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世平教授基于"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探讨肝癌治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5/25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未确切提到肝癌这一病名,众多中医学者根据肝癌临床所表现的纳差、腹胀、肝区疼痛、消瘦等症,将其归属于"肝积""癥瘕""积聚"等范畴[1,2]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基于"木郁达之"运用乌梅丸治疗情志病撷要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木郁达之"出自《黄帝内经》,结合历代医家的理解和对现今临床实践的总结,"木郁达之"理念已不拘于疏肝理气一法,更应包括燮理肝之阴阳,使肝"体阴用阳"的结构、功能调和通达.随着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焦虑、失眠、抑郁等情志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反复难愈.中医治疗情志病多遵从"木郁达之"原则,燮理肝之阴阳以疏肝解郁.乌梅丸具有缓肝调中、清上温下之功,可温阳以疏理调达肝气、滋补肝体之阴以求本、燮理肝之阴阳以体用并调,切中"木郁达之"之要义.临证运用乌梅丸治疗阳虚兼有郁热征象之失眠、抑郁等情志病,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肝体阴用阳"探讨女性玫瑰痤疮的病机和治法
编辑人员丨2024/1/6
"肝体阴用阳"指肝以藏血为体,疏泄为用.本文在"肝体阴用阳"理论指导下,结合女性生理特点,简要探讨了女性玫瑰痤疮与肝的发病关系及治法方药,认为虽病变表现在面部,却与肝关系密切.肝体藏血属阴,阴血不足导致血虚化燥,日久耗损阴液、气火上逆;肝的功能特点主动属阳,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久郁化火、火热上炎;肝体用失调,木火刑金,日久导致面部皮肤持续性潮红、干燥、瘙痒等.临证治疗时,谨守"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内涵,重视滋养阴血以补养肝体,调达气机以恢复肝用,采用肝体、用并调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时结合女性患者实际情况,可考虑使用四物汤、四逆散、逍遥散、苁蓉牛膝汤等方加减化裁,以供临床治疗女性玫瑰痤疮用药参考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基于"湿胜阳微"理论探讨肠道菌群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9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生发展及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肠道菌群通过多种途径参与MAFLD发生发展.中医认为该病病证溯源、病因病机与脾脏密切相关,脾虚湿困、痰瘀互结是MAFLD病机之关键,MAFLD治疗获益有赖治肝实脾的具体应用.因脾虚证、脾虚湿盛证为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相关证型,故文章基于"湿胜阳微"理论,对脾体阴用阳而受湿邪侵袭及肠道菌群失调在该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具体阐述,并据此提出利湿邪、通阳气,消痞满、畅气机,行气血、化瘀浊之法调控肠道菌群来论治MAFLD,在承接了中医肝病实脾理论的基础上,也拓展了调节肠道菌群治疗MAFLD的新视野,为临床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经典名方暖肝煎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辨惑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暖肝煎原方"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证",后世医家据此将该方局限于治疗下焦疾病,中医院校规范教材《方剂学》亦云其主治为"肝肾不足、寒滞肝脉".以《景岳全书》为基础,通过文献考证认为暖肝煎立方于暖肝法.暖肝法即补肝血以暖肝阳,原文以"肾"代指下焦部位但与肾无关,因此暖肝煎所治为肝血不足而非肝肾不足,其适用病机应着重于肝血虚.后世医家从肝肾论本方之主治失其本意,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肝木曲直论
编辑人员丨2023/8/6
论述“肝木曲直”之说对于中医肝藏象理论及肝病临床的重要意义.认为“肝木曲直”应诠释为肝具有刚柔相济、体阴用阳、敷和收藏、化生升发的生理特性与功能;临床上面对复杂之肝病,在充分理解肝禀“类木”“曲直”之性的基础上,当采用守恒(涵木体、达木用)而度奇(度病情、度时令、度干犯他脏)之法治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怒论治溢脉型郁证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怒”是正常的情志活动之一,在异常情况下会导致情志内伤,从而引发郁.怒与脏腑气血在生理病理上有一定联系,其中与肝体阴用阳功能关系最为密切.怒志刺激的外因结合易怒体质的内因形成溢脉型郁证,即颅腔气血失调所致的肝阳上亢、肝气上逆型郁证.三部六病学术流派创始人刘绍武先生提出“四脉定证、以脉定方”的辨脉与治郁体系,拟调神平亢汤平肝降逆、调节情志,对怒所致之溢脉型郁证有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眼科古籍数据挖掘的“肝开窍于目”“目病多火”的认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文献研究,明确“肝开窍于目,从肝治目”“目病多火”的深层次含义;在肝目皆体阴用阳的理论基础上,明确肝体阴虚失柔,易致火热上炎是目病的潜在病机,眼部热象为标,阴液不足为本,明确益阴柔肝识本在目病治疗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脏腑辨证理论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骨枯”范畴,是一种以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的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极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变.本文从脏腑辨证理论出发,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肾虚,脾虚是主要环节,肝“体阴用阳”的功能失调是关键因素,此外肺脏和胆腑功能失调与本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联系,大多表现为脾肾亏虚、肝肾阴虚、肝郁肾虚、肺脏不调、胆腑不调.因此,治疗应从补肾健脾、补肝益肾、疏肝益肾、调理肺脏、调理胆腑入手,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肝“体阴用阳”理论论治失眠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文以肝“体阴用阳”理论为理论基础,在论述“体阴用阳”内涵的前提下,结合肝血亏虚、肝阴亏虚、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胆湿热六大证候阐释肝“体阴用阳”理论与睡眠的生理以及病理关系,最后总结归纳肝“体阴用阳”理论指导下相应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