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布昔替尼治疗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是一种少见的、通常与药物有关的皮肤病。文章报道1例30岁女性AGEP患者应用阿布昔替尼片治疗取得临床痊愈的过程,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重度老年特应性皮炎新型系统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新型系统治疗对中重度老年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the Global Resource of Eczema Trials database、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搜集新型系统治疗(生物制剂与JAK抑制剂)中重度AD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检索时限从2014年1月至2023年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采用 OR值(95% 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并检验异质性,评估发表偏倚。 结果:共纳入度普利尤单抗治疗5项研究(523例老年患者,802例年轻患者),在老年AD中显示了良好疗效,达到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EASI)75的患者比例达到74.6%(390/523),与年轻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0.79(95% CI:0.58~1.07), P=0.122];瘙痒数字评分量表(NRS)改善≥4分的患者比例为68.7%(244/355),与年轻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4%(409/535)][ OR=0.79(95% CI:0.55~1.14), P=0.213];安全性良好,发生最多的不良反应与年轻患者类似,均是结膜炎、面颈部红斑和注射部位反应,并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老年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比例为24.3%(65/267),与年轻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1.07(95% CI:0.65~1.77), P=0.789]。其他生物制剂和JAK抑制剂在老年AD患者中的研究较少,具有老年分组的JAK抑制剂的研究发现(阿布昔替尼2篇,乌帕替尼2篇),阿布昔替尼在老年人群的临床有效性与年轻人群无明显区别,阿布昔替尼与乌帕替尼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并且与剂量相关。 结论:度普利尤单抗应用于老年A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年轻患者相似,JAK抑制剂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JAK抑制剂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评价JAK抑制剂阿布昔替尼、巴瑞替尼和乌帕替尼在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 2024 年 3 月之前有关上述三种药物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在 Stata14.0 和R4.3.2软件中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及 95%可信区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17 项随机对照试验,特应性皮炎患者 8807 例. 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药物可以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其中累积排序概率显示乌帕替尼 30 mg疗效最佳,其次是乌帕替尼 15 mg和阿布昔替尼 200 mg. 患者达到EASI-75、vIGA-AD 0/1 等疗效评估指标的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患者,阿布昔替尼和乌帕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巴瑞替尼. 结论:阿布昔替尼、巴瑞替尼和乌帕替尼治疗特应性皮炎均安全有效. 应用乌帕替尼 30 mg剂量虽然具有较高的短期疗效,但需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引起的瘙痒难以忍受,目前对治疗的总体反应不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发现系统使用度普利尤单抗、乌帕替尼、巴瑞替尼、阿布昔替尼,局部使用氨甲环酸、加巴喷丁、二甲基亚砜溶液及火针疗法、点阵二氧化碳激光等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文对PCA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阿布昔替尼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评价阿布昔替尼和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6 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 104 例中重度AD患者临床资料.51 例(A组)口服阿布昔替尼200 mg每天,53 例(D组)患者皮下注射度普利尤单抗300 mg每 2 周(基线负荷剂量为 600 mg),治疗周期均为 24 周.分析治疗后 0 周、4 周、8 周、12 周、16 周、24周的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瘙痒数字评定量表(P-NRS).分析治疗后 0 周、8 周、16 周、24 周的血清总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析与治疗直接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D组患者EASI、P-NRS、DLQ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组患者比较,A组EASI、P-NRS、DLQI水平下降更明显.随着疗程延长,两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逐渐下降趋势,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患者结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布昔替尼和度普利尤单抗在治疗后 24 周均可明显缓解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瘙痒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阿布昔替尼在缓解瘙痒症状方面效果更佳.阿布昔替尼和度普利尤单抗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分别需要警惕胃肠道症状和结膜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3种口服Janus激酶抑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对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和巴瑞替尼3种口服Janus激酶抑制剂(JAKi)治疗特应性皮炎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方法 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创新性6个维度进行评价.使用Meta分析评价3种口服JAK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检索国内外药物经济学研究并计算各JAKi治疗费用以评价经济性;结合文献和药品说明书等评价适宜性;使用问卷调查评价3种口服JAKi的可及性;从JAKi的作用机制角度阐述其创新性.结果 安全性方面,乌帕替尼30 mg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OR=1.47,95%CI(1.04,2.08),P=0.03]和鼻咽炎发生率[OR=1.44,95%CI(1.06,1.95),P=0.0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巴瑞替尼4 mg组的鼻咽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OR=2.24,95%CI(1.39,3.61),P=0.000 8]和巴瑞替尼2 mg组[OR=0.48,95%CI(0.31,0.74),P=0.001].有效性方面,3种口服JAKi无论剂量如何,有效性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乌帕替尼和阿布昔替尼的有效性呈剂量依赖性(P<0.000 1).经济性方面,巴瑞替尼的年治疗费用最低(13 870.0元),但其在我国没有获批AD适应证;其次为乌帕替尼(27 192.5元).3种JAKi的总体适宜性较好,但均不适用于重度肝损伤患者.巴瑞替尼的可获得率最高(59.4%),但在我国医保体系下乌帕替尼的可负担性较好.3种JAKi中,乌帕替尼与阿布昔替尼的创新性更优.结论 3种口服JAKi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安全性可控,有效性良好;考虑到医保报销问题,建议我国患者优先使用乌帕替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阿布昔替尼治疗皮肤扁平苔藓二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6/1
皮肤扁平苔藓的传统治疗包括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阿维A等药物,常因其不良反应而使用受限.JAK抑制剂通过抑制JAK-STAT通路,影响INF-γ等细胞因子的功能,从而调节免疫.本文报道JAK1抑制剂阿布昔替尼治疗皮肤扁平苔藓2例,并回顾相关文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阿布昔替尼治疗司库奇尤单抗诱发的湿疹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本文报道 1 例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后发生湿疹样改变的患者,环孢素、甲氨蝶呤治疗无效,给予阿布昔替尼治疗 2 周皮损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治疗难治性大疱性类天疱疮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12/9
本文报道一例难治性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起初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改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皮疹反复伴剧烈瘙痒,后口服JAK1 抑制剂阿布昔替尼治疗,瘙痒快速缓解,随访皮疹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Janus激酶靶点药物国内外研发总览
编辑人员丨2023/8/5
Janus激酶(JAK)是一类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包括JAK1,JAK2,TYK2和JAK3.JAK/STAT信号通路对调控免疫系统、促进细胞生长、抗凋亡及促进细胞周期等发挥重要作用,作用于JAK靶点的药物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等治疗,并且不断扩展新的适应证.目前,全球JAK靶点药物研发及临床研究取得新进展,并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全球共批准上市JAK靶点药物10个,申请上市1个,临床Ⅲ期8个,临床Ⅱ期20个,临床Ⅰ期23个.在国内已经上市的有5个:磷酸芦可替尼、枸橼酸托法替布、巴瑞替尼、乌帕替尼和阿布昔替尼,氢溴酸吡西替尼、氘可来昔替尼(BMS-986165)和硫酸伊伐马替尼(SHR-0302)也完成了部分适应证的临床研究.但同时JAK靶点药物的安全问题也逐步显现,今后亟待加强对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