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砂平胃汤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香砂平胃汤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6年8月-2019年8月本院缺血性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香砂平胃汤。2组均治疗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促胃液素(gastrin, GAS)、促胃动素(motilin, 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水平;采用滴注法将粪便标本接种至细菌培养基中行定量、定性检测,进行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肠杆菌计数;观察并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肠内营养耐受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55/60)、对照组为78.33%(4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83, P=0.041)。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内营养耐受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147、16.512、11.039,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2.94±0.17)μg/L比(3.85±0.29)μg/L, t=20.969]、CGRP[(124.02±22.56)ng/L比(140.45±31.05)ng/L, t=3.316]、CRP[(4.12±0.91)mg/L比(5.89±1.11)mg/L, t=9.55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血清GAS[(128.74±28.54)ng/L比(105.88±25.98)ng/L, t=4.588]、MTL[(251.02±35.22)ng/L比(205.14±31.47)ng/L, t=7.524]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SS[(6.59±1.01)μg/L比(7.85±1.23)μg/L, t=6.132]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治疗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计数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2.478、14.128, P值均<0.001);肠球菌、肠杆菌计数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6.593、16.315, P值均<0.001)。 结论:香砂平胃汤辅助治疗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激素、PCT、CGRP、CRP水平,平衡肠道菌群,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辨治胃脘痛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辨治胃脘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治胃脘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111本分册中收录的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的临床医案,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1)对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复杂网络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常用药对、核心处方等。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数据清洗,最终纳入处方270首,涉及药物265种,累计使用频次3 249次。分析结果显示,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常用药物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药物归经频次依次为脾、胃、肺、肝、心经;药物功效以燥湿、降逆、理气、清热、健脾、柔肝止痛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常用药对为半夏-陈皮、白术-茯苓、茯苓-陈皮、白术-陈皮、砂仁-陈皮、代赭石-旋覆花等。聚类分析得出六君子汤、左金丸、芍药甘草汤等核心药物组合。药物复杂网络表明用药核心处方为香砂六君子汤。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注重健脾理气化湿、柔肝滋阴、调和气血,用药温清互济,通补兼施,以平为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方规律。方法:选取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中古代医案库、现代医案库、共享医案库及名医医案库所收录的相关医案,对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获得医案107个,涉及中药225味,其中核心用药为甘草、陈皮、黄连、茯苓、吴茱萸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核心药对为甘草-陈皮。核心处方由甘草、陈皮、黄连、吴茱萸、茯苓、海螵蛸、蒲公英、枳壳、白芍、柴胡、姜半夏、香附、木香、竹茹、枳实、砂仁、白术等17味药组成。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治疗主要以柴胡疏肝散、左金丸、温胆汤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进行药物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徐云生从“胃唯冲和”辨治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徐云生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当审证求因,以寒热错杂、阴阳两虚为总纲,重视胃中冲和之气,并提出“饮食入则为邪”且“邪随气动”的理论,重视饮食邪气所致元气不足、络脉闭阻的病机变化,治疗以和中祛邪、平调寒热为主,结合临床辨证,方以半夏泻心汤合香砂养胃丸加减,同时配合脐疗外治法,用上方加通络之地龙敷于脐部,使药物由神阙渗透进胃络附近,化散脾胃邪气,使邪从脐发,以防邪气随治疗的深入而传变到其他脏腑,还可通过刺激神阙滋养元气、健脾益胃,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香砂六君子汤改善胃肠息肉术后恢复并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香砂六君子汤在改善胃肠息肉术后恢复并预防复发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于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期间行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术后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和研究组(50例,术后实施常规西药治疗+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评估和比较2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胃肠息肉复发率.结果 在治疗完成后,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较于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明显增加且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该组CD8+水平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5);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统计,研究组共有3例(6%),对照组共有10例(20%),组间比较,研究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年胃肠息肉复发率(4%)低于对照组(18%)(P<0.05).结论 在胃肠息肉术后患者的治疗中,结合香砂六君子汤与常规西药治疗能显著改善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和胃肠息肉的复发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温针灸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可有效改善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白长川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总结白长川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及处方思路.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2月白长川教授治疗慢性胃炎有效医案,采用频数统计、隐结构模型、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访谈探析白长川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基本原则、核心方药及处方思路.结果 共纳入病例328例,涉及处方1 128首.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904首、胆汁反流者209首,病位为贲门者268首、胃体者9首、胃窦者896首,病理变化为糜烂者524首、萎缩者354首、肠上皮化生者208首.涉及中药108味,药性多属温、寒、平,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多归脾经、肺经、胃经,涉及功效20种.高频中药隐结构模型得到20个隐变量.高频中药间关联规则210条,核心组合为"姜半夏-党参-陈皮-茯苓-炙甘草-麸炒白术".除不同病因、病位、病理变化均与六君子汤相关联外,HP-广藿香、砂仁、麸炒薏苡仁,胆汁反流-厚朴、枳实、木香、鸡内金、柴胡、炒山楂,胃窦-广藿香、香附、乌药、蒲黄炭,贲门-浙贝母、荷叶梗、郁金、枳实、厚朴,糜烂-浙贝母、海螵蛸、厚朴、枳实、木香、炒白芍、儿茶,萎缩-木香、厚朴、浙贝母、桂枝、麦冬,肠上皮化生-木香、厚朴、枳实、鸡内金、浙贝母、乌药、五灵脂、蒲黄炭的关联也具有临床意义.结论 白长川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寒温相济、标本同治,攻补兼施,以"运脾和胃,消积除滞"为基本原则,六君子汤为核心处方,结合微观辨证,对症选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及免疫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究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对胃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胃癌患者100例,经筛查和排除后,最终纳入统计89例,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49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屏障指标、胃激素水平、细胞免疫指标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便秘、腹胀、腹痛、呃逆评分和D-乳酸、二胺氧化酶、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48±0.16)分比(1.90±0.22)分,(1.12±0.13)分比(1.72± 0.20)分,(1.11±0.12)分比(1.58±0.17)分,(1.22±0.14)分比(1.65±0.18)分,(6.1±0.8)mg/L 比(8.2±1.0)mg/L,(16.2±1.7)kU/L 比(20.6±2.1)kU/L,(22.0±2.1)%比(25.3±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CD3+、CD4+、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可修复肠黏膜屏障,增强机体免疫,改善胃激素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香砂六君子汤辅助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辅助治疗对脓毒症致急性胃肠损伤患者胃肠黏膜屏蔽功能、胃肠动力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脓毒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胃肠黏膜屏蔽功能[D-乳酸浓度、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肠动力[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OT)]及氧化应激反应[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利尿激素(ADH)]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D-乳酸浓度、ET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MOT水平高于对照组,GAS和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和A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辅助治疗对改善脓毒症致急性胃肠损伤患者胃肠黏膜屏蔽功能、胃肠动力及氧化应激反应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瑞巴派特对胃溃疡疗效及胃黏膜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探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脾胃不和型胃溃疡及对胃黏膜蛋白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130例脾胃不和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瑞巴派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香砂六君子汤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溃疡愈合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Ⅱ)及PG Ⅰ与PG Ⅱ的比值(PG Ⅰ/PG Ⅱ).结果 研究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积分、溃疡愈合组织学观察评分以及G-17、PG Ⅰ、PG Ⅱ水平和PG Ⅰ/PG Ⅱ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头晕2例,对照组头晕1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9).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脾胃不和型胃溃疡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调节胃黏膜蛋白水平,加速胃黏膜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