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VAS集中调配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集中调配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VAS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实施传统工作顺序的28名工作人员、抽取16 580份医嘱作为实施前,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在传统工作顺序基础上进行PIVAS集中调配模式的28名工作人员、抽取17 164份医嘱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药品人均配置速度、配置差错率、摆药差错率、核对包装环节差错率、工作人员风险管理认知、职业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率、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药品人均配置速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药品破损率、调配错误率、退药错配率及总差错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输液批次分配错误率、输液贴签错误率、成品输液放置错误率及总差错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核对包装错误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设备运行、环境管理、针刺伤、体液污染4个维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职业风险事件总发生率(17.86%)低于实施前(46.43%),实施后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率低于实施前,工作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IVAS在集中调配模式下能有效提高药品人均配置速度,减少配置药物、摆药及核对包装环节差错发生,增强风险管理认知,降低职业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率,改善工作人员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冠肺炎背景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应急管理模式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后,由于隔离病区环境污染及防护服等导致操作受限等因素,定点收治医院的静脉用药应集中配置。结合现有流程,对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流程进行优化,调整操作台操作模式,优化排班机制,探索并制定"一审五核对"的节点控制流程,以满足COVID-19患者24 h静脉用药需求;结合新冠病毒药物治疗特点,调整处方审核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推行无纸化处方,减少不必要的传播媒介;实行分段式输液配送管理,确保无交叉感染;分级分区管控配置环境,加强药师防护管理,规避人员感染风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本次流程重组及优化构建了COVID-19背景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应急管理模式,保障了COVID-19患者静脉用药需求和安全,救治工作有序进行,为今后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建立危害药品防护流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建立危害药品给药过程防护流程,提升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方法 参考HFMEA方法,对现有的危害药品给药各环节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方法.项目改善期间为2016年3月至7月,从危害药品给药各个环节流程中找出29项失效模式和20项失效原因,最后拟出14项失效模式与合并归纳缺乏危害药品验收入库及贮存防护流程、院内对医嘱开立未有明确分级管理制度以及缺乏该类药物摆药贴签核对管理规定等9项失效原因进行改善.通过要求供货商使用专用配送箱单独配送并明确标识,验收时佩戴双层口罩、手套、设立专柜单独贮存并有警示标志以及汇总数据写报告,交予药学部,向医务部提出申请分级管理等改善对策.结果 改善对策实施后(2016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危害药品(静脉滴注类)集中调配率为100%,较改善前(2016年3月至7月)提高20%;各环节防护流程执行率为98%,较改善前(2016年3月至7月)提高78%,未出现危害药品给药过程的职业暴露事件.建立防护流程后,持续改进小组对失效模式又进行了一次危害程度评估,结果危害程度平均分由改善前的14分降至改善后的1分,效果明显.结论 运用HFMEA方法,采取前瞻性风险评估,建立危害药品给药过程的防护流程,有效提高了危害药品的集中调配比例,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大大提高,各环节防护流程执行率也随之提升,医护人员与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体系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获得性事件备受关注,尤其以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和临床用药安全问题更为突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是现代医院为满足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需要而建立的新型工作模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由符合资质的药师对临床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经专业技术人员在洁净环境条件下,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静脉用药统一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为临床提供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和合理用药咨询等服务的综合性技术性的药学部门[1].由于静脉输液直接输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因此,静脉输液的质量要保证绝对安全[2].PIVAS每天为临床科室配置大量的成品输液,若配置过程中输液被污染,将造成当天大批量的静脉成品输液质量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3].PIVAS虽然属于医院感染防控的高风险部门,但由于无患者污染来源等特点,因此,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的院感风险预防及控制点不同.解放军452医院PIVAS自2012年9月投入运行以来,不断探索实践符合PIVAS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的措施,并不断改进优化,建立了完善的PIVAS医院感染及控制管理体系,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呼吸机共享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医院呼吸机虚拟共享中心,减少我院3个ICU呼吸机的重复购置率,实现呼吸机资源共享,提高呼吸机使用效益.方法 成立呼吸机共享管理小组,建立信息化虚拟共享平台,采用平台集中调配模式保障3个ICU日常及紧急使用.结果 呼吸机共享平台的成立,优化了ICU呼吸机资源配置,明显降低了医院投入成本,提高了呼吸机的使用效率,同时缓解了某个ICU在某段时期内呼吸机紧缺的情况.结论 通过建立呼吸机虚拟共享中心,可改变医院传统呼吸机使用管理方式,为我院ICU减少呼吸机资源的闲置以及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院PIVAS新生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保障新生儿静脉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新生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工作模式.结果:我院新生儿静脉用药医嘱由医嘱审核药师审核后,统一进行批次编排、标签打印和摆药贴签等工作,并按给药方式(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统计医嘱数量转交调配药师进行药品调配.采用的预配方法包括中浓度集中预配法、单瓶定容预配法和终浓度集中预配法.调配完成后,调配间内由调配人员复核成品质量,调配间外由核对药师复核成品终剂量.除此以外,新生儿用药每个批次调配完成打包装箱后由配送人员优先配送.结论:在PIVAS集中调配新生儿静脉用药,不仅提高了药品调配的质量,保障了新生儿静脉用药的安全、有效,而且还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安全防护管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将分散在病区的静脉输液治疗(以下简称静疗)相关化疗药物全部采取集中配置及对安全防护措施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成效.方法 2013年11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分散在肿瘤科、放疗科配置的化疗药物全面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和实施后(2013年11月—2014年11月)药物配置过程差错发生情况和临床科室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前静疗相关化疗药物共配置21600例次,发生差错399例次,发生率1.85%;实施后共配置36000例次,发生差错215例次,发生率0.60%.医护患对静配中心的满意度由73.8%上升到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7,P<0.05).结论 静疗相关化疗药物采用集中配置模式,以及对安全防护措施规范化的管理,能够提高配置质量,降低差错率,提升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差错率
编辑人员丨2023/8/6
PDCA循环管理方法 是管理程序化、 标准化的一种工作方式,是一种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 [1].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先生提出, 又称为戴明循环. 它通过计划 (Plan)、 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提高[2].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简单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 为提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PIVAS) 的工作质量,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将PDCA循环法的管理模式引入我院, 通过实践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流程优化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简称静配中心,是医院用于执行静滴医嘱的集中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产品和药学服务的机构[1].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下,PIVAS的工作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为基本要求[2],因此许多医院对提高PIVAS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进行了探索.作者根据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PIVAS运行以来的相关实践,围绕工作模式与流程优化、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具及技巧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提升PIVAS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级医院“住院一站式服务”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对上海市级医院“住院一站式服务”探索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分别探讨了当前已开展、拟开展和未开展住院一站式服务的3类市级医院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包括床位调度、床旁结算、场地及人员有限、信息支撑不足和缺乏管理规范等问题,提出住院一站式服务的适宜模式是集中式管理与分散式管理模式相结合.建议医院可重点聚焦基于重点病种及病种难度的床位调配机制、完善出院随访转介及出院后延伸医疗服务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床位使用效率,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