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136所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就诊体验满意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2016年至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改善门诊患者就诊体验的进展和成效,为进一步改善门诊患者就诊体验和提升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6年至2021年5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第三方评估"门诊患者调查,对门诊流程和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进行描述性趋势分析,并对不同区域及不同机构类型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分层分析。结果:5次评估门诊患者调查均包含了136所核心样本医院,2021年第5次评估共回收有效问卷30 153份。2016年至2021年,5次评估门诊患者就诊总体满意度依次为91.4%、87.3%、90.1%、91.1%和95.4%,门诊患者对各项诊疗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门诊患者就诊流程不断优化,预约挂号已成为门诊患者最常用的挂号方式。西部地区门诊患者对就诊流程和就诊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改善。结论:2016年至2021年,门诊患者就诊总体满意度持续提高。信息化助力优化就诊流程,但建议医院为老年门诊患者提供特别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肿瘤专科医院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初诊就医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某肿瘤专科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初诊咨询系统应用效果,为其他科室和医疗机构提供参考。方法:以2020年5月12日至2020年12月31日使用某肿瘤专科医院乳腺初诊咨询系统的4 647例患者及系统应用前2019年同期来院就诊的4 622例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χ2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对患者年龄、来源、确需来院进一步诊治患者占比、预约挂号至就诊的等待时间进行比较,并测算系统应用后为患者节省的就医成本。 结果:系统应用后,初诊患者中≥60岁患者占比由15.9%提升至17.9%,外地患者占比由70.2%提升至74.3%,确需来院进一步诊治的患者比例由41.4%提升至71.5%,患者预约挂号至就诊的等待时间由(5.0±4.8)天缩短至(3.9±2.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系统应用后共为患者节省费用617.7万元,平均为每例患者节省费用3 895元。 结论:初诊咨询系统的应用对于深化诊前服务内容、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缩短就诊等待天数以及节省就医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挂号方式对高端医疗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高端医疗门诊患者候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寻找对策,以合理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门诊2019年1—7月共30 421例就诊患者的候诊时间。结果:30 421例门诊患者候诊时间为(26.05±24.30)min,其中非预约窗口挂号患者候诊时间(23.45±23.71)min,预约患者候诊时间(30.17±24.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49, P<0.05)。 结论:在目前的门诊流程模式下,高比例的非预约窗口挂号患者会增加预约患者候诊时长。通过门诊流程改革及加强宣教等方式来提高患者预约比例,可以实现精准预约,缩短预约患者的候诊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元实验室开放训练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为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探索多元实验室开放训练的实施方案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级808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在第5、6、7学期进行多元实验室开放训练。采取多元化预约方式:个人自主网络预约、书面预约、“挂号式”网络预约;多元化开放模式:学生自主练习、“工作坊”式专项操作培训、团队补课;多元化练习模块:基本技能、专科技能、综合技能。对学生多元实验室开放训练和实习结束后两阶段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比较2015级与2014级毕业技能考试成绩。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 t检验。 结果:多元化实验室开放后,92.61%(664/717)的学生对开放模式满意;93.58%(671/717)的学生对预约方式满意;94.42%(677/717)的学生认为其能促进学习动力;97.35%(698/717)的学生认为其能激发学习兴趣;96.51%(692/717)的学生认为其能帮助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实习后返校问卷显示:98.02%(741/756)的学生认为能提升临床技能;92.33%(698/756)的学生认为能培养临床思维;95.63%(723/756)的学生认为能增强实习自信心;94.18%(712/756)的学生认为能增加职业归属感。2015级临床医学生的毕业技能考试成绩[(90.33±5.59)vs.(82.22±7.19)]和单项技能成绩均优于201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多元实验室开放训练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有助于提升学生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增强学生实习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互联网医疗促进诊疗模式变革的实践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介绍某院诊疗模式的变革与实践,分析产出结果,提出互联网医疗的特点、优势与不足。方法:医院于2019年7月首次推出"在线问诊"服务,并不断加快互联网医院功能建设,将传统的线下诊疗模式逐步转变为集在线问诊、线上开单、自助缴费、药品邮寄、检查预约、自助入院和慢性病随访为一体的全周期诊疗新模式。对2020年1—6月医院线上门诊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1月1日至6月21日,医院互联网医院共接诊31.8万人次。其中,线上门诊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慢性病患者居多,线下门诊以首诊、急性等需进一步处置的病种较多;线上门诊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最高(80.52%),挂号费用占比最低(4.04%)。结论:就医方式的变革将倒逼公立医院不断改革,但目前互联网医院发展政策环境亟需配套到位。未来应进一步明确互联网医院功能定位,促进线上线下快速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缩短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的精细化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解决门诊患者等候时间长、一患一诊室难落实、检查预约方式落后以及指示导引不完善的问题,某三级医院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包括合理划分患者等候队列,建立患者二次回诊系统,完善医患双向管理的门诊秩序,建立检查项目一键预约系统,构建医院智能导航系统,实施诊间支付和门诊自助发药。结果显示,门诊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 P<0.001),患者对候诊时间、院内指引和预约挂号3个维度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P<0.05)。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门诊服务效率,切实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助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在提高门诊就诊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在提高门诊就诊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就诊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5月采用门诊常规管理模式,共56例,设为常规组,2022年6~10月采用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共80例,设为管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挂号情况(挂号时间、退号率、挂错号率)、就诊情况(就诊等待时间、分诊时间)、患者满意度(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门诊护理质量(门诊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表)。结果:管理组相较于常规组,其挂号时间、退号率、挂错号率、就诊等待时间、分诊时间均更低(均 P<0.05),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门诊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表得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分时段现场预约配合走动式管理可促进门诊高效开展挂号及接诊工作,改善门诊患者就诊体验,对提高服务质量及医院声誉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门诊接受诊疗服务的患者164例。将2018年6月作为临界点,选择临界点前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临界点后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诊疗服务的应用效果、满意度以及就诊质量。结果:观察组挂号时间、候诊时间及诊疗完成时间、满意度及服务情况、就诊环境以及诊疗体验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应用在门诊诊疗服务中效果较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就诊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信息平台的全院预约诊疗服务统筹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是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介绍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基于信息平台从顶层设计、预约内容、预约方式、配套服务、监管制度5个方面统筹全院预约诊疗服务,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丰富了挂号、检查、床位、检验、手术、治疗服务内涵,以期为医院预约诊疗实施统筹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某公立医院线上门诊服务模式构建和应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评价某公立医院线上门诊服务中心的使用效果.方法:构建线上门诊服务中心,并通过t检验进行效果检验和上线前后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检验.结果:患者预约各项检查花费时间和完成本次诊疗往返医院次数明显减少(P<0.05),患者对预约快捷程度、检查预约方式、预约检查花费时间、预约挂号功能、检查检验报告查询、预约窗口的秩序和环境、门诊服务整体满意度大幅提高,医护人员对检查预约方式、软件易操作、软件快捷程度、检查检验报告查询、预约挂号功能、工作环境满意度也大幅提高.结论:线上门诊服务中心符合改善门诊服务的要求,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医护人员满意度,但还需继续完善系统,并逐步培养患者的就医习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