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直肠嗜酸性肉芽肿合并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一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对儿童嗜酸性肉芽肿合并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E)临床病例分析,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直肠嗜酸性肉芽肿合并EGE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患儿,男,10岁,因“腹痛2月余”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实验室炎症指标及过敏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及结肠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回肠末端、盲肠、全结肠黏膜未见明显异常,直肠距肛门口5 cm见—黏膜下隆起,约1.0 cm×1.0 cm。结肠镜病理示回肠末端、盲肠、升结肠黏膜慢性炎症,淋巴组织增生,3个部位嗜酸性粒细胞>20个/高倍视野。超声肠镜示直肠黏膜下隆起,考虑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完善内分泌腺功能及肿瘤相关指标检测,未见异常,随后行结肠镜下直肠黏膜下隆起剥离手术,术后标本病理结果示嗜酸性肉芽肿性病变。诊断直肠嗜酸性肉芽肿合并EGE,予回避可疑过敏食物,口服孟鲁司特钠、奥美拉唑等治疗,患儿腹痛症状缓解,好转出院,持续随访中。结论:儿童嗜酸性肉芽肿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易漏诊误诊,病变切除是本病首选治疗方法,效果好,预后佳;儿童EGE临床表现多样,轻度首选饮食干预,中至重度需配合药物治疗,但病情易反复,需长期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为优化产后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5—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进行产后随访的15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真实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分别为产后体重管理认知差异(包括知晓重要性并采取积极行为、忽视与回避);体重管理的促进因素与障碍因素(促进因素包括自我期望、他人的积极评价与反馈、获益体验,障碍因素包括饮食与运动行为紊乱、躯体症状干扰、角色冲突、负性情绪);渴望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医疗机构的连续性信息支持、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与接纳)。结论:初产妇对产后体重管理的认知相对不足,体重管理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采取有效策略,纠正产妇体重管理的认知偏差,充分利用促进因素,积极应对障碍因素,同时重视多种支持的来源,从而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嗜酸细胞性食管炎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儿童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EoE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EoE患儿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1.96(4.96,12.81)岁。学龄前期患儿呕吐较为常见(4/5例),学龄期和青春期患儿以腹痛为主(11/13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者占22.22%(4/18),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33.33%(6/18)。55.56%(10/18)的患儿或一级亲属存在过敏史,68.75%(11/16)总IgE水平升高,66.67%(12/18)食物变应原阳性,牛奶、鸡蛋和小麦为常见的变应原。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充血红斑、粗糙、糜烂、线性溃疡、环状改变、犁沟样或皱纸样改变、颗粒样改变、息肉样改变或贲门口松弛。27.78%(5/18)的患儿内镜下表现正常。病理组织学多表现为食管慢性炎症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患儿失访3例,其余15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患儿均采用饮食回避治疗,9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较快缓解,其中1例患儿停药后复发,再次激素治疗有效,另有2例消化道症状出现反复或停药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回避饮食治疗可缓解。结论:EoE多见于年长儿,男童多见,学龄前期以呕吐为主要症状,学龄期和青春期多表现为腹痛。部分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多数患儿食物变应原阳性;消化道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为诊断EoE的重要手段。饮食回避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在EoE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少数患儿存在激素依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连云港市市立东方医院行介入术的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38.7±4.2)和HAMA评分(38.2±5.5)均明显低于对照〔(44.2±5.0)、(45.5±6.8)〕;研究组在合理饮食率、遵医嘱用药率、对并发症和自身疾病的认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应激反应中面对的评分(24.1±5.1)明显高于对照组(18.3±4.0),应激反应中屈服、回避的评分〔(5.8±1.6)、(11.2±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8±2.7)、(16.8±3.9)〕;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28.6±6.9)明显高于对照组(23.1±6.2),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6.5±2.4)、(47.2±11.3)〕明显低于对照组〔(11.4±2.7)、(18.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肝癌介入术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明显提升,且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降低,对患者疾病的预后有着极大的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产儿牛奶蛋白过敏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肠内外营养在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牛奶蛋白是早产儿肠内营养的主要蛋白质来源。早产儿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发生率虽然相对低,但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实施不恰当的诊疗措施,严重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和预后。因此,本文通过阐述早产儿CMPA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研究进展,发现早产儿CMPA起病时间晚,单纯表现为直肠出血者较少,表现胆汁样呕吐及类似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更为常见,主要依据诊断性回避试验做出诊断,对于确诊CMPA的患儿,应通过母亲饮食回避、更换为深度水解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治疗。但就如何早期识别早产儿CMPA仍然需要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尿病专项公众号"在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项公众号"在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204例,按照1∶1分配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糖尿病专项公众号"的健康宣教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的应对方式、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中关于面对的应对方式评分显著提高( P<0.05),关于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降低;两组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2-DSCS)问卷中关于合理饮食、规律运动、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评分显著提高( 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P<0.05);两组生活质量量表中疾病、生理、心理、社会及满意度维度评分显著降低( 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糖尿病专项公众号"的健康宣教应用于T2DM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可有效促进患者积极应对困难和自我管理行为形成,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牛奶蛋白过敏患儿饮食回避的依从性与其营养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牛奶蛋白过敏(CMPA)患儿饮食回避的依从性及其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94例,均给予饮食回避与营养干预治疗6个月后,根据饮食回避依从性差异,将94例CMPA患儿分为依从组(36例,6个月内坚持完成饮食回避)与未依从组(58例,6个月内未能坚持饮食回避),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营养相关临床指标、营养风险。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依从组PA、SF、Hb、ALB水平均高于未依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依从组营养风险低于未依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提高患儿依从性有利于降低其营养风险的发生,护理专业人员应明晰二者关系,使患儿家长明确饮食回避重要性,并给予帮助及指导,提高患儿依从性,进而改善CMPA患儿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固定正畸患者200例,通过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调查分析其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检验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在其应对方式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P<0.05),与回避及屈服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P<0.05);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P<0.05),定期口腔就诊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P<0.05),正确刷牙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P<0.05),平衡饮食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总分、口腔健康、功能健康及自我形象呈显著正相关( P<0.05),与社会-情感健康、学校环境呈显著负相关( P<0.05);固定正畸治疗患者面对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回避及屈服维度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在其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结论: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在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口腔保健自我效能越高、应对方式越积极则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9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45例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45例实施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干预。于入院1 d,干预4 w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疾病认知水平、医学应对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1 d,两组妊娠压力焦虑、疾病认知水平、医学应对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4 w后,干预组在担心胎儿、关注自我、担心分娩等妊娠压力焦虑得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同期参照组相比,干预组在饮食结构、并发症、用药知识、心理调节、注意事项等相关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得分提升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组与参照组相比,在回避、屈服、面对等情况对比,积极性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心理焦虑不安情绪,增强其对于疾病的了解与掌握,加强医学积极应对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青年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中青年痛风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在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科和内分泌科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的225例痛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评估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127.29±22.42)分;各维度得分中,疾病治疗管理为(41.15±7.38)分,饮食管理为(37.41±7.20)分,生活方式管理为(27.42±5.62)分,心理社会管理为(21.31±5.0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是否吸烟、面对和回避的应对方式是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中青年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中疾病治疗管理最好,心理社会管理最差,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提高中青年痛风患者疾病的自我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