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经腹膜外腹腔镜全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膜外腹腔镜全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0年1月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收治的10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全筋膜内切除组(改良组)59例和常规筋膜间保留血管神经束组(常规组)48例。改良组和常规组的年龄[(61.8±8.9)岁与(62.2±8.1)岁, P=0.71]、体质指数(BMI)[(24.8±1.3) kg/m 2与(24.3±1.4)kg/m 2, P=0.89]、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6.8±0.9)ng/ml与(7.2±1.1)ng/ml, P=0.44]、前列腺体积[(47.9±18.4)ml与(48.3±17.9)ml, P=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分期均为cT 1~T 2aN 0M 0期,术前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均≤7分( P=0.76)。两组术前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均≥22分。改良组术中不打开双侧盆底筋膜、不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保持Denonvillier筋膜完整,采用筋膜内技术游离前列腺,完整保留双侧血管神经束,并且在吻合尿道和膀胱颈后,将两侧前列腺筋膜、耻骨膀胱/前列腺韧带以及DVC与膀胱颈前壁用3-0倒刺线连续缝合,以解剖性重建前悬吊系统。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病理分期、切缘阳性率以及术后6个月内控尿、勃起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术后均无输血。改良组和常规组手术时间[(121.8±41.3)min与(106.7±33.8)min, P>0.05]、术中出血量[(105.34±34.1)ml与(90.6±26.4)ml, 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分期pT 2a、pT 2b、pT 2c、pT 3a期分别为14例(23.7%)和11例(22.9%)、25例(42.4%)和18例(37.5%)、17例(28.8%)和5例(31.3%)、3例(5.1%)和4例(8.3%),切缘阳性分别为7例(11.9%)和6例(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组和常规组术后6周tPSA分别为(0.09±0.07)ng/ml和(0.08±0.06)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术后出现1例吻合口漏尿,留置尿管2周后顺利拔管,其余患者均于术后12 d拔除尿管。改良组和常规组拔管后1周、1个月、3个月尿控率分别为52.5%(31/59)和16.7%(8/48)、64.4%(38/59)和29.2%(14/48)、52.1%(25/48)和77.9%(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3个月勃起功能恢复率分别为23.7%(14/59)和8.3%(4/48),49.2%(29/59)和27.1%(1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的尿控率和勃起功能恢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改良全筋膜内切除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完全重建了尿道周围解剖结构,减少了对盆底肌肉、筋膜及血管神经束的损伤,术后早期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对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公立医院财务无纸化报销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落实和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国公立医院开始探索采用无纸化财务报销模式。作者介绍了某医院自2022年1月开始的无纸化财务报销建设实践,并分析实践中发现的系统内外部集成不完善与资金投入相对有限,线上线下报销模式并行与会计凭证依赖纸质存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与全员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应持续完善财务信息化顶层设计,把握技术革新,加强全员培训与内控管理等建议,以期为医院全面实现财务无纸化报销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结合医院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情况,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方法:通过对4个信息系统使用情况的分析,阐述目前科研经费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科研经费信息系统存在没有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信息化系统良莠不齐及缺乏管理团队的顶层设计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结论:建议采取在国家层面对信息化管理进行顶层设计、医院改革内控制度、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完善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新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优化经费管理模式创造一个高效运营的科研管理平台,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方法:基于信息化平台将各系统互联互通,形成一套新的经费管理模式。结果: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经费管理模式规范了工作流程,降低了内控风险,方便科研人员、财务人员进行科研质控与管理。结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经费管理模式通过整合系统资源和业务流程,实现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控监督、创新科研活力的管理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控风险视角下医保监管系统规范公立医院医疗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构建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监管系统评价模型,评价医保监管系统规范公立医院医疗行为的有效性.方法 基于扎根理论建立"五位一体"评价模型,以A公立医院集团为研究对象,对医保监管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以临床诊疗规范规则库为核心的"五位一体"评价模型适用于医保监管系统评价,有效的医保监管系统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医保政策掌握水平、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对于规范公立医院医疗行为、有效防范内部运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对医保监管系统有效性开展全过程评价,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治理能力和医保管理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保基金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区域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普遍薄弱,一定区域内统筹建设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更是空白.对此,亟需加强区域公立医院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在信息系统中嵌入区域统一的采购制度和流程,实现对区域内公立医院采购预算、需求、审批、实施、档案等所有环节的信息化控制,并支持内外部数据交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共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对三甲中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探讨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对三甲中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结合所在医院随机抽取的某月各科室相关数据,运用DRG支付方式下的相应指标并结合波士顿矩阵理论模型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分析.2023年1月,所在医院5个科室CMI值高于全院平均水平,且盈余情况良好;8个科室CMI值低于全院平均水平,但有盈余;14个科室CMI值低于全院平均水平,且还有亏损;8个科室CMI值高于全院平均水平,却有亏损.DRG支付方式对三甲中医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三甲中医院信息化数据系统、成本核算精细化提出高要求,对预算管理、拓展收入增长内涵提出新要求.三甲中医院应重视病案质量主体培训,强化成本内控,转为质量效益型运营管理模式,应用临床路径以"提质控费",发挥中医药优势学科,结合中医治疗特点来制定适合中医发展的DRG支付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智慧财务的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应用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基于智慧财务平台建设科研经费全流程管理系统,实现医院财务管理与科研管理的对接,通过财务数字化转型助力公立医院科研发展.方法 采用B/S结构,基于PyCharm框架和odoo工具,运用智能技术进行流程再造和内控前置,根据科研管理的各环节,建立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和决算的全流程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和多维管理.结果 系统的应用优化了科研经费全流程管控和服务机制.金额1万元以下单据报销时长平均缩短9.25 d,1万元以上单据报销时长平均缩短14.21 d,退单率下降73.60%,发票处理工作时长缩短92.64%,自动记账凭证生成率100%,科研人员满意度提升至85%.结论 基于智慧财务的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应用实践,对科研经费管理流程的优化效果显著,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提升科研服务满意度,降低了审计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重返运动促进与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患者重返运动的促进与阻碍因素.方法 选取 2022 年 4 月至 2023年 1 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初次行ACLR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质性研究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促进及阻碍因素.结果 提炼出促进因素包括内控型人格(28.6%)、医护定期随访(21.4%)、外部环境助推(14.3%);阻碍因素包括康复认知低效、生理层面障碍、系统决策支持缺乏、再次损伤的恐惧、负性心理情绪突出.结论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重返运动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医护人员应实施精准康复评估,及时解决躯体障碍,提供心理康复保障,制订基于患者运动康复偏好的护理方案,改善术后重返运动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关联审评制度下药用辅料质量标准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研究关联审评制度下药用辅料质量标准现状,帮助理解关联审评制度下药用辅料质量标准内涵和各质量标准间存在的关系.方法:详细介绍关联审评制度下药用辅料质量标准的分类及特点,着重对现行药用辅料备案管理制度和药用辅料备案标准的制定要求、状态、变更、效力和现状等进行系统归纳、阐述,同时也对药用辅料备案标准和药典标准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药品辅料的质量标准是药用辅料质量的重要衡量尺度,包括药典标准、注册标准、备案标准和内控标准等,其中药用辅料药典标准是对该辅料质量控制的基本标准和门槛;关联审评新制度下产生的药用辅料备案标准是监管机构确认辅料质量的重要文件.在关联审评制度的新时期,在进一步加深对药用辅料各质量标准的内涵和关系理解的同时,一方面需要企业对其备案的药用辅料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以便给审评人员在关联审评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需要监管机构持续完善我国药用辅料药典标准体系,促进国内药用辅料质量标准整体提升,有助于提高我国制剂整体质量、推进制剂创新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