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儿童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肥胖是威胁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因素可有效预防肥胖发生,并改善由肥胖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能够提高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水平,促进其体育活动和健康饮食等行为养成。提高肥胖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全面的社会支持体系。以儿童青少年为中心,个性化整合政府、学校、社区等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家庭、同伴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构建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对实现儿童青少年肥胖综合防治意义深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的因素。方法:2019年9—10月,使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健康促进行为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内在的驱动力及外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主要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疾病不确定感、问题的解决提升了自我价值、创伤后成长使患者重新认识生活;外在的驱动力主要有家属支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量化饮食摄入以及建立健康生活形态。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健康促进的驱动力因素复杂多样。医护人员要及时掌握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的健康促进状况,促进其实现自我支持以及社会支持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PCI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进行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PCI术后康复速度、健康行为、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和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PCI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生活完全自理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3个月时CDSES量表一般自我效能、完成自我管理、应对问题和达成结果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1年内心绞痛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MI患者PCI术后采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进行干预较常规护理有利于减少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效能,促进患者坚持健康行为,从而降低术后MACE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链式专案管理下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护行为、认知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链式专案管理下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护行为、认知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3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和实验组53例(采用链式专案管理下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糖尿病足部护理行为评价量表、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评价量表、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iitus,DMQLS)及病情恶化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饮食控制、遵医服药、血糖检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后足部问题处理、趾甲修剪、鞋型选择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后生理、心理、疾病、社会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病情恶化发生占比为20.00%,实验组病情恶化发生占比为5.66%,且实验组病情恶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链式专案管理下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其自护行为能力及认知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减少疾病恶化风险,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并分析各因素与KAP的相关性。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通过整群抽样法抽取318例DR患者,对其一般情况和KAP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AP与一般情况的相关性。结果:315例DR患者的KAP总分值为(19.26±5.77)分,DR防治知识得分为(9.37±4.08)分,准确率43.81%。DR患者获取知识最常见途径是"手机/微信/其他网络渠道",其次是"患者交流";DR患者最希望获取知识途径是"医生/护士的健康讲座",最希望获得与DR有关的服务是"免费血糖及眼底检查"。DR态度得分为(4.61±1.33)分;"血糖监测及控制对DR很重要,所有患者都要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回答肯定率最高,为86.03%;"愿意进接受心理指导"回答肯定率最低,为19.68%。DR行为得分为(5.28±1.96)分;"出现视力问题寻找家人、朋友或专业医务人员帮忙"回答肯定率最高,为89.52%;"在假日、生日或外出时能遵守糖尿病饮食原则"回答肯定率最低,为34.29%。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与KAP总分呈正相关( r=0.510, P=0.032),文化程度( r=0.171, P=0.011)与DR防治知识,家庭平均月收入( r=0.922, P=0.021)、有无并发症( r=0.671, P=0.027)与DR态度,居住方式( r=0.381, P=0.013)、家庭平均月收入( r=0.884, P=0.024)与DR行为均呈正相关。 结论:DR患者KAP水平整体偏低,医务人员对DR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KAP与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家庭平均月收入、居住方式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应从多方面提高DR患者的KAP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方式的管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不但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功能衰竭,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高发密切相关。高热量、高脂肪、富含果糖的饮食结构、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以及肥胖和肌肉衰减综合征是NAFL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鉴于至今仍然缺乏能够长期用于治疗NAFLD的有效药物,临床医师主要推荐改变生活方式作为治疗和管理NAFLD患者的一线措施,旨在通过节制饮食、加强锻炼和修正不良行为等措施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长期坚持。本文综述改变生活方式治疗NAFLD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分析不同干预措施的疗效和优缺点,提出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应对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儿童肥胖病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儿童肥胖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不仅危害儿童自身健康,还是成年期慢性病发病的重要诱因。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指明环境、行为因素,如早期宫内环境、儿童饮食、体力活动等,与儿童自身基因风险对肥胖的发病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可以促进或抑制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本文对该领域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基因风险和环境暴露因素对儿童肥胖发病的交互作用及潜在机制,为不同遗传背景儿童的肥胖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产对4岁儿童饮食相关行为无显著影响,对女童有部分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于早产儿在婴儿期的喂养,目前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婴儿期之后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已有数据表明饮食问题在婴儿期之后可能持续存在,故我们拟通过建立足月儿和早产儿的两个队列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方法:纳入瑞典南部2009年至2011年出生的347例4岁儿童,采用儿童饮食困难问卷对食欲、偏食、挑食、厌食等进行评估。其中,179例(男童比例52%)24周~36周早产由儿科诊所招募,164例(男童比例54%)足月儿由产科诊所招募。家长根据儿童饮食行为从12个方面进行评分。结果:低出生胎龄与女童食欲较差有关。女童食欲和偏食与出生胎龄相关,但未在男童中发现这种相关性,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结论:早产对4岁儿童饮食行为无显著影响。但女孩的食欲下降和偏食与低出生胎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男孩中不存在这种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阻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的阻碍因素,为改善居家营养照护质量、家庭营养教育管理方案和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对13名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的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阻碍因素可归纳为3个类属、7个主题:认知因素类属包含饮食营养认知欠佳、健康自我维护意识削弱;行为因素类属包含依从性较差、饮食调整不当、个人应对无效;环境因素类属包含社会支持延迟、信息获取受限。结论:关注老年居家脑卒中患者配偶营养照护阻碍因素有助于详细了解配偶在营养照护中的困难与问题,为有效进行家庭营养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2019年6—12月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2个时间点评估患者对相关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成效评分明显改善,其中患者在疼痛、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血压偏高、水肿、眩晕、便秘、伤口渗血、伤口肿胀、肢体乏力、失眠、饮食不均衡、服药依从性差、吸烟、饮酒、超重、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及回归社会障碍19项护理问题的认知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9~5.06,均 P<0.05);患者在疼痛、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血压偏高、水肿、眩晕、便秘、伤口渗血、伤口肿胀、肢体乏力、饮食不均衡、服药依从性差、超重、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及回归社会障碍16项护理问题的行为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41~4.80,均 P<0.05);患者在肢体乏力、失眠、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回归社会障碍5项护理问题的状况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44~4.27,均 P<0.05)。 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全面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问题基础上,实施精准专科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问题,促进患者心脏功能及身体的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