔和脂肪瓣带蒂转移到该间隙,经皮褥式缝合固定于眼轮匝肌深面填充泪沟。术后进行随访,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调查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依次记为5~1分),以及Hirmand泪沟等级量表评估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45.8±82.9) d,患者术后满意度为(4.47±0.82)分,泪沟等级量表评估由术前Ⅰ型24例、Ⅱ型37例、Ⅲ型7例,降至术后Ⅰ型7例、无Ⅱ型和Ⅲ型泪沟。20例合并中面部凹陷患者获明显改善。12例有少量眼袋残留,但比术前均明显减轻,满意度较高;2例眼干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1个月后干眼症消失;1例下睑麻木,1个月后自行缓解;1例血肿,予以清除;其余患者无异常。结论: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矫正眼袋畸形的手术方法,尤其对合并泪沟畸形或中面部凹陷者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功率直出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治疗体积>90 ml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低功率直出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治疗体积>90 ml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前列腺体积>90 ml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3.5±7.3)岁,前列腺体积(110.2±23.7)ml,术前最大尿流率中位值为5.3 ml/s(1.0~10.0 ml/s),术前残余尿量中位值为78.5 ml(51.6~108.5 ml)。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术中绿激光汽化功率为80 W,止血功率为20 W。利用绿激光汽化和镜鞘钝性剥离相结合寻找包膜,并按"三叶法"将前列腺两侧叶及中叶沿包膜层面进行剜除,剜除后组织推入膀胱,利用组织粉碎器将剜除后组织粉碎取出,术后留置F20三腔导尿管,气囊注水50 ml,术后予常规生理盐水膀胱冲洗24 h,术后48 h拔除导尿管。分析围手术期结果及并发症。结果:1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汽化剜除时间(58.6±6.1)min,组织粉碎时间(12.6±5.6)min。术中及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为(6.2±1.5)g/L,无输血病例。术后疼痛评分0分89例,1分49例。术后48 h拔管后123例恢复自主排尿;15例再次出现排尿困难,予留置导尿,术后7 d再次拔除导尿管,均恢复自主排尿。术后2例出现短暂尿失禁,均为急迫性尿失禁,给予口服托特罗定治疗后均好转,无压力性尿失禁。术后5例出现尿道狭窄,均为术后3个月发生,经尿道扩张或膀胱颈口电切术后治愈。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中位值为17.5 ml/s(14.0~22.0 ml/s),残余尿量中位值为6.2 ml(2.7~11.3 m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8例最大尿流率术后3个月中位值为16.1 ml/s(13.0~20.0 ml/s)、术后12个月为17.3 ml/s(11.0~24.0 ml/s),保持稳定。 结论:低功率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治疗前列腺体积>90 ml的BPH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术后症状改善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脐单孔腹腔镜保护卵巢功能的卵巢囊肿剥除术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保护卵巢功能的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经验.方法 2018 年7 月~2019 年12 月我院行56 例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横行切开脐部约2 cm,置入单孔套管穿刺器,建立人工气腹.超声刀避开卵巢门在其对侧切开卵巢皮质以保证良好血供,固定患侧卵巢,便于钝性分离囊肿并尽可能保留卵巢正常组织,选择2-0 可吸收缝线缝合止血以及卵巢成形.结果 56 例均顺利完成卵巢囊肿剥除术,其中 3 例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3 例联合输卵管切除,1 例联合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2 例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1 例联合阑尾切除术(因术后需腹腔引流,增加1 个穿刺孔),1 例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1 例联合盆腔粘连松解术.手术时间(72.0±30.0)min.术后住院时间(5.0±0.6)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56 例随访2~3 年,平均1.5 年,无并发症发生,无切口愈合不良,卵巢囊肿无复发.术后6、12 个月与术前比较卵巢窦卵泡数差异无显著性[(7.02±1.57)个vs.(7.05±1.55)个,P =1.000;(6.93±1.46)个vs.(7.05±1.55)个,P = 1.000].术后3 个月与术前比较卵巢基质血流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卵巢功能无减退.结论 保护卵巢功能的关键是术中合理选择手术器械与切口、精细化操作剥离卵巢囊肿以及保护卵巢的血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Laennec膜的完全胆囊切除术在胆囊息肉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基于Laennec膜的完全胆囊切除术在胆囊息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腹腔镜下解剖胆囊三角区后,离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电钩切开三角区上方胆囊与肝脏交界处浆膜,显露肝床部位的Laennec膜,沿其表面钝性剥离包含全部胆囊外膜层的胆囊,完成完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mplet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cLC).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基于Laennec膜的cLC,无术中胆囊破裂.手术时间 20~105 min,平均 34.9 min.术后病理:良性息肉 42 例,恶性息肉 3例.良性息肉中包括胆固醇性息肉21 例,腺瘤性息肉16 例,炎性息肉3 例,腺肌症2 例;恶性息肉中包括腺瘤性息肉伴局灶高级别上皮瘤变(原位癌)2 例,仅行cLC,腺癌1 例,T1b期,行开放根治性术.术后无胆漏、大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2~8d,平均2.9 d.3 例恶性息肉分别随访10.5、5、9 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 基于Laennec膜的cLC操作简单、安全.对于具有癌变高危因素的胆囊息肉患者,通过完全切除胆囊而达到彻底切除胆囊病灶的目的,避免常规胆囊切除手术因胆囊切除不完全、病灶切除不彻底而导致的肿瘤学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上臂离断伤合并硬膜外血肿救治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 男,29岁,以左侧硬膜外出血、右上肢不全离断伤急诊入院.临床检查:体温36.4℃,脉搏99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50/100 mmHg(1mmHg=0.133 kPa).浅昏迷,烦躁不安,检查欠配合.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约4.5 mm,右侧瞳孔直径约2.5 mm,对光反应迟钝,右侧肢体瘫痪.右上臂中段除外侧有约1/5皮肤组织相连外均完全离断;伤口污染严重,皮肤及软组织广泛剥离,软组织挫毁较重;远端肢体完整尺桡动脉搏动消失,苍白无血运.在全麻下行颅内止血圾血肿清除术的同时行右断臂清创再植术.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第一组行开颅手术,在左侧颞顶部切一个6 cn×8 cm大小的“U”形皮瓣,后掀开骨瓣,见硬膜外大量淤血约40ml.清除淤血,出血部位彻底仔细止血.确认无明显渗血后将颅骨置于原位固定,引流缝合.此时观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双瞳孔恢复等大等圆.第二组对离断创面常规清创,修剪皮缘及污染失活的组织,清除部分挫伤污染失活肌肉,分别显露肱动脉及伴行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并标记.清创完毕后将肱骨外固定架固定,8字褥式缝合肱三头肌、肱肌及肱二头肌腱,镜下以9-0无损伤线精细吻合肱动脉及伴行静脉,松开血管夹,见一次性通血良好,以7-0无损伤线外膜缝合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在通血条件下检查吻合各条血管无漏血且通血良好、精细止血确认创面无明显活动性出血,依次缝合伤口,前臂切开减张引流,无菌纱布包扎.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变化及肢体血运情况,及时换药,预防伤口感染等;合理补充血容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采取中性治疗及中药治疗(如丹参、七叶等);全身支持疗法;及时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查,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彻底,患者清醒.患肢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并顺利度过危险期,肢体存活,伤口I期愈合,2周拆线,前臂减张口二期缝合并顺利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腋窝切口入路内窥镜辅助下行假体隆乳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经腋路内窥镜辅助下和盲视下行假体隆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5月于本院隆乳就医者120例(240侧乳房)为研究对象,其中内窥镜辅助下隆乳46例(92侧)为实验组,盲视下隆乳74例(148侧)为对照组.术前常规选择假体,设计剥离范围;实验组在直视下电凝剥离胸大肌后间隙,离断胸大肌下缘起点;对照组用剥离铲剥离胸大肌后间隙,尽量顿性离断胸大肌下缘;常规置入假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口愈合情况、乳头感觉、就医者满意度及术后1年Ⅲ/Ⅳ包膜挛缩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就医者切口均达甲级愈合,术后双乳形态、对称性等无明显差别,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出现1例乳头双侧或单侧感觉迟钝(占2.2%),对照组出现3例乳头感觉减退(占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在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1d引流量及去除引流装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而术中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实验组满意率为97.8%(4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6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年发生单侧或双侧Ⅲ/Ⅳ包膜挛缩者2例(4.3%),对照组6例(8.1%),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结论:内窥镜辅助腋路下行假体隆乳较传统腋路盲视下假体隆乳具有腔隙剥离精准、止血彻底、双平面形成完全、并发症少和手术满意度高等优势,是临床上经腋路假体隆乳的优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外伤性黄斑裂孔是黄斑裂孔中一个常见的类型,多见于闭合性钝挫伤,可以受伤后立即或延迟发生,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外伤性黄斑裂孔诊断较易,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不仅可以明确黄斑裂孔诊断,还可以准确测量黄斑孔的大小及发现裂孔周围的视网膜病变.外伤性黄斑裂孔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观察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有一定的自愈性,大约1/3的患者可以自愈,自行愈合时间大多数在6个月内,直径小、不伴孔周囊肿的裂孔较容易愈合.对于不愈合的裂孔,可以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并且可以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2、浓缩血小板、血清、自体纤溶酶,黄斑前膜或内界膜剥除等方法促进黄斑裂孔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