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修复上睑下垂手术失败的原因与修复方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联合筋膜鞘(conjoint fascial sheath, CFS)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术失败的原因与修复方式。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科对CFS悬吊术失败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19~49岁,平均25岁)患者18只眼,分别用提上睑肌缩短术、CFS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进行修复,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CFS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失败的原因分别为对CFS的解剖不熟悉、缝合固定不牢靠、CFS发育不良与缝合部位不当等。13例18只眼修复术后随访6~30个月,2例未完全矫正,由重度矫正为轻度上睑下垂;2例复发,6个月后再次行额肌瓣悬吊术矫正至正常;其余患者上睑下垂矫正良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根据患者的眼睛情况掌握适应证,熟悉局部解剖和精准的手术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的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复发性上睑下垂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改良的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复发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开封市中心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上睑下垂64例(64只眼),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额肌瓣悬吊术;观察组行改良的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值,术后上睑提肌上提量和眼睑闭合不全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36%,37/38)较对照组(83.33%,30/36)高( χ2=4.25, P=0.039);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术后3、6及12个月的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上睑提肌缘高度值分别为(4.35±0.65)mm、(4.22±0.63)mm及(4.63±0.69)mm,均高与对照组的(4.05±0.60)mm、(3.83±0.57)mm及(4.21±0.62)mm( F组间=20.19, P=0.001; F时间=820.90, P=0.001; F交互=1.96, P=0.002);观察组术后3、6及12个月上睑上提量分别为(4.32±0.64)mm、(5.41±0.81)mm及(5.38±0.80)mm,高与对照组的(4.01±0.58)mm、(4.96±0.74)mm及(5.01±0.75)mm,眼睑闭合不全程度分别为(2.25±0.33)mm、(1.23±0.18)mm及(0.24±0.03)mm,低与对照组的(3.68±0.55)mm、(2.74±0.41)mm及(1.55±0.23)mm(术后上睑提肌上提量: F组间=14.94, P组间<0.05; F时间=49.18, P时间<0.05; F交互=0.17, P交互=0.840;眼睑闭合不全程度: F组间=1 019.00, P组间<0.05; F时间=726.20, P时间<0.05; F交互=1.72, P交互=0.180);术后并发症观察组(7.89%,3/38)发生率较对照组(25.00%,9/36)低( χ2=3.98, P=0.046)。 结论:改良的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复发性上睑下垂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纳入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额肌瓣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上睑下垂术后疗效的临床对照试验,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3篇文献共1 308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研究组用额肌瓣悬吊术,对照组用提上睑肌缩短术。两组术后疗效比较, OR=2.91,95% CI:1.57~5.39, P<0.01。两组术后眼睑闭合不全程度 MD=-1.05,95% CI:-1.43~-0.68, P<0.01。两组术后上睑下垂欠矫发生率比较, OR=0.24,95% CI:0.16~0.36,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术后疗效优于提上睑肌缩短术,术后并发症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切口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单切口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单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上睑下垂191例(223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29例,女62例,年龄3~15岁。术后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术前弱视49眼,术后11眼弱视治愈。201眼(90.13%)效果良好,8眼(3.59%)过矫,14眼(6.28%)欠矫。上睑内翻6眼,结膜脱垂者3眼,暴露性角膜炎12眼,眉眶部血肿4眼。结论:单切口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上睑下垂效果良好。
悬吊术,额肌瓣,扇形,单切口 上睑下垂,先天性,中重度,儿童 Suspension, frontal muscle flap, fan-shaped, single-incision Ptosis, congenital, moderate and severe, children...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额肌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额肌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13例(16只眼)肌力几乎为零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28岁。采用重睑法切口,于上直肌与提上睑肌之间的结膜上穹窿处分离出check韧带,悬吊固定于睑板上缘使上睑缘抬高2~3 mm,眶隔后分离形成额肌瓣缝合固定于check韧带下端,动态调整提高上眼睑高度至角膜上1~2 mm处。术后进行手术效果评价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本组共13例16只眼,均于术后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16只眼睁眼时上睑缘均位于角膜上1~2 mm处,闭眼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闭合不全,未见结膜脱垂、睑内翻等发生。随访4~12个月,矫正效果良好共12只眼,效果一般3只眼,矫正不足1只眼,矫正总有效率约93.75%(15/16), 效果满意。所有病例未见暴露性角膜炎、睑内翻、结膜脱垂等并发症。结论:额肌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术能有效地提高上睑缘高度,具有矫正效果确切而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上睑提肌肌力极弱的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7.0系统(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数据库(SCIE)等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2002年2月至2019年4月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相关研究,对两种手术的矫正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315例患者387只眼,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组158例192只眼;额肌瓣悬吊术组157例195只眼。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有效率高于额肌瓣悬吊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额肌瓣悬吊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优于额肌瓣悬吊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术后角膜曲率及眼表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角膜曲率、眼表变化。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眼整形科收治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188例(194眼),男100例103眼、女88例91眼;单眼182例、双眼6例;年龄1~3 (2.12±0.28)岁。根据病情分别给予额肌瓣悬吊术、提上睑肌缩短术、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治疗。观察术后矫正效果、角膜曲率、眼表变化。结果:3种术式矫正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角膜曲率低于术前、术后7 d ( P<0.05)。术后7 d荧光素染色评分高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 F=2 910.05, P<0.05)。术后7 d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短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 F=758.12, P<0.05)。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的泪液分泌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结膜充血评分低于术后7 d,术后3个月睑板腺功能障碍、睫毛角度异常发生率低于术后7 d( t=113.56,χ 2=11.02、11.46, P<0.05)。术后3个月角膜定点为中心,3、5 mm平均屈光度较术前增高( t=12.35、15.19, P<0.05)。 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提上睑肌缩短术、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眼表、角膜曲率,可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术后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等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3月),搜集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术后疗效的随机及非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用RevMan 5.3软件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估,制定合适的效果指标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661例患者,其中研究组312例,对照组3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 OR值为4.88,95% CI:2.69,8.85,手术治疗失败率 OR值为0.20,95% CI:0.11,0.37,并发症 OR值为0.22,95% CI:0.14,0.34,3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时,联合筋膜鞘悬吊术与额肌瓣悬吊术均能获得较满意疗效,但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并发症更低,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术后干眼的发生情况。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孝感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41例(67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21例(35眼)行联合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对照组20例(32眼)行额肌瓣悬吊术。分别于术前、术后行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It)及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OSDI评分、BUT、FL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间OS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7 d、1个月研究组BUT高于对照组( t=-2.38,-2.02; P=0.021,0.048),术后7 d、1个月、3个月研究组FL低于对照组( t=-2.53,-3.44,3.95; P=0.014,0.001,<0.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χ2=3.97, P<0.05)。 结论: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术后早期干眼症状较术前明显。联合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较额肌瓣悬吊术对干眼影响小,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收集孝感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46例(74只眼)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4例(39只眼)行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对照组22例(35只眼)行额肌瓣悬吊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术后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眼睑闭合不全程度、上睑回退量及矫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各时间点MRD1、眼睑闭合不全程度、上睑回退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术后1和3个月MRD1[(4.32±0.16)mm、(4.28±0.17)mm]高于对照组[(4.21±0.14)mm、(4.07±0.18)mm]( t=3.29、5.27, P=0.001,<0.001)。研究组术后7 d、1和3个月眼睑闭合不全程度[(1.40±0.27)mm、(0.81±0.23)mm、(0.30±0.15)mm]均低于对照组[(2.32±0.33)mm、(1.27±0.33)mm、(0.49±0.14)mm]( t=-13.07、-8.00、-5.79,均 P<0.001)。研究组术后7 d、1和3个月上睑回退量[(0.24±0.16)mm、(0.39±0.15)mm、(0.23±0.14)mm]均低于对照组[(0.34±0.13)mm、(0.51±0.23)mm、(0.39±0.13)mm]( t=-2.83、-2.69、-5.03,均 P<0.001)。研究组术后矫正率为97.43%(38/39)高于对照组80.00%(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对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均有良好的矫正效果,但筋膜鞘悬吊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能更好地改善上睑下垂程度,提高术后矫正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