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总额预算制能有计划地将医疗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医保基金结算方式。本研究以英国英格兰地区及我国台湾地区和福建省三明市的医保总额预算模式为例,介绍了总额预算相关管理形式、考量因素和测算方法等。英国英格兰地区从医疗服务的"需求侧"出发,以加权人口数为测算基础,将需求和成本因素测纳入测算,对医疗服务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包括全科医生、管理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等。我国台湾地区和三明市均从医疗服务的"供给侧"出发,以上一年度医疗服务结算金额为测算基础,其中,台湾地区将非协商因素、协商因素和付费者意愿等纳入测算,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主要为医院代表、参保人员代表和专家学者等;三明市将参保人数、民众就医需求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纳入测算,对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进行分类测算,参与预算的人员主要为医保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代表。总体来看,英格兰地区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测算过程较精细,参与预算的各方代表较多。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测算指导框架和测算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且相关信息公开程度及参与人员代表性还需提升,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总额预算指导框架;从需求角度出发,发展第三方专业测算机构;推动测算过程公开化,优化参与人员构成,以期提升我国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的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院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梳理医院科研项目风险结局发生情况,并对引起风险结局的因素进行剖析,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流程和方法,降低科研项目风险结局发生几率。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笔者科研管理工作实践,找出该院科研项目存在的风险点,对比分析引入项目风险管理前后的成效,梳理该院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结果:医院科研项目主要存在内、外部6类风险,导致项目出现项目终止、项目变更、项目延迟、考核指标调整及经费预算调整等风险问题。通过创建医院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环境、规范风险管理流程、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等措施,构建起风险管理体系,使得该院科研项目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风险管理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医院开展科研项目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可行性。应进一步加深对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和挖掘,推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博弈论的德国点数法下的医师行为分析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德国为了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在门诊部门实施总额预算下的按项目付费式点数法。作者运用博弈论构建德国点数法下的医师博弈模型,阐述了医师"冲点"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负面效应以及德国针对"冲点"行为采取的防控措施及其作用原理。我国多地在住院部探索实行点数法支付,其通过绩效分配模式传递到医疗服务提供者并影响其行为,部分地区也会出现争夺病源、低标准入院、高套分值等"冲点"行为。借鉴德国防控经验,建议我国采取动态检测、披露"冲点"行为、完善分级诊疗以及发挥行业协会自治作用等防控措施,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管理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研究者发起的研究(IIT)中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IIT中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中心招募、学术和伦理审查、协议签署、培训等各阶段存在的问题,讨论研究质量控制措施和研究进度的影响因素,提出IIT中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的管理要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结果:开展IIT中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时,选择经验丰富、配合度高、硬件条件符合方案要求、院内流程顺畅的中心是保证研究进度和质量的基础;参与研究的医疗机构对科学性审查多无明确规定,但较多三级或以上医疗机构尚不能采用牵头单位的伦理审查结果,需对伦理进行再次审查;科研合作协议的审核流程和要求也因研究管理归属部门不同而存在差异,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负责审核的协议,对研究的经费预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启动前与实施过程中,严格且及时的培训是保证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质量和进度互相制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开展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培训和监查,项目管理与数据管理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各中心的数据质量问题并与研究者充分沟通,落实改进措施。结论:IIT中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的各个环节,对研究进度和质量存在影响,在开展研究前,应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案,充分评估其可行性,准备阶段严格筛选分中心,尽量缩短立项、伦理审查和协议准备周期,同时加强研究者培训、监查、数据管理、风险管理及文档管理,还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研究进度与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我国医院门诊医保支付方式博弈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门诊支付方式仍以按项目付费为主,易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本研究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医保经办机构与医保定点医院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门诊支付方式利益博弈模型和配套监管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均衡解探索利益最优且均衡的医保支付方式及其监管机制,为推进我国医保门诊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决策支持。门诊支付方式利益博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后付制与预付制相结合的混合制能够实现制度内总利益和各方利益最优和最大化,具体形式为采取按门诊病例组定额付费、按项目付费和按总额预算付费相结合的多元混合支付方式。通过监管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要保障上述混合支付方式预期效用的实现,在监管时必须考量的要素包括医院不控费获得的不合理收入与控费获得的奖励之差、医院不合理收入被发现后的惩罚大小、监管成本大小以及政府和参保人群利益损失情况。建议医保定点医院门诊采取以按门诊病例组定额付费为主、按项目付费为辅加以按总额预算控制的混合制支付方式;医保经办机构可从完善处罚方式、降低监管成本、发挥政府行政权力和公众监督力量方面完善门诊医保监管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上海市J区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了解上海市J区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进展,发现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支付改革的顺利推进.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关键知情人访谈和问卷调查,围绕区域年度预算结算、住院医保基金支出、实施进展以及患者受益4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2019-2021年,区域年度预算结算总额的差值为负值,尚未达到收支平衡.较改革前相比,区域住院总费用增长幅度有所缓和,住院医保费用增幅有所控制.2022年至今全区适用病例入组占比保持高位水平,病种入组率高于市入组率均值.住院医保患者实际自付比例保持在30%左右,各项满意度均分在4.5分(5分)以上.结论:改革实施进程顺利推进,实际自付比例保持较低水平,患者满意程度高,但改革培训范围有限、信息系统问题凸显,需要扩大培训范围,加快DIP信息化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科研材料采购结算流程优化实践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打通科研材料采购平台与财务系统的融合,优化科研材料采购结算流程,解决科研经费"报销繁"问题.方法 在系统之间建立接口,以自动获取或推送方式交换经费授权、项目预算和采购结算信息,打通科研材料采购平台与财务系统.结果 采购平台与财务系统间信息互联互通,有效规范了经费使用权限,实现了科研材料采购事前预算控制、审批流程在线化、付款结算集中化和凭证生成自动化,达成全过程信息化闭环管理.结论 科研材料采购结算流程优化实践,不仅提升了科研经费报销效率,减轻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工作负担,而且降低了虚假交易套取科研经费、报销审批和财务审核环节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因素,为促进卫生资源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从2023年《天津统计年鉴》获取2022年天津市各行政区经济发展和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相关数据.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价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及发展状态,采用障碍度分析模型分析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结果 2022年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人口最多,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卫生健康支出最高的行政区;宁河区年平均工资、第三产业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医院数、卫生机构床位数、医院床位数最低.东丽区、西青区和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超前于卫生资源配置,其他行政区经济发展滞后于卫生资源配置.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与卫生资源配置良好协调,耦合协调度为0.84;宁河区严重失调,耦合协调度为0.16.经济发展系统中,第三产业比重是滨海新区耦合协调度最主要的障碍因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地区生产总值是其他行政区的主要障碍因子;卫生资源配置系统中,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主要障碍因子各不相同,而其他行政区主要障碍因子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每千人执业医师数、每千人床位数.结论 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较低且经济发展普遍滞后于卫生资源配置,而其障碍因素复杂,应通过加强发展低地的投入、在控制卫生资源扩张的同时提高卫生资源的质量、加大卫生投入和区分不同行政区采取措施促进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协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区域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普遍薄弱,一定区域内统筹建设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更是空白.对此,亟需加强区域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在信息系统中嵌入区域统一的采购制度和流程,实现对区域内公立医院采购预算、需求、审批、实施、档案等所有环节的信息化控制,并支持内外部数据交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共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价值医疗理念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路径选择与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6/8
价值医疗理念下,公立医院要转变运营管理的思维、目标、模式和范围,积极探索以价值医疗为导向的运营管理路径和体系,包括以患者诉求为驱动的病种管理体系,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绩效考核体系,"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运营管理评价体系,在保证医疗质量、效果和效率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患者满意度,实现价值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