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染色体核型Turner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20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核型的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的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产前诊断胎儿核型为TS者的临床信息。依据核型结果,将这些病例分为X单体(核型为45,X)和非X单体类(核型包括X数目异常、等臂X、X缺失、X重排、假双着丝粒X和含Y数目异常嵌合体,以及Y缺失)2类。采用 χ 2检验对TS的检出率、产前诊断指征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超声异常征象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2组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进行比较。 结果:(1)研究期间共27 981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出TS共205例(0.73%),包括X单体(135例)和非X单体类(70例,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4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26例)。(2)205例中,164例(80.0%)有1项产前诊断指征,41例(20.0%)有多项产前诊断指征。X单体中,超声异常的检出率[85.2%(115/135)]高于其他3类指征[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为67.3%(35/52),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为60.0%(15/25),其他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和夫妻双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为5.2%(7/135)]( P值均<0.05),且高于该指征在非X单体类的检出率[25.7%(18/70)]( χ2=71.55, P<0.001)。非X单体类中,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TS检出率[54.7%(29/53)和68.3%(28/41)]高于其他2类指征[超声异常为25.7%(18/70),其他指征为14.3%(10/70)]( P值均<0.05)。(3)133例以超声异常为产前诊断指征者中,65例(48.9%)存在单个、68例(51.1%)存在多个超声异常征象。早孕期超声异常的95例和中晚孕期超声异常的38例中,X单体淋巴水囊瘤和水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X单体类[早孕期:71.8%(61/85)与1/10、34.1%(29/85)与0/10;中晚孕期:73.3%(22/30)与0/8、50.0%(15/30)与0/8;Fisher精确概率法, P值均<0.05]。X单体的NT厚度大于非X单体类[7.5 mm(1.0~17.4 mm)与1.7 mm(0.8~9.5 mm)]( Z=-5.25, P<0.001)。(4)72例以超声异常以外的指征行产前诊断者中,68例完成血清学筛查,61例完成NIPT。血清学筛查高风险、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及其他指征(高龄、不良孕产史和夫妻双方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4.4%(37/68)、59.0%(36/61)和22.2%(16/72);3部分病例产前诊断指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22.40, P<0.001)。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指征( χ 2值分别为18.77和15.40, P值均<0.001)。72例中,19例(26.4%)为X单体,53例(73.6%)为非X单体类;嵌合体共42例(58.3%)。(5)205例TS病例中,185例随访成功(X单体123例,非X单体类62例)。X单体中1例活产(0.8%,1/123),非X单体类中17例活产(27.4%,17/62)。2组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3.22, P<0.001)。获随访的超声未见异常的63例TS病例(X单体18例,非X单体类45例)中,18例X单体均引产;而非X单体类13例活产(28.9%,13/45),32例引产(71.1%,32/45)。18例活产病例中,1例(非X单体类)于孕36周早产,其余均足月出生。对11例病例完成随访,其中的1例X单体患儿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2 SD;10例非X单体类患儿身高位于同龄同性别儿童平均身高的-1 SD~+3 SD。这11例儿童智力运动发育良好,未见其他结构异常。7例拒绝随访。 结论:胎儿TS病例中,X单体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超声异常,非X单体类最常见的产前诊断指征为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NIPT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与非X单体类相比,X单体的终止妊娠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产前超声监测胎儿心头比和颈项透明层厚度对高龄妊娠胎儿出生缺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监测胎儿心头比和颈项透明层厚度对高龄妊娠胎儿出生缺陷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超声检查的3 112例孕妇,根据其胎儿有无出生缺陷分为无出生缺陷组(2 957例)与有出生缺陷组(155例),比较两组胎儿心头比、颈项透明层厚度,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胎儿心头比、颈项透明层厚度与胎儿出生缺陷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胎儿心头比、颈项透明层厚度预测胎儿出生缺陷的价值。结果:与无出生缺陷组相比,有出生缺陷组胎儿心头比、颈项透明层厚度增加( P<0.05);胎儿心头比、颈项透明层厚度与胎儿出生缺陷呈正相关( P<0.05);胎儿心头比增加、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增加是胎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P<0.05);颈项透明层厚度评估胎儿出生缺陷风险的价值优于心头比( P<0.05);心头比联合颈项透明层厚度评估胎儿出生缺陷风险的价值优于两项单独检查( P<0.05)。 结论:产前超声监测胎儿心头比和颈项透明层厚度联合评估高龄妊娠胎儿出生缺陷风险的价值较高,有助于降低高龄妊娠胎儿出生缺陷,对优生优育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孕11 +0~13 +6周颜面部超声指标筛查21-三体综合征胎儿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1-三体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部分胎儿在宫内死亡,存活患儿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合并其他畸形,该病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目前,针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早期筛查是实现早期干预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超声的快速发展,孕11 +0~13 +6周胎儿超声检查已成为产前超声的重要研究方向。笔者就近年来孕11 +0~13 +6周超声在筛查21-三体综合征胎儿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涉及各超声指标包括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多个颜面轮廓指标(包括鼻前软组织厚度、鼻骨、鼻前软组织厚度与鼻骨长度的比值、前额空间比、额前空间距离、额上颌角、上颌-鼻根-下颌角、额鼻角、颜面轮廓线)、静脉导管、三尖瓣血流等的测量方法及意义等方面,旨在为孕11 +0~13 +6周21-三体综合征的筛查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例新发嵌合型9q21q22微重复胎儿的临床与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孕妇 28岁,第一胎怀孕,因"孕16 +6周,要求产前诊断"入院。孕期建卡,定期产检,停经12 +5周于我院行彩超示:宫内单活胎(约孕12周),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值(nuchal translucency,NT)1.05 mm(正常值<2.5 mm);停经13 +5周我院行产前筛查提示: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风险值1∶55),建议产前诊断。孕妇其丈夫29岁,夫妇非近亲结婚,均体健。孕期无放射性物质或致畸物质接触史,孕早期无明显异常。本研究经本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KY-2019-060),并经孕妇及其丈夫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遗传学检查。使用EDTA抗凝管采集夫妇外周静脉血2 mL,常规行淋巴细胞培养。夫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无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孕期胎儿先天性半月瓣缺如超声诊断与病理解剖的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早孕期胎儿先天性半月瓣缺如的超声心动图、病理解剖及遗传学异常特征。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诊断的11例孕11~13 +6周先天性半月瓣缺如胎儿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合引产后心脏标本病理解剖异常所见与早孕期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11例先天性半月瓣缺如胎儿头臀长46~74(62.0±9.2) mm,颈项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NT) 2.4~10.4(6.4±2.6) mm,10例NT >3.0 mm,11例彩色多普勒三血管气管切面均可显示主动脉和(或)肺动脉红蓝交替的"进出征"血流信号,可测得双期双向动脉血流频谱信号。11例胎儿中"窃血型"胎儿10例,分别为主动脉瓣缺如2例,肺动脉瓣缺如3例,双动脉瓣缺如5例;此10例均发生胎儿心力衰竭的继发性超声改变,染色体及基因分析有4例13-三体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1例22q11.2缺失,1例12q24.32q24.33缺失,1例正常;8例解剖显示心脏均增大,2例主动脉瓣缺如(1例合并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缺失及胸腺缺如),3例肺动脉瓣缺如,3例双动脉瓣缺如,3例存在半月瓣遗迹,2例肺动脉瓣缺如及3例双动脉瓣缺如动脉导管均短而粗。"非窃血型"肺动脉瓣缺如1例(1/11),无胎儿心力衰竭的继发性超声改变,基因检测为22q11.2缺失,病理解剖存在半月瓣遗迹,并法洛四联症及动脉导管缺如。结论:早孕期半月瓣缺如以"窃血型"为主,主动脉和(或)肺动脉的"进出征"及双期双向频谱是早孕期先天性半月瓣缺如的特征性声像图改变,13-三体综合征及18-三体综合征发生早孕期"窃血型"半月瓣缺如风险性明显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815例早孕期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及预后。方法:收集产前超声提示NT增厚(≥ 3.0 mm)的胎儿815例,根据NT的厚度将其分为3.0~3.4 mm组、3.5~4.4 mm组、4.5~5.4 mm组、5.5~6.4 mm组以及≥ 6.5 mm组,又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分为单纯NT增厚组和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其进行分析,并追踪妊娠的结局。结果:CMA检测共发现178例胎儿携带致病性CNVs,总体检出率为21.8%。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38例,占77.5%;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14例,占7.9%;其余26例(14.6%)携带非综合征性致病性CNVs。614例成功随访,排除CMA检测阳性以及结构异常后,不良妊娠结局者仅占2.7%。不同NT厚度组胎儿致病性CNVs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07.329, P=0.000);合并与未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组致病性CNVs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22, P=0.005);不同NT厚度组总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9.146, P=0.000)。 结论:CMA可作为一线检测技术应用于早孕期NT增厚的胎儿,致病性CNVs的总体检出率高达21.8%,可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依据。NT厚度与合并超声结构异常、致病性CNVs以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尤以NT ≥ 4.5 mm者为甚。胎儿NT增厚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时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拷贝数变异分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分析中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在宁波产前诊断中心筛查NT并行染色体核型及CMA检测的180例胎儿(单胎)纳入研究。根据NT值分组。结果:180例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43例,其中核型异常33例。147例核型正常胎儿中,CMA额外检出10例CNV异常,其中6例(4.1%,6/147)为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5组不同NT值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5.5 mm组异常发生率显著增高( P<0.05)。 结论:CMA可在核型正常胎儿中进一步检出6.8%的异常CNVs;NT增厚程度与孕妇年龄无关,NT≥5.5 mm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显著增高;致病性变异可出现在不同NT增厚程度中,NT≥2.5 mm即可建议行CMA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妊娠11~13 +6周胎儿超声指标在双胎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11~13 +6周胎儿超声指标在筛查双胎先天性心脏畸形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和石家庄市第四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建档病例中,筛选出双胎之一或双胎发生心脏畸形的病例作为心脏畸形组,并将同时期正常分娩的双胎胎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11~13 +6周超声的颈项透明层(NT)厚度、头臀长(CRL)、绒毛膜性、受孕方式,以及双胎间NT差异、CRL差异、NT差异≥20%发生率、CRL差异≥10%发生率等超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①心脏畸形组共30例(其中双胎之一心脏畸形者27例,两胎儿均心脏畸形者3例),对照组共1 906例。②一胎或两胎NT值≥第95百分位及NT值≥第99百分位在心脏畸形组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比2.20%, P<0.001;10.00%比0.63%, P=0.002),二者筛查心脏畸形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9、0.549;心脏畸形组CRL差异高于对照组( P=0.018),CRL差异≥10%在心脏畸形组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6.67%比12.70%, P=0.024),CRL差异≥10%发生率筛查心脏畸形的AUC为0.570;两组间NT差异、NT差异≥20%发生率、受孕方式及绒毛膜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③以双胎NT值≥第95百分位及NT值≥第99百分位发生率、CRL差异≥10%发生率、NT差异≥20%发生率为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双胎NT值≥第95百分位及NT值≥第99百分位发生率均是双胎心脏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 OR=1.095、105.778,95% CI=4.311~28.558、16.984~658.796)。 结论:妊娠11~13 +6周超声发现一胎或两胎NT值增厚、两胎儿间CRL差异≥10%,提示双胎发生心脏畸形的风险增加;NT值≥第95百分位及NT值≥第99百分位是双胎发生心脏畸形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颈椎多发畸形伴颈-胸段脊柱裂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孕妇,26岁,孕1产0。孕妇平素健康,月经规律,自然受孕。2020年1月16日,孕11 +3周时于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常规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1.2 mm。2020年4日8日,23 +3周产前超声系统筛查:右侧侧脑室后角宽约1.02 cm,第四脑室与小脑延髓池见Blake囊肿,范围1.9 cm×1.1 cm,小脑蚓部受压上抬,头颅后仰,长时间动态观察姿势固定。超声印象:Blake囊肿,胎儿颈部姿势固定,建议羊水穿刺或MRI进一步确诊。2020年5月6日,孕27 +3周再次产前超声检查又发现其他异常:第7颈椎半椎体(图1A);椎板-椎体矢状位:寰椎-枕髁关节、寰椎后弓-枢椎椎板正常间隙未测及,颈椎椎板排列曲度不规整(图1B);颈椎椎板斜冠状位:颈椎-胸椎上段双侧椎弓板未融合(图1C)。超声印象:颈椎-胸椎上段闭合性脊椎裂、第7颈椎半椎体、Blake囊肿,寰椎缺如,建议MRI协助确诊。孕妇终止妊娠,征得孕妇及家属同意后,对胎儿标本行CT扫描。CT颈椎横断位:枢椎蝴蝶椎并脊柱裂(图2A);脊柱CT三维重建后面观:寰椎后弓缺如、颈-胸脊柱裂(图2B);脊柱CT三维重建正面观:寰椎前弓缺如、颈2~颈3椎体蝴蝶椎、颈7和胸3半椎体(图2C),印证了产前超声寰椎缺如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在487例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技术分析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的遗传学病因,初步探讨胎儿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进行CNV-seq检测的487例NT增厚胎儿的资料,根据胎儿NT厚度分为≥3.0~<3.5 mm组( n=129)和≥3.5 mm组( n=358)。采用 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及2组染色体异常率进行分析。 结果:487例NT增厚胎儿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26例(25.9%),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107例(22.0%),致病/可能致病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19例(3.9%)。NT≥3.5 mm组胎儿的非整倍体检出率高于NT≥3.0~<3.5 mm组[14.0%(18/129)与24.9%(89/358), χ2=6.58, P=0.010]。而2组胎儿致病/可能致病CNV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0, P=0.584)。 结论:NT增厚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风险随NT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致病/可能致病CNV发生风险与NT增厚程度无关,但因样本量较少,需进一步验证。CNV-seq可用于NT增厚胎儿遗传学病因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