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住院患者癌症相关肌肉异常现患率调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肺癌住院患者癌症相关肌肉异常(CRMD)现患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研究。从2023年3—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非重复住院的共347例肺癌患者中,纳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无数据缺失的2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对患者进行肌肉质量测定,采用食物频率法收集膳食信息,通过查阅病历获得患者的疾病信息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根据AWGS 2019标准并参考其推荐的界值将患者分为5组:(1)可能肌肉衰减症(possible sarcopenia,PS)组(71例);(2)肌肉衰减症(sarcopenia,S)组(35例);(3)严重肌肉衰减症(severe sarcopenia,SS)组(37例);(4)低肌肉质量(low muscle mass,LMM)组(24例);(5)无肌肉异常(non-muscle disorder,non-MD)组(92例)。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检验和 χ2检验比较各组的基线资料、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识别肺癌患者CRMD的影响因素。 结果:259例患者中CRMD的现患率为64.5%,PS的现患率为27.4%,S的现患率为13.5%,SS的现患率为14.3%,LMM的现患率为5.4%。植物蛋白( OR=0.969,95% CI:0.942 ~0.996)摄入和规律运动( OR=0.485,95% CI:0.269 ~0.869)是肺癌住院患者CRMD的保护因素,而年龄( OR=1.056,95% CI:1.013 ~1.101)、近6个月体重下降≥5%( OR=4.546,95% CI:1.363 ~15.563)和合并糖尿病( OR=2.342,95% CI:1.137 ~4.866)则是其危险因素。 结论:肺癌住院患者CRMD的发生率较高,患者的年龄、膳食摄入、体重变化、运动以及合并症情况与之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15省份中老年人营养素相关膳食模式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中老年人营养素相关膳食模式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6 444名≥55岁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判定是否患有MCI,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调查和称重法获取各类食物摄入量,结合食物成分表计算各类营养素和膳食总能量的摄入量。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等信息。本研究选取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铁、铜和硒作为因变量,采用降秩回归法提取营养素相关膳食模式,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膳食模式与MCI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提取了6种膳食模式,选取解释度最高的膳食模式1纳入后续分析,该膳食模式以较多的豆制品、蔬菜、水果、坚果、猪肉、水产类和植物油摄入为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55~64岁组中,相对于膳食评分 Q1组, Q4组患MCI的风险降低( OR=0.69,95% CI:0.49~0.98);在每日睡眠8 h组中,相对于 Q1组,膳食评分 Q2、 Q3、 Q4组患MCI的风险均降低, OR值分别为0.68(95% CI:0.51~0.92)、0.67(95% CI:0.49~0.92)和0.65(95% CI:0.45~0.92)。交互作用显示,相对于55~岁膳食评分 Q1组,65~和≥75岁 Q1组患MCI的风险均逐渐升高,但这两个年龄组内部随着膳食模式评分的增加,患MCI的风险均逐渐降低。相对于每日睡眠非8 h的膳食评分 Q1组,每日睡眠8 h的膳食评分 Q2、 Q3组患MCI的风险均降低。 结论:以较多的豆制品、蔬菜、水果、坚果、猪肉、水产类和植物油摄入的膳食模式与55~64岁和每日睡眠8 h的中老年群体的MCI呈负相关关系,且可能降低随年龄增长引起的MCI患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灵猫的活动节律与栖息地选择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关该物种在我国的当前分布和栖息地生态学的资料非常有限,不利于其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作者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技术监测调查了小灵猫的分布,采用核密度函数和Vanderploeg & Scavia资源选择指数分析了小灵猫的活动节律和栖息地选择.本次调查在区内50个位点共布设了 120台红外相机,总相机工作日累计24,778天,获得独立有效照片6,250张,调查期间在13个位点获取了48次小灵猫独立有效探测,证实小灵猫在该区域稳定存在.小灵猫的活动节律为典型的夜行性,日活动曲线呈单峰分布,活动高峰处于22:00前后.区内小灵猫对于人类活动在时间层面呈现明显回避(重叠系数△=0.04),与同域分布竞争物种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之间存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离(P<0.001).在栖息地选择上,小灵猫偏好利用食物资源丰富的杧果(Mangifera indica)林、乔木郁闭度中等(50%-75%)、干扰强度中低的生境.本调查研究填补了海南岛小灵猫分布及生态信息方面的空缺,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也为更多区域野生小灵猫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广州市居民米酵菌酸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了解居民对米酵菌酸的认知、态度、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米酵菌酸食物中毒事件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4月29 日-5月3日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网络问卷进行现况调查,收集居民基本情况、米酵菌酸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3个维度的信息.调查对象按性别、年龄调整权重后采用x2检验对米酵菌酸知信行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查对象三维度得分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 754份,有效率为88%(10 754/12 231).居民对米酵菌酸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0%,行为总体正向率为50%,态度总体积极率为43%.居民米酵菌酸食物中毒防治知信行总体合格率在不同性别、民族、学历、年龄、职业、居住地属性以及月均收入人群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6.76、316.50、131.19、360.02、75.09、282.14、78.98,P均<0.05).女性知识、行为、态度得分均高于男性(OR=1.649、1.207、1.108,95%CI:1.506~1.805、1.108~1.315、1.017~1.207).小学/初中及以下学历(OR=0.615,95%CI:0.499~0.753)、农村地区(OR=0.613,95%CI:0.479~0.779)知识得分更低.月收入<2 000元人群知识和行为得分均低于月收入10 000~元人群(OR=0.746、0.672,95%CI:0.615~0.903、0.565~0.799).10~<25岁人群知识和行为得分较其他年龄组低.结论 居民米酵菌酸知识和态度整体水平低,预防米酵菌酸中毒的行为正确水平有待提高.需针对男性、年轻、低学历、月收入低及非城市居民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婴幼儿预防食物过敏的辅食添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食物过敏(food allergy)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指机体暴露于某种特定食物时,由特异性免疫介导的可重复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IgE介导、非IgE介导和混合介导,症状可累及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和心血管等多个器官和系统[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薯蓣皂苷元通过mTOR/SREBP-1c/HSP60/MCAD/SCAD信号通路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研究薯蓣皂苷元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热休克蛋白 60(heat shock protein,HSP60)、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edium-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MCAD)、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SCAD)表达的影响,探讨薯蓣皂苷元缓解NAFLD的作用机制.40 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5 组:对照组、高脂饮食组、薯蓣皂苷元低剂量组(150 mg·kg-1·d-1)、薯蓣皂苷元高剂量组(300 mg·kg-1·d-1)、辛伐他汀组(4 mg·kg-1·d-1),每组 8 只,其中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 4 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喂食 8 周后,高脂饮食喂养组大鼠的体质量显著增加,此后,每天以相应剂量薯蓣皂苷元或辛伐他汀连续灌胃给药 8 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酶法检测肝脏中TG、TC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脂质蓄积情况;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肝组织中mTOR、SREBP-1c、HSP60、MCAD、SCA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大鼠体质量、食物摄入量、肝指数以及血清TG、TC、ALT、AST水平和肝脏TG、TC水平显著升高,肝脏脂质蓄积显著增多,肝脏结构紊乱,脂肪变性明显,肝脏mTOR、SREBP-1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HSP60、MCAD、SCA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高脂饮食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食物摄入量、肝指数以及血清TG、TC、ALT、AST水平和肝脏TG、T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脂质蓄积显著减少,肝脏脂肪变性明显改善,肝脏mTOR、SREBP-1c 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HSP60、MCAD、SCAD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薯蓣皂苷元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优于薯蓣皂苷元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薯蓣皂苷元可能通过抑制mTOR、SREBP-1c的表达,促进HSP60、MCAD、SCAD的表达,以减少肝脏脂质合成、改善线粒体功能、促进脂肪酸β氧化,发挥防治NAFLD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益清方"高位结肠途径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研究"益清方"通过高位结肠途径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慢性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年 1月至 2022 年 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尿酸性肾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益清方试验组,每组 35例.试验组男 20例,女 15例,年龄范围 28~86岁,年龄(57.03±13.05)岁;对照组男 27例,女 8例,年龄范围 29~79岁,年龄(55.31±12.13)岁.对照组在予以低嘌呤食物、碱化尿液(碳酸氢钠片)、降尿酸(别嘌呤醇或非布司他)、降压(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利尿药物)、控制基础疾病等基础治疗上联合高位结肠灌洗生理盐水灌肠,试验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联合高位结肠灌洗后予"益清方"高位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ric acid,UA)、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rate,UAER)、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on,24 h-UP)、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临床总疗效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UA为(514.14±78.01)μmol/L,治疗后UA为(396.36±66.66)μmol/L;治疗前BUN为(6.12±2.43)mmol/L,治疗后BUN为(5.35±1.84)mmol/L.对照组:治疗前UA为(496.70±54.43)μmol/L,治疗后UA为(448.78±71.18)μmol/L;治疗前BUN为(5.54±1.79)mmol/L,治疗后BUN为(5.08±1.61)mmol/L;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UA、BUN均较前下降(P<0.01,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UA水平(396.36±66.6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448.78±71.18)μmol/L(P<0.05).试验组治疗后CRP水平(2.82±1.56)mg/L较治疗前水平(3.90±2.72)mg/L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CRP水平(4.82±5.98)mg/L与治疗前水平(4.37±2.53)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前后UA差值(117.77±75.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47.92±48.17)μmol/L(P<0.01).治疗后试验组UAER为(160.62±62.30)μg/min、对照组UAER为(202.75±75.29)μg/min,较试验组治疗前的(279.34±108.69)μg/min、对照组治疗前的(276.34±130.05)μg/min下降(P<0.05);治疗后 24 h-UP试验组为(231.30±89.72)mg、对照组为(292.12±108.42)mg,较试验组治疗前的(402.26±156.52)mg、对照组治疗前的(397.94±187.26)mg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试验组为(1.74±1.36)、对照组为(2.97±1.96),较试验组治疗前(4.14±2.49)、对照组治疗前(4.71±2.47)下降(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UAER、24h-UP、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6%)高于对照组(65.7%)(P<0.05).结论 "益清方"高位结肠途径治疗尿酸性肾病疗效确切,能够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专食性眼斑沟芫菁幼虫对非喜爱食物的阶段性适应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芫菁俗称斑蝥,属鞘翅目(Coleoptera)芫菁科(Meloidae),是一类极具药用价值的资源昆虫,但其幼虫对蝗卵的取食专化性极大地制约了其人工饲养和斑蝥素的利用与开发.斑蝥幼虫的专食性已获普遍认可并被许多研究证明,但我们在多年的饲养过程中发现其取食专化性会随龄期增加而降低.[方法]对眼斑沟芫菁Hycleus cichorii进行了大规模的饲养实验和生理生态学分析,测定各处理组(分别从1,2,3和4龄幼虫期由蝗卵转为人工饲料饲喂,即分别为1-4龄组)和对照组(全程饲喂蝗卵)幼虫存活率、化蛹率、成虫羽化率、老熟幼虫干重、生长量、生长速率、幼虫历期及蛹历期和单雌产卵量,比较各处理组幼虫生长发育及成虫生殖情况,验证斑蝥幼虫对非喜爱食物的取食适应性并弄清其应对营养胁迫的适应性规律.[结果]由蝗卵转为人工饲料饲喂后,眼斑沟芫菁1龄组的幼虫存活率极显著地低于2,3和4龄组的和对照组的,化蛹率为0,且1龄组幼虫生长速率和老熟幼虫干重显著低于2,3和4龄组的和对照组的,幼虫历期也更长.2,3和4龄组幼虫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随龄期增加逐渐升高;幼虫生长速率和老熟幼虫干重逐龄升高,幼虫历期逐龄缩短.[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眼斑沟芫菁1龄幼虫不能适应非喜爱食物,而高龄幼虫表现出随龄期增加逐渐增强的取食适应性.本研究证实了专食性斑蝥幼虫对非喜爱食物引起营养胁迫具有阶段性适应,取食适应性的变化模式为斑蝥幼虫的全人工饲养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也有助于药用斑蝥的人工饲养和资源利用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大兴安岭北部欧亚水獭冬季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欧亚水獭(Lutra lutra)是淡水生态系统重要的指示种和旗舰种,然而在人为干扰和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欧亚水獭种群数量大幅下降,部分地区已局部灭绝.目前欧亚水獭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中大兴安岭是维持东北地区水獭种群稳定的关键区域.了解欧亚水獭的食性组成有利于理解其种间关系与生态系统功能,对评估其生存状况、开展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大兴安岭北部共采集疑似欧亚水獭粪便样品50份,使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样品进行物种来源鉴定,结果显示其中35份为欧亚水獭粪便.利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粪便中的物种组成,共得到15种鱼类、2种蛙类、5种昆虫共计22种不同的物种类别.所有脊椎动物食物类别中,杂色杜父鱼(Cottus poecilopus)的相对出现频率和相对序列丰度均最高,分别为19.35%和27.32%,其次为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分别为15.48%和21.73%;科水平上,杜父鱼科的相对出现频率和相对序列丰度均显著高于其他鱼类,分别为32.26%和45.72%.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北部欧亚水獭冬季主要捕食鱼类,其次为蛙类,其中鱼类主要以杜父鱼科为主;此外还在少量水獭粪便中发现有蜻蜓目、襀翅目、毛翅目等水生昆虫,可能来自水獭猎物.本研究结果可为了解水獭种群生存状况、制定相关政策、开展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基于脂肪酸和稳定同位素的东海剑尖枪乌贼摄食生态季节差异
编辑人员丨2023/8/19
剑尖枪乌贼是东海重要的渔业资源捕捞对象,同时也在东海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根据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东海采集的剑尖枪乌贼样本,利用脂肪酸标记法和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其在秋冬季的摄食生态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冬季的剑尖枪乌贼脂肪酸均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最高,其次为饱和脂肪酸(SFA),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最低.秋季和冬季的PUFA和MUFA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而SFA含量则无明显差异.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油酸(C18∶ln9)可作为秋季样本的特征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可作为冬季样本的特征脂肪酸.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秋季和冬季的815N存在显著差异,而δ13C则无显著差异;秋季样本的营养生态位总面积(TA)、δ15N范围(NR)、标准椭圆面积(SEA)和校正的标准椭圆面积(SEAC)均小于冬季,而δ13 C范围(CR)则相反.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秋季和冬季的剑尖枪乌贼的脂肪酸含量和稳定同位素比值与个体胴长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东海食物网的物流能流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利于剑尖枪乌贼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