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和门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患者组)和社区健康对照63例(对照组)。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注意网络功能测验(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和数字广度测验(digit span test,DST)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CTQ分与认知功能分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患者组CTQ总分、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绪忽视和躯体忽视因子分[48.50(37.75,57.00)分,9.00(6.00,12.25)分,7.00(5.00,9.25)分,5.50(5.00,7.25)分,13.00 (9.00,16.25)分,11.00(8.00,13.00)分]均高于对照组[34.00(30.00,37.00)分,6.00 (5.00,7.00)分,5.00(5.00,5.00)分,5.00(5.00,5.00)分,9.00(6.00,11.00)分,7.00(6.00,1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781~-6.724,均 P<0.01)。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WCST完成分类数减低,而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升高( Z=-5.655~-6.060,均 P<0.01);ANT正确率降低,而反应时增长( Z=-5.796,-6.094,均 P<0.01); VFT和DST分均降低( Z=-3.492~-8.499,均 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CTQ性虐待分与WCST完成分类数( r=-0.384)呈负相关,与错误应答数( r=0.360)、持续应答数( r=0.394)及持续性错误数( r=0.381)间呈正相关(均 P<0.01);CTQ躯体忽视分与ANT正确率( r=-0.400)和执行控制分( r=-0.417)间呈负相关,情绪忽视分与VFT分间呈负相关( r=-0.345)(均 P<0.01),控制年龄、受教育年限和PANSS总分后,这种相关性仍存在。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年经历创伤性事件较多,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缺陷,童年创伤对患者认知灵活性、注意、记忆和言语功能具有负性影响,但患者童年创伤与注意网络执行控制间的正性关联尚需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治疗联合抗抑郁药对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CACR)治疗对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CACR干预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和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智力水平。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CACR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CACR治疗,每天1次,每次注意、记忆训练各20 min。2组患者于入组时、治疗后8周分别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最终纳入缓解期抑郁症患者67例,其中对照组32例,其中男性18例(57%),女性14例(43%),年龄(29.0±9.2)岁;CACR干预组35例,男性20例(56%),女性15例(44%),年龄(28.0±9.2)岁。2组间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得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病程、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干预前2组患者WCST、连线测验、Stroop色词测验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干预后,CACR干预组患者WCST总测验次数[(76.8±14.3)比(83.6±14.6)]、持续错误次数[(24.4±3.3)比(27.4±4.8)]、随机错误次数[(17.9±3.1)比(22.2±4.3)]低于对照组,正确次数[(27.9±1.8)比(26.6±2.6)]高于对照组( P<0.05);连线测验B时间[(86.1±15.6)s比(119.6±16.2)s]短于对照组( P均 <0.05)。WCST分类完成次数、连线测验A时间、Stroop-C正确个数、Stroop-C完成个数、Stroop-CW正确个数、Stroop-CW完成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ACR治疗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缓解期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立哌唑改善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和认知功能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立哌唑改善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和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衢州市第三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予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59.24±11.19)分]、临床疗效总体评估量表(CGI)评分[(3.29±0.55)分]均低于对照组[(70.38±14.26)分、(3.94±0.81)分]( t=5.17、5.59,均 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55%(61/71)]高于对照组[71.46%(55/71)](χ 2=4.35, P < 0.05);研究组威斯康星卡分类测验(WCST)总应答数[(84.12±15.34)分]、错误应答数[(45.38±9.51)分]、持续错误数评分[(28.45±5.18)分]均低于对照组[(92.24±16.52)分、(52.53±8.68)分和(34.03±6.37)],分类数[(7.19±1.47)分]高于对照组[(6.38±1.25)分]( t=3.03、4.67、5.72、3.53,均 P < 0.05);研究组环境因子[(25.97±3.14)分]、生理因子[(24.26±3.52)分]、社会关系因子[(9.85±3.37)分]、心理因子评分[(21.29±2.7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41±3.68)分、(19.52±3.81)分、(8.31±3.24)分和(17.92±2.63)分]( t=4.45、7.70、2.77、7.42,均 P < 0.05)。 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立哌唑可显著提高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碳酸锂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血清生化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碳酸锂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血清生化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1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n=65)和观察组( n=65)。对照组患者接受碳酸锂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6水平及认知功能相关分子水平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4%)明显高于对照组(76.9%)(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言语记忆测验(HVLT-R)及持续操作测验评分(CPT)明显升高,血清生化指标IL-1β、IL-2、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 P<0.05)。 结论:碳酸锂联合喹硫平能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并降低血清生化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GABRA5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受体α5(α5 subunit of gamma-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subtype A,GABRA5)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的关联性。方法: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招募符合DSM-Ⅳ-TR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住院抑郁症患者180例,同时招募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20例,抽取受试者的肘静脉血测试基因多态性,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抑郁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应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软件(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试受试者的认知功能。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或 χ2检验。 结果:GABRA5受体基因rs140685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低于C等位基因患者( t=2.35~3.45, P<0.05),且认知功能障碍与睡眠及焦虑/躯体化症状存在关联( r=-0.197~0.409, P<0.05);抑郁症患者焦虑/躯体化症状在GABRA5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障碍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0.611,95% CI=-1.393~-0.057)。 结论:GABRA5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关联,且焦虑/躯体化症状部分介导了GABRA5受体基因多态性所致认知功能的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绘画心理技术训练辅助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绘画心理技术训练辅助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6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绘画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绘画组予以绘画心理技术训练辅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以及智力与行为状况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绘画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绘画组患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量表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概念化水平应答百分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绘画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ISE-30)积极因素个人整洁、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以及消极因素抑郁、迟缓、激惹、精神病表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绘画心理技术训练辅助抗精神病药物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阴性症状,增强患者认知功能,促进患者智力与行为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发型和晚发型强迫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连接差异及其与认知灵活性的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早发型强迫症和晚发型强迫症患者目标导向网络与习惯化网络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差异以及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认知灵活性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纳入40例强迫症患者,其中早发型强迫症患者22例,晚发型强迫症患者18例。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Stroop任务、连线测试(trail making test,TMT)任务评估所有被试的认知灵活性。分别选取目标导向网络相关脑区—尾状核、眶额叶皮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以及习惯化网络相关脑区—壳核、辅助运动区和脑岛作为功能连接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使用matlab2011a平台中的DPABI和SPM12插件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比较早发型强迫症患者与晚发型强迫症患者在两网络上功能连接的差异。使用SPSS 25.0软件,采用 χ2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与早发型强迫症患者相比,晚发型强迫症患者左侧辅助运动区与左侧壳核、左侧脑岛功能连接显著增强。晚发型强迫症在WCST中持续性错误总数大于早发型强迫症[(20.61±11.30)个,(14.95±8.94)个, P<0.05]。晚发型强迫症患者左侧壳核-左侧辅助运动区的功能连接与持续性反应总数( r=0.678, P=0.003)和错误反应总数( r=0.590, P=0.013)呈显著正相关;晚发型强迫症患者左侧辅助运动区-左侧脑岛的功能连接与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 r=0.485, P=0.049)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相比于早发型强迫症患者,晚发型强迫症患者习惯化网络功能连接更强,且这种功能连接的增强与患者认知灵活性表现相关,同时晚发型强迫症患者较早发型强迫症患者的认知灵活性受损更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肠道菌群失调对酒依赖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对酒依赖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酒依赖男性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肠道菌群失调严重患者91例作为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轻微患者9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两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神经功能指标(NSE、BDNF、ADP)含量,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MoCA在抽象思维、记忆力、语言、视空间与执行、注意力、定向力、命名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WCST在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百分数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NSE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DNF、AD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酒依赖能够引起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且肠道菌群失调越严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NSE水平越高,BDNF、ADP水平越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外伤患者的执行功能与社区融入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脑外伤患者的执行功能与社区融入的关系,并探寻社区融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脑外伤患者30例,记录其性别、年龄、教育年限、昏迷天数、生活状态和移动能力,使用执行功能失常问卷(DEX)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执行功能,社区融入问卷(CIQ)评估社区融入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资料、生活状态、移动能力分级和执行功能与CIQ各项得分的相关性和独立影响因素。结果:CIQ总分与WCST-RP评分( r=-0.47, P<0.01)、DEX评分( r=-0.44, P<0.01)、WCST-RPE评分( r=-0.41, P<0.05)呈负相关,与移动能力( r=0.39, P<0.05)呈正相关,与生活状态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执行功能(DEX评分和WCST-RP评分)是社区融入的独立影响因素。CIQ家庭融入得分与昏迷天数( r=-0.31, P<0.05)呈负相关,与生活状态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生活状态和昏迷天数是CIQ家庭融入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CIQ社交融入得分与移动能力呈正相关( r=0.61, P<0.01),与DEX评分( r=-0.39, P<0.05)、WCST-RP评分( r=-0.67, P<0.01)和WCST-RPE评分( r=-0.52, P<0.01)呈负相关,WCST-RP评分和移动能力是CIQ社交融入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CIQ生产活动融入得分与DEX评分( r=-0.58, P<0.01)、WCST-RP评分( r=-0.42, P<0.05)和WCST-RPE评分( r=-0.38, P<0.05)呈负相关,执行功能(DEX评分和WCST-RP评分)是CIQ生产活动融入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执行功能可独立影响社区融入,尤其在社交融入维度,执行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工作记忆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包括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及上肢机器人虚拟情境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工作记忆训练(主要包括活动记忆训练和回忆任务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分别采用连线测试A(TMT-A)、连线测试B(TMT-B)、额叶功能量表(FAB)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64(WCST-64)评估2组患者执行功能情况,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MT-A、TMT-B、FAB、WCST-64及FIM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发现观察组TMT-B评分[(205.47±38.88)分]、WCST-64测试结果、FAB评分[(12.43±2.27)分]及FIM评分[(78.17±12.62)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 P<0.05);治疗8周后发现观察组TMT-A评分[(92.95±26.70)分]、TMT-B评分[(174.13±32.03)分]、WCST-64测试结果、FAB评分[(14.26±2.45)分]及FIM评分[(88.30±13.46)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 结论:工作记忆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