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时段预约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门诊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分时段预约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PICC维护门诊分时段预约诊疗应用前后两个月的就诊患者,应用前为对照组,采取人工纸质取号,应用后为研究组,采取分时段预约诊疗,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每时段平均候诊人数、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平均候诊时间中位数为15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中位数为46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候诊区内候诊人数:研究组每个时段人数相对稳定,候诊人员密度低,而对照组各时间段差异显著,人流高峰出现在8∶00—10∶00和13∶30—14∶30。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4.99±0.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15±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9)。研究组护士满意度评分为(4.67±1.9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90±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PICC维护门诊实施分时段预约诊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候诊时间,实现患者合理分流,改善就诊环境,提高护患满意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程序化和谐护理模式对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体检效率、体检舒适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程序化和谐护理模式对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体检效率、体检舒适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21年4~12月体检部收治的中老年健康体检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体检者入院体检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体检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体检者进行程序化和谐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体检者候诊时间和总体检时间,通过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调查体检者体检舒适度,运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体检者平均候诊时间和总体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体检者体检舒适度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体检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体进行程序化和谐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体检效率,缩短等候时间,还能够提高体检者体检过程中的舒适度,减少体检相关不良事件,显著提升体检部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路径化护理服务对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效率及体检者候诊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服务对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效率及体检者候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收健康体检者70 863例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5 43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5 433例接受常规护理+路径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体检效率、体检者候诊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取号时间[(2.17±0.28)min]较对照组[(4.83±1.14)min]短( t=26.54, P < 0.001);观察组排队时间[(9.76±1.68)min]较对照组[(14.26±2.70)min]短( t=266.37, P < 0.001);观察组抽血时间[(3.31±0.40)min]较对照组[(5.83±1.06)min]短( t=418.69, P < 0.001);观察组检查所用时间为[(35.14±5.22)min]较对照组[(43.86±6.41)min]短( t=198.56, P < 0.001);干预后观察组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水平分值为(15.05±2.47)分较对照组(15.05±2.47)低( t=198.44, P < 0.00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情绪状态指标水平分值为(14.08±2.51)分较对照组(18.75±3.17)分低( t=217.40, P < 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0%(34 406/35 433)]较对照组[88.44%(31 334/35 430)]高(χ 2= 1 982.07, P < 0.001)。 结论:路径化护理服务可提高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效率,缓解体检者候诊情绪,改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科预检分诊中采取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高热惊厥患儿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PEWS)模式下急诊预检分诊对高热惊厥患儿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10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接受常规急诊预检分诊的患儿4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接受基于PEWS角度下急诊预检分诊的患儿4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预检分诊准确率、预检分诊时间、退热时间、惊厥停止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护患纠纷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均高出对照组,但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04、4.84、4.39,均 P < 0.05)。观察组候诊时间、分诊评估时间、转运时间、急诊救治时间、退热时间、惊厥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t=3.40、8.21、3.23、9.32、2.98、2.13、5.88,均 P < 0.05)。观察组患儿近亲属在服务态度、分诊环境、询问技巧、专业程度、照护指导上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2.87、7.66、2.07、3.00、4.01,均 P < 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0%(4/46),低于对照组的26.09%(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84, P < 0.05)。 结论:建立基于PEWS模式下急诊预检分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就医效率,缩短其候诊、诊治、退热和惊厥停止时间,提升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和抢救成功率,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患儿近亲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挂号方式对高端医疗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高端医疗门诊患者候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寻找对策,以合理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门诊2019年1—7月共30 421例就诊患者的候诊时间。结果:30 421例门诊患者候诊时间为(26.05±24.30)min,其中非预约窗口挂号患者候诊时间(23.45±23.71)min,预约患者候诊时间(30.17±24.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49, P<0.05)。 结论:在目前的门诊流程模式下,高比例的非预约窗口挂号患者会增加预约患者候诊时长。通过门诊流程改革及加强宣教等方式来提高患者预约比例,可以实现精准预约,缩短预约患者的候诊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标准化二次分诊模式构建分诊系统及流程对儿科急诊效率及候诊期间意外事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标准化二次分诊模式构建分诊系统及流程对儿科急诊效率及候诊期间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儿科急诊在2018年6~12月按照传统急诊分诊方法接受救治患儿60例设为对照组,另取2019年1~6月通过构建基于标准化二次分诊模式的分诊系统及流程来接收救治患儿60例设为试验组,对比在两种分诊干预下患儿就诊候诊时间、候诊期间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就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不同病情分级患儿的候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候诊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就诊各方面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标准化二次分诊模式构建分诊系统及流程在儿科急诊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大大缩短患儿候诊时间,减少候诊期间意外事件发生,保障患儿候诊安全,提高患儿家属就诊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智慧门诊背景下助老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智慧门诊背景下,帮助老年人实现智慧就医,提升其就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某院探索构建"橙"心助老服务模式,并于2020年11月开始在门诊实施。该模式贯穿于老年患者就诊的全流程,通过对门诊自助设备进行适老化改造,成立老年人一站式诊疗中心优化就诊流程、设置老年人智慧门诊服务驿站,帮助其即时完成或逐步学习使用在手机和自助机上的相关操作,设立"橙"心助老学校,就疾病相关知识、信息化设备如何使用、就医流程等进行科普宣教,有效改善了老年患者的就诊体验,老年患者的候诊时间由实施前的(22.56±5.25)min缩短至实施后的(13.66±3.65)min,就诊整体满意度得分由3.63分提升至4.32分,满意率由78.00%提升至93.00%。可为改善智慧医疗背景下老年患者就医体验提供一定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684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检查评分系统进行病情评估,观察组患者接受MEWS进行病情评估。分析两组患者候诊时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M)、急性心肌梗死(STEMI)、主动脉夹层等诊断结果正确率、患者因不同病症致死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就诊时间、满意度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对NSTEAM、STEMI、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总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EWS提高患者临床预检、分诊效率、提高预检、分诊正确率,降低患者临床致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在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分诊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在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分诊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18年1月1~31日及2019年1月1~31日来该院急诊科就诊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患者纳入A组,采用"疾病分科"分诊法,即分诊人员根据急诊就诊患者症状和主诉分到相对应的专科诊室;2019年患者纳入B组,采用"三区四级"分诊法,即将患者的病情分为1级濒危、2级危重、3级急症、4级非急症"四级",分诊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就诊区域及处置的优先次序,比较两组分诊人员分诊准确率、护理满意度、患者平均候诊时间、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B组分诊准确率为94.33%高于A组8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0.960, P<0.05);B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A组8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2.173, P<0.05);B组患者平均候诊时间(9.26±7.15)min明显少于A组(12.93±8.61)min( t=5.680, P<0.05);B组医疗纠纷发生率0.03%低于A组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693, P<0.05)。 结论:"三区四级"预检分诊法应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分诊中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降低患者平均候诊时间,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对改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救治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流程化干预及健康教育服务在体检中心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流程化干预及健康教育服务在体检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6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采用传统体检中心就诊流程及健康教育服务时体检中心接待的250例健康体检客户作为对照组,按1∶1比例选取2022年7~12月开展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流程化干预及健康教育服务时体检中心接待的250例健康体检客户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客户就诊时间、异常结果检出率、健康素养、复检率、投诉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领取指引单、候诊、缴费、取报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 P<0.05),病理类、放射影像类异常结果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素养各维度得分均升高,两组各健康素养问题具备率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复检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投诉率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流程化干预及健康教育服务应用于体检中心可提高体检效率,缩短客户体检时间,提高客户异常结果检出率、健康素养、复检率以及满意度,降低投诉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