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洛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老年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按照队列法分为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每次20 mg)和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初始剂量为5 mg,后逐渐调整至每次10 mg).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血管内皮功能、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均入组60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QT间期离散度(QTd)分别为(37.38±4.25)和(42.05±4.74)ms,校正QT间期离散度分别为(38.53±4.66)和(43.78±4.87)ms,QRS 时限值分别为(92.13±6.29)和(98.79±6.31)ms,血清一氧化氮分别为(81.31±5.68)和(77.08±4.94)μmol·L-1,内皮素-1分别为(51.87±3.48)和(56.19±3.53)pg·mL-1,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9.17±1.48)和(11.42±2.13)pg·mL-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分别为(120.51±12.45)和(133.76±13.64)pg·mL-1,C 反应蛋白分别为(0.95±0.11)和(1.08±0.14)pg·m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胆固醇分别为(3.65±0.47)和(3.81±0.51)mmol·L-1,三酰甘油分别为(1.65±0.28)和(1.71±0.33)mmol·L-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2.34±0.31)和(2.45±0.39)mmol·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6例/60例)和6.67%(4例/60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不同药物方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同型半胱氨酸B型利钠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不同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间收治的 150 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B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血压仪对监测患者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采用美高仪MGY-ABPI型动态血压监护仪监测患者血压变异性;检测受试者血清中Hcy、BNP及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SBP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 组患者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 24h收缩压变异性(SBPV)、白昼SBPV、夜间SBPV水平明显低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 组患者 24h舒张压变异性(DBPV)、白昼DBPV、夜间DBP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ET-1 水平明显低于A组,NO水平明显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Hcy水平及BN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案,利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血压变异性,控制血中Hcy、BNP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数字化药学模式比较降压类带量采购药品与原研药品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为了运用量化评价体系综合评估 24 种带量采购降压药与原研药品的优劣势,利用评价分数为医师和患者的用药指导以及药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中量化评价标准进行细化与优化,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Embased、PubMed、Metstr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及美康MCDEX、药智数据、Up To Date、医脉通等指南检索工具以及其他数据库,对 24 种带量采购中选与原研降压药品按照优化后的量化评价体系进行量化评价.结果 24 个降压药中,仅有 4 种原研药品评价分数>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评价分数,分别为非洛地平片、福辛普利钠片、吲达帕胺缓释胶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评价分数存在差异主要为 5 项,分别为经济性、一致性评价、药品有效期、全球使用情况、生产企业状况.83%带量采购药品评价分数均高于原研药品分数,因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经济性具有绝对优势,原研药品经济性分数偏低,分数相差 1~11 分不等.结论 通过运用量化评价体系对带量采购降压药品进行药品综合评价,可综合评估带量采购与原研药品的优劣势,对降压药赋予数字化特征,评价分数可为医师及患者的用药指导乃至药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阿兹夫定致肝酶升高1例
编辑人员丨2024/1/20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84 岁,入院8 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3 ℃,伴咳嗽、咳白色黏性痰,痰量少不易咳出,自测新型冠状病毒抗原阳性,服用抗病毒颗粒及橘红化痰冲剂等药物治疗,症状未改善,入院 3天前在外院行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状、条索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考虑双肺炎症(病毒性肺炎可能性较大),患者未重视. 入院前 2 天患者再次发热,体温最高达39.2℃,退热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体温恢复正常,入院前1 天患者自感胸闷、气短,因多次测指尖血氧饱和度示 88~93%,于 2023 年 1 月 5 日入院. 入院诊断: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②原发性高血压3 级(高危组). 既往有高血压 20 年余,血压最高达170/112 mmHg(1 mmHg=0.133 kPa),平素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po,qd)降压治疗,血压控制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宽胸气雾剂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宽胸气雾剂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口服非洛地平片,5 mg/次,1 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喷宽胸气雾剂,舌下喷 2 揿/次,3 次/d.两组用药 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6 min步行距离,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血清因子血管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3.05%,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而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因子IL-6、Hcy、ET-1、MMP-9 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宽胸气雾剂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胸痛及胸闷等症状,并能有效促进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时间降低,促使炎性反应减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社区高血压病人5种常见降压药物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5种降压药的降压效果及病人对药物的评价.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9月-2015年12月对上海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3663例服用5种常见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降压药治疗费用、病人对药物的评价、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调查对象的血压控制率为66.3%,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和缬沙坦胶囊(代文)5种降压药的病人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分别为71.0%、68.7%、64.2%、77.2%和68.6%.平均每日降压药治疗费用为(4.56±2.88)元,但服用施慧达每日费用最低为(3.40±1.29)元.自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其中施慧达最低为2.5%.结论 5种降压药的血压控制率未见明显差异,但施慧达的费用和自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卡托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4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予以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卡托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监测2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观察治疗前、治疗第6周和第12周2组患者BPV的变化,统计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后糖脂代谢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6周和12周后,24 h平均收缩压(SBP)、d SBP、n SBP、晨峰SBP、24 h收缩压变异性(SBPV)、24 h DBPV、d SBPV和d DBPV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 DBP和d DBP仅在观察组治疗12周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6周和12周后,24 h SBP、d SBP、n SBP、晨峰SBP和晨峰DB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24 h SBPV、24 h DBPV、d SBPV和d DBP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6周时比较,24 h SBPV、24 h DBPV、d SBPV和d DBP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和9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0,P>0.05).治疗前后2组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P=1.000).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特别是可以控制BPV,且不影响糖脂代谢及肝肾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非洛地平及其制剂的晶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测定不同来源非洛地平原料药及其制剂的晶型现状,探讨非洛地平的质量、疗效与其晶型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法(PXRD)、红外光谱分析法(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技术对不同来源的原料样品进行晶型表征,采用Origin软件分析不同来源制剂样品中原料药晶型的存在形式,并采用整体动物完成了其生物学评价.结果 发现了不同来源非洛地平原料药的晶型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主成分基本一致,均为晶Ⅰ型;生物学研究显示不同来源的非洛地平缓释片在主要药动学参数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其中ρmax、tmax、t1/2、AUC0-t的最大差异分别达到1.8、1.4、8.2、1.5倍之多.结论 不同来源非洛地平原料药的晶型主成分虽然一致,但经制剂工艺制备后晶型状态明显发生改变,值得进一步研究.实验为指导工艺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皮素-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及非洛地平降压作用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内皮素-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降压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汉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老年人200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5 mg,1次/d)口服治疗2个月.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型.结果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GG基因型高于对照组(P<0.05),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高血压家族史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GG基因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高于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P<0.05),AG基因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高于AA基因型(P<0.05).结论 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多态性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应用非洛地平降压治疗后,GG基因型的降压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7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滴丸,5丸/次,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运动耐力、血清P选择素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心脏指标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9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P选择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显著升高(P<0.05),LVEDD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治疗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