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年杭州地区儿童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监测2017—2018年杭州地区儿童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原谱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收集杭州市儿童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1 061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诺如病毒(NV)、轮状病毒(RV)、星状病毒(AstV)、肠道腺病毒(EAdV)和札如病毒(SaV)5种致腹泻病毒的核酸,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集中度。结果:1 061例儿童腹泻患儿5种病毒检出的总阳性率为24.79%(263例);其中NV检出率最高(10.37%,110例),其次为RV(8.77%,93例);NV检出以GⅡ型为主,RV检出以A组为主;以NV与RV混合感染最为常见,共15例。混合感染共20例,1~<5岁儿童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较高。感染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寒冷季节易感。结论:杭州地区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复杂多样。NV和RV是引起本地区儿童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动障碍康复监测辅助装置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设计一款运动障碍康复监测辅助装置,对没有或很难独立行走的患者进行运动损伤评估。方法:设计了辅具车,配备加速度计和六维力传感器。设置正常行走(NW)组和异常行走组,其中异常行走组包括中度异常行走(MA)组、借助辅具车行走的中度异常行走(MA-V)组、重度异常行走(SA)组和借助辅具车行走的重度异常行走(SA-V)组。NW组不穿戴膝关节固定装置行走,异常行走组受试者的右腿用膝关节固定装置固定,MA-V组膝关节活动角度范围调节为0~30°,SA组膝关节完全无法弯曲,每组包含50个样本量。通过加速度计评估受试者步态周期、左右腿峰值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值,并通过六维力传感器评估受试者上肢力的变化。结果:对于中度损伤组,MA组和MA-V组的步态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A-V组的步态周期略大于MA组。对于严重损伤组,SA-V组的步态周期低于SA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于所有异常组,左腿的平均加速度和峰值加速度均大于右腿,左腿与右腿的峰值加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异常行走模式中,左手力的平均值(绝对值)大于右手,尤其是 Z轴。NW、MA-V和SA-V组左侧合力的标准差分别为2.759、8.297、13.118 N。SA-V组的力散点图离散度最高,NW组则有较好的集中度。 结论:设计了一款配备了加速度计和六维力传感器的辅助车,有助于医生对运动障碍康复进行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舟山市道路交通伤害院前急救时间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运用圆形分步法了解舟山市道路交通伤害院前医疗急救时间规律,为合理安排院前医疗急救人员、车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舟山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信息系统2020年道路交通伤害院前医疗急救出车记录,并通过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当地急救出车的时间集中度,推算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高峰时点和高峰时期。结果:2020年舟山市发生道路交通伤害共4 349例,男女比例为1.35∶1;年龄4~73岁,主要年龄分布范围为21~40岁(50.31%);交通伤害主要部位头面部1 776例(40.83%);交通伤害类型以非机动车事故为主,共2 479例(57.00%)。道路交通伤害院前医疗急救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特征,按年分布的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为6月27日至10月25日;按周分布的高峰期在周二至周五;日发生高峰时段为9:04~17:58。结论:舟山市每年夏秋季、每周二至周五、每日白天时间,均为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安徽省2011—2017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季节分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流行的季节性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7年安徽省SFTS发病资料。描述2011—2017年安徽省SFTS发病的时间特征;采用集中度法分析SFTS发病的季节性特征,并计算集中度 M值;采用圆形分布法,通过计算平均角 α—,分析SFTS发病的周期性和高峰期。 结果:2011—2017年,安徽省累计报告SFTS病例1 641例,7年发病数分别为67、67、85、239、283、507、393例;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线性趋势 χ2=614.29, P<0.001),最低为2011年(0.11/10万),最高为2016年(0.83/10万)。计算得集中度 M值为0.522,提示有较强的季节性;采用圆形分布法,首先计算得平均角 α—为171.05°( Z=439.66, P<0.001),据此推算出安徽省SFTS的平均发病日期为6月21日,流行期为4月15日至8月27日。 结论:安徽省SFTS发病有较强的季节分布特征,4~8月份为该病的流行高峰期,应在此期间加强对FSTS的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0—2019年云南省玉溪市流感季节性与动态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玉溪市流感季节性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季节性,年估计百分比变化分析流行特征。结果:玉溪市流感年均发病率11.45/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度36.21%(95% CI:12.48~49.32, P<0.05);发病人群以15岁以下为主,尤其0~4岁组,发病率最高(57.80/10万),年均增长速度68.04%(95% CI:31.91~71.89, P<0.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x2 =6.05, P<0.05)。澄江市(33.20/10万)和峨山县(31.10/10万)发病率最高,元江县发病率年均增长速度最快57.62%(95% CI:19.24~71.76, P<0.05)。发病高峰在冬季,发病率68.61/10万,年均增长速度6.93%(95% CI:1.80~11.60, P<0.05)。季节分布的M值和γ值分别在0.37~0.89和0.38~0.89之间波动。发病高峰日为12月31日,高峰期在10月24日至次年2月24日,流行期8月28日至次年4月25日。 结论:各地区应根据疫情流行变化趋势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以降低发病水平,避免疫情持续蔓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质量三维理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检索、质性访谈、小组讨论,并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相关制度、政策等方法,初步构建质量评价指标条目池和初始问卷;第1、2轮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加以选择;第3轮问卷使用专家重要性赋值均数法明确指标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2%、100%、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0.870和0.877,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101、0.105和0.119。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176个三级指标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基于质量三维理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结果可靠性较强,能够为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引导与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我国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05—2019年杭州市江干区其它感染性腹泻发病时间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杭州市江干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发病时间规律,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杭州市江干区2005—2019年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数据进行整理,采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对发病时间规律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9年杭州江市干区累计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53 501例,其中男性29 468例(55.08%),女性24 033例(44.92%),≤4岁组人群高发(28 499例,占53.27%)。2005和2006年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89.58/10万和1 204.73/10万,此后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后趋于平稳。集中度法显示,江干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部分年份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0.3< M<0.5)。圆形分布法结果显示,2005—2008年江干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仅8—9月单峰高发,2009—2019年存在7—8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双峰高发。2013年(102 d)和2019年(112 d)第2个发病高峰期较其余年份有延长趋势。 结论:杭州市江干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7—8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存在2个发病高峰,不同年份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有所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照护计划自动生成模型的安徽省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社区居家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情况,以及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所需照护服务种类、时长的差异,为老年人的个性化照护服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安徽省5个地级市的5 133名社区居家老年人开展上门评估,失能等级的划分参照民政部《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GB/T 42195-2022).运用照护计划自动生成模型,为每位研究对象出具包含照护服务项目和时长的个性化照护计划.结果 研究纳入的老年人失能情况总体较轻,随着失能等级的上升,基础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2个维度的下降最为显著.照护计划自动生成模型所出具的照护计划建议中,社区居家老年人对医疗辅助和生活辅助的需求程度最高,但心理关怀需求也值得关注.此外,随着失能程度的加剧,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范围缩小,活动项目减少,因此如厕等最基本生活照护服务的时长占比显著提高,照护服务项目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结论 老年人的照护需求随失能进展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照护计划自动生成模型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计划,且科学性较好,未来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2010-2021年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病、死亡以及在高发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集中度、圆形分布、空间制图等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SFTS的时间、空间和人群特征,采用x2检验分析高发区人群特征差异.结果 2010-2021年我国27个省份报告18 968例SFTS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1/10万;有11个省份报告死亡病例973例,病死率为5.13%.病例分布具有季节性,呈单峰分布,高峰期在5-8月.2010-2021年发病率上升、回落再上升,而病死率下降.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和辽宁省的病例数占92.97%,死亡数占89.21%,并由此向西南、东北、东部、西部方向扩散.男女性别比为0.89∶1,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农民占86.02%;死亡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2∶1.河南省病例数在2015年达峰值后明显回落.2018年以来,山东和安徽省病例数居前2位.辽宁省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5∶1,其余4省均女性多于男性.结论 2010-2021年中国SFT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病例分布由高发区向西南、东北、东部、西部呈逐步扩张趋势.建议在有病例发生的地区加强SFTS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于患者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广州市海珠区2013-2022年流行性感冒发病的季节性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海珠区2013-2022年流感病例数据,联合运用集中度、圆形分布法和季节指数进行流感的季节性特征分析.结果 广州市海珠区2013-2022年累计报告流感病例34 433例,年均发病率为203.98/10万,发病率最高为2019年795.35/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x2=36 936.43,P<0.001);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69.22%);以学生(29.52%)、散居儿童(28.25%)和托幼儿童(14.44%)为主.集中度M=0.44,圆形分布的总集中趋势y=0.31(Z=3 392.86,P<0.001),表明流感具有一定的季节分布.季节指数结果提示12月-次年1月、3-6月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其中1月和6月流感的发病强度较大.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2013-2022年流感流行呈一定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夏交接季高发,1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