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源性阴茎皮肤不同程度坏死的修复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医源性所致的阴茎皮肤不同程度坏死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治疗20例阴茎皮肤坏死的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32.3岁),根据阴茎皮肤坏死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其中2例行清创换药后自行愈合,9例行减张缝合术,7例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位修复术,2例行Ⅰ期阴茎创面阴囊包埋术加Ⅱ期阴囊皮瓣断蒂修复。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移及阴囊蒂包埋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坏死或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邻近皮肤接近,勃起时无牵拉不适;行阴茎创面阴囊包埋者进行二期修复后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感到满意。结论:对不同程度的医源性阴茎皮肤坏死,根据阴茎皮肤坏死创面的大小采用个体化的修复方法,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早泄的安全性和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早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早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特征。年龄(31.4±5.7)岁。病程(9.6±5.1)年。已婚29例(65.9%),未婚15例(34.1%)。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23.6±1.2)分。早泄诊断工具量表(PEDT)评分(15.2±2.7)分。射精控制能力评分(10.1±1.5)分。患者性生活满意度评分(2.3±1.7)分。性伴侣性生活满意度评分(2.3±1.3)分。夜间阴茎勃起试验(NPT):Ⅲ级硬度19例、Ⅳ级硬度28例。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0.9±0.5)min。所有患者均接受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距冠状沟0.6~0.8 cm做环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距冠状沟0.8~1.5 cm分离阴茎筋膜组织后将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根部。在阴茎背深静脉、阴茎背动脉解剖层次的上面可见阴茎背神经,以阴茎背侧正中12点为中心向两侧分离显露阴茎背神经,至阴茎腹侧达尿道海绵体处,用丝线提起分离的阴茎背神经。根据神经分布均衡原则,在阴茎头3、9、12点各保留1支,保留3~4支阴茎背神经,如保留的阴茎背神经横径>1.5 mm,继续向远端分离至接近阴茎头处,使保留的阴茎背神经横径<1.5 mm。记录术中发现的阴茎背神经总数和保留数量。术后3、6、12、24个月随访IELT、射精控制能力评分、患者和性伴侣性生活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研究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每例术中发现阴茎背神经总数为(9.8±1.6)支,其中14支1例,13支1例,12支6例,11支5例,10支8例,9支20例,8支5例,6支1例。44例获得随访,失访3例,随访时间(35.0±10.2)个月。术后3、6、12、24个月的IELT分别为(3.8±2.1)、(4.1±2.3)、(4.8±2.4)、(4.2±2.3)min,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射精控制能力评分分别为(5.9±2.9)、(6.7±2.9)、(4.7±2.7)、(6.7±3.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6.4±3.3)、(6.8±3.6)、(8.1±3.6)、(6.8±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性伴侣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5.8±2.9)、(6.7±3.3)、(8.6±3.5)、(6.7±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手术疗效评估标准:术后3、6、12、24个月有效例数分别为36例(81.8%)、37例(84.1%)、39例(88.6%)、38例(86.4%)。44例中,术后出现局部疼痛1例(2.3%),系带水肿3例(6.8%),皮下硬结1例(2.3%),包皮外形不佳2例(4.5%),阴茎头感觉异常3例(6.8%)。其余病例未发生阴茎异常勃起和勃起功能障碍。 结论: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早泄,可有效改善患者早泄症状,提高性生活质量,手术效果理想,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可用于治疗非手术疗法无法获得满意疗效和自愿放弃非手术疗法的原发性早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非离断尿道成形术治疗球部尿道狭窄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非离断尿道成形术(NTU)与尿道端端吻合术(EPA)治疗球部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球部尿道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年龄18~60岁,均为球部尿道狭窄,狭窄长度<2 cm,既往无尿道手术史,无多段尿道狭窄,术前不存在明显勃起功能障碍。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NTU组25例和EPA组48例。NTU组和EPA组的年龄分别为(39.2±9.4)岁和(42.1±9.3)岁,病程分别为6.0(3.0~14.0)个月和6.5(3.0~11.0)个月,体质指数分别为(23.7±3.2)kg/m 2和(24.5±2.7)kg/m 2,术前最大尿流率(Q max)分别为(8.7±4.3)ml/s和(7.9±4.6)ml/s,狭窄段长度分别为(1.7±0.4)cm和(1.8±0.2)cm,术前国际勃起功能问卷(IIEF-5)分别为(20.9±1.9)分和(21.3±2.1)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NTU组和EPA组的病因分别为外伤8例(32.0%)和31例(64.6%)、医源性损伤11例(44.0%)和9例(18.8%)、其他6例(24.0%)和8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3)。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术中评估尿道瘢痕情况,若不离断尿道情况下能彻底切除瘢痕组织则行NTU,在狭窄段尿道远心端背侧切开,横向楔形切除尿道瘢痕,间断缝合尿道;否则行EPA,完全游离切断尿道,彻底切除狭窄段尿道及周围瘢痕组织,行尿道端端吻合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排尿困难,尿道镜检及尿道造影检查提示手术部位尿道狭窄定义为手术失败。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术后3周、6个月、12个月测量尿流率,术后12个月评估勃起功能,术后1~2年行尿道造影检查。 结果:本研究7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NTU组和EPA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7.6±11.3)min和(62.7±10.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63);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1.6±16.2)ml和(86.0±2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4)。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8.0(13~38)个月,NTU组和EPA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0%(23/25)和93.8%(45/48)。NTU组和EPA组术后3周、6个月、12个月Q max分别为(26.7±3.6)ml/s和(28.1±8.7)ml/s、(25.2±3.5)ml/s和(26.7±8.1)ml/s、(25.0±4.3)ml/s和(26.2±7.2)ml/s;术后12个月IIEF-5分别为(21.8±1.6)分和(20.6±2.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NTU组IIEF-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3)。 结论:NTU治疗球部尿道狭窄可达到EPA的手术效果,术中不离断球部尿道可保留球海绵体动脉,减少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对患者阴茎血供及勃起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是一种创伤小、有效的术式,适用于狭窄相对较短、瘢痕组织较少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精细解剖性显微再植术治疗4例阴茎完全离断伤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分析和总结我院4例阴茎完全离断伤行精细解剖性显微再植术患者的治疗经验,提高阴茎离断伤的早期处置水平,改善预后.方法 收集本院泌尿外科自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阴茎完全离断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相关临床特征、显微手术过程、术后处理及随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实施精细解剖性显微再植术.2例成功进行两侧阴茎背动脉吻合,2例仅行一侧阴茎背动脉吻合;患者均完成阴茎背深静脉的吻合;3例患者完成背浅静脉吻合;所有患者完成阴茎背部两侧4~6背神经吻合.手术时间6.5~7.5 h,平均6.9 h;热缺血时间1~4 h,平均1.9 h.随访结果显示:3例阴茎再植成功,但其中2例出现部分包皮坏死,于2~3个月后自行愈合.该3例患者术后排尿正常,术后3~6个月检测勃起功能显示患者勃起硬度评分达到3~4分,自述恢复满意.结论 阴茎完全离断伤后离体阴茎热缺血时间短者,尽快行精细显微阴茎再植术可获得理想的阴茎外观和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吻合器切割包皮环切术联合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吻合器切割包皮环切术联合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65例疗效观察.方法:本组选择门诊早泄合并包皮过长65例患者同时行包皮环切术、阴茎背神经离断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射精潜伏期、性生活满意度及妻子性生活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65例患者术前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和性交满意度分别为(1.45±0.53)min和(19.14±6.55)%,术后平均射精潜伏期和性交满意度分别为(6.47±1.43)min和(39.20±12.4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皮环切术联合阴茎背神经离断术对原发性早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包皮过长合并早泄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膜外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结合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式特点,寻找盆腔定位标志,以提供理论知识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解剖7例成年男性盆腔标本,观察膀胱颈、前列腺侧方及尖部周围组织,并测量定位.结果 膀胱颈与前列腺底交界处有两条肌性纵行纤维束,横径为(4.42± 1.38)mm,距离膀胱正中线(1.78±0.32)mm.膀胱前列腺间沟后外侧有一较恒定的前列腺动脉干,距沟(16.34±5.76)mm处呈"爪"形分支.盆丛位于直肠两侧,其上部内侧发出直肠丛.下部纤维在前列腺后外侧构成宽约5.40 mm的神经血管束(NVB).NVB内含海绵体神经,于前列腺尖部5点、7点外(2.84±0.56)mm处进入.阴茎背神经在距前列腺尖部(2.78±1.04)mm处发出细小分支,进入尿道外括约肌的5点、7点.括约肌亦受NVB发出的细小纤维支配,分布于3~5点、7~9点位.结论 术中离断膀胱颈部时,可根据膀胱颈部肌性纵行纤维束位置切开.以膀胱前列腺间沟为标志,距离其25 mm以上结扎动脉.通过辨认NVB中的小血管避免损伤海绵体神经.分离前列腺尖部、离断尿道、吻合膀胱颈尿道时,勿损伤其5、7点位的神经.术中寻找上述标志,最大程度保留组织,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离断尿道成形术对后尿道狭窄患者勃起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离断尿道成形术(non-transecting urethroplasty,NTU)在后尿道狭窄治疗中对勃起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9月采用NTU治疗的62例后尿道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19 ~ 50岁,平均34.7岁.病因为骨盆骨折致后尿道狭窄53例,医源性后尿道狭窄9例.术前均行尿道造影及尿道镜检查证实狭窄位于后尿道精阜前,狭窄段长0.5~2.5 cm,平均2.1 cm.伤后时间3个月~2年,平均6.4个月.所有患者既往无尿道成形术史.术前血清性激素水平正常,未服用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或停用>2周.术前国际勃起功能(IIEF-5)评分均≥12分,夜间勃起功能检查(NPT)示夜间勃起次数均≥2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NTU组(仅行NTU术)43例和耻骨下缘凿除[患者因狭窄位置较深,术中先行耻骨下缘凿除(IP)]+NTU组19例.NTU组和IP+ NTU组术前的夜间勃起次数分别为(2.7±0.7)次和(2.3±0.6)次,最佳勃起持续时间分别为(16.4±3.5)min和(15.6±2.4) min,阴茎头部最佳勃起硬度分别为(31.2±4.7)%和(29.8±3.0)%,IIEF-5评分分别为(19.7±1.9)分和(17.3±1.6)分,Qmax分别为(8.7±4.0)ml/s和(8.4 ±4.4) ml/s.所有手术均采用全麻,患者取截石位.作会阴倒“Y”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球海绵体肌,分离出球部和阴囊部尿道、膜部尿道的背侧和两侧,在狭窄段尿道前背侧切开正常尿道1.5 cm,彻底切除尿道周围的瘢痕组织;用4-0可吸收线无张力横行缝合扩大尿道腔.结果术后随访12 ~ 36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后12个月NTU组夜间勃起次数(3.0±1.0)次(t=-1.46,P>0.05),最佳勃起持续时间(16.4 ±3.8)min(t =0.18,P>0.05),阴茎头部最佳勃起硬度(30.8±3.5)%(=0.58,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IEF-5评分(20.4±2.1)分(t=-2.11,P<0.05),Qmax (25.5±4.7) ml/s(t=-17.30,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IP+ NTU组夜间勃起次数(1.6±1.0)次(t=3.37,P<0.05),最佳勃起持续时间(14.5 ±2.4)min(t =2.13,P<0.05),阴茎头部最佳勃起硬度(25.6±7.1)%(t=2.58,P<0.05),Qmax(23.1±3.5)ml/s(t=--12.35,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IEF-5评分(16.5±2.1)分(t=1.76,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中3例复发尿道狭窄,手术成功率为95.2% (59/62).结论 采用NTU处理狭窄长度≤2.5 cm后尿道狭窄时可达到传统手术的效果,术中可减轻尿道海绵体血管及神经损伤,对患者勃起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