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单独或联合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和斑块平均剪切波速(shear wave velocity,SWV)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接受颈动脉斑块CEUS和SWE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对所有患者随访180 d.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将患者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累计发病率.建立列线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90例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8例),和非脑卒中组(82例).IPN分级2级组和较小SWV组的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IPN分级0-1级组和较大SWV组(P<0.001和P=0.02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IPN和SWV是颈动脉斑块患者未来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P=0.045,P=0.028).基于IPN和SWV建立的列线图对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C-index=0.89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AUC值最高(0.897),并以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01).结论 IPN联合SWV能够有效预测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为卒中的早期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内脏脂肪分布与颈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R-VQS)技术评价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功能,分析其内脏脂肪分布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7~14岁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70例,另选取55例体质指数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EFT)、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FT)、腹部皮下脂肪厚度(SFT)、腹膜前最大脂肪厚度(PFTmax)、肝前皮下脂肪厚度(SFTmin)、肾周脂肪厚度(PRFT),采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RIMT)和R-VQS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弹性指标血管收缩期管径(Diam)、管径变化值(Dis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硬度指数(HC)。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肥胖儿童各部位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颈动脉IMT、Diam、PWV、HC及EFT、VFT、SFT、PFTmax、SFTmin、PRFT升高,颈动脉Dis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肥胖组PFTmax、VFT、EFT、PRFT与颈动脉IMT、PWV、HC均呈正相关(与IMT: r=0.334、0.425、0.415、0.370, P<0.05;与PWV: r=0.853、0.744、0.590、0.358, P<0.05;与HC: r=0.822、0.691、0.526、0.320, P<0.05),SFT、SFTmin与颈动脉IMT、PWV、HC均无明显相关性( P>0.05)。内脏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程度为PFTmax>VFT>EFT>PRFT,但EFT和PRFT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的相关性较弱( r<0.7)。 结论:R-VQS技术可以较敏感地反映重度中心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功能,可作为早期评估肥胖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肥胖儿童的内脏脂肪厚度PFTmax、VFT、EFT、PRFT与颈动脉弹性变化呈正相关,其中PFTmax与颈动脉弹性参数相关性最好,对于肥胖儿童的治疗随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颈动脉弹性变化特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级亲属颈动脉弹性功能。方法:连续入组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进行诊疗的T2DM患者一级亲属90例为家族史阳性者纳入研究。根据父母糖尿病史将其分为3组:父亲家族史阳性(F)组31例、母亲家族史阳性(M)组31例和父母家族史阳性(B)组28例。另同期选择30例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相匹配且父母均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病史及家族史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RIMT)和全息血管硬度分析(R-VQS)技术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管径变化值(Dist)、血管收缩期管径(Diam)、硬度指数(HC)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比较各组间上述参数差异。结果:①四组间颈动脉Dia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家族史阳性组颈动脉参数IMT、PWV、HC升高,Dist降低(均 P<0.05);③家族史阳性组之间两两比较:B组的颈动脉IMT、PWV、HC高于F、M组,Dist低于F、M组(均 P<0.05);M组的颈动脉PWV、HC高于F组,Dist低于F组(均 P<0.05),而组间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族史阳性组的颈动脉僵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B组的颈动脉弹性下降最明显,M组次之,F组减低程度最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的T2DM患者98例,依据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三组,35例不合并NAFLD者为A组,33例合并轻度NAFLD者为B组,30例合并中-重度NAFLD者为C组。所有入选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均无斑块形成。颈部血管常规二维和M型超声测量左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收缩期内径(Ds)、颈动脉舒张期内径(Dd)、收缩期峰值速度(PSV),通过计算获得僵硬度系数(β)。应用SWE测量左侧颈动脉舒张末期前壁内中膜纵向弹性模量平均值的均数(MEmean)、弹性模量最小值的均数(MEmin)、弹性模量最大值的均数(MEmax)。结果:各组间Ds、Dd、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A组和B组相比,C组IMT、β、MEmean、MEmax、MEmin明显更高(均 P<0.05)。与A组相比,B组MEmean、MEmax、MEmin更高(均 P<0.05),而组间IMT、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关分析表明各组MEmax、MEmean、MEmin与β均呈正相关( r=0.537、0.543、0.525, P<0.01),与HbA 1c也呈正相关( r=0.456、0.483、0.438, P<0.01),而与IMT无相关性(均 P>0.05)。SWE所测得的MEmax、MEmean和MEmin观察者内组内相关系数(ICC)值0.847~0.887,观察者间ICC值0.791~0.934,表明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结论:SWE可以定量评估T2DM合并NAFLD患者颈动脉的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弹性与血流动力学状况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R-VQS)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颈动脉弹性与血流动力学状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诊治的86例T2DN患者,根据临床分期不同分为早期组(44例)、临床期组(42例)。两组均行R-VQS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弹性参数硬度指数(HC)、血管收缩期管径(Diam)、管径变化值(Dist)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脉搏传导速度(PWV);86例患者中发生动脉硬化(AS)21例,未发生AS 65例,比较发生与未发生AS患者HC、Diam、Dist、PWV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C、Diam、Dist、PWV诊断T2DN并发AS的价值。结果:临床期组HC、Diam、PWV高于早期组[4.76 ± 0.60比4.15 ± 0.52、(8.69 ± 1.13)mm比(7.21 ± 0.84)mm、(7.42 ± 0.63)m/s比(6.84 ± 0.57)m/s],Dist低于早期组[(0.27 ± 0.07)mm比(0.35 ± 0.0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发生AS者HC、Diam、PWV高于未发生AS者[4.82 ± 0.63比4.33 ± 0.51、(8.85 ± 1.18)mm比(7.63 ± 1.06)mm、(7.68 ± 0.75)m/s比(6.94 ± 0.59)m/s],Dist低于未发生AS者[(0.24 ± 0.05)mm比(0.33 ± 0.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HC、Diam、Dist、PWV联合诊断T2DN并发AS的曲线下面积为0.921,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48%、84.62%。 结论:R-VQS技术能检测T2DN患者颈动脉弹性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情况,且能诊断T2DN并发AS,可为临床防治T2DN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模态超声成像技术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颈动脉体瘤(CBT)是一种起源于颈动脉体的罕见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且与颈动脉粘连紧密。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难度大、血管和神经损伤发生率高。除彩色多普勒超声外,多种超声成像技术包括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超微血流成像及三维成像可为CBT术前诊断及评估提供重要信息,为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准备及预测手术风险提供帮助。笔者就多模态超声成像技术在CBT诊断及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彩色脉搏波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超声彩色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管壁弹性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50例,年龄20~74(46.6±9.3)岁;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观察组分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组(A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B组)和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C组),依据下肢动脉有无斑块将C组分为下肢动脉斑块组(C1组)、下肢动脉无斑块组(C2组)。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血糖及颈动脉IMT正常的健康体检者64人为对照组,其中男25人、女39人,年龄20~74(44.3±12.0)岁。运用UFPWV采集脉搏波速度(PWV),计算颈动脉收缩早期PWV(PWV-BS)及收缩晚期PWV(PWV-ES),分析各项参数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A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9.51±1.25)m/s、(10.79±1.64)m/s,B组分别为(8.47±0.91)m/s、(9.81±1.05)m/s,C组分别为(7.97±0.77)m/s、(9.07±0.74)m/s,对照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6.10±1.00)m/s、(7.40±1.20)m/s,A组、B组、C组及对照组间颈动脉PWV-BS、PWV-ES测量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C组中,C1组颈动脉PWV-BS、PWV-ES分别为(7.83±0.85)m/s、(8.82±0.59)m/s,C2组分别为(8.14±0.64)m/s、(9.34±0.79)m/s, C1组PWV-ES显著高于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02, P<0.01),而两组间PWV-B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UFPWV技术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并可通过PWV-ES的改变评估颈动脉形态学正常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体测量学指标与R-VQS技术测量的颈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超声全息血管硬度分析(R-VQS)技术测量的颈动脉弹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在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中的价值。方法:563例体检者,按男女性别分组。采集各位受试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WC)、身体形态指数(ABSI)、身体圆润指数(BRI)、内脏脂肪指数(VAI)],并应用R-VQS技术检测受试者颈动脉弹性参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析人体测量学指标与PWV的相关性,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PWV的预测因素。结果:⑴男性BMI、WC、ABSI、BRI、VAI、PWV参数均高于女性( P<0.05);⑵男、女性BMI、WC、ABSI、BRI、VAI参数与SBP、DBP、TC、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 P<0.05);⑶男性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可预测PWV( β=0.110、0.101, P均<0.05),女性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及吸烟史是PWV的预测因素( β=0.061、0.095、0.067, P均<0.05);⑷在矫正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相关因素后,ABSI和VAI在男性群体中可预测颈动脉PWV( β=0.078、0.068, P<0.05);BMI、WC、ABSI、BRI、VAI在女性群体中是颈动脉PWV的预测因素( β=0.131、0.123、0.204、0.153、0.196, P<0.05)。 结论:ABSI和VAI在男、女性群体中均是颈动脉PWV的预测因素,可作为临床简便评估肥胖并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体测量学指标。R-VQS技术可早期反映颈动脉血管壁弹性变化,是一种方便、实时、快捷的检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SPE患者(SPE组),选取同期年龄、孕周相匹配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周、病史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入选者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基于M型超声测得的血管内径及血压值计算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包括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指数(β)及动脉顺应性(AC)。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超声相关参数,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参数与SPE的关联。结果:SPE组纳入患者56例,年龄(30.2±4.3)岁,对照组纳入31人,年龄(28.6±3.2)岁,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孕妇的身高、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SPE组患者体重较大,收缩压、舒张压较高(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SPE组患者的PSV、EDV较低,RI较大(均 P<0.05),PI略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PE组患者颈总动脉IMT较对照组厚( P<0.05)。与对照组比较,SPE组患者Ep、β较大,AC较低(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V( OR=0.915,95% CI:0.859~0.974, P=0.005)与SPE呈独立负向关联,IMT( OR=4.012,95% CI:1.150~10.660, P=0.005)、RI( OR=9.279,95% CI:1.781~46.743, P=0.013)、Ep( OR=1.086,95% CI:1.031~1.142, P=0.002)与SPE呈独立正向关联。 结论:SPE患者颈总动脉结构、血流动力学发生了改变,颈总动脉弹性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对伴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牙周炎大鼠颈动脉壁及血清白介素-6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对伴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大鼠颈动脉血管及血清白介素-6(interlenkim-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分两批次建立HL+CP及DM+CP大鼠模型。分组如下,A和A′组:均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各7只;B(HL)和B′(DM)组:每组各7只;C(HL+CP)和C′(DM+CP)组,每组各21只。模型建成后将C和C′组分别分为C1和C1′组(均为自然进程组),C2和C2′组(均为单纯拔牙组),C3和C3′组(均为拔牙+抗生素组),每组各7只。C2、C2′、C3、C3′组分2次分别拔除左右实验牙(双侧上颌第一、二磨牙)。拔牙前后分5个时间点(T1~T5)采集血清(第1次拔牙前为T1,第1次拔牙后1周为T2,第2次拔牙后1、3、5周分别为T3、T4和T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IL-6的绝对含量,实验组IL-6绝对含量与同批次对照组绝对含量的比值即为IL-6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取颈动脉分叉血管组织,观察血管病理及斑块形成情况,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intimal-medial membrane,IMT)。结果:大鼠颈动脉光镜下病理结果显示,C组大鼠IMT明显增厚[C1、C2、C3组IMT分别为(125.1±21.6)、(142.2±21.0)及(93.9±14.4) μm],均显著大于A组[(61.0±10.4) μm]( P<0.01),其中C2组增厚最明显。C1、C2组弹性纤维排列紊乱甚至断裂、消失,出现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表现为弥漫性钙盐沉积,存在于内中膜层并向管腔突起。C3组弹性纤维排列相对整齐,未见明显断裂现象,斑块数量明显减少。B′、C′组大鼠IMT未见明显增厚,血管壁不完整,弹性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平滑肌细胞空泡性变,C2′组可见血管壁明显变薄,出现动脉钙化斑块,表现为多发性钙化灶,贯穿内中膜甚至全层。C3′组血管组织完整性较好,弹性纤维排列相对整齐,斑块数量减少。随着时间延长,IL-6相对含量在B和B′组、C1和C1′组均持续升高。C2和C3组血清IL-6相对含量在T3点均达峰值,分别为A组的10.4和9.5倍,之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T5时IL-6相对含量C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