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TF)患者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中应用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0年 1月—2023年 1 月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82例老年IT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1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骨折愈合、独立行走、术后首次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1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1个月,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 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ITF患者PFNA内固定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配合,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康复进程,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采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的23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有广泛胫前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9岁(平均38.4岁);病程6~312个月(平均23.6个月);术前软组织缺损13例,窦道形成7例,贴骨瘢痕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两阶段手术:①清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抗生素骨水泥诱导成膜以及小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②感染控制后6~8周,去除骨水泥和固定物,清洗后再次固定断端,膜内植入松质骨颗粒。清创后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3.5 cm~18.0 cm×6.0 cm,骨缺损长度6~12 cm(平均8.4 cm)。应用局部带蒂筋膜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9例(顺行4例,逆行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7例(顺行2例,逆行5例),逆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例,游离皮瓣2例。术后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46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其中18例皮瓣一期愈合;5例未愈合的患者经再次清创后,3例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再次行皮瓣修复。骨感染控制21例,复发2例(分别发生于二期术后9个月和14个月)。患者骨缺损愈合时间为4~11个月(平均6.2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21例,良1例,差1例。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多种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合并广泛软组织缺损,在兼顾皮肤软组织修复的同时,有利于控制感染、形成完整的诱导膜和骨重建进程,疗效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视骨折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骨折发生率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攀升。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极大提高了骨折的治疗效果,但骨折并发症仍是较为常见、易被忽略的且困扰临床的难题。国内张英泽院士团队对512 187例创伤患者的回顾性调查显示,骨折的总发病率为3.21‰,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预计到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骨折发病人数将达到5800 000 [2]。骨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尽管现代骨科技术的进步提高了骨折的整体疗效,但其并发症如骨折相关感染(fracture-related infection,FRI)、骨筋膜室综合征、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异位骨化等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格林模式护理干预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格林模式护理干预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格林模式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踝关节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格林模式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与进程,促进患者关节功能重塑或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模式可对疾病健康结局及预后起重要决定性作用,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临床骨愈合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骨组织愈合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且骨愈合的进程直接影响治疗决策,因此全面、准确地评估骨愈合状况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将临床表现与X线相结合作为评估骨愈合的最常用方法,而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作为辅助可应用于特殊部位和特殊人群。近年来,随着对骨愈合进程和骨生物力学结构的理解逐渐深入,骨愈合的评估手段也不断革新。本文将在各类骨愈合评估方法利弊、适应证以及评估手段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D打印导航截骨模板在掌骨截骨矫形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和3D打印技术制作导航截骨模板,在掌骨矫形中做到三维截骨,精准截骨。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们收治8例需要掌骨矫形患者,经X线片及连续螺旋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Mimics 21软件,打印出掌骨三维模型,根据电脑软件设计截骨平面及截骨角度,3D打印出导航截骨模板实体,术前模拟操作,确定最佳截骨方案。术中将实体模板与掌骨贴合固定,沿截骨模板进行截骨,矫正掌骨,克氏针交叉固定,术中、术后摄掌骨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肢体功能。结果:术后8例掌骨截骨角度满意,经6~12个月随访,成角及旋转畸形得到矫正,截骨处骨愈合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6例,良1例,可1例。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及3D打印导航截骨模板,为掌骨截骨矫正提供了个体定制,精准截骨,优化了手术进程,提高手术精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 70 例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35 例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5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接骨壮骨方加减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解剖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伤椎Cobb角)、康复进程(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尿羟脯氨酸/尿肌酐(OHP/Cr)、骨密度],统计 2 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14%(34/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27/3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疼痛VAS、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骨钙素、PⅠNP、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ALP、TRACP、OHP/Cr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钙素、PⅠNP、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BALP、TRACP、OHP/Cr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伤椎Cobb角均减小(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伤椎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腰椎功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恢复伤椎解剖学结构,增强疗效,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通痹汤联合穴位按摩对骨伤患者术后康复及血液循环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通痹汤联合穴位按摩对骨伤患者术后康复及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 90例骨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5例.对照组予以穴位按摩治疗,试验组予以通痹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记录肿胀情况、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术后1、2周,试验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4周,2 组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周,试验组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周,2组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低于对照组的 22.22%,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4周,试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汤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骨伤患者术后康复中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加速肿痛消失,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医分期辨证论治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分期辨证施治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后患者骨折愈合进程及骨愈合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8例OVCF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VP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分期辨证施治,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效果、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腰椎功能[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骨愈合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水平、血液流变学状态(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骨折愈合优秀率71.79%(28/39)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18/39),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FGF-2、TGF-β1、ALP、IGF-1、BMP-2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FGF-2、TGF-β1、ALP、IGF-1、BMP-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中医分期辨证施治疗法对PVP术后OVCF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上调骨愈合因子表达,可缩短骨折愈合进程,提升骨折愈合效果,并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舒适护理对小儿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小儿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 2022年 7月—2023年 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 70例四肢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 2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疼痛程度、舒适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97.14%,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患儿,可减轻其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升患儿舒适度,改善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