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T2WI-FS与ADC技术评估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脉管间隙浸润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磁共振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T2WI-FS)与表观扩散系数(ADC)技术评估宫颈癌(CC)患者淋巴结转移(LNM)与脉管间隙浸润(LV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C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收集横轴位T2WI-FS与ADC(b=700 s/mm2)图像,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T2WI-FS与ADC技术对CC患者LNM与LVSI的评估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120例CC患者中40例存在LNM、无转移80例,T2WI-FS检出LNM 28例、无转移72例,ADC检出LNM 32例、无转移71例,T2WI-FS联合ADC检出LNM 38例,无转移79例,T2WI-FS联合ADC诊断CC患者LNM的准确率97.5%、敏感度95.0%、特异度98.8%、阳性预测值97.4%和阴性预测值97.5%,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病理结果显示,120例CC患者共检出LVSI阳性49例、阴性71例,T2WI-FS检出LVSI阳性37例、阴性60例,ADC检出LVSI阳性39例、阴性61例,T2WI-FS联合ADC检出LVSI阳性46例、阴性69例,T2WI-FS联合ADC诊断CC患者LVSI的准确率95.8%、敏感度93.9%、特异度95.8%、阳性预测值95.8%和阴性预测值95.8%,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磁共振T2WI-FS联合ADC技术评估CC患者LNM与LVSI的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结直肠癌组织中CHIP、FAT4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HIP)、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92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检测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HIP、FAT4表达.Spearman秩相关分析CRC组织中CHIP与FAT4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CHIP、FAT4表达与CRC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R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相比于癌旁组织,CRC组织中CHIP阳性率较高[65.22%(60/92)vs.10.87%(8/92)],FAT4 阳性率较低[28.26%(26/92)vs.89.13%(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75、70.300,P<0.001).CRC 组织中 CHIP 与 FAT4 表达呈负相关(r=-0.781,P<0.001).与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CRC组织中CHIP、FAT4阳性率比较,TNM分期Ⅲ期、低分化程度及有淋巴结转移的CRC组织中CHIP阳性率较高,FAT4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P阳性和CHIP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3%(29/60),78.13%(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6.709,P=0.010).FAT4 阳性和 FAT4 阴性患者 3 年生存率分别为 81.25%(13/16),53.95%(4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5.124,P=0.032).TNM分期Ⅲ期、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CHIP阳性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FAT4阳性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CRC组织中CHIP表达升高,FAT4表达降低,两者表达与CRC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有助于评估CRC患者的生存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lncRNA CASC9、YKT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意义及预后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肿瘤易感性候选基因9(lncRNA CASC9)、YKT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表达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10例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OS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lncRNA CASC9、YKT6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OSC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YKT6蛋白表达.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lncRNA CASC9、YKT6 mRNA表达对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SCC预后的因素.结果 OSCC癌组织lncRNA CASC9、YKT6 mRNA表达分别为3.12±0.57、2.69±0.42,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依次为1.02±0.25、1.1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86、34.843,P<0.05).OSCC癌组织YKT6蛋白阳性率为81.82%(90/110),高于癌旁组织[9.09%(1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333,P<0.05).OSCC 癌组织 lncRNA CASC9 与 YKT6 mRNA 表达呈正相关(r=0.788,P<0.001).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的OSCC癌组织lncRNA CASC9、YKT6 mRNA表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的OSCC癌组织lncRNA CASC9、YKT6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ncRNA CASC9高表达组、YKT6 mRNA高表达组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lncRNA CASC9低表达组、YKT6 mRNA 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Log-rank x2=7.080、8.741,P=0.008、0.003).ln-cRNA CASC9高表达、YKT6 mRNA高表达、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是O SCC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OSCC癌组织中lncRNA CASC9、YKT6表达升高,两者可作为评估O SCC患者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 ADAMTS19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A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及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19(ADAMTS19)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切除的EC患者8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组织及癌旁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采用Phi相关系数分析EC组织中STAT3、ADAMTS19表达的相关性.根据EC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分为STAT3、ADAMTS19阳性/阴性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STAT3、ADAMTS19阳性/阴性表达EC患者生存曲线,并通过Cox回归分析影响EC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对EC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EC组织STAT3阳性表达率升高,ADAMTS19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EC组织中STAT3与ADAMTS19表达呈负相关(φ=-0.443,P<0.001).STAT3、ADAMTS19表达与EC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82例EC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9.51%(57/82).STAT3阳性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60.71%低于STAT3阴性表达组88.46%,AD-AMTS19阳性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88.89%高于ADAMTS19阴性表达组64.06%(P<0.05).FIGO 分期Ⅲ期、肌层浸润深度≥ 1/2、低分化、淋巴结转移、STAT3阳性为E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D-AMTS 19阳性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联合预测EC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大于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单独预测的0.758、0.750(P<0.05).结论:EC组织STAT3高表达、ADAMTS19低表达,二者表达呈负相关,与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且STAT3、ADAMTS19表达联合对EC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PKN1、TNFRSF4、DDIT4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激酶N1(PKN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4(TNFRSF4)、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DIT4)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180例作为良性疾病组,以及在该院体检的18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子宫内膜癌组根据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42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138例,按照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各组血清PKN1、TNFRSF4、DDIT4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KN1、TNFRSF4、DDIT4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子宫内膜癌组、良性疾病组血清PKN1、DDIT4水平升高,血清TNFRSF4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PKN1、DDIT4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FRSF4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低分化程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阳性、肌层浸润≥1/2的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PKN1、DDIT4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TNFRSF4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KN1、DDIT4、LVSI、肌层浸润是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TNFRSF4为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PKN1、TNFRSF4、DDIT4联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状况的预测效能高于各血清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 血清PKN1、TNFRSF4、DDIT4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且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T1a-c期肺腺癌气腔播散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早期肺腺癌患者发生气腔播散(STA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01-01-2017-12-2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肺切除术的554例肿瘤长径≤3 cm肺腺癌患者(pT1a-c)资料,其中男261例,女293例.年龄31~79岁,中位年龄61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预后及影响STAS发生的关联因素.结果 Ⅰ A期(pT1a-cN0M0)肺腺癌患者307例,其中男137例(44.6%),女170例(55.4%),发生STAS 71例,阳性率为23.1%.在Ⅰ A期肺腺癌患者中,STAS与肿瘤实性成分比例(CTR,Z=-2.245,P=0.025)、脉管瘤栓(x2=46.512,P<0.001)、不同病理类型(x2=6.782,P=0.011)、存在微乳头成分(Z=-4.569,P<0.001)及病理亚型中附壁成分缺失(x2=4.237,P=0.040)有关联.在554例入组患者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TAS与脉管瘤栓、胸膜侵犯、淋巴结转移、N分期有关联(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瘤栓(OR=0.513,95%CI:0.301~0.874,P=0.014)和胸膜浸润(OR=20.475,95%CI:9.727~43.099,P<0.001)是STAS出现的独立风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TAS阳性患者表现为更差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P<0.05.结论 STAS是早期肺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且与更具侵袭性的临床病理特征如CTR、胸膜侵犯、脉管瘤栓、微乳头成分和淋巴结转移等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种淋巴结指标对阴茎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阳性淋巴结数量(NMLN)、阳性淋巴结比率(LNR)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对阴茎鳞状细胞癌(SCC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4年-2019年SEER数据库中诊断为SCCP且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剔除缺失值,最终纳入781例,平均年龄(61.46±12.73)岁.参考2017年AJCC阴茎癌TNM分期系统,将研究对象分为NMLN Ⅰ期、NMLN Ⅱ期、NMLNⅢ期;使用X-tile软件确定LNR和LODDS的截断值,将研究对象分为LNR Ⅰ期、LNR Ⅱ期、LNRⅢ期和LODDS Ⅰ期、LODDS Ⅱ期、LODDS Ⅲ期.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协变量,分别与NMLN分期、LNR分期、LODDS分期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根据是否有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NE)或盆腔淋巴结转移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Log-rank检验显示,在NMLN分期(x2=97.964,P<0.001)、LNR分期(x2=187.786,P<0.001)和LODDS分期(x2=183.486,P<0.001)中,各期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化程度、T分期、M分期、NMLN分期、LNR分期和LODDS分期为SCCP患者CS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MLN分期、LNR分期和LODDS分期均为SCCP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模型评价结果显示,纳入LNR分期、LODDS分期的Cox回归模型,在模型准确性和拟合度上无显著差异,且均优于纳入NMLN分期的模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有ENE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亚组中,LNR分期和LODDS分期为SCCP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MLN不是影响因素(P>0.05),纳入NMLN分期的Cox回归模型C指数小于0.7,准确性较差,在模型准确性和拟合度上均比纳入LNR分期和LODDS分期的模型差.结论 LNR和LODDS能够更好地预测SCCP患者的预后,在ENE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的SCCP患者中,同样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在前列腺癌组织、PC-3细胞中的表达及与PC-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长江航运总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81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标本COX-2、PGE2蛋白阳性表达;分析癌组织COX-2、PGE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体外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和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将PC-3细胞随机分为PC-3组、siRNA-NC组、siRNA-COX-2 组,RWPE-1 细胞常规培养设为 RWPE-1 组.检测 PC-3、RWPE-1 细胞 COX-2 mRNA、PGE2水平和PC-3细胞活力、凋亡情况、迁移数目.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前列腺癌组织中COX-2、PGE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 Ⅲ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 ng/mL患者前列腺癌组织中COX-2、PGE2蛋白阳性比例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 Ⅰ~Ⅱ期、PSA<10 ng/mL患者(P<0.05);与RWPE-1组比较,PC-3组PC-3细胞COX-2 mRNA、PGE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 PC-3 组、siRNA-NC 组比较,siRNA-COX-2 组 PC-3 细胞 COX-2 mRNA、PGE2 水平、细胞活力、迁移数目显著降低,凋亡数目显著升高(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和PC-3细胞中COX-2、PGE2呈高表达,沉默COX-2表达可降低PGE2水平从而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促进PC-3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增强CT灰度共生矩阵预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增强CT灰度共生矩阵预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5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34例、阴性组21例,患者术前均行颈部CT双期增强检查.采用Image J软件分别提取动、静脉期肿瘤最大层面灰度共生矩阵参数(能量、对比、相关、逆差矩、熵)并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参数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间动脉期能量、熵及静脉期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Z=-2.140、2.753、2.736,P<0.05),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能量、动脉期熵、静脉期熵、动脉期能量动脉期熵联合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72、0.706、0.686、0.734,动脉期能量动脉期熵联合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6.47%、66.67%.结论 增强CT灰度共生矩阵有助于术前预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动脉期参数能量联合熵的预测效能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Kaiser评分临床-多参数MRI诊断模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Kaiser评分(Kaiser score,KS)临床-多参数乳腺MRI影像诊断模型,并探讨其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病理证实乳腺肿瘤患者389名(共403例病灶)的术前MRI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良性组100例及恶性组303例.记录基于KS中的MRI图像特征、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相关临床指标,单因素分析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组间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乳腺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临床-多参数MRI影像诊断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DeLong检验比较临床-多参数MRI影像诊断模型与单纯KS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组间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边缘、内部强化、水肿、ADC值、年龄、妇科肿瘤病史、绝经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根征阳性、TIC为Ⅲ型、边缘不光整、年龄大、存在妇科肿瘤史[比值比(odds ratio,OR)=7.889、7.707、4.398、1.122、0.239,P<0.05]是乳腺恶性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KS相关特征、年龄、妇科肿瘤史建立临床-多参数MRI影像诊断模型.以乳腺良恶性为标准绘制KS及临床-多参数MRI影像诊断模型的ROC曲线,敏感度分别为97.4%、91.1%,特异度为69.3%、84.2%,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912、0.950;DeLong检验显示两者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在乳腺癌根征(x2=6.477,P=0.011)、瘤周水肿(x2=12.241,P<0.001)、ADC值(Z=10.988,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瘤周水肿(OR=2.807,P=0.006)会增加ALN转移风险,存在瘤周水肿增加ALN转移的风险是无此特征患者的2.807倍.结论KS对乳腺病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基于KS的临床-多参数MRI影像诊断模型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且乳腺MRI原发灶存在瘤周水肿可作为乳腺癌A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