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某医院医学研究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医学研究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对导师指导满意度提供实证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2年1至4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某三甲医院129名在读全日制医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课题组自行设计问卷,基于医学研究生的视角,从师生交流、科研习惯培养、毕业课题指导等方面进行满意度的调研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生对导师指导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对导师指导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研究生为104人(80.6%)。师生学业方面的沟通频率( b=0.26, P=0.026)、非学业方面的沟通频率( b=0.37, P=0.003)、师生讨论毕业课题的频率( b=0.66, P=0.002)与研究生的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导师指定毕业论文选题( b=-0.42, P=0.024)与研究生的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医学研究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有待提高。增加师生学业和非学业方面沟通频率、增加师生讨论毕业课题的频率有助于提高医学研究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毕业论文选题应充分考虑医学研究生自身的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在非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在非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流行病学教学中实施以需求为导向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级春季学期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选修流行病学课程的35名非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前的匿名调查掌握学生的专业背景和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安排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以及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提前划分讨论小组,开展理论模块和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流行病学教学,通过结业成绩和课程评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61.3%(19/31)的非医学专业背景学生的相关知识薄弱;尽管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对授课内容的需求存在差异,但却有希望主动参与讨论、提升实践应用能力的一致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最终设置了理论授课和分小组的案例讨论2个模块。课程结束后,有65.7(23/35)的学生结业成绩为良好或优秀;80.0%(28/35)的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反馈为"非常满意",其余均为"满意"。结论: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得到了学生的正面反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非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设置,以期为我国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找我国2019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信息,调查34所招收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校的入学条件、专业方向设置等情况。结果:24所院校设置了具体的专业方向,主要集中于专科护理,占总体的62.50%(15/24),招生院校中尚无中医院校;所有院校报考条件中均未对临床工作经验作强制要求;华中和华东地区招生院校专业方向设置分别占95.83%(23/24),91.67%(22/24)。结论:我国非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招生专业方向设置多样但较笼统,应统一规范设置,加强中医护理方向;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应增强院校间学术交流与合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制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4/6/8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有2亿人,但对职业伤害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防制措施缺乏系统分析.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风险总体较低,但也有部分人群伤害风险较高,主要与行业风险、个人特征、职业脆弱性和雇主特点有关.个体经营者职业伤害主要影响因素是行业风险、自雇类型、体力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弹性等;非全日制劳动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安全健康知识、群体效应、雇主重视程度、性别、年龄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事故、长时间工作、工作压力等.我国在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防制方面已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效,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建议增强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防制紧迫感、加强基础研究和安全健康促进、健全法治体系和配套政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对医学人文类课程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对医学人文教学现状的满意度和需求情况,采用访谈和自编问卷的形式对部分学生和个别教师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开设通识类课程能基本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但医学人文类课程相对较少.71.3%的在校学生对学校医学人文教学情况满意,40.7%的非全日制学生对医学人文教学有较大需求,91.0%的研究生认为在临床实习阶段也应该开设医学人文类课程.目前,医学人文类课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程内容与临床脱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为满足各个层次医学生的需求,在医学人文教学方面要重视全程性、广泛渗透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册营养师资格考试(上海试点)报考人员情况和通过率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2016年注册营养师资格考试(上海试点)报考人员情况和考试通过率,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的注册营养师考试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1)根据2016年注册营养师资格考试(上海试点)报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193名报名参加注册营养师考试且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的信息,分析考生的基本情况;(2)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考生的基本情况及其对本次报名条件的看法;(3)成绩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学历、专业、工作(或实习)单位、年限和职称考生的考试通过率.结果 报名考生中81.3%的考生年龄在20~29岁,女性占80.3%,所有考生的学历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其中全日制本科占75.6%,96.4%的考生本科所学专业为营养学.78.3%的报考者认为本次考试的报名条件总体上非常合理或较为合理.考试总体通过率为38.3%,工作(或实习)单位在医院的考生的通过率(45.0%)显著高于在其他单位工作(或实习)的考生的通过率(24.5%)(P=0.012).结论 本次注册营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合理,在医院工作的考生通过率相对较高.考生以营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主,与国际注册营养师制度接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在非适应完美主义与自杀风险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在非适应完美主义和自杀风险关系间的调节作用,为大学生的自杀科学预防与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东某高校全日制本科在校大学生1084名[平均年龄(19±1)岁],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CFMPS)的非适应完美主义维度(包括担心错误、行动疑虑、父母期望3个因子)、情绪调节量表(ERS,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2个分量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进行调查.结果:SBQ-R得分与非适应完美主义总分及3个因子分、表达抑制得分均呈正相关(r=0.14 ~0.28,均P<0.01),与认知重评得分呈负相关(r=-0.19,P<0.01).非适应完美主义正向预测自杀风险(β =0.39,P<0.001),认知重评、非适应完美主义和认知重评的交互项均负向预测自杀风险(β=-0.17,-0.14,均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大学生非适应完美主义水平越高,自杀风险越大,认知重评在二者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10名本科护生班级心理氛围的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的班级心理氛围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评定量表"对310名全日制三年级在校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班级心理氛围得分为(143.25±22.18)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最高的条目为"同学们在意学习成绩",得分最低的条目为"辅导员/班主任能够经常与我们谈心".结论 310名本科护生班级心理氛围得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护理教育者着重加强护生护理软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增强护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建议医学院校设立面向贫困护生的奖学金,扩大贫困护生的受奖面,及时为护生提供各方面就业信息及就业心理指导,以减轻护生的经济、就业压力;尝试"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加强非护理专业出生的辅导员对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期消除师生之间代沟与隔阂,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从而优化本科护生的班级心理氛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山市在校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中山市在校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6所全日制大学和中学的在校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不良饮食行为和健康饮食行为等.结果 共调查2 341名学生,其中男生1 152人、女生1 189人,初中生594人、高中生530人、职中生636人、大学生581人.过去1周内,学生每天喝饮料、每天吃甜点、吃油炸食品、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12.7%、14.3%、5.3%、6.9%、12.5%、34.4%.每天吃水果、每天吃蔬菜、经常吃早餐、经常喝牛奶等健康饮食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41.1%、73.6%、81.2%、35.2%.男生喝饮料、吃西式快餐的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女生(P<0.01或P<0.05),而女生吃甜食和每天吃水果、经常吃早餐的行为发生率均高于男生(均P<0.01).非住宿学生每天喝饮料、每天吃油炸食品、吃西式快餐、每天吃水果和每天吃蔬菜的行为发生率均高于住宿学生(P<0.01或P<0.05),而住宿学生偏食、经常喝牛奶行为发生率则高于非住宿学生(均P<0.01).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经常吃蔬菜、水果和喝牛奶的健康饮食行为发生率越高(均P<0.01).结论 中山市在校青少年学生存在多种不良饮食行为,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加强青少年对健康饮食行为的认知,促进在校青少年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联合激励机制法在本科护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联合激励机制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以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临床实践学习的82名全日制本科生为对照组,以2016年6月-2017年3月8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即“师带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联合激励机制法,即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注重培养护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护生学习行为、协助制定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及人际沟通,并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对学习效果进行效验、激励.在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自我导向学习等级和核心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自我导向学习等级评定及护生核心能力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联合激励机制法能显著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