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市售鱼虾蟹类及其制品营养成分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河南省市售及加工鱼虾蟹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完善河南省特色食物成分数据库.方法 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对饭店和超市内售卖的鱼蟹类食品采样,分析其中的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总氮、糖类、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结果 水分、灰分含量水平基本一致;除油炸食品外均未检出糖类;蟹类能量含量整体偏高,炸鱼能量、蛋白质、总氮和脂肪整体高于鲜鱼;鱼虾蟹类脂肪酸的总量不高,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主要成分,DHA含量较高的依次是鱿鱼0.209 g/100 g、龙虾 0.181 g/100 g 和巴沙鱼 0.153 g/100 g,EPA 依次是蟹黄 1.07 g/100 g、小黄鱼 0.38 g/100 g 和?鱼0.297 g/100 g;鱼类全部检出氨基酸,虾蟹类90%检出,蟹类中蟹黄氨基酸含量较高.结论 鱼虾蟹类制品中,调味料及食用油对食物成分有影响;鲜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总脂肪酸含量正相关,鱼类和蟹类单不饱和脂肪酸高,虾类与推荐比例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山东和江苏省城市成年人非定态食物消费形态及成分参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非定态食物”的消费形态和成分参数状态分布,建立与相应形态对应的成分参数数据库.方法 于2011年采用自制膳食频率法在山东济宁、淄博,江苏南京、常州地区多阶段抽样进行膳食调查;市场采集样品,按照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进行食物水分测定,推算食物原料成分;实验室模拟食物样本,拍摄视觉图谱.结果 非定态食物在近1个月内的食用率较高,包子和豆浆类食物在外就餐比例分别高达55.6%和40.4%,粥和汤家庭自制食用比例超过50%,其中大米粥和豆浆每日摄入频率高达30.2%和22.2%.实验室分析大米粥100 g样品中含大米9.2 g;100 g豆浆中含大豆8.2 g;100 g猪肉包子中面皮含小麦粉42.3 g,熟肉馅重20.7 g.结论 非定态食物在日常膳食中占有不小的份额,需要对其成分参数进行研究,建立与相应形态相对应的成分参数数据库和视觉判断体系,为膳食评价者和营养指导者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灰茶尺蠖对不同茶树品种取食选择与适应性及与茶树叶片营养成分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明确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对不同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性,以及不同茶树品种叶片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探讨灰茶尺蠖对茶树品种的适应机制.[方法]首先测定灰茶尺蠖幼虫对11个茶树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性,并从中选择5个茶树品种测定其叶片生化成分(水分、可溶性糖、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分析灰茶尺蠖取食选择性与茶树生化成分的关系;用筛选出来的5个茶树品种叶片饲喂灰茶尺蠖,测定不同茶树品种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灰茶尺蠖幼虫对11个茶树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平阳特早>舒茶早>中黄2号>越香早>中黄1号>岚里香>漕溪1号>玉露1号>福鼎大白>陕茶1号>苏玉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灰茶尺蠖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与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说明灰茶尺蠖幼虫偏好取食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的茶树叶片,不喜食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的叶片.不同茶树品种叶片可显著影响灰茶尺蠖低龄幼虫、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对成虫寿命、末龄幼虫体重、蛹重、幼虫存活率、成虫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取食量和食物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茶树的生化成分影响着灰茶尺蠖的取食选择,而灰茶尺蠖可通过改变取食策略等方式来适应寄主植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水分食物来源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水分的食物来源情况.方法 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招募受试对象,最终完成调查人数为156名.采用双份饭法结合称重法收集并称量调查对象连续3d食用的所有食物,将各餐食物剔除非可食部分,然后按主食、菜肴、粥、清汤和零食等5类进行分析.测定食物中的水分含量并计算各类食物中水分占食物水摄入总量的比例.按照体重指数(BMI)进行四分位数分组,比较不同性别及BMI调查对象食物摄入量及水分食物来源的差异.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为(19.8±1.1)岁,其中男生80名.调查对象主食、菜肴、粥、清汤、零食摄入量M分别为562、743、111、102、0 g/d;通过主食、菜肴、粥、清汤、零食摄入的水分量M分别为301、620、97、93、0 ml/d;通过主食、菜肴、粥、清汤、零食摄入的水分量占食物水摄入总量比例M分别为27%、53%、8%、8%、0%.男生通过主食、菜肴摄入的水分量均高于女生(P<0.05);女生通过粥摄入的水分量高于男生(P<0.05);男女生通过清汤、零食摄入的水分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分组食物摄入量及食物水分来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春季食物水分来源以菜肴和主食为主;男女生食物水分来源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Excel程序自制的营养计算程序在危重烧伤患者膳食营养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笔者应用Excel程序编制营养计算程序,以《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版)》《中国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为数据源,有包装的食品营养成分以包装食品标签上的标识值为数据源,针对危重烧伤患者日常膳食建立营养成分数据库.根据食物净含量比例,采用公式计算危重烧伤患者日常膳食营养成分.采用电子秤对患者经口及胃管摄入的食物称质量,将质量数据输入Excel表格后可以迅速地较准确地自动生成患者膳食所含营养成分的值,且方便水分出入量计算,能较快捷、准确地为危重烧伤患者提供膳食状况评估;其不但可算出能量和水分摄入总量,还可逐日算出蛋白质摄入量、三大营养物质在能量供应中的比例,为进一步加强、改善营养支持提供了可信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学龄期肥胖儿童夏季饮水量及水合状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学龄期肥胖儿童夏季饮水量、身体水分含量及水合状态,以评估肥胖儿童的适宜饮水量.方法 于2019年6-8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营养科就诊的肥胖儿童,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进行实验室检查及人体成分分析检测,采用调查表记录直接饮水量及食物水摄人量.结果 男生共21名,女生共19名,均为7~14岁.男生和女生的年龄、身高、体重、BMI、体脂肪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和女生的总饮水量、直接饮水量和食物水摄人量分别为2 164 ml/d (644 ml/d)、1 069ml/d (409ml/d)、1 191ml/d (586ml/d)和1 943 ml/d (464ml/d)、1 000 mud (305 ml/d)、973 ml/d (303ml/d),其中男生总饮水量高于女生(P<0.05).男生与女生的尿比重和身体总水分占体重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1.03±0.01、(45±4)%和1.03±0.00、(45±4)%,提示机体水合状态不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MI与身体水分含量呈负相关(r=-0.575).结论 学龄期肥胖男生饮水量高于女生,但身体水合状态均不足,需增加直接饮水量以改善水合状态.BMI越高的儿童,需要的饮水量越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江苏日本沼虾4个野生种群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对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生长性状和肌肉营养进行评价与比较,以期为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日本沼虾4个野生种群间虾体全长、体长、体重和肌肉重差异明显,但含肉率(33.99%—35.40%)无显著差异;日本沼虾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7.73%—18.81%、1.40%—1.83%、1.07%—1.24%和78.44%—79.49%;共检出氨基酸17种,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51—74.09,不同种群间His、Arg、Asp、Glu、氨基酸总量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共检出脂肪酸16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10种,不同种群间脂肪酸种类组成(C20﹕0和C14﹕1)和含量(C18﹕0、C18﹕2和C20﹕1)差异明显.在检测的4种常量元素(Na、K、Ca和Mg)和5种微量元素(Fe、Cu、Zn、Mn和Cr)中,仅Fe和Mn在不同种群间差异显著.研究表明,日本沼虾虾体规格的显著增加不会引起含肉率的明显变化;肌肉中部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受生活环境和食物资源的影响显著,生产中需注意调节这些营养成分的添加.鉴于太湖种群的生长潜力及骆马湖种群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的营养价值较高,可选择二者作为亲本来改善江苏日本沼虾种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双斑蟋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由于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以及较高的食物转化效率,食用昆虫特别是蟋蟀受到普遍关注.在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GB)营养成分测定的基础上,对比家蟋(Acheta domesticus,AD)和黑蟋(Gryll testaceus,GT)的营养及含量,分析评价了双斑蟋的使用价值.结果显示:双斑蟋水分含量71.0%、粗蛋白含量58.60%(干重)、粗脂肪含量28.90%(干重)、粗纤维含量7.23%(干重)、灰分4.93%(干重);蛋白含量与黑蟋相当而高于家蟋,粗脂肪和灰分含量要高于家蟋和黑蟋;双斑蟋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51.03%(干重),必需氨基酸含量24.76%(干重)、占总氨基酸的48.3%,氨基酸含量低于其他两种蟋蟀;双斑蟋中常量元素含量最高的为钾(6 416 mg/kg,干重)、含量最低的是钙(92 mg/kg,干重),微量元素中锌含量较高(241 mg/kg,干重);双斑蟋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65.33%,以亚油酸(37.05%)和油酸(25.86%)为主、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25.44%)和硬脂酸(8.74%)为主.双斑蟋的脂肪酸组成、含量与家蟋相近,而与黑蟋的脂肪酸组成差别较大,三种蟋蟀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为棕榈酸,而含量最高的不饱和酸为亚油酸.结果表明,双斑蟋的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推荐的氨基酸构成比例的蛋白条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野生藏酋猴冬季食物组成及营养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5
觅食是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重要途经.对于栖息在四季分明地区的灵长类动物而言,低温以及食物资源相对匮乏的冬季是其生存和生长发育的瓶颈期.本研究以安徽黄山的野生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天湖山群为对象,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Instantaneous scan sampling)采集猴群觅食行为数据,并分析其冬季食物组成及食物中各化学成分含量对取食的影响.结果 显示,野生藏酋猴在冬季共取食23科31属34种植物,主要包括壳斗科(Fagaceae,21.62%)、樟科(Lauraceae,17.57%)、蔷薇科(Rosaceae,8.11%)的植物,取食部位以叶片(66.22%)和果实(种子)(24.32%)为主.不同取食部位的水分、总糖、淀粉、脂肪、单宁等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叶片的水分含量高于果实(种子)、茎和芽,茎和果实(种子)含有较高的总糖,果实(种子)的淀粉和脂肪含量最高,芽的单宁含量最高.此外,取食植物中的总糖含量高于非取食植物.结果 表明,野生藏酋猴适应寒冷冬季与食物匮乏的觅食策略是对植物种类、植物部位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的综合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