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其通过特异性结合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调节巨核细胞增殖、分化与成熟,促进血小板生成。近年来,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减少血小板输注、避免血液制品输注的不良反应。目前,全球已有5种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获批进入临床应用,包括rhTPO、罗普司亭(Romiplostim)、艾曲泊帕(Eltrombopag)、海曲泊帕(Hetrombopag)、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及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深入了解此类药物的分子特征和机制特点,正确掌握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规避不良事件,对临床医师十分重要。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召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制定,旨在规范、指导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本共识将重点介绍已在我国上市的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表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血栓栓塞和肝毒性风险信号挖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挖掘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血栓栓塞和肝毒性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收集2008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到的艾曲泊帕、罗普司亭、阿伐曲泊帕不良事件(AE)报告,根据《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5.0版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E进行分类和标准化。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检测3种TPO-RA相关血栓栓塞和肝毒性AE风险信号。AE报告数≥3、 ROR值95%置信区间( CI)下限>1的PT被定义为风险信号。 结果:以艾曲泊帕、罗普司亭和阿伐曲泊帕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分别为25 215、18 762和1 204例,挖掘出艾曲泊帕、罗普司亭和阿伐曲泊帕相关血栓栓塞事件(TEE)PT 52、51和9个。艾曲泊帕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依次为肾动脉栓塞、门静脉血栓、脾栓塞、脾静脉血栓、肝动脉血栓;罗普司亭依次为动脉栓塞、脑血管闭塞、椎动脉闭塞、门静脉血栓、肠系膜血管血栓;阿伐曲泊帕依次为肾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脑静脉窦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分别挖掘出艾曲泊帕、罗普司亭、阿伐曲泊帕肝毒性风险信号(PT)25、14和4个,艾曲泊帕信号强度前5位的PT为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血栓、肝动脉血栓、间接胆红素升高、慢性肝衰竭;罗普司亭为门静脉血栓、慢性肝衰竭、酒精性肝病、肝血肿、肝硬化;阿伐曲泊帕为门静脉血栓、肝功能检查异常、肝功能异常、肝酶升高。共挖掘出3种TPO-RA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肝毒性相关PT 24个,信号强度居前5位者为门静脉扩张、慢性肝衰竭、肝功能检查异常、酒精性肝病、眼黄疸。结论:TEE和肝毒性是3种TPO-RA共有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TPO-RA前后应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警惕药品说明书未记载的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阿伐曲泊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阿伐曲泊帕单药治疗慢性肝病相关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阿伐曲泊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阿伐曲泊帕单药治疗慢性肝病相关重度血小板减少症(TC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肝病相关重度TCP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6例,女20例;中位年龄54岁,年龄范围为33~74岁。56例患者中,21例采用阿伐曲泊帕联合rhTPO方案设为联合治疗组,35例采用阿伐曲泊帕单药方案设为单药治疗组。观察指标:(1)用药后血小板(PLT)变化情况。(2)药物不良反应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监测患者治疗后2周内PLT的变化情况,了解患者治疗效果。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1)用药后PLT变化情况:联合治疗组患者用药后1~5 d PLT为(35±19)×10 9/L,用药后6~10 d PLT为(73±41)×10 9/L;单药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0±30)×10 9/L,(70±51)×10 9/L。两组患者用药前后PLT组间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组间=0.30, 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PLT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时间=59.96, P<0.05);两组患者PLT变化趋势之间无交互效应( F交互=0.40, 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67%(14/21),单药治疗组为54.29%(19/3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3, P>0.05)。(2)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联合治疗组患者发生头痛、头晕、输血反应、血尿、蛋白尿、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疲劳、恶心、外周组织水肿例数分别为2、4、1、2、2、7、10、6、8、14、12、5例,单药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8、1、3、5、7、19、11、20、19、14、5例,两组患者头痛、头晕、输血反应、血尿、蛋白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疲劳、恶心、外周组织水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1.24,0.23,0.05,1.91,0.83,2.04,0.81, P>0.05)。 结论:阿伐曲泊帕联合rhTPO方案和阿伐曲泊帕单药方案均能升高慢性肝病相关重度TCP患者PLT;与阿伐曲泊帕单药方案比较,阿伐曲泊帕联合rhTPO方案并未带来更佳的临床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阿伐曲泊帕联合标准免疫抑制治疗伴肝损害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骨髓造血组织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IST)可使60%~70%的重型AA(SAA)患者获得血液学反应,无效患者被认为主要与残存造血细胞过少相关 [1]。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与造血干/祖细胞TPO受体作用,可明显增加AA患者骨髓多能造血祖细胞数量 [2],联合标准IST可显著提高初诊SAA患者血液学反应率和完全血液学反应率,缩短造血恢复时间,已被纳入SAA一线治疗选择 [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阿伐曲泊帕转换治疗TPO受体激动剂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阿伐曲泊帕(APAG)转换治疗在曾应用免疫抑制治疗(IST)联合TPO受体激动剂(TPO-RA)无效或TPO-RA不耐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IST联合TPO-RA(艾曲泊帕/海曲泊帕)治疗无效或TPO-RA不耐受的16例AA患者,接受APAG转换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6例AA患者中,中位年龄54(14~68)岁,男、女各8例。IST联合TPO-RA治疗无效患者10例(难治组),转换APAG中位治疗6(6~10)个月,7例(70%)获得三系血液学反应(HR)[完全治疗反应(CR)4例、良好治疗反应(GPR)1例、部分治疗反应(PR)2例],均在APAG治疗3个月时开始起效;TPO-RA不耐受患者6例(不耐受组),APAG中位治疗6(2~8)个月,4例(67%)获得HR(GPR 3例、PR 1例),其中APAG治疗3个月时2例获得PR,6个月时4例患者均获得HR。APAG转换治疗过程中,未发生APAG相关2级以上不良事件,无血栓事件发生,治疗6个月时复查骨髓病理未见纤维组织增生,无一例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结论:对于TPO-RA难治或不耐受的AA患者,APAG可作为较好的转换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阿伐曲泊帕治疗仑伐替尼相关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阿伐曲泊帕对仑伐替尼相关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仑伐替尼相关SA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过程,分析阿伐曲泊帕治疗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SAA患者肝癌骨转移后使用仑伐替尼和短程局部放疗后出现骨髓衰竭,确诊SAA。应用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后血象无改善。接受阿伐曲泊帕40 mg/d治疗4周后,三系造血恢复,脱离输血。结论:阿伐曲泊帕成功治疗1例仑伐替尼相关SAA,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继续积累相关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7/6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仍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严重并发症,既往针对CIT的处理主要为输注血小板、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等,但对一些难治性CIT,效果有限.近年来,新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TPO-RAs)已上市并用于血小板减少症,但尚未批准用于CIT治疗.本文对TPO-RAs类药物在CIT方面已开展的临床研究进行汇总,结果显示罗米司亭、艾曲泊帕、阿伐曲泊帕研究相对较多,但多为小样本或单中心回顾性分析,而芦曲泊帕和海曲泊帕尚缺乏治疗CIT的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阿伐曲泊帕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总结阿伐曲泊帕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报道1例阿伐曲泊帕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针对阿伐曲泊帕、他克莫司作用机制及安全性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经环孢素、十一酸睾酮、艾曲泊帕联合治疗6个月无效,并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停药并予以阿伐曲泊帕(20 mg,每日1次)联合他克莫司(1 mg,每日2次)治疗9个月后,患者血小板升至54×109/L,血红蛋白升至124 g/L,白细胞升至8.23 × 109/L,肝肾功能也均恢复到正常,未观察到血栓事件等其他不良反应,且治疗后CD4/CD8下降,CD8+T细胞增多,Treg细胞比例增多.结论 阿伐曲泊帕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老年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且耐受性良好,今后仍需长期追踪观察及继续积累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马来酸阿伐曲泊帕治疗肝硬化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马来酸阿伐曲泊帕治疗肝硬化合并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TC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硬化伴重度TCP(PLT<50×109/L)患者151例,患者均接受马来酸阿伐曲泊帕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后30 d内PLT.根据治疗后30 d内PLT结果分为PLT达标组(n=117,PLT≥50×109/L)和未达标组(n=34,PLT<50×109/L),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马来酸阿伐曲泊帕治疗肝硬化合并TCP患者PLT达标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151例患者中男112例(74.2%)、女39例(25.8%),平均年龄(57.2±19.3)岁,PLT达标率为77.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432,95%CI:1.464~8.044)、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OR=9.416,95%CI:2.416~36.695)的患者,应用马来酸阿伐曲泊帕治疗后的PLT达标率较低.达标组23例患者治疗后的PLT增长曲线结果显示,17例(73.9%)患者的PLT在治疗第15天内达峰值.结论 马来酸阿伐曲泊帕治疗肝硬化TCP的临床疗效较好.高龄、肝功能差是马来酸阿伐曲泊帕治疗肝硬化合并TCP患者PLT达标率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阿伐曲泊帕治疗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耐受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观察阿伐曲泊帕治疗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TRT)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38例CTRT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阿伐曲泊帕片口服治疗,40 mg/d,1次/d.记录并比较患者使用阿伐曲泊帕治疗前、后的PLT变化,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根据升血小板治疗是否有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34例和无效组4例,比较两组不同临床特征CTR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8例CTRT患者,使用阿伐曲泊帕治疗前PLT为(37.84±2.85)×109/L,中位血小板治疗有效时间为7(2,12)d,停药时PLT为(127.34±0.45)×109/L;阿伐曲泊帕升血小板治疗的有效率为89.5%(34/38),治疗期间29.0%(11/38)的患者接受了血小板输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出血事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不同性别、治疗方式、治疗时长以及肿瘤分期的CTRT患者阿伐曲泊帕治疗后升血小板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伐曲泊帕对CTRT有一定疗效,且口服方便、耐受性良好,可作为CTRT患者的新型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